×

舍本逐末的意思和造句,舍本逐末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9 01:42:46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用它来造句。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意思是: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造句: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做事要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2、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3、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4、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5、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
【读音】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造句:
1、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2、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3、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4、不认真扎实的学习,只是学一些技巧,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5、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
6、小萱只注重外表美,不注重心灵美,妈妈说她是舍本逐末。
7、安静而迅速,夏城和高格此时将这两个词汇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时间拖得太久那所谓的放火计划完全就变成了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8、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9、在笔者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理念问题事关整个乡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运行进程,兹事体大,不容忽视。
10、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让一个火属性的天才去修行水系元素则是舍本逐末,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指在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中存在多个解。
【释义】现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的主要问题,只注重细枝末节。
【用法】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秦牧《艺海拾贝》:“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南北朝·北魏·贾思鳃《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近义词】本末倒置、买椟还珠、轻重倒置。
【反义词】崇本抑末、追本穷源、正本清源。
舍本逐末造句
1、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
2、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舍本逐末的意思。
3、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
4、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5、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6、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7、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8、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意思和造句

问题一:舍本逐末什么意思及造句 【成语】 舍本逐末
【全拼】: 【 shě běn zhú mò 】
【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二:用舍本逐末,造句, 治理“三乱”要标本兼治,不能舍本逐末。

问题三:舍本逐末造句“ 5分 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斟酌,不要做出舍本逐末造句的事情。
2、写作文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那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3、舍本逐末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一定吸引不到读者。
4、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5、明智的人都不会做舍本逐末的荒唐事情。
6、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造句,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
7、做事情要讲求方式和方法,应尽可能避免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8、地区文化交流过程不能舍本逐末,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9、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依然回家务农,简直是舍本逐末造句!
10、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工作重视敷衍了事,在别人眼里他重视舍本逐末造句。
11、他做事情总是舍本逐末,抛开重要的事情不管,专门挑选简单的事情做。
12、写作文不能舍本逐末,而是应该在内容上做用心,不要在形式上弄得花里胡哨。
13、我不是一个 *** 者,所以做事情不会舍本逐末造句。
14、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临时抱佛脚,这与舍本逐末没什么区别。
15、舍小家顾大家不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问题四:用舍本逐末造句 舍本逐末造句
1、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2、看到多少事业有成的俊杰英年早逝,无不令人扼腕叹息:难舍本逐末的做法留给了太多太多的教训!
3、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4、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5、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6、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舍本逐末的意思_舍本逐末造句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 m]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反义词】: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造句:
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斟酌,不要做出舍本逐末的事情。
2、写作文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那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3、舍本逐末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一定吸引不到读者。
4、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5、明智的人都不会做舍本逐末的荒唐事情。
6、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
7、做事情要讲求方式和方法,应尽可能避免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8、地区文化交流过程不能舍本逐末,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9、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依然回家务农,简直是舍本逐末!
10、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工作重视敷衍了事,在别人眼里他重视舍本逐末。
11、他做事情总是舍本逐末,抛开重要的事情不管,专门挑选简单的事情做。
12、写作文不能舍本逐末,而是应该在内容上做用心,不要在形式上弄得花里胡哨。
13、我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所以做事情不会舍本逐末。
14、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临时抱佛脚,这与舍本逐末没什么区别。
15、舍小家顾大家不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关于舍本逐末的格言 在这个舍本逐末的年代,大多已经忘了最初的目的。 文化的志向,阐述儒、释、道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安乐,是对宇宙人生本源的追求与探讨。目前的国内文化已经偏离了文化的本质,拿文化的表现形式当作文化的志向追求,所以我们无论学习西方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是在舍本逐末,都不能使文化真实的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类问题。 ----白雪存《可知可用的华夏文明》
该停就停,该退就退,不要勉强,免得到最后反倒舍本逐末,忘了自己要什么。握不住的沙,随手扬了它。
【苏】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我】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放弃了对自然真理的参悟,而去观测人的言行举止,是舍本逐末;真为你坐井观天的视角局限,而感到遗憾。 追求爱情很正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活着就是高兴嘛!可如果舍本逐末;最后就会得不偿失,你要记住,真正爱你的人,他不会只是爱你的一副皮囊。 ----贺兰钧《美人制造》
如果将来有一天,走的太快,你要记得你现在的心情,该停就停,该退就退,不要勉强,免得到最后反倒舍本逐末,忘了自己要什么。握不住的沙,随手扬了它。即便回到现在,你也没有失去什么...... ----愤怒的香蕉《赘婿》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把真实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却把实现目的的手段当做终极目标。就像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很久,却突然忘记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也忘记了来时的路。本来是支配工具的人,却沦为了被工具奴役的人。这种舍本逐末,当事人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知,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人心坏了,在表象上再怎么也无济于事。人心现在怎么个坏法呢?舍本逐末。一池污水,他觉得香极了,唯恐自己少占。心田就慢慢变成了污水池。毒苗害鱼凶猛得很,他倒得意得很。护法的手段却是毫不留情的!一个惨字,倒是换得那心点点苏醒。人天祸福,无非让你的心醒着。
只要没有亲历其境,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就是战争,人性死角里最邪恶的一幅黑暗图腾。纵观人类百万年的进化长征,哪一座胜利者的丰碑不是用同胞的鲜血浇铸而成?哪一个伟大的转捩点不是用前人的枯骨架构而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给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加进了膨化剂,于是他们舍本逐末,他们颠倒是非,为自私安上各种冠冕堂皇的名号,将心灵辞典里所有温暖、美好的词汇一网打尽,然后用无休止的血与火包围了这个世界。于是乎,所有个体生命都变成了草芥,变成了棋子,变成了光阴洪荒中一粒至微至贱的流沙,转瞬即逝;变成了历史星空下一颗至卑至陋的陨石,来去无痕。
莫要舍本逐末,莫要耗内补外,朽木风必摧之,万事需固源,我终随风渡。
perspicacious 敏锐的
吴邪是敏锐的,这种敏锐让他没有遗漏任何信息。甚至是对于人心的观察与发现。Quaesitun 目标吴邪的目标是寻找真相,为此他可以付出心血,耗费很长时间。也许最后得到的结果不是他想要的,但追寻至此也尽够欣幸。Remember 记得吴邪不是一个健忘的人,所以他记得他与张起灵之间的约定。即便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都没有忘记十年之约。Settle 解决吴邪对于解决事件很有一套。他讲究双赢,而非舍本逐末。这点与他的父辈不同。Tepid 温吞的吴邪并不张扬,也不浮躁。他所代表的是沉静温和,是介于张起灵的淡漠与胖子的热情之间的人物。 ----甜甜《甜甜的博文》 舍本逐末的爱,最后几近偏执的等待?
意思造句 1、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
2、难道我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
3、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
4、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
5、哎,小意思,以后有什么尽管来找我。
6、他没有领会我眨眼的意思。
7、有关参数的,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8、这件事吧,意思意思就够了,不用操那么大的心。
9、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
10、这个成语的意思好深刻噢。
11、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
12、你总是误解我的意思。
13、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和最适用的情形。
14、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1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6、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去问问老师吧!
17、我根本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意思。
18、上述内容的是什么?
19、这个笑话真有意思!
20、因为正式题目的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2、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
23、小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你不要乱骂人!
24、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
25、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
26、我猜也猜不到你是什么意思。
27、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28、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29、红色在交通信号灯中的意思是“停止”,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有时还意味着“危险”。
怙恶不悛的意思_怙恶不悛造句 怙恶不悛[h b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4、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5、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6、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1、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12、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舍本逐末造句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拓展: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舍本逐末造句:
  1、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2、看到多少事业有成的俊杰英年早逝,无不令人扼腕叹息:难舍本逐末的做法留给了太多太多的教训!
  3、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4、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5、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6、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7、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文章。
  8、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9、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10、一方面,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教师缺乏有效组织课堂活动的能力,课堂活动呆板单一,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盲目照搬国外的教学活动方式,舍本逐末,为交际而交际,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1、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12、目前,国内理论界在关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司法中的具体问题,就事论事,很少探究溯及力问题背后的刑法价值取向,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没有从宏观上探求解决溯及力问题的方法。
  13、舍小家顾大家不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14、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临时抱佛脚,这与舍本逐末没什么区别。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释义: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
读音: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译文:百姓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就会不昕从命令,不昕从命令就不能依靠他们防守,不能依靠他们攻战。
造句: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扩展资料:
近义词:南辕北辙
释义:辕,车前部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在地面上碾出的痕迹。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标完全相反。
读音:nán yuán běi zhé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造句:没有知识和主见的人,只能南辕北辙,举棋不定。
舍本逐末在当下具有很强的说教意义,浮躁的现代人失去真我,一味追求虚浮的东西,导致真善美的失落,而自己却不能够反省!
由于现代国人失去信仰,并接受大量泊来思想,因此抛弃了自己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失落,引发领导集群的担忧,担心我们这样唯一的文明古国会因此崩落,因此提出中华复兴。岂不知,发展经济的势头不可阻挡,新兴科技严重阻碍了文化复兴。
原来我们所追求的,是糟粕,是人家过剩不要的!而自己的精粹,却被践踏,丧失殆尽!
舍本逐末的意思呢,就是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舍:舍弃。逐:追求。
释义: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
读音: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译文:百姓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就会不昕从命令,不昕从命令就不能依靠他们防守,不能依靠他们攻战。
造句: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舍本逐末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舍本逐末啥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
【释义】舍:放弃。本:根本。逐:追求。末:树梢,枝节。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亮腊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示例】南北朝·北魏·贾思鳃《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用法】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近义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
【反义词】追本溯源、顺物键吵藤摸瓜。
舍本逐末造句
1、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
2、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罩侍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3、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4、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5、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