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谷鸟,布谷鸟是什么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0 23:22:54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布谷鸟拼音

布谷鸟读音:bù gǔ niǎo
布谷鸟又称杜鹃,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古时子鹃、子规、伯劳、谢豹、杜宇、杜鹃都指的是这种鸟。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统称。
布谷鸟,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
其中杜鹃的称呼是源于古蜀国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传说,传说蜀王杜宇的宰相鳖灵,曾开通三峡,根治了蜀中水患。杜宇遂将王位相让,并化成了杜鹃鸟,每到春天,就要不住啼鸣,鸣声似乎唤人们“快快布谷”,因此被人们又称为布谷鸟。
由于啼鸣不止,常常啼出血来,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红杜鹃。后来由李商隐写进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凄怨的《锦瑟》。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一句诗说的,不过是杜鹃花“开时正值杜鹃声”而已。
在欧洲,布谷鸟的叫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因为布谷鸟每年都在非洲度过冬季,到了3月份欧洲气候转暖时再返回来。交配后,雌性布谷鸟就准备产蛋了,但它却不会自己筑巢。
读音:bù gǔ niǎo基本解释:即“大杜鹃”
造句1, 看看一个笼子中的布谷鸟吧!它虽然享受着主人的溺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它多么希望回到自己向往的大自然啊!可是它无能为力,只有在笼子里“布谷,布谷”地叫着,声音是那样伤感。悲哀……2, 夏天,到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只只布谷鸟在树上开心地叫着“布谷”。蝉鸣,蛙叫组成了一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3, 春天,布谷鸟迈着轻快的舞步来了。4,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5,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布谷鸟拼音
[bù gǔ niǎo]
解释:布谷bùgǔ杜鹃 鸟名
例句:最后她的四个小蛋宝宝和那个大个的布谷鸟仔都破壳而出。
布谷鸟造句
1、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最后她的四个小蛋宝宝和那个大个的布谷鸟仔都破壳而出。
3、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枯黄,使一片原野顿换了一副面目。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这是告诉我们“春已归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节了。
4、一提到瑞士,人们就能联想出瑞士的标志:手表、瑞士刀、布谷鸟钟、巧克力和潮流时尚。
5、春天,布谷鸟迈着轻快的舞步来了。
6、布谷鸟叫清明到,朋友心意要收好。愿你幸福少烦恼,财气运气跑不掉。健康从头淋到脚,万事如意心情妙。清明节祝你有个美好的假期。
7、当然是鸠占鹊巢的布谷鸟,并且它的胃口简直是大得没边!
8、曾经,我们听着布谷鸟的歌期待原野的碧绿;在依依惜别的长亭中期待晚霞中驶来蓦然心动的归舟。曾经,我们在勤奋的劳作中期待丰厚的收获;在灿烂星光下期待如泣如诉的曼陀铃驱散缠绵不去的忧愁。

为什么布谷鸟只在麦子成熟的时候出现,布谷鸟叫有什么征兆



布谷鸟每年春天从非洲出发,在4-5月份到达我国北方。这个时期北方地区气候温暖、食源较多,有利于生长,这是布谷鸟在4-5月份出现在北方的主要原因。因为4-5月是春末,它是各种作物播种和小麦即将成熟的季节,所以这是布谷鸟在麦子成熟时出现的重要原因。
一、为什么布谷鸟只在麦子成熟的时候出现
1、布谷鸟是一种夏侯鸟,每年春天会从非洲飞往我国北方,最后在4-5月份到达,这个时期气候温暖、布谷鸟的食物较多,所以这是它出现的主要原因。
2、由于4-5月是各类作物播种的季节,同时也是小麦快成熟的时间,因此布谷鸟才会在麦子成熟的时候出现。
二、布谷鸟叫有什么征兆
1、在南方地区,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说明这个时间可以进行栽秧插苗的工作。
2、在北方地区,布谷鸟叫象征着丰收,农民可以在田里收割小麦。
3、部分人认为,布谷鸟是杜宇死后化身,他将王位让给了大臣,但是大臣不珍惜,所以才会化作布谷鸟每日哭泣。

布谷鸟为什么被人们称作“催耕鸟”?

1、布谷鸟视为报春鸟、吉祥鸟、幸福鸟,它的叫声就代表春天、希望、幸福。
2、因为布谷鸟叫,是让催促农民快点去耕种。
3、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
4、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参考资料:人民网--谷雨——春夏之交 雨生百谷(节气·物候)

布谷鸟生活在什么地方

  1、布谷鸟生活在北极圈范围以外的欧洲、亚洲、非洲,多在这些地方北回归线以北繁殖,以南越冬。在我国夏天几遍全境。

  2、布谷鸟中文学名大杜鹃隶属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常见以零散个体活动,有时成对,难见集群,在山地及平原的树上都可见,是比较易见于居民点附近的杜鹃,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反复不已,人们很少不熟悉它的叫声,“布谷”之名亦是因其叫声而得的。

布谷鸟是什么鸟

布谷鸟是杜鹃鸟。
杜鹃鸟,杜鹃科鸟类总称,包括大杜鹃(即布谷鸟)、四声杜鹃、八声杜鹃、中杜鹃、小杜鹃、鹰鹃等。
基本分布于全国。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
飞羽内侧具白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缘;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轴及两侧具白色斑块,外侧尾羽白色块斑较大。颏、喉、头侧及上胸黑褐色,杂以白色块斑和横斑,其余下体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黄色。
大杜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

布谷鸟的寓意和象征

布谷鸟的寓意是吉祥、幸福,它象征着春天、希望。
布谷鸟是杜鹃鸟的别称,经常在春夏之际活动,家里来了布谷鸟是一种巧合的现象。但是在民间流传的一些风俗中认为,家里来了布谷鸟代表着时来运转、希望到来、夏季来临、播种耕种的征兆。布谷鸟是一种比较吉利的鸟,它在民间习俗中经常被认作转运的鸟类,所以当布谷鸟来到家中的时候,往往也就预示着主人即将时来运转,最近的运气会慢慢变好。

布谷鸟是什么鸟?

布谷鸟学名杜鹃,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四声杜鹃种;杜鹃科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约60种树栖种类.其中四声杜鹃分布于北抵前苏联、东到日本、向南抵马来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至甘肃以南各地、西至云南边境、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以至高山的大森林中.
杜鹃科最为人熟知的特性是孵卵寄生性,托卵寄生性杜鹃将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它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并由养父母喂大.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所以俗称布谷鸟.

布谷鸟的生活习性

学名:杜鹃
英文名:Cuckoo
属:鹃形目,杜鹃科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称布谷鸟。,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
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飞。它自己不会做窝,也不孵卵,平均每年产蛋2-10个,却把产的蛋放在画眉、苇茑的巢窝里,让这些鸟替自己精心孵化。而且它每飞到一个巢窝里只产一个.
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⒙寻叩刃矶喾矫嬗胨拗飨嗨?但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 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 出,它有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因为细加端详,杜鹃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诗》 卷759成彦雄《杜鹃花》句)“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秋瑾)
据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民间广泛流传着“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说的是在古代蜀国有个名叫杜宇的人,作了皇帝以后称为“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杜鹃鸟之名,大概来源于此。
宋代的蔡襄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陆游也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诗中催耕的布谷鸟。即杜鹃鸟。南宋词人朱希真的“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精神。
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 、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
扩展资料
1、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保护等级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杜鹃 (鸟纲动物)

布谷鸟的外形特点

1、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

2、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

3、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称布谷鸟;

4、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布谷鸟是保护动物吗


布谷鸟比较常见,不算是保护动物。
布谷鸟虽然不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但它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8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物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布谷鸟也叫大杜鹃。是杜鹃属杜鹃科的一种鸟类,别名是郭公、喀咕等。
布谷鸟又称杜鹃,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古时子鹃、子规、伯劳、谢豹、杜宇、杜鹃都指的是这种鸟。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统称。普通布谷鸟体长16厘米左右,羽毛大部分是明亮鲜绿色,大型地栖布谷鸟体长可达90厘米,且多数为土灰色或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