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谐音类(后语利用谐音双关)
-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舅” 与 “旧” 谐音,指情况没有变化)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形容总是失败,“书” 谐音 “输”)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青” 指葱的颜色,谐音 “清”,形容清白分明) -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
(“针” 谐音 “真”,表示确实很好) - 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
(“冻” 融化即 “动”,谐音 “开动”,指开始行动)
二、喻义类(后语直接解释前语的比喻)
-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形容处境尴尬,两边不讨好)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
(指动机不良,心怀恶意)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比喻做无用功,徒劳无益)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形容坏人遭到普遍反对)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形容焦急慌乱,不知所措)
三、历史 / 典故类(源自历史故事或名著)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出自《三国演义》,指借走后不归还) -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源自 “苦肉计”,比喻双方自愿配合) - 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出自韩信典故,指越多越好)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指野心明显,众人皆知) - 唐僧取经 —— 多灾多难
(源自《西游记》,形容过程坎坷)
四、生活常识类(结合日常事物)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擀面杖无孔,比喻完全不懂) - 竹篮子打水 —— 一场空
(形容努力白费,没有结果)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比喻自己都顾不上,无法帮助别人) - 打破砂锅 —— 问(纹)到底
(“纹” 指裂纹,谐音 “问”,指追问到底) - 瘸子放屁 —— 邪(斜)门儿
(“斜” 谐音 “邪”,形容事情离奇古怪)
五、动物类(以动物为喻体)
- 猫哭耗子 —— 假慈悲
(假装同情,实则虚伪) - 龙王爷搬家 —— 离海(厉害)
(“离海” 谐音 “厉害”,形容很了不起) - 兔子的尾巴 —— 长不了
(比喻坏事或坏人难以持久)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痴心妄想
(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 - 热锅上的螃蟹 —— 横行不了几天
(比喻嚣张的人即将失势)
歇后语的特点
- 口语化:贴近生活,朗朗上口;
- 幽默性:常含讽刺或调侃;
- 形象性:通过具体事物类比抽象概念;
- 灵活性:后语有时可省略(如 “哑巴吃黄连 ——”,听者可接 “有苦说不出”)。
如果需要特定主题的歇后语(如职场、情感等),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