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 2、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_本末倒置造句
- 3、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本末倒置的意思是什么
- 4、本末倒置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 5、本末倒置,什么意思?
- 6、成语「本末倒置」的意思
- 7、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 8、“本末倒置”的意思是什么?是把两个xx的位置调换的意思一种吗 希望通俗易懂一点 不要复制粘贴
- 9、本末倒置意思是什么意思?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本末倒置解释]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答案
“本末倒置”的意思是: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组成: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扩展资料: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示例:
1、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2、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和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先后次序颠倒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_本末倒置造句
本末倒置[běn m do zh]
【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自】: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近义词】:轻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义词】: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本末倒置造句:
1、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本末倒置。
2、事情有个先后顺序,我们做事也得遵循这个规律,不能本末倒置,把事做砸了。
3、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
4、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5、为了赚钱而牺牲身体健康,真是本末倒置。
6、这种不重视问题症结,却只在细微末处大作文章,就是本末倒置。
7、不先去训练人员,却要求先添购设备,岂不是本末倒置!
8、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虑轻重缓急,不允许本末倒置。
9、分解因式若不先记公式,就一味去作习题,岂非本末倒置!
10、老刘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11、教育孩子就得从基本伦理教起,光讲究外表,就是本末倒置。
12、你因为本末倒置才出了麻烦!
13、但是世界银行似乎将事情本末倒置了。
14、我尝试想说的是:许多运动员本末倒置。
15、千万不要将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否则你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了。
16、你事先不做一个全面的计划而直接跳到具体投资,可以说这是本末倒置。
17、明白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真相之后,就了然于这些国家领袖治国之道为何这么本末倒置。
18、反资本主义者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19、如此对于财政的聚焦使事情本末倒置。
20、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不让人意外。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_罄竹难书造句 罄竹难书[qng zh nn shū]
【解释】: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磬竹难书、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
【反义词】宅心仁厚、丰功伟绩、举不胜举、不可胜数
【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造句:
01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02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03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判十次死刑都不嫌多。
04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05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06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07这恶霸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最后总算受到法律制裁。
08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方兴未艾是什么意思_方兴未艾造句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i i]
【解释】: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自】: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近义词】:方滋未艾、方兴未已
【反义词】:日暮途穷、穷途末路
方兴未艾造句:
1、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2、只要你好好学习了你的学习成绩就会方心未艾的进步。
3、自从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后,旅游业便迅速发展,至今方兴未艾。
4、正当事业方兴未艾,渐入佳境时,他却罹患了不治之症,真是令人惋惜。
5、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的事业,方兴未艾!
6、近年来,桉树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桉树的药理作用研究方兴未艾。
7、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后,全球掀起了一股物流热,第三方物流业在我国也是方兴未艾。
8、由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巨大潜力,国际上对海上地震勘探开发和研究至今方兴未艾。
9、本文综合介绍拉挤产品的应用,为方兴未艾的我国拉挤工业提供有益的咨询。
10、与传统ITO外包服务相比,投资人更青睐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高端BpO外包领域。
11、由于在城镇之外居住的潮流方兴未艾,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逐渐盖满了房屋,以至于人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一片乡村变成了城镇的郊区。
12、我今天方心未艾的成就全靠你当时对我的谆谆教诲。
13、汽车、摩托车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也是方兴未艾,对汽车、摩托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4、复古风早已开始流行,至今方兴未艾,影响的层面愈来愈广泛。
15、客户关系管理是当前方兴未艾的管理研究领域。
16、自然界的种种异象使世人警觉环保的重要,於是各地环保团体正方兴未艾地成立。
17、本文就这种方兴未艾的管理方式的发展、特点、操作性等作了详细阐述。
18、现在家长们会被鼓励放弃母乳喂养--它对母亲和婴儿都有好处--用方兴未艾的婴儿配方奶粉代替。
19、近年来,夏河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成为本县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
20、当前,作为与报纸、电视同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发展正方兴未艾。
21、柯菲认为用此种主方兴未艾来控制胶原蛋白的生长将会使新皮无结疤之虑。
22、我希望我也有一个方心未艾的事业在我需要的时候。
23、直排轮是近来方兴未艾的休闲活动,时下年轻人几乎无人不会。
24、青少年围棋手的增多,说明了围棋运动在我国正方兴未艾。
25、房地产开发在城市中方兴未艾,突破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与城市规划博弈的关键词。那么究竟如何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26、小童星网站开通一个多月以来时成绩是蒸蒸日上,可谓方心未艾啊
27、亚太经合组织不断发展,东亚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上海合作组织顺利运转。
28、各地发展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是伴随高新科技的应用而兴起的智慧与科技相融合的经济型态,已成为衡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29、针对三大类(汽车用、牵引用及固定型)铅蓄电池及方兴未艾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池产品的设计、结构、工艺及电解质等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30、近年来随着国人休闲体育意识的逐步提高,选择瑜伽做为休闲健身方式的人数与日俱增,瑜伽运动方兴未艾。
31、HYCOM模式在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在国内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32、话虽如此,美国人却又一次的转向中国文化,丰富他们的生活。这个潮流方兴未艾。
3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热潮方兴未艾。
34、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漫画发展方兴未艾,一批执着追求漫画艺术的漫画家们,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
35、近年来尤其在我国,拱坝建设方兴未艾,开展拱坝的体形优化设计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36、当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方兴未艾,能源的战略需要促进了各大石油公司对海上石油平台的投资。
37、1989年之后,新型劳动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相关的研究也随之方兴未艾。
38、分时度假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而在中国则是方兴未艾。
39、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
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_投鼠忌器造句 投鼠忌器[tu shǔ j q]
【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出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表示想一件事又有所顾虑
【近义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反义词】:无所畏惧、肆无忌惮
投鼠忌器造句:
1、这件事牵涉层面太广,处理起来总有投鼠忌器之感。
2、歹徒抓着人质当盾牌,使得警方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开枪。
3、我是投鼠忌器,怕伤了彼此情谊,不然早就举发他的错误了。
4、劫匪手里有人质,警察投鼠忌器只好让劫匪溜走了!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本末倒置的意思是什么
1、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mòdàozhì,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2、出自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本末倒置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302 成语 本末倒置 注音 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汉语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释义 事物的先后次序颠倒。 语本《礼记.大学》。 后用「本末倒置」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典源 《礼记.大学》大学1>之道,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解〕(1)大学:博学。 (2)明德:至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赋于天的最美善之德性。 (2)亲民:亲近民众,使民日新其德。 典故说明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节末端的意思,所以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 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语,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 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 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 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 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 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 清代王昶所写的〈新修州学之记〉说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则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判断。 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语。 「本末倒置」这句成语当就从〈大学〉文义演变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 书证 01.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其三九:「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不知近来所以开导之际,其先后次第复如何?」02.宋.陆九渊〈与曾敬之书〉:「有其本,必有其末。 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 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 03.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新修州学之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04.《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是此法律,本当以治中国人为主。 今乃依旧律别辑中国人单行法,是视此新刑律专为外国人设矣。 本末倒置,莫此为甚。」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 【使用类别】用在「不知轻重」的表述上。 【例 句】<01>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02>为了赚钱而牺牲身体健康,真是本末倒置。 <03>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04>不先去训练人员,却要求先添购设备,岂不是本末倒置!<05>分解因式若不先记公式,就一味去作习题,岂非本末倒置!<06>教育孩子就得从基本伦理教起,光讲究外表,就是本末倒置。 <07>这种不重视问题症结,却只在细微末处大作文章,就是本末倒置。 <08>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虑轻重缓急,不允许本末倒置。 <09>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本末倒置。 <10>老板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该严格的他马马虎虎,可随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近义词: 背本趋末,舍本逐末,轻重倒置 反义词: 正本溯源,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辨识 请参考『辨识302』 参考语词
本末倒置,什么意思?
就是树头和树根颠倒了。形容故意唱反调。
比喻把主次,重要的位置弄颠倒了,形容把事情弄反了
就是弄反了
成语名称:本末倒置
成语发音: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近义词: 轻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义词: 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分清主次
成语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成语「本末倒置」的意思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称:本末倒置
成语发音: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近义词: 轻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义词: 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分清主次
成语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望采纳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用法:褒义,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本末倒置”的意思是什么?是把两个xx的位置调换的意思一种吗 希望通俗易懂一点 不要复制粘贴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根本的东西和末端的东西,反过来放,就相当于人的头当作脚,脚当作头,显然是不合理,不好的。
换句话说,我们平常做事要先有计划,一步步落实不要一会做着一会做那。比如建房子要先地基,在楼层,如果我们直接建楼层,再去做地基显然不合理。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树根和树梢颠倒过来,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本末倒置不是把两个xx的位置调换的意思,而是两个位置颠倒了的意思。不可以说将某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意思是什么意思?
本末倒置意思是形容把事物的主次、轻重颠倒了。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
【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事物的主次、轻重颠倒了。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近义词】爱毛反裘、轻重倒置、倒果为因、舍本求末、剖腹藏珠、捐本逐末、黄钟毁弃、拔本塞源、背本趋末、买椟还珠、倒行逆施、秦伯嫁女、舍本逐末、喧宾夺主、蝉翼为重
【反义词】以一持万、不可偏废、剥茧抽丝、顺理成章、本末相顺、强本弱末
舍本求末
【拼音】[ shě běn qiú mò ]
【解释】放弃根本,追求末节。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近义词】捐本逐末、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劳民伤财、背本趋末
【反义词】剥茧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