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
- 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 3、党内监督对象
- 4、《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 5、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什么领导干
- 6、党的重点监督对象是谁?
- 7、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
- 8、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否正确?
- 9、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 )
- 10、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
【答案】:C
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六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故正确答案为C。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法律分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第六条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第七条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党内监督对象
法律分析:党内监督是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主要包括党组织的监督和党员相互间的监督。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第六条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答案】: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什么领导干
主要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在领导岗位上的省部级、地级、县级、乡、厅级及以上核心领导干部统称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和政府。
党的重点监督对象是谁?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在党内,监督的主体是党的各级组织、专门机关(即各级纪委)和全体党员。监督的对象则是这些组织的活动和党员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他们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也履行接受监督义务。在党内不开展监督或者不接受监督是不能允许的,从党中央到基层党支部,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都概莫能外。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其他重要岗位上的党员干部。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党内监督
是指监督主体依据《党章》和党的纪律在组织内部通过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方式作用于监督客体,以保证监督客体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党的纪律的一种客观有序的活动。党内监督是这些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许多文秘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应用写作比较重视的一个研究对象之一。
一、搞好党内监督要求确立党员本位原则
搞好党内监督,要求确立党员本位的原则,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发展观在党的建设领域应用的生动体现。可以说,以人为本在党内的反映和要求,就是以党员为本,确立党员本位的原则,因为全体党员是实施党的实践活动的主体。
比如,党内 “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是党内监督十分重要的制度规定,要真正发挥这两项制度的作用,就要使全体党员都能参与这两项制度活动,如果把广大党员拒之门外,就会大大削弱这两项监督制度的有效性。
二、搞好党内监督要求党务活动公开透明
搞好党内监督,必须建立在对属于监督范围内的人和事有清楚了解的基础上。实行党内监督,需要党内生活和党务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我们党的党内监督,必须也只有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进行。
因此,有必要强调以公开透明的信息方式,保证党内外群众和相关监督机构获得知情权。可以这样考虑,今后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可以采取一定的形式(如公报、通报、报告等),定时地发布党的工作、党内生活和党务活动的情况。同时,定期举行党员民意测验,对党组织和领导的工作进行评定,供参考改进。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否正确?
【正确】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故表述正确。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 )
【答案】:错 解析: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回答如下: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六条: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扩展资料:
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敢抓敢管,勇于监督。
党内监督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小、立足于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行约谈函询、诫勉谈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分析这些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
如果在刚发现问题时组织就及时拉一把,一些干部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党组织要多了解党员、干部日常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状况,多注意干部群众的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要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敦促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全党同志要习惯于在同志间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