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全世界至今还有哪些国家未与中国建交
- 2、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和中国没建交?
- 3、世界上没有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哪些
- 4、尚未和我国建交的国家有哪些?
- 5、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多少个国家参加?
- 6、中国对哪些国家免签证?
- 7、中国有多少个外交国?是哪些哦?
- 8、中国邦交国名单有哪些?
- 9、朝鲜邦交国
- 10、弱国无外交
全世界至今还有哪些国家未与中国建交
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不丹、梵蒂冈、危地马拉、伯利兹、海地等。
中国将致力于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周边各种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合作,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共同利益。加强与各大国的战略对话,增进战略互信,拓展合作领域,推进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至今,仍有15个国家未与中国建交,名单如下:亚洲:不丹;欧洲:梵蒂冈????;非洲:斯威士兰;大洋洲: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北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南美洲:巴拉圭????;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国家都与中国台湾地区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
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和中国没建交?
与台湾“建交”的20多个国家应该都没有,大多在南美洲和非洲。
科索沃,梵帝冈
中华民国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一楼的“梅林的法杖”朋友显然没有弄清国家的概念,建议再多学点文化知识。
当今世界,受国际承认的有193个主权国家(锡金和西撒哈拉除外)。
目前,与大陆有邦交的有165个主权国家+1个准主权国家(库克群岛);与台湾有邦交的有27个主权国家;与两岸都没建交的主权国家有1个(不丹)。纽埃的地位与库克群岛类似,未与大陆或台湾邦交。
马耳他骑士团是一个准主权国家实体,已经与一百多个主权国家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
西撒哈拉,至今仍未取得独立主权资格。
目前台湾所谓的27个“邦交国”中,均为面积、人口和国际影响比较小的第三世界国家。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共有14个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台湾接受双重承认后与台建交,大陆即立即宣布中止与其外交关系,其余13国从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这27个主权国家是:
1、帕劳共和国RepublicofPalau(建交后断交)
2、图瓦卢Tuvalu(建交后断交)
3、马绍尔群岛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建交后断交)
4、所罗门群岛SolomonIslands(建交后断交)
5、基里巴斯共和国RepublicofKiribati(建交后断交)
6、瓦努阿图RepublicofVanuatu(建交后断交)
7、哥斯达黎加共和国RepublicofCostaRica
8、危地马拉共和国RepublicofGuatemala
9、巴拉圭共和国RepublicofParaguay
10、圣文森特及格林纳丁斯St.VincentandtheGrenadines
11、伯利兹Belize
12、萨尔瓦多共和国RepublicofElSalvador
13、海地共和国RepublicofHaiti
14、尼加拉瓜共和国RepublicofNicaragua(建交后断交)
15、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Republic
16、格林纳达Grenada(建交后断交)
17、洪都拉斯共和国RepublicofHonduras
18、巴拿马共和国RepublicofPanama
19、圣克里斯托夫及尼维斯SaintChristopherandNevis
20、布吉纳法索BurkinaFaso(建交后断交)
21、乍得共和国RepublicofChad(建交后断交)
22、马拉维共和国RepublicofMalawi(建交后断交)
23、圣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RepublicofSaoTomeandPrincipe(建交后断交)
24、斯威士兰王国KingdomofSwaziland
25、冈比亚共和国RepublicofTheGambia(建交后断交)
26、塞内加尔共和国RepublicofSenegal(建交后断交)
27、教廷梵蒂冈TheHolySee
世界上没有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哪些
截至2017年1月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74个。
列表详见:
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2193_674977/
大部分国家不和我国建交的原因,是因为和台湾建立所谓的邦交国,总只要和中国建交,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承认一个中国.下面是没和中国建交的国家:
1、帕劳共和国RepublicofPalau(建交后断交)
2、图瓦卢Tuvalu(建交后断交)
3、马绍尔群岛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建交后断交)
4、所罗门群岛SolomonIslands(建交后断交)
5、基里巴斯共和国RepublicofKiribati(建交后断交)
6、瓦努阿图RepublicofVanuatu(建交后断交)
7、哥斯达黎加共和国RepublicofCostaRica
8、危地马拉共和国RepublicofGuatemala
9、巴拉圭共和国RepublicofParaguay
10、圣文森特及格林纳丁斯St.VincentandtheGrenadines
11、伯利兹Belize
12、萨尔瓦多共和国RepublicofElSalvador
13、海地共和国RepublicofHaiti
14、尼加拉瓜共和国RepublicofNicaragua(建交后断交)
15、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Republic
16、格林纳达Grenada(建交后断交)
17、洪都拉斯共和国RepublicofHonduras
18、巴拿马共和国RepublicofPanama
19、圣克里斯托夫及尼维斯SaintChristopherandNevis
20、布吉纳法索BurkinaFaso(建交后断交)
21、乍得共和国RepublicofChad(建交后断交)
22、马拉维共和国RepublicofMalawi(建交后断交)
23、圣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RepublicofSaoTomeandPrincipe(建交后断交)
24、斯威士兰王国KingdomofSwaziland
25、冈比亚共和国RepublicofTheGambia(建交后断交)
26、塞内加尔共和国RepublicofSenegal(建交后断交)
27、教廷梵蒂冈TheHolySee
尚未和我国建交的国家有哪些?
1. 帕劳共和国(Republic of Palau):建交后断交。
2. 图瓦卢(Tuvalu):建交后断交。
3. 马绍尔群岛(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建交后断交。
4.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建交后断交。
5. 基里巴斯共和国(Republic of Kiribati):建交后断交。
6. 瓦努阿图(Republic of Vanuatu):建交后断交。
7.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Republic of Costa Rica)。
8. 危地马拉共和国(Republic of Guatemala)。
9. 巴拉圭共和国(Republic of Paraguay)。
10. 圣文森特及格林纳丁斯(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11. 伯利兹(Belize)。
12. 萨尔瓦多共和国(Republic of El Salvador)。
13. 海地共和国(Republic of Haiti)。
14. 尼加拉瓜共和国(Republic of Nicaragua):建交后断交。
15. 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
16. 格林纳达(Grenada):建交后断交。
17. 洪都拉斯共和国(Republic of Honduras)。
18. 巴拿马共和国(Republic of Panama)。
19. 圣克里斯托夫及尼维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
20. 布吉纳法索(Burkina Faso):建交后断交。
21. 乍得共和国(Republic of Chad):建交后断交。
22. 马拉维共和国(Republic of Malawi):建交后断交。
23. 圣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建交后断交。
24. 斯威士兰王国(Kingdom of Swaziland)。
25. 冈比亚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Gambia):建交后断交。
26. 塞内加尔共和国(Republic of Senegal):建交后断交。
27. 教廷梵蒂冈(The Holy See)。
28. 不丹:与台湾和大陆都没正式邦交。
29. 马耳他骑士团、纽埃:与台湾和大陆都没正式邦交的准国家实体。
30. 库克群岛:与大陆建交的准国家。
目前,按照国际惯例和全球范围内的承认,世界上有193个国家。按照中国大陆的计算方法,165个国家与大陆有正式外交关系,26个国家与台湾有正式外交关系,不丹与大陆和台湾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台湾的计算方法是195个国家,包括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加上西撒哈拉和台湾本身。
目前,与大陆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有165个,加上库克群岛这个准国家,与台湾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有26个,与两岸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不丹,尽管与大陆关系良好,但由于中印关系和边界领土纠纷,尚未与大陆建交。纽埃的地位与库克群岛类似,只是未与大陆或台湾建交而已。
马耳他骑士团是一个准国家实体,已经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至于西撒哈拉,是一个尚未取得独立国家资格的地区。
注: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只与大陆建立了领事级外交关系,其中中国驻法国马赛总领事兼任驻摩纳哥总领事;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兼驻列支敦士登公国总领事,列支敦士登的外交事务由瑞士驻外机构代理。
目前台湾所谓的26个“邦交国”中,都是面积、人口和国际影响较小的第三世界国家。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10个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台湾接受双重承认后与台建交,大陆即立即宣布中止与其外交关系,其余16国从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这些10个国家是:
1. 马绍尔群岛(1999年)。
2. 基里巴斯(2003年)。
3. 伯利兹(1989年)。
4. 尼加拉瓜(1990年)。
5. 格林纳达(1989年)。
6. 布吉纳法索(1994年)。
7. 乍得(1997年)。
8. 圣多美普林西比(1997年)。
9. 冈比亚(1995年)。
10. 塞内加尔(1996年)。
在这一时期,大陆的战果还包括沙特阿拉伯(1990年)、韩国(1992年)、南非(1998年)、巴哈马(1997年)、圣卢西亚(1997年)、汤加(1998年)、瑙鲁(2002年)、多米尼克(2004年)。
此外,莱索托、尼日尔、几内亚比绍、中非、马其顿、利比里亚等国被再次夺回(邦交承认出现过反复)。而冷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中,只有帕劳与台湾建交,其余均与大陆建交。这是近年来两岸外交战的大致概况。
塞内加尔于2005年10月25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多少个国家参加?
非洲总共60个国家,一个没来,所以应该是59个。那个没来的“友邦”是斯威士兰。
更正一下,非洲总共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加那利群岛(西)留尼汪岛(法)、圣赫勒拿岛(英)和阿森松岛(英)6个地区,在加上台湾“友邦”——斯威士兰,所以是53个国家 ,而且刚听了,确定是来了53个国家。
53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参加峰会。
见新华网2018年9月5日文章《解答时代命题 展现时代担当——写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之际》
非洲总共54个国家,来了53个,那就是除了斯威士兰这个台湾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国家没来,其它的都来了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参加的国家有: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隆迪、佛得角、喀麦隆、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布)、科特迪瓦、刚果(金)、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共五十多个国家。
中国对哪些国家免签证?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纳哥、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
第二十二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签:
1、根据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的互免签证协议免除签证申请的;
2、持有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件;
3、携带国际航行综合客票的航空器、船舶、列车经中国到达第三国或者第三国地区,在中国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不离港,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地区停留不超过规定期限的;
4、国务院规定可以免除签证的其他情形。
第三项免签证政策也得到执行——24小时直达过境旅客免去边境检查手续。在旅客的范围内没有国籍限制,外国人、大陆居民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都可以享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首都机场均已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境免签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根廷、阿联酋、阿曼、埃及、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巴西、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俄罗斯、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免签。
中国对外国友人免签需要看是协议免签,过境免签,还是其他类型免签。
一、协议免签
根据中国与有关国家签署或达成的双边协定或协议,部分国家符合特定条件人员来华可免办签证。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根廷、阿联酋、阿曼、埃及、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巴西等146个国家。
二、过境免签
1、24小时口岸过境免签
外国人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行的航空器、船舶、列车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者地区,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不离开口岸,可免办签证。
2、72小时机场过境免签
需要具备3个条件:
①属于72小时过境免签范围的51个国家公民。
②持有本人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72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
③自某一个允许过境的机场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
51个国家旅客可以申请72小时免签过境,分别是:
①欧洲国家共37个: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
②美洲国家共6个: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
③大洋洲国家共2个:澳大利亚、新西兰。
④亚洲国家共6个: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赴华,可免办中国签证:
(一)直接过境
外国人持已订妥机座的联程机票搭乘国际航班从中国直接过境,在过境城市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且不出机场的,可免办签证。
下列国家公民,无论持何种护照,在上海过境停留(可出机场,但须从上海虹桥或浦东机场入出境)不超过48小时均可免办签证: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意大利、爱沙尼亚、波兰、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瑞士、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
(二)前往珠三角、海南岛
1、持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普通护照已在香港、澳门的外国人,经在香港、澳门合法注册的旅行社组团进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市所辖行政区)旅游,且停留不超过6天,可免办签证。
2、下列国家持普通护照的公民,经中国国家旅游局批准在海南注册的国际旅行社组团(5人以上含5人)到海南省旅游,且停留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美国、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俄罗斯、瑞士、瑞典、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日本、新加坡。其中,韩国、德国、俄罗斯三国团组人数为2人以上(含2人),可停留21天。
(三)新加坡、文莱、日本公民
新加坡、文莱、日本3国持普通护照的公民前来中国大陆旅游、经商、探亲访友或过境不超过15天,从中国对外国人开放口岸入境时,可免办签证。但以下情况需事先办妥签证:
1、持普通护照赴华旅游、经商、探亲访友预计停留期超过15天;
2、持普通护照赴华学习、工作、定居、官方访问、采访报道;
3、持日本外交、公务护照。
(四)持有效APEC商务旅行卡者
APEC商务旅行卡相当于3年多次签证,持卡人可凭旅行卡及与该卡相一致的有效护照,在旅行卡有效期内多次进入中国境内,每次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2个月。
(五)持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者。
(六)持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有效外国人居留许可者。
赴华学习、任职、就业的外国人和常驻外国记者,入境后必须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手续。在居留许可有效期内,外国人可在华居留并多次出入境,无需另行办理签证。
(七)根据双边协议免签的外国人
根据中国与有关国家签署或达成的双边协议,部分国家符合特定条件者赴华,可免办签证。具体信息,请查阅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
对中国免签证的国家/地区:互免签证(12个)
阿联酋、波黑、塞尔维亚、厄瓜多尔、汤加、毛里求斯、斐济、巴哈马、塞舌尔、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圣马力诺。
1、阿联酋
具体政策:从2018年1月16日起,持有效普通护照的中国游客去阿联酋(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查伊拉),免办签证,最长停留30天!
2、波黑
具体政策:2018年5月29日,中波两国持普通护照公民在对方国家入境、出境、停留或者过境,每180日停留最长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3、塞尔维亚
具体政策: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普通护照到塞尔维亚旅游、经商或探亲,可以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4、厄瓜多尔
具体政策: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普通护照到厄瓜多尔旅游及相关活动为目的,或从事其他非营利活动,在厄瓜多尔共和国入境、出境或者过境,自首次入境之日起至最终离境之日止,一年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免办签证。
5、汤加
具体政策:持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的公民和汤加王国持有效汤加王国普通护照的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过境,自入境之日起不超过30天,免办签证。
6、毛里求斯
具体政策:自入境之日起至离境之日止,累计停留天数由原来的不超过30天延长至不超过60天,免办签证。
7、斐济
具体政策:持有效中国护照入境斐济,停留不超过30日,免办签证。入境时,请携带返程或赴第三国联程机票以备查验。
8、巴哈马
具体政策:自入境之日起至离境之日止,累计停留不超过30天,免办签证。 9.塞舌尔 具体政策:自入境之日起至离境之日止,累计停留不超过30天,免办签证。
10、巴巴多斯
具体政策:两国公民持有效护照在对方国家入境、出境或过境免办签证,免签停留期不超过30天。
11、格林纳达
具体政策:中国与格林纳达两国公民持有效护照在对方国家入境、出境或过境都可免办签证,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12、圣马力诺
具体政策:自入境之日起至离境之日止,累计停留不超过30天,免办签证。注意:这个国家全境被意大利围绕,进入这个国家的唯一途径就是经由意大利入境。如果你想去圣马力诺,前提是去意大利(事先获得意大利签证/申根签)。
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挪威、乌克兰、意大利、奥地利、芬兰、荷兰、丹麦、瑞士、瑞典、西班牙、比利时、捷克、爱沙尼亚、希腊、匈牙利、冰岛、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尔兰、塞浦路斯。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阿联酋、卡塔尔、摩纳哥、白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6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23个城市30个口岸对53个国家人员实施过境144小时、72小时免办签证政策:
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杭州、南京、沈阳、大连、青岛、成都、厦门、昆明、武汉、广州、深圳、揭阳、重庆、西安、宁波。
3个城市3个口岸实施外国人过境72小时免办签证政策:长沙、桂林、哈尔滨。
适用国家: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纳哥、俄罗斯;
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2019年10月2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消息,自2019年12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外国人由重庆、西安航空口岸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144小时;在宁波航空口岸实施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并纳入江浙沪政策一体化,过境人员可从宁波航空口岸以及已实施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的上海海、陆、空港口岸或者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入境、出境;
将成都航空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停留范围扩展至成都、乐山、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11个市。
扩展资料
昆明航空口岸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
国务院批准昆明航空口岸对部分国家持有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人员,实行过境免办签证政策。外国人过境免签期间活动范围仍限定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
从2019年1月1日起,昆明航空口岸正式实施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适用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等39个欧洲国家,美国、巴西等6个美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2个大洋洲国家,韩国、日本、阿联酋等6个亚洲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境免签
中国有多少个外交国?是哪些哦?
中国目前拥有169个外交国。台湾地区则有二十几个外交国。最近,乍得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简表,截至2006年8月9日:
1. 阿富汗:1955年1月20日建交
2. 亚美尼亚:1992年4月6日建交
3. 阿塞拜疆:1992年4月2日建交
4. 巴林:1989年4月18日建交
5. 孟加拉国:1975年10月4日建交
6. 文莱:1991年9月30日建交
7.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建交
8. 塞浦路斯:1971年12月14日建交
9. 朝鲜:1949年10月6日建交
10. 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建交
11. 格鲁吉亚:1992年6月9日建交
12. 印度:1950年4月1日建交
13. 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建交
14. 伊朗:1971年8月16日建交
15. 伊拉克:1958年8月25日建交
16. 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建交
17. 日本:1972年9月29日建交
18. 约旦:1977年4月7日建交
19. 哈萨克斯坦:1992年1月3日建交
20. 科威特:1971年3月22日建交
21. 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1月5日建交
22. 老挝:1961年4月25日建交
23. 黎巴嫩:1971年11月9日建交
24. 马来西亚:1974年5月31日建交
25. 马尔代夫:1972年10月14日建交
26. 蒙古:1949年10月16日建交
27. 缅甸:1950年6月8日建交
28. 尼泊尔:1955年8月1日建交
29. 阿曼:1978年5月25日建交
30. 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建交
31. 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建交
32. 菲律宾:1975年6月9日建交
33. 卡塔尔:1988年7月9日建交
34. 韩国:1992年8月24日建交
35. 沙特阿拉伯:1990年7月21日建交
36.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建交
37. 斯里兰卡:1957年2月7日建交
38. 叙利亚:1956年8月1日建交
39. 塔吉克斯坦:1992年1月4日建交
40. 泰国:1975年7月1日建交
41. 土耳其:1971年8月4日建交
42. 土库曼斯坦:1992年1月6日建交
43. 阿联酋:1984年11月1日建交
44. 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1月2日建交
45. 越南:1950年1月18日建交
46. 也门:1956年9月24日建交
由于列表过长,后续国家将在下一个条目中继续列出。
中国邦交国名单有哪些?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亚洲国家
1989年4月18日, 巴林与中国建交。
1950年6月8日, 缅甸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16日,蒙古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6日, 朝鲜与中国建交。
1950年4月1日, 印度与中国建交。
1992年8月24日, 韩国与中国建交。
1950年4月13日,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建交。
1950年1月, 越南与中国建交。
1961年4月25日, 老挝与中国建交。
1991年9月30日, 文莱与中国建交。
1975年7月1日, 泰国与中国建交。
1978年5月25日, 阿曼与中国建交。
1977年4月7日, 约旦与中国建交。
1971年8月16日, 伊朗与中国建交。
1956年9月28日, 阿拉伯也门与中国建交。
1955年1月20日, 阿富汗与中国建交。
1955年8月1日, 尼泊尔与中国建交。
1975年6月9日, 菲律宾与中国建交。
1958年7月19日, 柬埔寨与中国建交。
1990年10月3日, 新加坡与中国建交。
1992年1月24日, 以色列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88年7月9日, 卡塔尔与中国建交。
1971年11月9日, 黎巴嫩与中国建交。
1971年3月22日, 科威特与中国建交。
1958年8月25日, 伊拉克与中国建交。
1956年8月1日, 叙利亚与中国建交。
1984年11月1日, 阿联酋与中国建交。
1971年8月4日, 土耳其与中国建交。
1988年11月20日,巴勒斯坦与中国建交。
1971年12月14日,塞浦路斯与中国建交。
1957年2月7日, 斯里兰卡与中国建交。
1972年10月14日,马尔代夫与中国建交。
1951年5月21日, 巴基斯坦与中国建交。
1975年10月4日, 孟加拉国与中国建交。
1992年4月6日, 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2年4月2日, 阿塞拜疆共和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2年6月9日, 格鲁吉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4年5月31日,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
1990年7月21日, 沙特阿拉伯与中国建交。
1992年1月3日,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交。
1992年1月6日, 土库曼斯坦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2年1月4日, 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建交。
1992年1月5日,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建交。
1992年1月2日,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建交。
欧洲国家
1950年9月14日, 瑞士与中国建交。
1993年1月1日, 中国承认捷克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并与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5月11日, 丹麦与中国建交。
1950年10月28日,芬兰与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 法国与中国建交。
1972年3月13日, 英国与中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2年6月5日, 希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1年12月8日, 冰岛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5月18日, 荷兰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54年10月5日, 挪威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7日, 中国和波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50年5月9日, 瑞典与中国建交。
1995年4月3日, 中国和波黑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4年6月29日, 安道尔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1年5月28日, 奥地利与中国建交。
1971年10月25日,比利时与中国建交。
1973年3月9日, 西班牙与中国建交。
1970年11月6日, 意大利与中国建交。
1972年11月16日,卢森堡与中国建交。
1995年1月16日, 摩纳哥与中国正式建立领事关系。
1972年1月31日, 马耳他与中国建交。
1979年2月8日, 葡萄牙与中国建交。
1979年6月22日, 爱尔兰与中国建交。
1993年10月12日,马其顿共和国同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1年9月14日, 中国与立陶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
1992年1月4日, 乌克兰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6日, 中国与匈牙利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 中国与苏联建交。
1949年10月4日, 保加利亚与中国建交。
1949年10月5日, 中国和罗马尼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3年1月1日, 中国承认斯洛伐克为独立的国家并同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1年5月6日, 圣马力诺与中国建立领事级外交关系。1991年7月15日
起中国与圣马力诺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关系。
1992年1月30日, 中国与摩尔多瓦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2年5月13日, 克罗地亚共和国与中国建交。
1991年9月11日, 爱沙尼亚与中国建交。
1991年9月12日, 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
1949年11月23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建交。
1992年5月12日, 斯洛文尼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9月14日, 列支敦士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5年1月2日, 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
非洲国家
1964年11月12日,贝宁与中国建交。
1956年5月30日, 埃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0年7月5日, 加纳与中国建交。
1960年10月25日,马里同中国建交。
1959年2月4日, 苏丹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11月28日,乍得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19日, 多哥与中国建交。
1998年1月1日, 南非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4年4月20日, 加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3年1月12日, 安哥拉与中国建交。
1963年12月21日,布隆迪与中国建交。
1971年3月26日, 喀麦隆与中国建交。
1975年11月13日,科摩罗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6年4月25日, 佛得角与中国建交。
1979年1月8日, 吉布提与中国建交。
1959年10月4日, 几内亚与中国建交。
1963年12月14日,肯尼亚与中国建交。
1978年8月9日, 利比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3年4月30日, 莱索托与中国建交。
1958年11月1日, 摩洛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4年7月20日, 尼日尔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4年12月14日,冈比亚与中国建交。
1971年11月12日,卢旺达与中国建交。
1960年12月14日,索马里与中国建交。
1976年6月30日, 塞舌尔与中国建交。
1964年1月10日, 突尼斯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2年10月18日,乌干达与中国建交。
1964年10月29日,赞比亚与中国建交。
1975年1月6日, 博茨瓦纳与中国建交。
1983年3月2日, 科特迪瓦与中国建交。
1980年4月18日, 津巴布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5年6月25日, 莫桑比克与中国建交。
1972年4月15日, 毛里求斯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0年3月22日, 纳米比亚与中国建交。
1971年2月10日, 尼日利亚与中国建交。
1971年12月7日, 塞内加尔与中国建交。
1971年7月29日, 塞拉利昂与中国建交。
1964年4月26日, 坦桑尼亚与中国建交。
1977年2月17日, 利比里亚与中国建交。
1958年12月20日,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建立外交关系。
1970年11月24日,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建交。
1993年5月24日, 厄立特里亚与中国建交。
1998年4月23日, 中国和几内亚比绍恢复外交关系。
1970年10月15日,赤道几内亚与中国建交。
1965年7月19日, 毛里塔尼亚与中国建交。
1964年9月29日, 中非与中国建交。
1972年11月6日, 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4年2月22日, 刚果共和国与中国建交。
1961年2月20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与中国建交。
1975年7月12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同中国建交。
美洲国家
1979年1月1日, 美国与中国建交。
1974年8月15日, 巴西与中国建交。
1970年12月15日,智利与中国建交。
1960年9月28日, 古巴与中国建交。
1971年11月2日, 秘鲁与中国建交。
1972年2月19日, 阿根廷与中国建交。
1997年5月23日, 巴哈马与中国建交。
1972年6月27日, 圭亚那与中国建交。
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与中国建交。
1972年11月21日,牙买加与中国建交 。
1988年2月3日, 乌拉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2月14日, 墨西哥与中国建交。
1976年5月28日, 苏里南与中国建交。
1985年7月9日, 玻利维亚与中国建交。
1977年5月30日, 巴巴多斯与中国建交。
1980年2月7日, 哥伦比亚与中国建交。
1974年6月28日, 委内瑞拉与中国建交。
1980年1月2日, 厄瓜多尔与中国建交。
1985年10月1日, 格林纳达与中国建交。
1997年9月1日, 圣卢西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5年12月7日, 尼加拉瓜与中国建交。
2004年3月23日, 多米尼克国与中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83年1月1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与中国建交。
1974年6月20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中国建交。
大洋洲国家
1975年11月5日, 斐济群岛共和国与中国建交。
1998年11月2日, 汤加与中国正式建交。
2002年7月21日, 中国与瑙鲁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5年11月6日, 萨摩亚与中国建交。
1972年12月22日,新西兰与中国建交。
1980年6月25日, 基里巴斯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2年3月26日, 瓦努阿图与中国建交。
1972年12月21日,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
1997年7月25日, 库克群岛与中国建交。
1990年11月16日,马绍尔群岛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6年10月1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89年9月11日, 密克罗尼西亚与中国建交。
朝鲜邦交国
朝鲜邦交国:51个
保加利亚、柬埔寨、中国、古巴、捷克、埃及、德国、印度、印尼、伊朗、老挝、利比亚、马来西亚、蒙古、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叙利亚、英国、越南,奥地利、澳大利亚、阿塞拜疆、孟加拉国、巴西、加拿大、智利、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亚、芬兰、匈牙利、冰岛、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墨西哥、荷兰、新西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坦桑尼亚、突尼斯、土耳其、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邦交国:51个
在平壤设有大使馆
保加利亚、柬埔寨、中国、古巴、捷克、埃及、德国、印度、印尼、伊朗、老挝、利比亚、马来西亚、蒙古、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叙利亚、英国、越南。
其中除了古巴、印尼、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这四个国家,朝鲜的这些邦交国同时也是韩国的邦交国。
设有办事处:
瑞士(SwissCooperationOffice)
在清津市设有总领事馆:
中国、俄罗斯。
有邦交但未在朝鲜设馆:
下列未特别注明者皆为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兼辖,注明“首尔”者为驻大韩民国大使馆兼辖。
奥地利、澳大利亚(首尔)、阿塞拜疆、孟加拉国、巴西、加拿大(首尔)、智利、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亚、芬兰、匈牙利、冰岛、意大利(首尔)、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首尔)、荷兰(首尔)、新西兰(首尔)、葡萄牙(首尔)、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坦桑尼亚、突尼斯、土耳其、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弱国无外交
弱小的国家没有资格和本钱谈外交。这在战争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很简单,外交成功是要看双方地位是否平等,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你手上有多少筹码就代表你有多少本钱,谈判的本钱。因为在战争时期谁的实力强就是谁说了算,不管你有理没理,打你一顿就得听话了。
这就像是你跟人家说道理,如果你一个人跑到哪个黑帮帮会跟人家说大道理的话,可能就会马上没命了。所以在没有本钱没有筹码的情况下,跟人家说什么正义就是空谈,是草包。至少双方要在平等的情况下才会有说理的时候。
不过现在是和平时期,外交对每一个国家都是有效的,虽然有例外,但也确切的说明了,和平时期强弱之间不一定有平等的外交,但在战争时期就绝对没有平等的外交,完全是弱肉强食。
“弱国无外交”并不是国力弱小的国家就不能建立外交关系,而是国力弱小的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合理的外交关系,因而在正常的国际交往中常常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正当利益,只好任人宰割了。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外交形式,就是由该国的力量和外部世界的力量对比来决定的,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会采取一些很下流的手段,包括战争、不平等条约,政治干涉等措施,他们凭借自己国家的实力和好的外部环境,以牺牲其他国家(当然主要是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中做法是非常常见且被很多人(殖民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认为是十分合理的。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若肉强食,适者生存。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竞争就象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也一样,强者生存,弱肉强食。这也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因为物竟天择是自然不可抗拒一半的国土的第一法则,身为弱者的国家要想生存就必须把自己变为强者,否则就会被淘汰。
弱国的外交被大国作为掠夺权益的交易场所,这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可怕和弱国的无奈。
故本人认为对于“弱国无外交”这一论断不应当把它完全看作是大国掠夺、欺侮小国的明证,也不能一味强调适者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而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过分的强调客观因素,比如强国对弱小国家的无耻侵略和掠夺,也不能忽略了主观方面的因素,比如弱国自己毫无进取心,只期望国际社会予以援助。
弱国无外交?弱国更应该有外交!今天的环球时报讲了梅特涅的事,你最后去看看
奥地利政治家 ,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1773 年 5月15日生于科布伦茨的一个贵族家庭,1859年6月11日卒于维也纳。1788~1790年先后就读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美因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交。受历史学家福格特提出的欧洲新实力均衡思想的影响,站在贵族立场上,强烈反对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他在对拿破仑作战失败后,撮合玛丽亚·路易丝公主与拿破仑联姻,使奥地利获得喘息之机。1812年12月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失败后,奥地利于1813 年8月与俄 、普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他积极推行欧洲大国均势政策,调和俄、英、普、奥列强瓜分领土和殖民地的矛盾,在巩固欧洲旧秩序上取得各方一致的意见。同时,又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与英、法代表签订反对俄、普的秘密协定,确保奥地利在意大利和德意志联邦中的优势地位。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是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成为复辟势力总代表,积极主张镇压欧洲各国革命 。1821年5月,任奥地利首相,在国内外推行被称为梅特涅体系的一整套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 , 维护封 建 地主和金 融巨头君主制统治。1819年主持制定《卡尔斯巴德决议》,对自由民主运动采取高压手段 ,对大学实行严格监督 ,加 强书刊出版检查制度;在美因茨设立中央调查委员会,侦察各地革命活动;决定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特别是君王有被推翻的危险时,派联邦军队进行干涉。1835年弗兰茨二世皇帝去世,梅特涅受命辅佐其子斐迪南二世。1848 年 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要求实行宪政 。梅 特 涅被迫辞职 ,亡命英国,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任斐迪南一世的顾问
弱无外交自古就是这样,这是有国家实力决定的,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以自己的国力为后盾,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最典型的就是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争的胜利国,本着收回国家权利的愿望参加,结果反而成为别国瓜分的对象,这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可怕和弱国的无奈。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竞争就象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一样,强者生存,弱肉强食。这也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因为物竟天择是自然不可抗拒一半的国土的第一法则,身为弱者的国家要想生存就必须把自己变为强者,否则就会被淘汰。这方面的例子很多,2战时,英国和法国害怕德国纳粹,就牺牲小国来满足德国的胃口,在墨黎黑会议上英法在没有捷克代表的情况下就将捷克的大量国土割让给德国,并对波兰的灭亡袖手旁观,更可耻的是苏联趁火打劫用武力和大屠杀占领波兰一半的国土。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虽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却再次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外蒙古160万的领土占全部国土的5/1被苏联占领。
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的借口武力侵犯南斯拉夫,杀害了几万名平民。但是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世界上没有国家敢站出来主持公道,战争使南斯拉夫一分为三,作为世界五大国的中国也在这次战争中被美国无情的羞辱,作为主权国家下象征的大使馆被美国炸毁,但是由于中国是弱国而美国是强国,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不敢反抗。事实再次想我们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和法则。我们无须无须控诉强权的不公平,因为我门自己还不是强权,只有我们自己成为强权的时候,才能用实力赢来尊重和公平。
呵呵,得辨证的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得明白外交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当然我想你能问出这个问题一定是知道它的答案啦,那我就不说这个了,直接回答你的问题!
弱国不一定没有外交,相反弱国的外交官知道自己国家的实力,因此他们明白得靠自己的努力去为了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而奋斗,这样弱国就会出现“强势外交”,像顾维军等人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以及他在巴黎和会对日本外交官员的无视和他的发言。
当然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啦,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就像以上两位的分析一样,弱国差不多都要听从强国或者是大国的话,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得靠他国的“施舍”和同情。这正应了丘吉尔说的那样“当你的安全要依靠别人来保证时,这时你是最不安全的”!
以上这些得展开来说,我只是蜻蜓点水地提了一下!还是以上全是小弟我个人的看法,我也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谢谢
美国学者唐德刚教授认为,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算那两个,顾维钧则算半个。本人以为不然,顾维钧应该算一个,而那两位各算半个。
唐教授评论的理由是因为顾维钧未曾有过决策权,而他认为李、周都有过决策权。其实这个理由并不成立。无论李鸿章或者周恩来,都必须听命于一人,他们从来不敢违抗此一人的任何旨意,所谓决策权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之相反,顾维钧却行使过决策权,在巴黎和会上他和陆徵祥就决定不理会北京政府的命令,自行决定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919年5月20日,北京政府电令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于此项草约,大体应行签字,惟山东问题应声明另行保留,以为挽救地步”。当保留签字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北京政府24日训令:“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但顾维钧在因病住院的陆徵祥支持下,违抗北京政府训令,拒绝出席6月28日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完成中国近代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无论李鸿章或者周恩来都不曾有过这样的魄力和勇气,因而也从未实现过类似的壮举,于是只能留下“违心地”遗憾。
顾维钧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中华民国外交史。其丰富与成就足以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若细说起来,需要有一大批外交史专家方能够完成,绝不是我们这样的业余货色所能概括的。于是只能选择一个小小话题来谈论,这个话题我选择“弱国无外交”。如此似是而非的命题,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天经地义。其实它大谬不然。所谓外交,定义很多。无论西方的、前苏联的仰或我们自己的,都离不开“和平手段”四个字。也就是不必战争解决问题,却要维护国家利益。如果“弱国无外交”,那么弱国也就死路一条了!试想,只有战而不能胜才有资格称为“弱国”,如果连和平手段的外交也没有了,又何以生存呢?只有亡国了事,别无它径。
顾维钧所生活的中国,被定论为“弱国”。这个定论应该不差,自清末以后,无论别人打上门来(如鸦片战争),或者自己向别人宣战(如八国联军),中国都只有一个“败”字可言。独裁者便只好割地赔款,以保自己的统治得以延续。然而外交还是有的,否则李鸿章便不能称之为“外交家”。他的外交即是努力使国家和民族的损失降到最低地步。到了顾维钧这里,一批在美国、欧洲留学外交的专业人士进入外交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外交也才开始。
顾维钧的成名,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这次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外交活动,除开有辱国权的对德和约之外,其实还有许多辉煌。 1月27日中午,中国代表团接获通知,次日下午三时出席五强决策会议答辩,以回答日本代表上午拟提出的占领山东的要求。仅有24小时的准备时间,而且尚不知道日本代表会说些什么,但顾维钧以三十分钟的精彩发言,致使“全场鼎沸,掌声如雷”。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首,五强代表团纷纷离席,拥向前来与顾维钧握手致贺。甚至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爵也心服口服前来握手,并鞠躬致意。一时成为当地以及世界许多地方报纸的轰动新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事后评论道:“顾维钧之对付日本,有如猫之弄鼠,尽其擒纵之技能。”
日本当时属五强之一,中国是弱国。能说弱国就没有外交吗?非也,弱国比强国更需要外交!因为强国外交借助国家实力,多少都有以强凌弱的态势,外交的姿态也就来得粗犷。而弱国只有依靠外交的成功,才可能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尊严,它的外交必须细腻,必须技巧与严正结合。可以这样说,日本在政治上胜利了,但在外交上却失败了。强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只有弱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尽管是被逼出来的。接下去,中国拒签对德和约,不但维护了国家尊严,还首开拒绝签字之先河。后来,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南美洲各国等国也学着中国代表的样,采取了拒绝签字的外交手段。如果说中国成为“第三世界”的榜样,从此次和会就开始了,怎能说“无外交”?而顾维钧等,除拒绝签字对德和约之外,还以侵犯土耳其领土、主权完整为由,拒签对土和约。中国又显示了主持国际正义的形象,难道也算“无外交”?不光是拒签,顾维钧等外交官签署了对奥和约,不仅成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之首创,而且因此成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后来还被选为国联行政院六个非常任会员之一。首次进入并被承认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此前中国被认定为非国际社会成员,无资格适用国际法的!
此外,中国还签署了对匈(牙利)、对布加利(保加利亚)和约,第一次以战胜国姿态出现于国际社会。顾维钧等还签署了国际航空专约,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具有同样的领空权。 巴黎和会除对德和约有辱中国主权外,其他都取得相当的外交成就。加入国联以后,中国挫败日本的反对压力,入选国联行政院意味着中国具有处理世界问题的资格,王宠惠还成为入选国际法庭的第一个中国人。所有这些,都是凭借外交活动取得的!怎能说“弱国无外交”呢?
当时的《东方杂志》报导:“被举(选入国联行政院-本文作者注)以后,惊骇者若而人,庆贺者若而人,华族寓公,人人色喜。记者目击情状,汗流浃背;思中华民国自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起,在国际上所处之地位,已与列强同等矣。”英国驻北京公使艾思顿(Beilby Alston)在给英国外交部的年度报告中写道:“尽管内部可悲的困难,中国赢得外国更高的尊敬;当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时,国际尊敬的高潮开始涌起。日本虽然取得当时政治上的胜利,中国赢得道德上的胜利,并在赢得国际行政院席位时达到巅峰。”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外交胜利,在国联中,顾维钧不失时机地向国联大会提交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山东权益的“鲁案”,迫使日本表示只要日中开始单独商议,愿意归还山东权益。顾氏不许有条件地归还,拒绝单独开议。最终于1921年11月12日由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迫于美、英压力,终于在1922年2月4日与中国签订《中日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二十一条及山东问题的换文、对德和约关于山东的条款被推翻;并于6日签订了《九国公约》,强调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给予中国以自行发展的最好机遇。
华盛顿会议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首次没有丧失反而争回某些权益的外交活动;也是世界列强首次全面而且具体地同中国讨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会议。为以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全部是外交活动所取得的胜利,何言“弱国无外交”?
随后,顾维钧于1924年5月同苏联代表加拉罕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其附件,这不但是近代中俄第一次平等地签订条约,也是中国凭借外交途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开始。
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各国政府发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要求召开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关税会议和法权会议。同年10月26日,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共13个西方国家参加。11月19日会议第二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国享受关税自主之权利,允许解除各该国与中国间现行各项条约中所包含之关税束缚,并允许中国国定关税率条例于1929年1月1日发生效力。”
1926年1月12日,同是上述关税会议的13国在北京召开法权会议,讨论废除治外法权的问题,中国代表王宠惠正式提出废除治外法权的提案。虽然此次会议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尽如人意,但同年8月31日《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签订,也收回了过去丧失的相当权益。
中国政府在持续不断的外交努力之下,到1943年1月11日美、英两国同时与中国签订平等新约,接着原来与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都与中国签订平等新约。中国到此可以说站起来了!而这些都是靠外交努力争取到的,“弱国无外交”是说不过去的。
外交原本就是人类文明的结果。当人类处于愚昧状态的时期,是无所谓外交存在的,那时的人类,依旧遵循兽性原则,弱肉强食,也就是战争解决问题。外交只能是文明进程发展到一定地步才有可能实现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众多弱小国家恰恰是因为外交才获得生存以及发展的权利。
例如东帝汶。而且在弱小国家同样出现了杰出的外交家,例如加纳的安南先生就成为联合国出色的秘书长。毫无疑问,国家实力的强大必然会给它的外交带来实惠,但这是文明进程的限制造成的暂时现象。也不能因此证明“弱国无外交”的正确。恰恰相反,弱国更需要外交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它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手段。
二战以后,以《大西洋宪章》为标识,特别是联合国的成立,尽管强国优势依然存在,世界毕竟快步迈向文明,外交的作用随之愈加显著。例如印度、缅甸都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独立战争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但相对于中国而言,他们都是弱国。
比如缅甸总理吴努就对周恩来说,在中国大象面前缅甸只是一只羔羊。但他们都以外交手段取得了强大的英国无法获得的利益。弱国外交成功的典型范例便是缅甸。它完全依靠外交手段,从强大的中国割掉云南段麦克马洪线以南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居然还始终同中国保持着“胞波”的友好关系。
中国外交部长还要做诗歌颂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羔羊割去大象身上一块肉,还能使大象为它唱赞歌,强大的英国没实现的梦,却被这个“弱国”不费一枪一弹实现了。这个外交胜利堪称举世无双!此外是印度。它虽然不如缅甸的外交手腕那样高明,却也以弱凌强占了大便宜。
1949年以后,它一方面利用中国“一边倒”的外交弱势,主动充当中国对西方的联络人;另一方面趁中国出兵朝鲜之机,于1950年11月占领了英国人不敢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虽然后来中国打了胜仗,但老毛显然为了表现天朝大国的洪恩浩荡,命令撤退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立即卷土重来并全力扎根,凭借外交手段玩弄花招,利用中国与西方的对峙,至今霸占着那块地方,而且建立了“阿鲁纳查尔邦”,已经移民达700万。虽然这块西藏最肥美的地方尚无法律承认,但显然不会再是中国的领土了!
此外,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北朝鲜、越南等弱国,个个都只凭借外交手段从毛的强大中国割了土地、得了钱财。即使远在天边的阿尔巴尼亚、赞比亚、坦桑尼亚、扎伊尔等贫弱小国,割不到土地也骗得到钱财,无非采用一点外交伎俩,暗示要拥戴老毛当第三世界领袖罢了。难道这些事例都是“弱国无外交”?
另外一个方面,弱国之所以成为弱国,不是没有外交,而是没有“内交”。当一个国家内部不会和平地、互利地处理各种民族、群体的政治与经济关系时,只要这个国家内部有一些势力受到压抑,另一些势力在压抑别人,甚至内乱不已时,指望这个国家不弱,那才是咄咄怪事。
我们自己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由点,如今的世界仍旧有这样的许多例证。最典型的莫过于巴勒斯坦。那个阿拉法特赖在领导位置上几乎半个世纪,巴掌大一块地方却拥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众多武装团伙,人民全靠国际施舍才得以生存。稍有头脑的便逃往外国谋生,跑了的竟然是没跑的三倍!乃至于它的忠实盟友约旦都不堪承受,只得封锁边界。剩下那些愚氓则继续在那里受人驱使,为萨达姆之类充当炮灰。闹到现在,已经四面楚歌、茕茕孑立,惶惶不可终日的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崇尚武装斗争的阿拉法特,却全凭国际社会的外交救济才得以苟延残喘。倘若没有外交,他早就完蛋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外交已经是国家间交往的主流形式。无论强国、弱国,谁忽视外交,谁就站不住脚。所谓“弱国无外交”的悖论,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箱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