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经典歇后语大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12 05:00:32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古人经典歇后语大全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人歇后语,涵盖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语言生动且富有文化内涵:

一、历史典故类


  1.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出自《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两人上演苦肉计)
  2. 诸葛亮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借东风破曹,体现智慧与时机的把握)
  3.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三国典故,比喻占据后不肯归还)
  4.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宋代包拯执法严明,不徇私情)
  5. 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韩信自称 “兵越多越好”,形容越多越有利)
  6.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三国司马昭专权,野心公开化)
  7.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项羽力能扛鼎,形容力量极大)

二、神话传说类


  1.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八仙渡海时各自施展法术,比喻各展本领)
  2.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姜子牙直钩钓鱼,等待贤明君主,指心甘情愿)
  3. 嫦娥奔月 —— 一去不返
    (神话中嫦娥飞向月宫,比喻无法回头)
  4. 愚公移山 —— 持之以恒
    (出自《列子》,比喻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5. 哪吒闹海 —— 惊天动地
    (哪吒与海怪争斗,形容声势浩大)

三、寓言故事类


  1. 刻舟求剑 —— 不懂变通
    (出自《吕氏春秋》,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化)
  2. 守株待兔 —— 侥幸心理
    (出自《韩非子》,讽刺坐等机遇而不努力)
  3.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出自《战国策》,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4. 井底之蛙 —— 见识短浅
    (出自《庄子》,比喻眼界狭窄的人)
  5.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出自《战国策》,比喻事后补救仍有机会)
  6.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出自《淮南子》,比喻祸福相倚,不必悲观)
  7. 狐假虎威 —— 倚仗权势
    (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比喻依仗他人势力欺压人)

四、生活哲理类


  1.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擀面杖无孔,无法通风,形容完全不懂)
  2.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用竹篮打水会漏光,比喻努力白费)
  3.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瞎子无需灯光,比喻徒劳无功)
  4.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黄连极苦,哑巴无法表达,形容有苦难言)
  5.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谐音双关,“舅” 与 “旧” 同音,指保持原样)

五、典籍引用类


  1. 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
    (孔子学问渊博,搬家时书多,谐音 “输”,形容常失败)
  2.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
    (传说王羲之笔法刚劲,字迹透入木板三分,形容见解深刻)
  3. 唐僧取经 —— 多灾多难
    (《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比喻过程坎坷)

这些歇后语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还融入了历史、文学和生活经验,至今仍在口语和写作中广泛使用。如果需要更多分类或详细解析,可以随时补充说明!
古人经典歇后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