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行星的特点简介,八大行星具有什么特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1 17:53:00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鲜为人知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特点都有哪些?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字,对于人们来说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大多数人都曾在学校中了解。但大部分人对于八大行星的了解,却也就这样,仅止于名字而已,实在是很可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一、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同时,水星还是八大行星中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摄氏度,夜晚太阳照不到时,温度降低到零下173摄氏度。二、金星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金星是一颗类地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同时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7%。另外,金星的自转方向跟天王星一样,而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三、地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地球在八大行星中排为第三颗。它有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地月系统这样一个天体系统。作为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四、火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火星排名第四,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外行星。火星的特点,在于其表面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其中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奇点星座网,很多女生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还可以在底部在线咨询奇点星座网。

八大行星特点

水星
它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半径2440千米(真是太小了,主人),而且其表面的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居住。无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最热时达427摄氏度,最冷时为零下173摄氏度。这颗行星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由此可见它经常受陨石轰击。其自转周期是公转周期的三分之二,在水星表面的一昼夜等于它的两年。
金星
半径6073千米。自转极慢,比公转周期还慢。大气密度极大,为第三行星的100倍。二氧化碳占大气成分的97%以上。还有一层厚达20千米至30千米的浓硫酸云。所以该行星表面温室效应强烈,最热时达到447摄氏度。地面大气压相当于水下900米。地貌复杂,大气活动剧烈。
在金星上,太阳西升东落。另一个奇异之处是,金星似乎没有磁场
地球
半径6378千米左右。其表面带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层厚而浓密,氧占21%;温度、适度适宜。生命种类繁多
火星
半径约为第三行星的一半。大气层较稀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氧含量极少。表面干燥,昼夜温差大。还有剧烈的沙尘暴。
火星还有两颗小卫星
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所以其表面呈现红色
木星
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信心,其大小是其它八颗行星总质量的二倍半。自转周期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大行星。告诉自转使其大气流动与赤道平行,在星球表面造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
木星无固态表面,在其固体核外是厚达14000千米的液氢层和厚45000千米的液体金属层。木星大气层的成分类似于太阳。大气活动剧烈,闪电频繁,还观测到长达3万千米的极光(除第三行星地球外,木星是被发现有极光现象的又一天体)。
木星磁场很强,是地球的十二倍,而且磁场方向与地球磁场相反。
该行星有星环。有六十三颗卫星,其中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比水星还大。可惜完全被冰冻了。
土星
淡橘黄色的美丽行星。直径为12万千米,平均密度却小于水。有一个岩石核心,外部是5000千米厚的冰层和金属氢构成的壳。土星大气层比较平静,主要成分有氢、氦、甲烷等。
土星有环。并且是太阳系中卫星第二多的行星(48颗)。
天王星
直径5万多千米,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拥有由氢、氦和甲烷组成的数千米厚的大气层。大气层下是8000千米深的海洋,其温度高达4000摄氏度。巨大的大气压使海水不致沸腾。
该行星赤道面与轨道面倾角为97度58分,就是说它以横躺的姿态绕太阳公转,颇为独特。公转周期长达84年。
天王星有宽约10万千米的环,和26颗卫星。
海王星
直径49400千米的大行星。其结构和大气层都与天王星相似。但表面温度极低,有8000千米厚的冰层。大气活动激烈而紊乱,狂风呼啸,气象万千。
海王星也有环,并有13颗卫星。
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八大行星的特点简介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264396.html
1、水星:八大行星中,位于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水星还是八大行星中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摄氏度,夜晚太阳照不到时,温度降低到零下173摄氏度。
2、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同时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7%。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
3、地球: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又被称为 “蓝色星球”。
4、火星:表面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其中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5、木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为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表面的木星大红斑,是它的一个特征性标志,而卫星众多,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6、土星:体积仅次于木星。土星环是太阳系行星的行星环中最突出与明显的一个,外包一层冰壳,由于太阳光的照射,而形成了动人的明亮光环。
7、天王星:天王星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倾角达到了97°55’,就好像天王星是在公转轨道面上“躺着转”。
8、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表面也是太阳系最冷的地区之一。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
扩展资料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在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重新定义行星这个名词,首次将冥王排除在大行星外,并将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鸟神星、赛德娜、妊神星组成新的分类:矮行星, 矮行星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从第一次发现的1930年到2006年,冥王星被当成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许多与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体在太阳系内陆续被发现,特别是阋神星更明确的被指出比冥王星大(据2015年7月新视野号发回的数据显示,阋神星略小于冥王星),使得冥王星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有时会将太阳系非正式地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带;其余的是“外太阳系”,包含小行星带之外所有的天体。 其它的定义还有海王星以外的区域,而将四颗大型行星称为“中间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具有什么特点

共同特点有三个:1、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2、有足够大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达流体静力平衡形状(近于球形)3、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区域。
各自特点:
水星特点: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很段,为88个地球日;自转很慢,要59个地球日才自转一周。表面温度差别很大,向阳面在400摄氏度以上,背阳面在零下170摄氏度左右。由于离太阳最近,仅有数千万公里,所以最难被观察。
金星特点: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自转时间最长,要243个地球日。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气候非常恶劣,布满由二氧化碳和硫酸组成的云,表面温度近500摄氏度,大气压极高。
地球特点:唯一有液态水,有生命的星球,公转周期365个地球日,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火星特点:和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地表落差大,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海拔24公里,最低的峡谷在海拔一下9公里。表面布满类似于河道的结构,曾一度被人认为是火星人的遗作。火星也是最被人们关注的行星,因为它的所有条件是全太阳系最接近地球的,所以火星很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
木星特点:最大的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1倍左右。质量为其他8大行星质量和的2.5倍。以发现卫星第2多。4大气体行星第一个。表面布满由液态氢和氦组成的云,还有一个有2个地球大小的大红斑。木星向外发出热能(很小的热能)。它的第2颗卫星被液态氢冻结的冰覆盖,冰层下是液态氢的大洋,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土星特点:体积第2大。气态行星。以发现卫星最多。它有一个厚不到一公里,但是却由行星表面向太空延伸了42万公里的环状结构.和木星一样,内部有热源,在对外辐射热能
天王星特点:气态行星。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它的磁场也十分奇特,它并不在此行星的中心,而倾斜了近60度。大气中有很多甲烷,所以吸收了太阳的红光,反射发出蓝光,所以我们天王星是颗蓝色星球。
海王星特点:气态行星。构造和天王星类似,也因为甲烷,是颗蓝色星球。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内部有热源,和木 土两星一样对外辐射热能。
水星:因为离太阳较近,这里没有气体,只有重元素,一个大多由铁组成的世界,铁元素较多。水星最高温度427摄氏度,最低只有-173摄氏度,巨大温差是因为较慢的自转,自转周期58个地球日,公转则只需要88个地球日。
金星:有着严重的温室效应,大气压是地球的91倍,温度是八大行星中最高的一颗,约为480摄氏度。也是一个几乎没有磁场的行星。而且金星的自转和其它八大行星都不一样,它的自转是顺时针,目前这还是个谜。
地球:有生命,你懂得。
火星:一个红色行星,表面布满岩石,常常划起沙尘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目前并没有火星存在生命的证据。
木星:太阳系最大行星,是其它行星总和的2.5倍,太阳系卫星最多的大行星,目前发现63颗,它也是一个气态行星,有一个石核,温度高达30500摄氏度。
土星:光环最有明显,最美丽,光环有冰和岩石组成。它和木星的组成成分大致相近。
天王星:一个躺着公转的行星,磁极和自转轴偏差极大,大气上层是一层甲烷。
海王星: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水星特点: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很段,为88个地球日;自转很慢,要59个地球日才自转一周。表面温度差别很大,向阳面在400摄氏度以上,背阳面在零下170摄氏度左右。由于离太阳最近,仅有数千万公里,所以最难被观察。 金星特点: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自转时间最长,要243个地球日。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气候非常恶劣,布满由二氧化碳和硫酸组成的云,表面温度近500摄氏度,大气压极高。 地球就不说了 火星特点:和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地表落差大,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海拔24公里,最低的峡谷在海拔一下9公里。表面布满类似于河道的结构,曾一度被人认为是火星人的遗作。火星也是最被人们关注的行星,因为它的所有条件是全太阳系最接近地球的,所以火星很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 木星特点:最大的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1倍左右。质量为其他8大行星质量和的2.5倍。以发现卫星第2多。4大气体行星第一个。表面布满由液态氢和氦组成的云,还有一个有2个地球大小的大红斑。木星向外发出热能(很小的热能)。它的第2颗卫星被液态氢冻结的冰覆盖,冰层下是液态氢的大洋,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土星特点:体积第2大。气态行星。以发现卫星最多。它有一个厚不到一公里,但是却由行星表面向太空延伸了42万公里的环状结构.和木星一样,内部有热源,在对外辐射热能 天王星特点:气态行星。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它的磁场也十分奇特,它并不在此行星的中心,而倾斜了近60度。大气中有很多甲烷,所以吸收了太阳的红光,反射发出蓝光,所以我们天王星是颗蓝色星球。 海王星特点:气态行星。构造和天王星类似,也因为甲烷,是颗蓝色星球。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内部有热源,和木 土两星一样对外辐射热能。 冥王星特点: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 木卫一, 木卫二, 木卫三, 木卫四, 土卫六 和 海卫一)。 另外,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后,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其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水星:温差最大的行星
金星:最热的行星
地球:存在生命
火星:存在火山和峡谷
木星:最大的行星
土星:光环最大
天王星:最冷的行星
海王星:风暴最大的行星
冥王星:后来被降级为矮行星
八大行星的特点是如下:
1、水星:最小最轻的行星,唯一没有大气层的行星,布满环形山,与太阳同时起落,古时叫“辰星”,没有卫星。
2、金星:最亮的行星,又叫“启明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行星,没有卫星。
3、地球: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4、火星:多种条件与地球类似,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行星。
5、木星:最大最重的行星,南半球有一个大红斑。
6、土星:拥有最美丽的光环,卫星数量最多。
7、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运动。
8、海王星:首先算出轨道才找到的行星,是“笔尖上的行星”。

八大行星具有什么特点

共同特点有三个:1、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2、有足够大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达流体静力平衡形状(近于球形)3、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区域。
各自特点:
水星特点: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很段,为88个地球日;自转很慢,要59个地球日才自转一周。表面温度差别很大,向阳面在400摄氏度以上,背阳面在零下170摄氏度左右。由于离太阳最近,仅有数千万公里,所以最难被观察。
金星特点: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自转时间最长,要243个地球日。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气候非常恶劣,布满由二氧化碳和硫酸组成的云,表面温度近500摄氏度,大气压极高。
地球特点:唯一有液态水,有生命的星球,公转周期365个地球日,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火星特点:和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地表落差大,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海拔24公里,最低的峡谷在海拔一下9公里。表面布满类似于河道的结构,曾一度被人认为是火星人的遗作。火星也是最被人们关注的行星,因为它的所有条件是全太阳系最接近地球的,所以火星很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
木星特点:最大的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1倍左右。质量为其他8大行星质量和的2.5倍。以发现卫星第2多。4大气体行星第一个。表面布满由液态氢和氦组成的云,还有一个有2个地球大小的大红斑。木星向外发出热能(很小的热能)。它的第2颗卫星被液态氢冻结的冰覆盖,冰层下是液态氢的大洋,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土星特点:体积第2大。气态行星。以发现卫星最多。它有一个厚不到一公里,但是却由行星表面向太空延伸了42万公里的环状结构.和木星一样,内部有热源,在对外辐射热能
天王星特点:气态行星。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它的磁场也十分奇特,它并不在此行星的中心,而倾斜了近60度。大气中有很多甲烷,所以吸收了太阳的红光,反射发出蓝光,所以我们天王星是颗蓝色星球。
海王星特点:气态行星。构造和天王星类似,也因为甲烷,是颗蓝色星球。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内部有热源,和木 土两星一样对外辐射热能。
水星:因为离太阳较近,这里没有气体,只有重元素,一个大多由铁组成的世界,铁元素较多。水星最高温度427摄氏度,最低只有-173摄氏度,巨大温差是因为较慢的自转,自转周期58个地球日,公转则只需要88个地球日。
金星:有着严重的温室效应,大气压是地球的91倍,温度是八大行星中最高的一颗,约为480摄氏度。也是一个几乎没有磁场的行星。而且金星的自转和其它八大行星都不一样,它的自转是顺时针,目前这还是个谜。
地球:有生命,你懂得。
火星:一个红色行星,表面布满岩石,常常划起沙尘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目前并没有火星存在生命的证据。
木星:太阳系最大行星,是其它行星总和的2.5倍,太阳系卫星最多的大行星,目前发现63颗,它也是一个气态行星,有一个石核,温度高达30500摄氏度。
土星:光环最有明显,最美丽,光环有冰和岩石组成。它和木星的组成成分大致相近。
天王星:一个躺着公转的行星,磁极和自转轴偏差极大,大气上层是一层甲烷。
海王星: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水星特点: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很段,为88个地球日;自转很慢,要59个地球日才自转一周。表面温度差别很大,向阳面在400摄氏度以上,背阳面在零下170摄氏度左右。由于离太阳最近,仅有数千万公里,所以最难被观察。 金星特点: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自转时间最长,要243个地球日。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气候非常恶劣,布满由二氧化碳和硫酸组成的云,表面温度近500摄氏度,大气压极高。 地球就不说了 火星特点:和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地表落差大,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海拔24公里,最低的峡谷在海拔一下9公里。表面布满类似于河道的结构,曾一度被人认为是火星人的遗作。火星也是最被人们关注的行星,因为它的所有条件是全太阳系最接近地球的,所以火星很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 木星特点:最大的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1倍左右。质量为其他8大行星质量和的2.5倍。以发现卫星第2多。4大气体行星第一个。表面布满由液态氢和氦组成的云,还有一个有2个地球大小的大红斑。木星向外发出热能(很小的热能)。它的第2颗卫星被液态氢冻结的冰覆盖,冰层下是液态氢的大洋,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土星特点:体积第2大。气态行星。以发现卫星最多。它有一个厚不到一公里,但是却由行星表面向太空延伸了42万公里的环状结构.和木星一样,内部有热源,在对外辐射热能 天王星特点:气态行星。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它的磁场也十分奇特,它并不在此行星的中心,而倾斜了近60度。大气中有很多甲烷,所以吸收了太阳的红光,反射发出蓝光,所以我们天王星是颗蓝色星球。 海王星特点:气态行星。构造和天王星类似,也因为甲烷,是颗蓝色星球。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内部有热源,和木 土两星一样对外辐射热能。 冥王星特点: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 木卫一, 木卫二, 木卫三, 木卫四, 土卫六 和 海卫一)。 另外,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后,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其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各自的特征

各大特点
水星,天天更换大气
金星,下雨都是酸的,反转星球
地球,生命啊,是最伟大的
火星,人类未来第二家园
木星,大红斑
土星,最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躺着的巨人
海王星,恐怖的大暗斑
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日
卫星数: 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金星】
英文名:Venus
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 “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金星基本参数
公转周期: 224.701天
平均轨道速度: 35.0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07
轨道倾角: 3.4 度
赤道直径: 12,103.6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8150
密度: 5.2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243.01 日
卫星数量: 0
公转半径: 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 4.6亿 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 8.78 m/s2
自传时间 -243.02天
逃逸速度 10.4 千米/秒
表面温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737K 750K 773K
【地球】
英文: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黄赤交角(度) 23.26
反照率 0.30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
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它们真是与众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过渡区域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2700-2890 D'' layer - D"层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5150-6378 Inner core -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4.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火星】
英文名: Mars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木星】
英文名: Jupiter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质量: 1.900e27 千克
木星(a.k.a. Jove; 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土星】
英文名: Saturn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该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天王星】
英文名: Uranus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克
【海王星】
英文名: Neptune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如下:
一、水星
1、外壳:由固态岩石和金属组成。
2、地壳:相对较薄,可能是硅酸盐岩石和一些硫化物的混合物。
3、地幔:由硅酸盐矿物、铁和镁组成。
4、核心:巨大而密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二、金星
1、外壳:厚度约为50公里,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
2、地幔:相对较厚,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3、核心: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认为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三、地球
1、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2、地壳:相对较薄,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
3、地幔:相对较厚,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4、核心:由外核(液态铁和镍)和内核(固态铁和镍)组成。
四、火星
1、外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有一些沙漠、火山和峡谷的存在。
2、地幔: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矿物构成。
3、核心: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认为包含铁和镍。
五、木星
1、大气层:由氢和氦组成,还包括少量的甲烷、水蒸气等气体。
2、巨大的气体外包层:由金属氢和液态氢组成。
3、液态金属氢层:位于深处,高压环境下氢转变为导电的液态金属。
4、核心:被认为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固态核心,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六、土星
1、大气层: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还包括甲烷、氨等气体。
2、气体外包层:厚厚的气体层,包括金属氢和液态氢。
3、液态金属氢层:位于核心周围,类似于木星的结构。
4、核心:被认为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固态核心,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七、天王星
1、大气层:主要由氢、氦和甲烷构成,给予天王星其特有的蓝绿色。
2、冰层:包括水、氨和甲烷等冰体,形成外围的厚厚冰层。
3、地幔:主要由水、氨和甲烷的冰组成,可能还有一些岩石。
4、核心: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认为是一个岩石和金属的混合物。
八、海王星
1、大气层:主要由氢、氦和甲烷构成,具有深蓝色。
2、冰层:包括冻结的水、氨和甲烷等冰体。
3、地幔:主要由水、氨和甲烷的冰组成,可能存在一些岩石。
4、核心:被认为是一个岩石和金属的混合物。

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

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都是自西向东绕日公转、绕日公转轨道都呈大小不等的椭圆。
一、八大行星
1、水星(Mercury)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最小、密度最大的行星,表面极端温差,没有大气层。
2、金星(Venus)与地球相似的大小和质量,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表面温度高,厚重的大气层导致温室效应。
3、地球(Earth)宜居行星,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生命得以存在和繁衍的唯一行星。
4、火星(Mars)被誉为“红色星球”,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表面有火山、峡谷和极地冰帽等地貌特征,有可能存在微生物。
5、木星(Jupiter)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体积约为其他行星总和的2.5倍,具有明显的大红斑和多种气候现象。
6、土星(Saturn)以其美丽的环组成而闻名,拥有多颗卫星和复杂的环系结构。
7、天王星(Uranus)以其特殊的侧倾自转轴而著名,顶部北极和底部南极在一年中各经历14年的昼夜。
8、海王星(Neptune)最远离太阳的行星,是一个气态巨大行星,有暗色的大气层和明显的风暴系统。
二、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八大行星都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它们的轨道大致在同一平面上,被称为黄道平面。除了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他六大行星都有自身的自转运动。它们以不同的速度自西向东旋转,形成了各自的日晷效应。
八大行星的轨道并非完全规则,其中包括椭圆轨道的离心率、轨道倾角等参数都有所不同。八大行星的运动速度各异。例如,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如水金火),因距离太阳近,速度较快;而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如土天王),由于受到太阳引力较小,速度相对较慢。

八大行星各自的特点?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天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日
  卫星数: 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金星】   金星 英文名:Venus
  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 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美神。
  金星基本参数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公转周期:224.701天
  平均轨道速度:35.0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0.007
  轨道倾角:3.4 度
  赤道直径:12,103.6千米
  直 径:12105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8150
  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
  卫星数量:0
  公转半径: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
  自转时间:243.02天
  逃逸速度:10.4 千米/秒
【地球】   英文: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公转周期(日)365.2422
  黄赤交角(度) 23.26
  反照率 0.30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火星】   英文名: Mars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被称为“行星之王”。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质量: 1.900e27 千克
  木星(a.k.a. Jove; 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该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克
  读天王星的英文名字,发音时要小心,否则可能会使人陷于窘迫的境地。Uranus应读成"YOOR a nus" ,不要读成"your anus"(你的肛门)或是"urine us"(对着我们撒尿)。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卫星数: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金星】
英文名:Venus
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
“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金星基本参数
公转周期:
224.701天
平均轨道速度:
35.0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07
轨道倾角:
3.4

赤道直径:
12,103.6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8150
密度:
5.2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243.01

卫星数量:
0
公转半径:
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
4.6亿
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
8.78
m/s2
自传时间
-243.02天
逃逸速度
10.4
千米/秒
表面温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737K
750K
773K
【地球】
英文: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黄赤交角(度)
23.26
反照率
0.30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
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它们真是与众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过渡区域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2700-2890
D''
layer
-
D"层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5150-6378
Inner
core
-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4.6%

29.5%

15.2%

12.7%

2.4%

1.9%

0.05%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火星】
英文名:
Mars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木星】
英文名:
Jupiter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质量:
1.900e27
千克
木星(a.k.a.
Jove;
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土星】
英文名:
Saturn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该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天王星】
英文名:
Uranus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克
【海王星】
英文名:
Neptune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精致动画呈现!1分钟科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水星 Mercury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
2、金星 Venus
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星球。因为在金星上从来不下雨,所以全年整个星球都布满了灰尘,非常干旱。
3、地球 Earth
因为地球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又被称为 “蓝色星球”。
4、火星 Mars
火星是红色的,又被称作 “红色星球”。
5、木星 Jupiter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足够把另外七颗行星都装进去。
6、土星 Saturn
土星是第二大的行星,并被一圈明亮的光环环绕着。
7、天王星 Uranus
天王星是行星中最冷的一颗。
8、海王星 Neptune
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有着淡蓝色的光。
扩展资料:
2006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离太阳远近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