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孙中山是谁
- 2、孙中山的主要事迹?
- 3、国民党是孙中山创立的吗?
- 4、国民党是谁创立的?
- 5、国民党是谁创立的?
- 6、国民党是谁建立的?哪年?
- 7、国民党的创始人是谁?
- 8、孙中山简介(100字内)
- 9、国共两党分别是有谁创立的?
- 10、国民党创始人是谁
孙中山是谁
国父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孙中山的主要事迹?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
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
1895年2月,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
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
1900年10月,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今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开始颇为得手,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
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
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刘觉民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经日本赴上海。
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1920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1921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掌握广东军队统率权的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反击叛军,奋斗50余日,因待援无望,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
1923年1月,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 黄埔长洲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
1924年10月,孙中山镇压了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11月,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扩展阅读:孙中山
【关于孙中山的遗书】
家事遗书
“余国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致苏联遗书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产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以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
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亦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思想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 “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曾说“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似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与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学主张:“知难行易”
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国民党是孙中山创立的吗?
中国国民党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于1911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并一直统治大陆至1949年。国民党目前党员总数超过一百万,是岛内人数最多的政党
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委员会)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政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当中日甲午战争况紧急关头,孙中山先生以先知先觉者之睿智与远识,桌渡千里重洋,赴檀香山号召华侨亲友,创立"兴中会"革命救国组织,宋教仁是实际国民党创始人,1919年由孙中山重新组建。
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委员会)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政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当中日甲午战争况紧急关头,孙中山先生以先知先觉者之睿智与远识,桌渡千里重洋,赴檀香山号召华侨亲友,创立"兴中会"革命救国组织,宋教仁是实际国民党创始人,1919年由孙中山重新组建。
恩, 当然是, 开始是 同盟会, 有黄兴等人共同成立于日本.
现实哦宋教仁后来啊后是孙中山
国民党是由孙中山创立的。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扩展资料
孙中山的为政举措: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
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国民党是谁创立的?
中国国民党的原为中国同盟会——所以说,国民党的创始人是孙中山。只是另外还有俩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教仁(政治)和黄兴(军事),孙中山更在于党务,所以改组国民党后出任临时大总统。与宋的政治有分歧。而且后来,孙中山又重新整顿了国民党,改为革命党,1916又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重新定义新的三民主义(联俄,联共、辅助农工)开始武装获取胜利,创建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蒋中正出任校长
国民党是谁创立的?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KMT,英文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原生政党,亦是中国跟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24年始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该党于1927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并一直统治中国大陆至1949年。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成立的
孙中山
老孙,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原生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并一直统治中国大陆至1949年。
国民党是谁建立的?哪年?
中国国民党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檀香山兴中会,而后分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
中国国民党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于1911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并一直统治大陆至1949年。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彻底失败,是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5日去世。
共产党1921年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
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
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的创始人是谁?
应该是宋教仁吧。
国民党的创始人是孙中山。
黄埔军校是1924年6月16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
黄埔军校广义上讲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扩展资料: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法租界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
孙中山于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
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孙中山简介(100字内)
孙逸仙)。流亡日本时 孙1896年断发改装的孙中山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国际上称呼为Sun Yat-sen曾化名中山樵,故后人称其为“中山先生”,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中国国民党总理,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他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对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来说应是共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共产党采取支持政策,其遗孀宋庆龄女士更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共产党的支持立场,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中国的主流舆论中是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人士之一。
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满清。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1912年3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退位后,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由袁世凯担任。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至此,中国国民党不再设立总理这一职务,以纪念和无限缅怀孙中山。
孙中山 (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铁拳无敌孙中山,打遍天下无敌手
孙中山会武术吗?
孙中山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子时学人,大时成人才,帮人帮自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国际上称呼为Sun Yat-sen。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人称其为“中山先生”,其后此称谓便逐渐演化为孙中山。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国民党总理,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1]。
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他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对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来说应是共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共产党采取支持政策,其遗孀宋庆龄女士更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共产党的支持立场,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中国的主流舆论中是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人士之一。
幼名帝象,学名文,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1896年断发改装的孙中山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满清。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至此,中国国民党不再设立总理这一职务,以纪念和无限缅怀孙中山。
国共两党分别是有谁创立的?
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创始人陈独秀
国民党(1912年)宋教仁——中华革命党(1914年)孙文——中国国民党(1919年)孙文
共产党(1921年7月):陈独秀,李大钊等
孙中山,117周年;李大钊,90周年。
国民党 孙中山 共产党 就多了 陈独秀 李大钊 等等 很多 都 over啦
共产党李大钊创建,90周年
国民党孙中山。117周年
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宋教仁 成立于1919年 92周年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李大钊,成立于1921年 90周年
国民党创始人是谁
孙中山
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国民党不是谁创立的,而是改组而来,最开始叫做兴中会,由杨衢云创立,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后来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在香港集合陈少白、杨鹤龄、尢列、陆皓东、郑士良、程奎光等旧友,并与杨衢云的香港辅仁文社合并,成立兴中会总会,檀香山会为支会。杨衢云被选为总会会长,孙中山为秘书。再后来改组为1905年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多个组织集合而成为同盟会,再后来的1912年重组为国民党,1914年重建为中国革命党,1919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也就是现在的国民党,目前国民党的建党日即为兴中会成立的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