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踉跄”两字怎么读?
- 2、“踉跄”的意思是什么?
- 3、踉跄怎么读
- 4、跄怎么读?
- 5、踉跄怎么读
- 6、踉跄怎么读音
- 7、踉跄怎么读音是什么
- 8、踉跄怎么读拼音,踉跄怎么读什么意思
- 9、踉跄的拼音和意思,踉跄的拼音怎么读音
“踉跄”两字怎么读?
liàng qiàng
踉跄 [ liàng qiàng
基本释义: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近义词:蹒跚
造句:
(1)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3)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4)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5)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读音:[ liàng qiàng ]
释义: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造句:
(1)、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3)、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4)、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5)、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踉跄”的意思是什么?
目录
一分钟了解踉跄
13.1万 31"
踉跄 [liàng qiàng]
踉跄,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àng qiàng,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1]
中文名
踉跄
外文名
stagger;totter
出自
《赠张籍》
意义
走路不稳
读音
liàng qiàng
快速
导航
近义词
词义
意义:走路不稳:一个~,险些跌倒。也作踉蹡。踉踉跄跄。
出自: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韩愈《赠张籍》
示例:1: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
2: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少顷,喘息已定,各部兵亦逐渐趋集,约略检点,三停里少了一停,自己部下,且丧失一半;正在垂头丧气,忽见一人踉跄奔入,……”
近义词:蹒跚(pán shān)
字义:踉(liàng):跳跃〔跳踉〕。
跄 ( qiàng) 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踉跄怎么读
liàngqiàng。踉跄,是汉语词汇,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成语用法
1、他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踉跄的。
2、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看那大叔踉跄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4、他由于从小就患有腿疾,走路摇摇晃晃,踉踉跄跄的。
5、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俞良又去赶趁,吃了几碗饿酒。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6、《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
7、《精忠岳传》第三十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
跄怎么读?
问题一:踉踉跄跄怎么读 踉踉跄跄 liang四声 liang轻声 qiang四声 qiang轻声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问题二:踉踉跄跄怎么读 踉踉跄跄
【拼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释义】: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问题三:踉踉跄跄读音是什么 踉踉跄跄
【拼 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解 释】: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示 例】:你看那人走路~.&^^&他喝醉了酒;~走出屋去.
问题四:踉踉跄跄,怎么读音 踉踉跄跄_成语解释
【拼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释义】: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问题五:浪浪跄跄的读音 上图
问题六:踉踉跄跄的读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都是四声
采纳吧谢谢
踉跄怎么读
踉跄,读作liàng qiàng。
liàng,声母l,韵母iang,声调四声。
qiàng,声母q,韵母iang,声调四声。
释义: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
出处: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近义词:蹒跚、摇晃、踉跄。
反义词:矫健、壮健、灵活。
踉跄的例句
1、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3、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4、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走出屋去。
5、看到你踉踉跄跄的走过来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
6、你看那人走路踉踉跄跄。
7、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踉跄怎么读音
踉跄,读作liàng qiàng。
liàng,声母l,韵母iang,声调四声。
qiàng,声母q,韵母iang,声调四声。
释义: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
出自《赠张籍》。
近义词:蹒跚、摇晃、踉跄。
反义词:矫健、壮健、灵活。
造句:
1、黑夜中他踉跄着向家里走去。
2、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3、你看那人走路踉踉跄跄。
4、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踉跄怎么读音是什么
【词语】: 踉跄
【拼音】: liàngqiàng
【解释】: 走路不稳。
造句:
(1)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3)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4)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踉跄 [liàng qiàng]基本释义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百科释义踉跄,指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赠张籍》
踉跄 liàng qiàng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我们这方言念:lan can,普通话和北方人应该念得liang qiang,普通话还有个词语叫:趔趄。其实都是这一个词语各地的变音。就是踉跄这个词语。
踉跄 [liàng qiàng]
基本释义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百科释义
踉跄,指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赠张籍》
踉跄怎么读拼音,踉跄怎么读什么意思
1.liàngqiàng。
2.踉跄,是汉语词汇,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
3.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4.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
5.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
6.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
7.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8.成语用法他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踉跄的。
9.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看那大叔踉跄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10.他由于从小就患有腿疾,走路摇摇晃晃,踉踉跄跄的。
11.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俞良又去赶趁,吃了几碗饿酒。
12.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13.”《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
14.”《精忠岳传》第三十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
踉跄的拼音和意思,踉跄的拼音怎么读音
1.踉跄,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àng qiàng,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
2.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3.” 近义词:趔趄、跌跌撞撞、晃晃悠悠、摇摇晃晃。
4. 造句: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