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然现象类
- 下雨天出太阳 —— 假晴(情)
- 雷声大雨点小 —— 虚张声势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 大海里捞针 —— 无处寻
- 天上的云 —— 捉摸不定
- 井底的青蛙 —— 目光短浅
- 六月的天 —— 说变就变
- 霜打的茄子 —— 蔫了
- 门缝里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 火烧眉毛 —— 急在眼前
- 太阳底下点灯 —— 白费蜡
- 大水冲了龙王庙 —— 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 秋风扫落叶 —— 一吹就散
- 雪地里烧火 —— 一面热
- 月亮里的桂树 —— 高不可攀
二、动物类
- 猫哭耗子 —— 假慈悲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兔子的尾巴 —— 长不了
- 老牛拉破车 —— 慢慢来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 杀鸡用牛刀 —— 大材小用
- 骑驴看账本 —— 走着瞧
- 狗拿耗子 —— 多管闲事
- 孔雀开屏 —— 自作多情
- 王八吃秤砣 —— 铁了心
- 鹤立鸡群 —— 突出
- 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龙王爷打喷嚏 —— 天上下雨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
- 猴子捞月亮 —— 空欢喜一场
- 蚂蚁搬泰山 —— 不自量力
- 蚍蜉撼大树 —— 可笑不自量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痴心妄想
- 鸭子走路 —— 摇摇摆摆
- 螃蟹过街 —— 横行霸道
三、人物典故类
- 诸葛亮借东风 —— 巧用天时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 唐僧取经 —— 多灾多难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 张飞穿针 —— 大眼瞪小眼
-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愚公移山 —— 持之以恒
-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 精卫填海 —— 矢志不渝
- 女娲补天 —— 自有一套
- 嫦娥奔月 —— 一去不返
四、日常生活类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 茶壶里煮饺子 —— 有口倒(道)不出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或 “照亮别人”)
- 秀才遇到兵 —— 有理说不清
- 铁公鸡 —— 一毛不拔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 亡羊补牢 —— 为时不晚
- 肉包子打狗 —— 有去无回
- 瞎子摸象 —— 各执一端
- 隔着窗户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 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
- 老鼠钻风箱 —— 两头受气
- 冰糖煮黄莲 —— 同甘共苦
- 打破砂锅 —— 问(纹)到底
- 黄连树下弹琴 —— 苦中作乐
- 聋子的耳朵 —— 摆设
- 马尾穿豆腐 —— 提不起来
- 麻袋里装钉子 —— 个个想出头
五、谐音梗类
- 外甥打灯笼 —— 照舅(旧)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
- 和尚打伞 —— 无发(法)无天
- 自行车下坡 —— 不踩(睬)
- 膝盖上钉掌 —— 离题(蹄)太远
- 小葱拌豆腐 —— 一青(清)二白
- 四两棉花 —— 谈(弹)不上
-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 精装茅台 —— 好久(酒)
- 老太婆上鸡窝 —— 笨蛋(奔蛋)
- 猪八戒拍照 —— 自找难堪(看)
- 矿山的火车出轨 —— 倒霉(煤)
-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 半两棉花 —— 免谈(免弹)
六、幽默讽刺类
- 吃饱的牛肚子 —— 草包
- 厕所里的石头 —— 又臭又硬
- 茅坑里的蛆 —— 死(屎)里求生
- 铁匠铺的料 —— 挨打的货
- 懒婆娘的裹脚布 —— 又长又臭
- 吃饱了的鸭子 —— 脖子硬
-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 强盗打官司 —— 理亏
- 二流子打鼓 —— 吊儿郎当
- 厨师炒菜 —— 添油加醋
七、植物与器物类
- 芝麻开花 —— 节节高
-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 棉花店着火 —— 谈(弹)不得
- 朽木搭桥 —— 难过
- 麦秆吹火 —— 小气(气)
- 菜地里的杂草 —— 没权(苗)
- 高梁秆做檩条 —— 不是正经材料
- 稻子去了皮 —— 白人(仁)儿
- 葫芦里卖药 —— 不知底细
八、行为动作类
- 瞎子戴眼镜 —— 装饰
- 隔靴搔痒 —— 抓不到痒处
-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 守株待兔 —— 心存侥幸
-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 亡羊补牢 —— 为时不晚
- 刻舟求剑 —— 不懂变通
- 揠苗助长 —— 急于求成
- 掩耳盗铃 —— 自欺欺人
- 画饼充饥 —— 望梅止渴
九、地域特色类
- 北京的萝卜 —— 心里美
- 上海的石库门 —— 老花样
- 广东的凉茶 —— 包好
- 东北的高粱 —— 直来直去
- 四川的火锅 —— 麻辣辣
十、其他经典类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
-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
- 王婆卖瓜 —— 自卖自夸
- 赶鸭子上架 —— 强人所难
- 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
- 小和尚念经 —— 有口无心
- 赶车不带鞭子 —— 光拍马屁
- 纸糊的灯笼 —— 一戳就破
- 老鼠啃书本 —— 咬文嚼字
- 牛嘴里的草 —— 扯不出来
- 兔子不吃窝边草 —— 留情(青)
- 马尾穿豆腐 —— 提不起来
- 黄连树下种苦瓜 —— 苦上加苦
- 西瓜皮擦屁股 —— 没完没了
- 刀尖上走路 —— 玄乎
-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进
- 灯草拐杖 —— 做不得主(柱)
- 鹅卵石铺路 —— 踢出去又搬回来
- 麦秸秆里睡觉 —— 细脖(薄)子
- 牛身上拔根毛 —— 不值一提
- 沙滩上盖房子 —— 根基不牢
- 瞎子逛大街 —— 目中无人
- 哑巴吃汤圆 —— 心里有数
- 铁打的公鸡 —— 一毛不拔
- 蚊子叮鸡蛋 —— 无孔不入
- 蜗牛爬树 —— 慢腾腾
- 雾里看花 —— 模糊不清
- 香炉里的灰 —— 早成定局(积)
- 胸口挂钥匙 —— 开心
- 秀才的毛巾 —— 包输(书)
- 阎王爷贴告示 —— 鬼话连篇
- 杨白劳过年 —— 躲债
-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 油瓶倒了不扶 —— 懒到家了
- 砸了锅的粥 —— 乱了套
- 灶王爷上天 —— 尽说吉祥话
- 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
- 赵子龙打仗 —— 常胜将军
- 纸糊的窗户 —— 一捅就破
- 猪八戒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 竹筛子兜水 —— 漏洞百出
- 坐飞机放鞭炮 —— 空想(响)
- 案板上的肉 —— 任人宰割
- 拔苗助长 —— 急于求成
- 半夜吃黄连 —— 暗中叫苦
- 抱着元宝跳井 —— 舍命不舍财
- 茶壶里煮饺子 —— 肚里有货倒不出
- 程咬金的斧头 —— 就那么几下子
- 窗户上的纸 —— 一戳就穿
- 大姑娘上花轿 —— 头一回
- 大象的鼻子 —— 能屈能伸
- 电线杆上插鸡毛 —— 好大的胆子(掸子)
- 丢了西瓜捡芝麻 —— 因小失大
- 断了线的风筝 —— 远走高飞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 高射炮打蚊子 —— 大材小用
- 狗拿耗子 —— 多管闲事
- 和尚打伞 —— 无法无天
- 耗子给猫拜年 —— 找死
- 皇帝的女儿 —— 不愁嫁
- 黄连树下弹琴 —— 苦中作乐
-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 脚踩两只船 —— 摇摆不定
- 借了一角还十分 —— 分文不差
- 井里的蛤蟆 —— 没见过大天
- 开水锅里煮汤圆 —— 翻滚
- 口袋里装锥子 —— 锋芒毕露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痴心妄想
- 老虎屁股 —— 摸不得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 卢沟桥的狮子 —— 数不清
- 麻绳拴豆腐 —— 提不起来
- 蚂蚁搬泰山 —— 力不从心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 骑驴看账本 —— 走着瞧
-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
- 秋后的蚂蚱 —— 蹦跶不了几天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 肉包子打狗 —— 有去无回
- 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孙悟空的金箍棒 —— 能屈能伸
- 太平洋的警察 —— 管得宽
-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 秀才遇到兵 —— 有理说不清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 张飞吃豆芽 —— 小菜一碟
以上歇后语涵盖了不同主题和场景,既有经典俗语,也有幽默谐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某类主题的补充,可以随时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