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欧姆定律的公式为______,变形式为______和______
-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URI=UR,其变形公式为:R=UIR=UI和______
- 3、欧姆定律的表达是I=URI=UR,变形公式有______,R=UIR=UI
- 4、欧姆定律公式变形
- 5、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 6、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推导公式
- 7、欧姆定律所有公式和变形公式
- 8、欧姆定律的变化公式和应用,越详细越好!!!
- 9、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______,变形式为______和______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UR,变形式为R=UI和U=IR;故答案为:I=UR;R=UI;U=IR.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URI=UR,其变形公式为:R=UIR=UI和______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UR,变形公式有:R=UI,U=IR.故答案为:I=UR;R=UI;U=IR.
欧姆定律的表达是I=URI=UR,变形公式有______,R=UIR=UI
I=U:R, R=U:I, U=IR
欧姆定律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其变形公式有:U=IR,R=UI.故答案为:I=UR;U=IR;R=UI.
欧姆定律公式变形
欧姆定律公式变形是I=U/R,U=IR,U=IR。
欧姆定律简介: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标准式是I=U/R。
公式说明:
定义是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其中G=I/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为西门子(S)。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I=Q/t电流=电荷量/时间(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或者电压=电阻×电流(只能用于计算电压、电阻,并不代表电阻和电压或电流有变化关系)。
在欧姆定律的公式中,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如果题目给出的物理量不是规定的单位,必须先换算,再代入计算。这样得出来的电流单位才是安培。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电阻的性质及水力学类比描述欧姆定律:
电阻的性质:
由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或U=I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湿度(初三阶段不涉及湿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
水力学类比描述:
欧姆定律可以用水力学类比(hydraulic analogy)来描述。测量单位为帕斯卡的水压,可以类比为电压。在一根水管里,由于任意两点之间的水压差会造成水流,水的流速(单位是升每秒),可以类比为电流(单位是库仑每秒)。
“流量限制器”是安装于水管与水管之间控制流量的阀门,可以类比为电阻器。通过流量限制器的水流流量,跟流量限制器两端的水压成正比,类似地,通过电阻器的电荷流量(电流),跟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正是欧姆定律的论述。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分为两种,一种叫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中叫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I总=I1+I2 I总=I1=I2U总=U1=U2 U总=U1+U2 1:R总=1:R1+1:R2 R总=R1+R2RI1:I2=R2:R1 U1:U2=R1:R2R总=R1+R2:R1R2R总=R1R2R3:R1R2+R2R3+R1R3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 除以 电阻或者 电阻 乘以 电流 =电压记住电阻和电压是老大。不能混乱。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E/(R+r)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E=U+Ir EI=UI+I^2RP释放=EIP输出=UI纯电阻电路中P输出=I^2R=E^2R/(R+r)^2=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均值不等式)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推导公式
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
I=U/R
由它变形出来的推导公式:
U=IR
和R=U/I
还有些是欧姆定律综合前面的电流电压规律:
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
I=U/R
由它变形出来的推导公式:
U=IR
和R=U/I
扩展资料:
见简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不成立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同形状的曲线。把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所有公式和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所有公式和变形公式:I=U/R,U=IR,R=U/I。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欧姆定律的变化公式和应用,越详细越好!!!
主要公式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欧姆定律实验
I总=I1+I2 I总=I1=I2
U总=U1=U2 U总=U1+U2+···+Un
1:R总=1:R1+1:R2 R总=R1+R2+···+Rn
I1:I2=R2:R1 U1:U2=R1:R2
R总=R1R2 :(R1+R2)
R总=R1R2R3 :(R1R2+R2R3+R1R3)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
或者 电压=电阻×电流
流过电路里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电功率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压关系: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1=U2=U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R=R1R2÷(R1+R2)注:此只限于并联两个电阻,若是多个电阻,则总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的和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欧姆定律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1、欧姆定律定义
常见简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标准式:
(变形公式U=IR;R=U/I)。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I:(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R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部分电路公式:I=U/R,或I=U/R=P/U(I=U:R)。
(由欧姆定律的推导式【U=IR;R=U/I】不能得到①电压即为电流与电阻之积;②电阻即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所以,这些变形公式仅作计算参考,并无具体实际意义。)
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不成立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同形状的曲线。把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
全电路公式:I=E/(R+r)。
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
2、电压
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某某”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某某”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 、毫伏(mV) 、微伏(μV)。
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 1mV=103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V。
(2)量程和分度值: 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分度值“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分度值“0.5 V”,(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大分度值也是小分度值的5倍), 指针位置相同,则示数也是5倍关系。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直接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0~3V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量程。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可能是:①两表同时短路外;②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记住:在故障题里,电压表哪里有示数,哪里就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