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伸筋草对肝脏的损害,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2 19:54:39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石松草可以去脂肪肝么?

石松草也就是筋骨草
不能去脂肪肝
筋骨草的全草入药,治肺热咯血、跌打损伤、扁桃腺炎、咽喉炎等症。
石松草只是一种中药材,对某些疾病是有着治疗作用的,但是这种石松草,对于气脂肪肝并没有特殊的功效。
1、散瘀止痛
散瘀止痛是石松草最重要的药用功效,它他是中医临床上治疗人类跌打损伤的常用药,在治疗时可把新鲜的石松草捣碎以后制成泥状,外敷在患处,也可把它与苏牧,还有土鳖虫与红花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用药后能让伤者瘀血肿痛症状明显减轻。
2、疏通经络
加快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提高筋骨健康水平,都是石松草入药后的重要功效,它对人类因经脉不通导致的肢体麻木或因体虚导致的血脉淤阻都有良好调理作用,能让人类肢体麻木和手脚冰冷的症状尽快减轻,在寒冷冬天中适量服用一些石松还能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
3、祛风除湿
石松草不但能疏通经络,还能祛风除湿,在人们出现风湿痹痛和风湿性关节炎时也能直接用石松草来治疗,治疗时可把它与其它能祛风除湿的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利尿消肿也是食虫草的一大功效,它含有的石松碱能促进人体内尿液生成和排出,能阻止多余水分在人体内滞留。
你好,石松草是不可以去脂肪肝的,石松又可以称为是伸筋草,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可以有效的治疗跌打损伤的患者,有舒筋活络的功效。有止痛的效果,用于淤血疼痛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治疗肌肤麻木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的患者。有利尿和增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有排便排尿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治疗水肿的患者。有效的清热降温,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发热,望采纳。

哪些中草药和中成药会导致肝损伤

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
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

农村常见的筋骨草,原来是优质的野菜,营养丰富价值高,你可见过

导语:农村常见的筋骨草,原来是优质的野菜,营养丰富价值高,你可见过
农村是野草的天下,老一辈人常说:“认得为宝,不识为草”。因为每种野草都有它们生存的价值,当你真正了解它们之后,就会对它们倍加珍惜。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牛筋草、车前草、益母草、艾草、含羞草、鬼针草、马鞭草、酢浆草等,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野草,也是民间常用的新鲜药材。
筋骨草也是农村常见的野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立春以后,筋骨草长得特别鲜嫩,又翠又绿,十分诱人。
筋骨草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这时的筋骨草用来做菜特别好吃,可炒食、做汤、下面条、涮火锅、凉拌、包饺子等都特别美味,营养丰富价值高。
筋骨草的嫩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铁、钙等营养成分,对人体的 健康 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认识筋骨草的人都知道,它的外形看上去与夏枯草相似,因此很多人叫它假夏枯草,它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野生于路旁、草地、荒地、林下湿润处等。
筋骨草除了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其药用价值也很高,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对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头痛、跌打肿痛等病症皆有疗效。
虽然它的名字是叫筋骨草,但是它却不是治疗筋骨的良药,它主要对机体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有消炎、抗病毒、抗肿瘤、保护肝脏的作用,是民间非常受欢迎的新鲜草药。
正因为筋骨草作用这么大,所以家乡人每年都会采摘一些筋骨草回来晒干存起来,用来煮水喝,消炎效果特别好,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小问题,比如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咳嗽等效果显著。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筋骨草吗?若家乡有,现在采摘正当时,又绿又嫩,用来做菜是一绝,营养丰富价值高,家乡遇见别错过!

中药远志益智仁伸筋草泡水乙肝的人能喝吗

你好,可以喝,这几个中药都是补肝肾的。也不要放太多当保健茶饮用就行。

车前草 络石藤 伸骨草 清热利湿 散寒祛湿 舒经通络与痹症

车前草 络石藤 伸骨草 与清热利湿 散寒祛湿 舒经通络与痹湿症。

一,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心肺经。

功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尿路感染,热淋,结石,血淋,痛风关节炎,白带,暑湿泻痢,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痰热咳嗽,高血压病,肾炎。

二,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治疗: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消肿止痛等病症。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变,痛风、经脉属于风湿闭阻热型者。

三,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消食止痛。既舒筋活络,又可消肿止痛,治疗跌打损伤,关节肿痛、四肢不适、疼痛。

车前草 络石藤 伸骨草 ,清热利湿 散寒祛湿 舒经通络。治痹湿症应重视“免疫、炎性反应”排泄分泌代谢循环机制。.

车前草 络石藤 伸骨草,以除湿通络为功法,治着痹、湿邪为主引变,兼治行痹(风痹),寒热痹等症。证见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重着困倦,水液代谢障碍,苔白腻,脉濡缓。

内服、外用功能更佳。

外用分寒热辩证:寒者加姜、酒;热者加醋、盐。

四,中医对痹症认识。

痹者,痹阻不通。

湿变为痹证:从无形之湿困邪气、滞阻于肌肤、经络关节骨络,到有形之邪质变损害,是缓长反复功能、机能“炎症、免疫、障碍"。病理性产物、致病因素循环变化作用影响。

痹常与肿、痛、块、伤发生发展互生变。

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骨节因感受风、寒、湿、热、瘀等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经脉、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胀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临床分风痹,寒,湿,热,瘀,肿痛,变形,损伤,功能障碍。

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湿痹由正虚、劳欲、久病,饮食起居、邪侵,药物等因素引变诱变。

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中,穿山甲与炮山甲有何区别?2、中药中的泡甲一般有什么作用,用于哪方面?3、中药炮山有什么作用4、中药穿山甲的功效有哪些5、炮山甲要加入多少水中药中,穿山甲与炮山甲有何区别?穿山甲是生甲片,甲珠也叫海珠是炮制过的,用沙炒成胖大金,喷醋。不过市场上掺假很多,掺白矾,价格是正品的一半甚至更低,不能用!炮,在中医是一种药材加工方法,基本就是炒,一般用沙炒或者用盐炒。炮山甲就是是炒穿山甲的鳞片。穿山甲的鳞甲长久以来一直是传统中药的重要成分,其药性: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中医的穿山甲鳞片分为山甲片、炙山甲、炮山甲。功效: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经闭、乳汁不通、止血、症痂积聚。以下是正品炮山甲以下是穿山甲的伪品表面看比较脏,较多沙砾还没有去除干净,注意中发亮的结晶体。这就是在炮山甲刚出锅时,倒入药水(据说是矾水),利用炮山甲的热量吸收后增重。但药水在炮山甲中会结晶。中药中的泡甲一般有什么作用,用于哪方面?【来源】: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功效】: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主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便血。通常炮制后使用中药炮山有什么作用如果是在临床应用上替代炮山甲,必须得有具体的病症,方可寻找相近作用的药物做替代品。炮山甲处方用名也叫穿山甲、山甲片、炙甲片、甲珠,别名还有:鲮鲤甲、_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试两例替代方法:1、治疗风湿痹痛、中风瘫患穿山甲功在活血祛瘀,又能搜络道,达于病灶,可治身体任何部位不通和疼痛。祛风除湿常与羌活、防风、伸筋草、当归、赤芍、秦芄、桂枝、苍术等,可用地龙代替。中风瘫患、可用地龙、水蛭代替。如果在某个方面感觉力度欠缺,可再加入一些相关药物。2、治疗闭经、乳汁不通。可用王不留行代替。常与木通、黄芪、通草、当归等配伍。中药穿山甲的功效有哪些常用于妇女经闭不通,或者产后乳汁不下,是产后催乳的良药等功效。生的穿山甲鳞片,质地致密而坚硬,闻起来有一股动物的腥臭味,因此不能直接作为药用,必须经过加工炮制。经过炮制后的穿山甲鳞片主要分为醋山甲和炮山甲。传统中医认为,经过炮制的穿山甲,腥臭味道大大减弱,而且质地变得酥脆,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醋山甲通经下乳力较强,常用于妇女经闭不通,或者产后乳汁不下,是产后催乳的良药。而炮山甲擅于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常用于痈毒肿痛,或者风湿痹痛。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接着,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内的4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穿山甲已经成为极度濒危物种,之所以如此,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人们的滥捕滥杀。杀了之后,用途有二:食用、药用。因此,摁住这两个需求,就能有效保护穿山甲。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穿山甲大补之说不可信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药典除名穿山甲”说开去(养生杂谈)炮山甲要加入多少水300ml。炮山甲的食用方法:1、炮山甲如果是煎的话,需要先单独把它煎个30分钟,然后再下其他的中药一起煎。2、如果是磨成粉,就可以直接冲到煎好的药汁里面喝下去了。至于分几次吃,就看你的中药怎么煎了。如果是分2次喝中药,那你就分2次喝。炮山甲的作用:炮山甲就是属于穿山甲的鳞甲,这是属于中药的一种,主要是可以帮助消肿化脓的,因为中老年人会特别容易产生一些肾脏和肝脏的问题,这样会导致身体浮肿的情况很严重,因此可以帮助消肿,其次是对于中年女性而言,到了更年期会产生一定的月经不调的情况,服用炮山甲可以帮助进行月经不调的调理,对于痛经的情况也可以得到缓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帮产妇产乳的。炮山甲的副作用:炮山甲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黄疸、肝损害及一些过敏症状如皮疹、面肿等。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中药炮山甲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 筋骨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止血。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

2 凉血平肝 筋骨草有凉血平肝的作用,治疗肝炎、黄疸,可配合鲜铺地蜈蚣一至二两,煎服,每日一至二次。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炎祛湿。治肝炎,黄疸,痢疾。

3 消肿散结 筋骨草有消肿散结的作用,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还可理跌打肿痛。

4 营养价值 筋骨草含脱皮甾酮、杯苋甾酮、筋骨草甾酮B和C、筋骨草内酯、筋骨草糖、黄酮甙、皂甙及生物碱等。
1、醇-醚提取物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黄酮甙(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3、10%筋骨草浸剂、10%糖衣片及黄酮均有明显的鸡胚内抑制68-l流感病毒的作用。木犀草素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700mg/kg灌胃,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抗感染作用,明显降低死亡率。

嫩柳枝能治病吗?对肝脏有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风湿和类风湿
风湿和类风湿是当前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简便称呼。从西医学的角度讲,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寒性炎症性病变。我们简单解释为风湿性关节炎轻一些,本病以全身游走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其关节等没有形态改变;类风湿关节炎除疼痛外,还有肿胀、关节强直、软组织挛缩、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改变,比风湿性关节炎要重得多。两者间虽有病因相同之处,但病理机制、临床症状表现乃至治疗,都不完全一样。
二、什么是痹(证)一痹病一风湿病
痹证、痹病、风湿病是中医的病名,中医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记载。清朝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痹证》一书中最早提出痹证的病名;宋朝的窦材在《扁鹊全书.痹病》一书中最早提出痹症的病名。汉代的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痉温病脉证》一书中最早提出风湿为病两字。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各医家散居全国的天南海北,荒山野岭,交通、通讯不便,各自为医,所以病名据统计多达3744个,总观其各自的论述,都很相似于现代医学风湿或类风湿等疾病。近代中医专家,学者按历史的沿革把中医的病名确定为风湿病。所以我研究院按全国统一称此病的称号—风湿病。
三、风湿病的病因和病机是什么?
风湿病按西医的观点其患病原因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总之目前西医对病因病理至尽尚未明确。中医认为发病原因和发病过程的道理大体有四种:
1、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气是指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的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风湿病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的。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2、营气卫血失调:
中医讲营气卫血,营气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营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营卫和调,卫气在外保护人的体表,防御邪气侵入身体,营卫不和,邪气乘虚而入,故营卫失调是风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脏腑阴阳内伤:
按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讲,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发生风湿病主要是肝脾肾发生内伤,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为骨是作强之官;肝为筋之本,、藏血生筋,统司筋骨关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来源,主四肢肌肉。人体的阴阳之气必须保持平衡,如果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所以发生风湿病的热与寒的症状表现。
4、痰浊瘀血内生:
痰浊与瘀血即是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也可以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风湿病大多有慢性进行过程,疾病已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就产生痰浊与瘀血,这些就是风湿病情缠绵而难治的根本原因。
四、得了风湿病都有哪些症状?
患风湿病的病人,因为患者年龄、性别、体质不同,所受的病邪不同,也就是得病的原因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先后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最早的症状是疼痛,有时串痛,有时是局部剧疼。疼痛是每个病人第一个出现的症状,其次出现关节的病变,某处一个关节、二个关节,或多处关节同时出现疼痛、肿胀、发热、变形,关节活动受限,晨僵(每天早晨起床时关节僵),关节强直等一系列症状,人体的指(趾)小关节、颈、胸、腰椎关节,上肢的肩、肘,腕、下肢的髋、膝、踝等关节处都可发生。
五、应当怎样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客观临床表现,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在对风湿病综合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临床治疗法则,如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三因制宜、血散疏通、同病异治与同病同治等。而在具体治疗方法上有散寒通痹法、除湿通痹法、清热通痹法、散寒祛风法、祛风化湿法、散寒除湿法、祛湿清热法、养阴祛风法、寒温并用法、通经活络法、行气活血法、祛湿化痰法、化痹散结法、化痰祛瘀法、补益脾胃法、益气养血法、滋肾养肝法、温补肝肾法等四十多种方法,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筛选后,主要以散寒通痹,祛风化湿、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缓急止痛、滋补肝、肾为指导的治疗方法。
六、调动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治疗风湿病的关键
治疗风湿病,我院多年的治疗经验之一是:必须调动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首先向病人介绍得病的原因病理机制,治疗的方法,说明治疗风湿病,病人和医生要很好配合才能治好风湿病。因为风湿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病人出现活动就痛,所以病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这样使气血不活,经络不通,肌肉组织紧张拘急,关节筋腱粘连和挛缩,使肌肉、筋腱、关节变形,失去正常的功能。所以必须鼓励病人除参加日常家务活动,做慢步走、快步走、慢跑、快跑,做各种锻炼身体的功法,打太极拳,进行自我保健按摩等,调动自身的活动能力。活动是治疗风湿病的关键,这些是我院治疗大量病人成功经验。
七、大家共同努力预防风湿病的发生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预防是指人民大众了解卫生知识,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以保证身体健康不发生疾病,对风湿病的预防我们提出以下五点,供大家参考:
1、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内伤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节情内伤多由阴阳失调、气血亏损、抵抗力减弱,易使外邪侵入发病。
2、坚持经常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说明经常注意身体锻炼才能健康,才能提高御邪能力,锻炼的方法很多,诸如:散步、慢跑、练气功、做体操、打太极拳、做自我按摩等。
3、防范风寒湿邪
风寒湿邪是风湿病的发病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风寒湿邪的侵害。不能在潮湿的地方久留,不能席地而坐,更不能卧地大睡;不能在风口处贪一时凉爽受风,不能长年受寒,更不能汗后当风,总之感觉受风寒湿邪易于成疾,受累一世,终身遗憾。
4、合理调配营养
“只要营养丰富,身体就会健康”这句话并不全面也不可取,人体需要各种元素和营养物质,不是吃的好,营养好就身体好,而要调配合理,鸡、鸭、鱼、肉、蛋、蔬菜、五谷杂粮、豆制品的食用,必须按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身体需要,合理调配为原则。
5、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身体健康情况有变化或感到某一处有不正常时,应尽早就医,要求检查、诊断、治疗。这是保护自身健康的要点,因为有些疾病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治愈率比延误治疗高出几倍。对风湿病也不例外,如果出现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疼痛、肿、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治疗,我研究院就有很多延误治疗的病人,尤其是误服一些激素药物又并发股骨头坏死,造成终身遗憾。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哪些?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总的来说,柳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结合了中药与西药的价值;柳树通身是“宝”,其皮、根、枝、叶、蕊均可入药,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就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痛肿。三国时的“神医”华佗用柳枝治疗骨折。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柳的药用价值作了详细记载。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都模仿柳叶形状制成,国际上通称“柳叶刀”;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发现咀嚼柳叶可止痛,就用柳叶以减轻妇女分娩时的疼痛,还用于医治关节痛。现代医学早已证实,柳树体内含有天然的柳酸(即水杨酸)和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而后者是国际上公认的解热止痛良药,几百年来久用不衰。近年医学界透露,在对癌肿化疗时,配服柳根液能使白细胞回升。柳叶的碘含量高于海带,是治疗单性甲状腺肿良药。柳对水银气体很敏感,故被称为“监测汞气的标兵”。它还具有吸附灰尘、减低噪音、调节温度等作用,是美化、绿化、净化的名树。

吃什么药可以补精气神呢?

 一、远志
  远志的主要作用就是开窍去痰,安神宁心,它是一种温性中药材,会进入到心经,肺经,让精神状态变得更好,当出现精气神不足,心神不安以及咳痰不爽,精神恍惚,健忘,心悸失眠等症状都可以用这种中药进行调理,能够达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二、益智仁
  想要补精气神可以服用一些益智仁,是一种温性无毒的中药材,可以进入肾经,脾经以及心经,达到温脾开胃作用,而且提高记忆力以及温脾止泄,补肾壮阳的作用也是非常不错的,它里面还有非常多的化合物,能够强壮身体,解决怕冷的症状,能够有效治疗身体一些疾病,把益智仁以及远志搭配在一起服用,提高精力,治疗头晕脑胀的效果能够变得更好。
  三、伸筋草
  伸筋草主要的作用就是活络舒筋,它是温性中药材,能够解决活动不方便,皮肤麻木,关节酸痛,风湿疾病问题,消肿除湿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精力不足等问题也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够让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
中草药,大补精气神主要是选择一些补气补血力量比较雄厚的药物,比如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人参,尤其是野人参效果最为明显,包括党参,太子参,还有红参,红曲,黄芪,当归,阿胶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要随意吃药,是药三分毒,可以每天早上泡一杯玫瑰花茶喝,柠檬,茉莉花这些。可以起到提亮肤色,明目护眼的作用。
黄芪,具有很好的补气的功效,经济实惠,性价比高
可以采用食补,毕竟古语有云“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建议吃红枣、枸杞、莲子、山药等一些比较温和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食材。
现在各种亚健康、体质虚弱的人很多,从中医角度看,都是“精气神”不足,表现为精神疲倦、身体乏力、抵抗力下降、脑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消化功能不好、肥胖、腰酸腿软、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精气神”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相互滋生的,但它们的化生又有一定的次序:由精生气、气足化神,由下而上的一种递增的关系。而神又可以保护精、气又可以帮助精生化。由此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五脏的精不足了,身体的“气”就虚了,气不足了,外在的神气就会亏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容易紧张焦虑,睡眠不好。
所以对于“精气神”不足的人,首先要补精。这里的精是指藏于五脏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东西,它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所组成。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出生前就已经具备了,是一个生命最为本源和最为重要的物质。它们主要藏于肾脏,所以说“肾藏精”。
后天之精是水谷营养物质通过脾胃的转化功能所产生的。然后储藏于五脏之中。五脏的精满了以后,就会将多余的输送到肾脏,肾脏将五脏的后天之精,暂时储藏起来,等其他脏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肾中的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产生的基础,后天之精反过来又可以资助和保护先天之精。
打个比方,先天之精就好像一个企业的启动资金,在企业刚刚开始运转的时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天之精,就是企业走上正轨后,能够赚钱了,又可以有资金收入,保证启动资金数额不受到损失,永远保持那么多。后期赚取的资金,又可以进行其他商业活动。
肾中藏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精的大本营,所以养精就要补肾。
肾中的精,什么时候补最好?答案是冬季。
中医学说“肾主冬,主藏精”,什么意思呢,就是冬季是肾相对其他季节功能最旺的时候,是肾做主的季节。而肾的功能又是“藏精”,就是肾的作用方向是“向内”,“向下”的,是肾主动将人体的精进行收藏。
冬季是肾“吸金”的最佳时节,所以这个季节把精养好,把人体的精藏好,那么就为来年的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积攒了足够的“存货”,来年就容易达到“气足神旺”的状态。如果错过了机会,肾内的精没有积攒到一定程度,那么来年人体的精就虚了,气就会不足,神就会不旺,其他脏器就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就容易虚弱,容易发生疾病。
比如,冬季过后需要肾精的支持,但肾将精“资金挪用”了,那么肝脏就会升发不够,或肝血肝阴不足,肝阳肝火就容易旺,中风、高血压、眩晕、头痛等疾病就容易发作了。

治膝关节疼痛,从补肝养肾开始,收藏这三种调理方法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又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完成腿部各种运动的任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会因退化等因素而出现疼痛,困扰着很多中老年人。
中医认为 “诸筋皆属于节”“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 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血肾精是筋骨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肝血充盈时,能保证全身经筋得以滋养,肝血亏虚,则会筋脉疼痛。老年人经常觉得腿没劲,上楼梯费力,都和肝血肾精亏虚有关系。因此, 治疗膝关节疼痛,须从补肝养肾着手。 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调理方法,供参考选用。
内服药方
补益肝肾、滋养筋骨的中药主要有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木瓜、麦冬、枸杞子、续断、牛膝、鸡血藤等。
运用这些药物时,需辨证论治:老年女性应着重补肝血,故应适当加大当归、白芍、川芎的用量,以养血活血、柔筋止痛;寒邪较重者(膝痛伴关节冷凉、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加重,阴雨天明显,苔白,脉弦),可以加入制川乌、制草乌,以加强散寒之功;瘀血较重者,可以加点桃仁、红花;如果膝关节肿痛,可以加木瓜、牛膝,能加强舒筋、活血、祛瘀之功效。以上方子中,丹参、枸杞子、当归、木瓜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平时煲汤也可以适当添加,每次不超过10克即可。
按摩艾灸
膝盖不适,可以按摩腿部的阿是穴(此穴又名不定穴,没有固定位置,哪里疼就在其附近按压即可),也可以 重点按摩血海穴、委中、内外膝眼、鹤顶等穴位。
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度,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按压时,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 15次。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刺激委中穴可以增加关节内的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膝盖下面有两个凹陷(外侧的叫外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穴)。可以用吹风机吹这两个穴位,直至两个穴位的周围都感觉温热。注意吹风机不要靠肢体太近,以免烫伤。鹤顶穴在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缓解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
如果阴冷天症状加重,可以用艾条在以上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熏5分钟,再揉一揉。在施治过程中,要认真操作,防止灼伤皮肤。
当患处熏得稍感难受时,立即将艾条移至患处周边烟熏,然后再移回患处烟熏,如此反复操作。一天1次,一次15 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也可至不痛为止。但要注意的是,皮肤过敏、女性月经期、呼吸道感染者勿用艾灸施治。
熏洗药浴
用伸筋草、透骨草、红花、海桐皮、五加皮、草乌、木瓜、桑枝、桂枝、艾叶等药物煎水,趁热熏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可祛风通络,温经散寒,利水消肿,活血止痛。
也可以采取药浴法,将鸡血藤、伸筋草、络石藤、川芎、木瓜、川椒、路路通、海桐皮、秦艽等中药水煎去渣取液1000毫升左右,再加清水2升,倒入深度约为60 80厘米的药浴袋内,双小腿深入袋内,一起放入装满40 左右温水的泡洗桶内,袋内药液浸泡至足三里附近,每次泡洗30分钟左右,一天1 2次,每次间隔3 7小时,一份药液可用3天,18天为一个疗程。泡洗时可以加少量酒及醋。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崇州二医院 龚碧玉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快乐 养生 》2021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