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不足为惧”是否是成语?
- 2、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的区别
- 3、不足为惧哪个字错了
- 4、谣言不足为惧,然善变之人善用之可成大患也什么意思?
- 5、以卵击石不足为惧是什么意思
- 6、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的区别
- 7、不足为惧怎么翻译
- 8、数百架歼-20不足为惧
- 9、为什么秦始皇活着时叛乱不足为惧,死后叛乱却势如破竹?
“不足为惧”是否是成语?
不足为惧不是成语,在成语大全里面查找不到,可以当成四个字的词语使用。
不足为惧的基本释义是不值得害怕。
以卵击石不足为惧:对方的力量、势力太小,不值得为他担忧。
扩展资料:与不足为惧字形相近的成语:
1、不足为据
意思:不能作为依据。
例句:到时豫州军便是惊弓之鸟,不足为据。
2、 不足为凭
意思:不足:不值得;凭:凭据;根据。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不足为据”。
例句:据说有两样东西比皇权更大,其实都不足为凭。
3、 不足为怪
意思: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例句: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4、 不足为训
意思: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例句: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
5、 不足为虑
意思: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例句:只要人人以此为共同目标,那么即使歧见仍在,也不足为虑了。
6、 不足为法
意思: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例句:谁都知道工商界的“官商敛财”不足为法,文化界的“官产赚钱”至少不应成为文化产业的样板。
7、 不足为意
意思: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例句:就这点小事情, 不足为意,不要担心。
8、 不足为道
意思: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例句:当我们认为某事不足为道时,我们会“一笑置之”。
不足为惧不是成语,不足为据是成语。
不足为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ú wéi jù,意思是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出处:“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译文:写在木板上的文案已经明白的说明这个案件勘验过程及因果关系,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那些仅代表个人想法及牵强附会的词语,是不能作为依据和证据的。
不足为惧的意思是不值得害怕。
扩展资料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极多数成语来源于古汉语。
不足为据的反义词有真凭实据,真凭实据是汉语成语,作主语、宾语、定语,主意是指真实、确凿的凭据。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个安分良民,人家说我私贬鸦片,都是雠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足为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不足为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凭实据
“不足为惧”是成语。
【拼音】:bù zú wéi jù
【释义】:不值得害怕。
【造句】:
①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惧。
②武器本身不足为惧,恐惧的是武将的武艺;正义本身不足为惧,恐惧的是煽动家的雄辩。
③高俅私蓄的高手武功不足为惧,唯一可虑是动用江湖力量,江湖中杀手堂、阎罗殿这等黑道帮派可不会介意高俅是不是奸臣贼子。
④对张新明而言,社会混混不足为惧,与手握铁路货运大权的妻子家族反目为仇,却异常凶险。
⑤他以为寒天单人匹马不足为惧,没想到寒天竟是这么厉害。
“不足为惧” 不是成语,含“不足为”的成语有11个:
1、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
【解释】不值得学习、效法。
2、不足为意
bù zú wéi yì
【解释】不值得介意。
3、不足为外人道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解释】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4、九鼎不足为重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解释】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5、不足为凭
bù zú wéi píng
【解释】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6、不足为据
bù zú wéi jù
【解释】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7、不足为奇
bù zú wéi qí
【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8、不足为虑
bù zú wéi lǜ
【解释】不值得忧虑担心。
9、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0、不足为道
bù zú wéi dào
【解释】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11、不足为怪
bù zú wéi guài
【解释】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不是 你老师说的是对的 “不足为惧”好比是一个口语化的短语
不足为惧不是成语,在成语大全里面查找不到,可以当成四个字的词语使用。
不足为惧的基本释义是不值得害怕。
以卵击石不足为惧:对方的力量、势力太小,不值得为他担忧。
扩展资料:与不足为惧字形相近的成语:
1、不足为据
意思:不能作为依据。
例句:到时豫州军便是惊弓之鸟,不足为据。
2、 不足为凭
意思:不足:不值得;凭:凭据;根据。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不足为据”。
例句:据说有两样东西比皇权更大,其实都不足为凭。
3、 不足为怪
意思: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例句: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4、 不足为训
意思: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例句: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
5、 不足为虑
意思: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例句:只要人人以此为共同目标,那么即使歧见仍在,也不足为虑了。
6、 不足为法
意思: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例句:谁都知道工商界的“官商敛财”不足为法,文化界的“官产赚钱”至少不应成为文化产业的样板。
7、 不足为意
意思: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例句:就这点小事情, 不足为意,不要担心。
8、 不足为道
意思: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例句:当我们认为某事不足为道时,我们会“一笑置之”。
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的区别
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不足为惧通常指的是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并不具备让人感到害怕或担忧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认为这件事情或这个人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或危险。比如,一只小猫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不足为惧,因为它无法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不足为据则是指某些证据或信息并不足以支持一个观点或结论。这种情况下,这些证据或信息被认为是不可靠或不够充分的,不能作为得出正确结论的依据。比如,只依靠道听途说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是不足为据的,因为这样的证据并不充分,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总的来说,不足为惧是强调某事物不具备威胁性,而不足为据则是强调某些证据或信息不足以支持一个观点或结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语境和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同。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的区别在于它们所指的对象和语境不同。不足为惧通常是在描述一个事物或人的威胁性,而不足为据则是在描述证据或信息的充分性。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
不足为惧哪个字错了
不足为据
语出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足指的是够得上;据指的是证据。不足为据意思为不能作为依据。
也有不足为惧,意思是不值得害怕。
谣言不足为惧,然善变之人善用之可成大患也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谣言不足为惧,但是那些性格善变、没有定见、易受影响的人如果善加利用谣言,就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危害。
首先,谣言通常是没有实质证据的,所以很多人不会把它们当作真相。然而,一些性格善变、易受影响的人往往会受到谣言的影响,轻信其中的内容。他们可能会因此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或者把谣言传播给更多的人,进而扩大其影响力。
如果这些性格善变、易受影响的人身处重要位置或有一定权力,他们的决定或传播的谣言就可能对社会或个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和麻烦。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谣言影响,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可能会利用谣言造成麻烦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谣言不值得担心,但是那些容易受到影响的人如果习惯利用谣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对谣言保持警惕,并教育人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谣言。
谣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谣言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谣言不足以对人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那些善于变换态度和行为的人,却可以利用谣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成为大患。
换句话说,谣言只是一种信息,它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力量。但是,那些善于利用谣言的人可以通过制造、传播和利用谣言来影响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往往是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因为它可能会误导和煽动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谣言,更不要利用谣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通过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谣言并不足以造成严重问题,但是那些爱变卦的人会利用谣言来造成更大的问题。换句话说,谣言本身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被煽动、传播和利用得当,就有可能成为制造麻烦、混乱和不安全局面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避免被恶意传言所误导,同时也要掌握正确的信息来源和分辨真伪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谣言并不是值得害怕的东西,但是那些性格善变的人可能会利用谣言来制造大麻烦。因此,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谣言,并不随意传播、相信。对于那些容易受到谣言影响的人,我们需要做好引导和教育的工作,让他们具备分辨真伪的能力。同时,对于散布谣言的人,我们也要严肃处理,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谣言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善于变化的人如果善于利用谣言,就可能成为大的祸患。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公司,因为某些原因,市场对其产品产生了一些质疑和负面评价,形成了一些谣言。这些谣言虽然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有竞争对手或者恶意人士有意利用这些谣言来诋毁公司的声誉,制造混乱,就可以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
比如,竞争对手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用户评价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引导公众对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些谣言能够影响到大量的消费者,那么公司的销售和声誉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因此,虽然谣言本身并不足惧,但是我们要时刻警惕,防止有人恶意利用谣言来制造混乱和破坏。在面对谣言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通过真实的信息和数据来回应和澄清谣言,保护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以卵击石不足为惧是什么意思
这不算个事
以卵击石不足为惧:对方的力量、势力太小,不值得为他担忧。
以卵击石(yǐ luǎn jī shí):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不足为惧(bù zú wéi jù):不值得担心、害怕。
例句:小小蜀国竟敢来犯,简直是以卵击石,不足为惧。
不足为惧和不足为据的区别
不足为惧是还不至于吓到。不足为据是不可作为证据。
不足为惧怎么翻译
翻译如下:
不足为惧
doesn't matter
例句:
路途遥远不足为惧;难的是迈出第一步。
The distance doesn't matter, only the first step is difficult.
Don't be afraid of
not necessary to be afraid of .....
拙见
不值得害怕。
英文翻译:It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cause fear.
数百架歼-20不足为惧
数百架歼-20不足为惧
进入21世纪以来,第五代双方重型隐身战机被称为战斗机天花板,美国的F-22和中国的歼-20都是这类战机,有人说,谁拥有更多这类战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空战中掌握制空权。美国的F-22战机生产线早已被拆除,目前在役的为180余架,中国的歼-20不仅后发制人,在技术上更有优势,数量上也超过了200架,那么,是不是未来空战,美国空军就不是解放军空军对手了呢?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有些天方夜谭了,美国人很坏,但是不蠢,他们之所以放弃F-22,侧重生产单发的F-35,显然是认定了后者比前者更强,足够对抗歼-20,因为F-35比F-22拥有更强的隐身性和态势感知能力。因此,美国空军并不惧怕中国空军的数百架歼-20。在它们眼中,中国的另外三款战机比歼-20更有威慑力。
美国军事媒体《战区》发文称,美军真正忌惮的是中国的三款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500和空警-600。
预警机被誉为战场指挥官,凭借先进的机载雷达和电子设备,可以指挥各类战机进行各种作战任务,包括空战,对陆打击,反舰等等,是信息化现代化空战中最重要的一环,美国空军之所以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打出惊人的战损比,一半功劳要归于预警机。还有美军航母为何有这么大的优势,主要原因也是它搭载了E-2C预警机。
解放军见识到美军预警机在海湾战争中大显神威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预警机,中国一开始想从以色列采购“费尔康”预警机,不过因为美国阻扰,项目被迫终止。于是,中国还是独立自主研发国产预警机,在无数军工人努力下,国产预警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最终后来居上,赶超了美国。
再回到话题,美国为何忌惮中国这三款预警机。空警-2000是俄制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打造的一款预警机,它采用了三面阵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保证了它领先世界的地位,要知道美国的主力预警机E-3采用的是老旧的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
空警-2000虽没有参加过实战,但在日常任务中表现了巨大价值,包括汶川地震期间对救援飞机的监管,协调。北京奥运会期间防空的预警和指挥。不过,空警-2000只生产了5架,主要是机体太大,会导致平台空军浪费,再加上喷气式飞机,在维修保养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利于战时行动。更重要的是空警-500横空出世。
空警-500是中国第三代预警机,比空警-2000领先一代,它采用了运-9的机体,虽然机身更小,但性能更加先进,它的滞空时间达到了8小时,它装备的是三面数字列阵雷达,目标数据更新速率更快,探测性能更好,在对抗隐身目标,高机动目标,饱和攻击方面更有优势,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470公里。空警-500堪称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预警机,能够勉强与其掰一掰手腕的只有美国的E-2D预警机和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了。
不过,空警-2000和空警-500都是空军用的预警机,海军要想走得更远,自然也需要舰载预警机。空警-600就是专门为海军打造的预警机,空警-600还在试飞,尚未服役,它的外形差不多与E-2C一致:上单翼布局,涡桨发动机,四垂直尾翼,圆盘天线。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需要弹射起飞,因此,空警-600为专门为福建舰打造的,一旦它进入海军序列,那么中国航母战斗群的远洋作战能力就真正做到了与美军持平,因此,即便其还未服役,美国也对其忌惮。
为什么秦始皇活着时叛乱不足为惧,死后叛乱却势如破竹?
因为秦始皇的掌控力非常强大,而相比而言秦二世对下面的完全是掌控不了,所以叛乱频起。
因为他的继承人没有他那样有强有力的手段,他对百姓的统治力度更加牢固,因此会有不同的结局。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能够很好治理国家天下不会大乱,胡亥继位之后压迫百姓。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皇帝之名的人,当然也是第一个有皇帝之实的人。他虽非开国之君,却以一己之力灭掉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后世的汉晋隋唐明,虽然也实现了大一统,却只有模仿,而无开创之功。
然而秦王朝固然伟大,却又极其短暂,从始皇称帝开始算起,一直到刘邦攻破咸阳,前后不过14年的时间,比另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隋朝,足足短了一倍有余,后者存续了38年。而且更夸张的是,秦王朝几乎是一夕之间倒塌的,哪怕是在秦始皇统治的最后一年,天下之大,也不会有人觉得秦朝即将灭亡了,即便是六国的残余贵族,恐怕也都抱着“复国无望”的想法。可没想到,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居然就灭亡了。
在世时叛乱不足为惧,死后叛乱却势如破竹,生前死后两重天
虽有统一之功,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秦始皇向来是以“暴君”身份出现的。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暴君统治下的始皇时代,民间当然也有很强烈的反叛心理。
可奇怪的是,从灭六国到始皇去世,这十一年间,天下几乎一片“祥和”,根本没有成规模的叛乱出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始皇死后,陈胜吴广很快就打响了第一枪,接着又有项燕、刘邦、张耳等人云集响应,一时间,反叛之声响遍大秦帝国的各个角落。
非但如此,这些叛军还迅速壮大,并以破竹之势直捣咸阳,仅仅用了三年就把这个不可一世的帝国给彻底干翻了,末代秦君子婴也被项羽屠灭三族。
如果把秦始皇死亡作为一个分界点的话,就可以明显看到前后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敢怒而不敢言”的死气沉沉,另一边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杀声震天。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秦王朝的速亡,又该是谁的责任?
名不正则位不稳,胡亥的胡来,埋下了秦王朝速亡的悲剧
秦朝的短命,与胡亥这个二世君主的作为大有关系。
胡亥只是秦始皇二十几个儿子中的一个,而且排名居末,所以理论上讲,他是没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然而在赵高、李斯等人的谋划下,他成功登上大位,可是这皇位却来得不够名正言顺,为了避免兄弟与其争位,胡亥就先后处死了所有的兄弟以及他们的子嗣,比如长兄扶苏,就是被一纸伪诏书给逼得自杀的。
据史书记载,始皇23个儿子中,除公子高一系可能有人幸存之外(公子高本人没有幸存),其余人包括他们的子嗣都被胡亥给杀掉了。而胡亥自己,最终也被赵高杀死,并且没有留下后代。
由此就可以看出,胡亥上位之后,对秦朝宗室迫害之严酷,一个王朝,连宗室成员都被斩杀殆尽,又如何能够延续下去呢?对比后来的汉朝,如果不是刘恒等宗室尚存的话,恐怕大汉也会三世而亡了。
胡亥的胡来,不但给宗室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更是让朝臣离心,并让反叛势力看到了希望。因为在大臣们看来,皇帝对自己的手足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
而一旦大臣们离心离德,又没有宗室们在外镇场子,各处的反叛势力自然就会抬头,此消彼涨,朝廷对付叛军自然也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咖位不够,就别想镇住场子,胡亥比秦始皇差了一百个刘邦
要说叛乱,其实刘邦建立汉朝后,也是一直叛乱不断,但每一次叛乱,都被他或者他手下的功臣给平息了。
所以有叛乱也完全可以“不足为惧”,就算不能做到秦始皇那样让天下人不敢反,只要能做到刘邦那样让天下人反不成功,也足以保障大秦王朝的延续了。
然而胡亥的能力和手段,比其父秦始皇简直是差了一百个刘邦,既然咖位不够,当然就别想镇住场子了。更何况,他在位的时候,实权几乎都掌控在权臣赵高的手上,实与傀儡无异。
烧水的时候,锅炉内部的压力是逐渐增强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排气阀来缓解,以达到一个平衡,如果排气阀被堵死了,锅炉就有爆炸的风险。
胡亥时期的秦王朝,恰恰就像一个排气阀被堵死的锅炉,始皇时代所积压下来的民愤,以及六国后裔的复国狂热,全都集中爆发出来,除非让排气阀正常工作,否则就是再好的锅炉,也只能延缓而无法避免爆炸的发生。
但以胡亥或赵高的智慧,恐怕连排气阀的方位都摸不着,就更别提去疏通它了。后来的西汉诸帝便聪明不少,他们不但知道给民间减压(轻徭薄赋、宽松法度),也知道社会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以郡国制作为郡县制的过渡),这才让西汉王朝延续了两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