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故事:
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整治这股歪风。
有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看到一个管理县府钱库的小吏从钱库里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枚铜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承认是从钱库里偷的。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严惩。小吏却不以为然,说:“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拿了一枚,你能把我怎么样?” 张乖崖十分愤怒,提笔批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不停地滴在石头上,时间久了石头也会被滴穿。于是,他下令将这个小吏斩首。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虽然水滴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冲击石头,时间长了也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了 “滴水穿石 —— 非一日之功” 这个歇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