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05:54:31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罗斯福新政是什么?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 “百日新政”
  主要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7、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8、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编辑本段效果和影响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Franklin D. Roosevelt New Deal)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193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旨在缓解经济危机并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罗斯福新政包括社会保障法案,包括联邦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公共住房;经济补助法案,包括联邦住房补助等;财政政策,包括美国货币重建法案、国家信用法案和联邦储备法案等;金融改革,包括美国担保储备法案、美国投资公司法案等;和贸易改革,包括美国国际贸易法案等。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整顿银行与金融系;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经济政策,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和经济计划之一,内容是:整顿银行与金融系;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实施使得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以逐渐走出困境。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对国家财政和金融业进行整顿和改革,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加强美国商品的世界竞争力。2、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3、限制农业生产,
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4、调节劳资关系,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3、限制农业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4、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

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
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内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以工代赈。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O(∩_∩)O谢谢
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也被称为三R新政。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国家计划的形式来干预市场的一些弊端。主要是第一条对于银行的整顿和以工代赈济的模式
参考:刘绪贻、李存训。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政府干预经济,就是用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调控市场经济,达到社会平衡目的。
国家干预经济。
应该是政府参与调控市场经济
罗斯福新政 \x0d\x0a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x0d\x0a内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以工代赈。 \x0d\x0a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一、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产业的调整是重点。其实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内部的内在矛盾。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已经超出了原本的常态,股票投资已经超出了市场原本的承受能力,信贷消费已经过度。为了改变中国大萧条的局面。因此,新政的主要改革是加强全国的产业调整。当时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只有三条路,那就是走向共产主义,抛弃资本主义,来解决整个国家体制内部的根本矛盾。另一条路是接受法西斯主义,通过殖民扩张来缓和国家内部的矛盾。但当时美国大部分民众并不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贸然实施必然会加剧民众的反感。因此,罗斯福决定在保留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市场的控制,改变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来恢复经济。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股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人民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些制度一经推出,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抵制。首先,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自然离不开银行的运作,所以罗斯福上台后开始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逐步恢复银行信用: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度,黄金与美元脱钩;增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刺激企业出口。针对货币饥荒问题,成立了美联储银行,恢复了美国人民对银行的信心,也为恢复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工业中: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市场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缓和了阶级矛盾;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了企业间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在企业间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为行业公平竞争制定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各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的标准化,防止了企业间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规定了统一的最高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既减少了盲目生产,又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从此,美国整个国内工业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在农业生产中:颁布《农业调整法》,主张减少耕种和生产,并为这些遭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偿。由于集约化生产而剩余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部分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销毁或储存在仓库中用于社会救助。这一系列措施提高和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政府组织修建水库等公共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者找到了工作,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刺激了整个市场的生产和消费。实施“以工代赈”,就是把有劳动能力的人放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社会需求,缓解社会矛盾。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向退休工人发放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对失业人员和残疾人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补贴,建立了紧急救济机构,为不能正常生活的人提供救济资金。开展“炉边谈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美国人民国家政策和原则,增进了人民对国家政治的了解,鼓舞了处于巨大危机中的美国人民,促进了经济危机的结束。在政治方面,罗斯福认为美国最高法院没有足够的雇员。当时,由于案件过多和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需要增加法官人数。之前,联邦最高法院有9名法官,后来增加到15名。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重组法案,将小型政治机构合并为大型机构。1939年,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规划办公室等隶属于总统的办公室相继成立。二、罗斯福新政的效果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经济指标都开始稳步上升。国内经济指标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逐步增加到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到800万。同时,新政的实施增加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重视民主制度的威胁,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因此,美国正式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从直接影响来看,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而且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崛起与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罗斯福新政阻止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在你之后,二战中,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决定了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美国历届政府在罗斯福新政创造的经济条件基础上,采取不同形式干预国民经济,调节社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今天美国经济的基础。新政时期启动的福利政策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借鉴。当然,罗斯福新政也有不足之处。社会救济以“为救济而工作”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由政府建造。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也造成了财政赤字。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一改革大大增加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美国总统的权力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地方政府的权力大大减少,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下降了。新政并没有提高普通人的话语权,也没有很好的惩戒利益集团。但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不推翻这个制度就无法解决这些矛盾。https://pinkehao.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5e4645cc73744.png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
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向美国人民承诺他执政后将实行新政,可新政是什么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所要做的是试验,他有一个总的方向,就是施展他的政治才干,利用国家的力量,争取摆脱经济危机,舒缓社会矛盾,减轻人民的痛苦,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以此为旨归的,当然这样做他也就赢得了民心,而选民的支持使得他得以连续执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个方面概括,即复兴、救济、改革,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一、内容
1、整顿金融: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生产环境。4、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5、社会保障:对失业工人、残疾者、病人、老年人、贫苦妇女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
二、影响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扩展资料
从1933年胡佛下台到20世纪60年代,关于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的政策有效性,自由派和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自由派学者大多拥护罗斯福,他们拥护罗斯福的“大政府”概念,赞同改革,将罗斯福新政认为是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延续。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凯恩斯主义这一新的理论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述了关于新的理论情况,政府会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也会进行实质性的发展,包括有新政的核心内容,也会有具体的政策措施。
讲了美国总统对于美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还有对美国的救济复兴以及改革,也讲了一些对于经济的干预政策,缓解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矛盾的过程。
关于历史财政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一个故事也就是很棒的,具有很强的可能性。
先来简要讲一下新政颁布的背景。
美国在1929年开始了第一次银行破产潮,于1931年达到顶峰,倒闭了2294家银行。之后破产潮开始衰减,1932年美联储的错误政策又酝酿了第四次破产潮,等到1933年的3月4日罗斯福就职的时候,38个州的所有银行暂停了业务。所以最为紧迫的是银行危机,要防止经济危机演化为第二次大衰退。
罗斯福的执政100天,首要任务就是治理银行危机。首先是将全国银行放假,当银行在联邦监管下重新开业的时候,大概4000个银行被破产清算了,相当于1929-1931年破产潮中破产银行的总额。
罗斯福政府在金融领域做了重大改革,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紧急证券法案》将银行家纳入联邦控制之下。这些法案中一个措施是禁止黄金出口,在4月5日又出台了一个新政命令,禁止储藏黄金,这些临时性的措施成了美元贬值的预定步骤。
罗斯福执政的100天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基本如此,脱离了金本位并且推进了金融业的重大改革。当然不是所有措施都这么成功,例如罗斯福政府命令重建金融公司以不断上涨的价格收购黄金,因为当时罗斯福和国会相信提高黄金价格可以提高所有商品价格,看起来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对于解决通缩没有帮助。
解决了1933年的破产潮,不过银行系统依旧没有恢复资金调节机制,信贷活动非常萎靡,但总归是不会继续恶化了。
所以罗斯福处理完最紧迫的潜在危机导火索,就要处理1929年大萧条遗留的产物了,首先就是庞大的失业率。当时的地方失业救济金基本耗光了,罗斯福决定让联邦政府承担责任,这是胡佛没有考虑过的。于是新政就出现了,新政的意义就是联邦干预力量的扩展。当1933年5月20日,罗斯福要求国会批准5亿美元给各州政府,用于紧急救济,联邦紧急救济委员会 (FERA)成立了,这种紧急措施很快引入了全面的联邦干预结构。
第一次新政开始于1933年,第二次新政大概开始于1936年。最高法院将很多行为宣布为违反宪法,塑造了一个分界线。
第一次新政的主要内容为:
1.《国家工业复兴法案》:目的是减少国内竞争,不过在1935年被高院判定违宪,而罗斯福此时也准备让它结束了,因为当时产生了巨量的管制。
2.《农业调整法案》:通过控制粮食来恢复价格,在1936年也被高院判定违宪,不过有一部保留下来了。在1938年更强硬版本的农业调整法案通过了,这次高院没敢反对法案,成了现代美国农业政策的根本。
3.进一步金融改革:包括《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证券法案》、《证券交易法案》等等一系列法案,以降低金融风险。
4.一系列政府雇佣改革:民间资源保护队、工程进度管理局、公共工程局雇佣大量无业劳动力。由于当时坚持维持工资水平,而非是允许工资下降实现可能出现的充足就业,所以可能是起到反生产性的效果,这也无法证明。
5.劳工法和社会保障:通过《瓦格纳法案》和《社会保障法案》,前者保障劳工利益,后者提供基本保障网络——美国是主要工业国中最后一个采取某种全面社会保险的国家。
第二次新政的主要内容为:
1.《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州际雇主必须跟工会谈判限制最高工时和设立最低工资。此前,1916年高院废除了1916年的《童工法》;1923年高院又废除了限制工时的努力,在30年代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劳工改革最终被新政实现了。
2.农村电气化:在1936年以后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组建了大量农村电气合作社,大部分农场实现了首次通电,这是当时私人部门所不能实现的挑战。
3.大规模公共设施:包括能源利用的大幅度提高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主要措施包括: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运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