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荣瑧,聂荣瑧故居开放时间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6 03:30:27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聂荣瑧元帅的简介?

聂荣瑧元帅简介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扩展资料:
个人荣誉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荣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1925年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7月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事迹:
聂荣臻和邓小平有一种特殊的战友情。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他小平,彼此之间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一辈子都没变过。有一件事,邓小平到了老年还常常提起。
长征过草地前,在毛儿盖,邓小平从中央秘书长任上调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宣传部长,而红一军团的政委就是聂荣臻。两位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自然是异常高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开始东征,邓小平随红一军团政治部参加了此次东征。
继政治部宣传部长之后,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分管党的组织、宣传和教育工作。1936年5月18日,邓小平和聂荣臻、左权率红一军团奉命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
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大西北,结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邓小平和聂荣臻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建立了赫赫战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年底,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在甘肃庆阳得了非常严重的伤寒,昏迷不醒,什么东西也不能吃,生命垂危。
时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得知后,非常着急。此时恰逢东北军和共产党红军搞统一战线关系,张学良将军慷慨地送来两车慰问品,其中有一些是共产党人鲜为见过和吃过的罐装牛奶。
聂荣臻当即决定,为了急救病重垂危、命悬一线的邓小平,一定要将所有的牛奶全部留给邓小平用。正是靠着这些牛奶,才挽救了邓小平的生命。
1899年12月生,重庆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1925年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7月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扩展资料
聂荣臻事迹:聂荣臻和邓小平有一种特殊的战友情。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他小平,彼此之间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一辈子都没变过。有一件事,邓小平到了老年还常常提起。
长征过草地前,在毛儿盖,邓小平从中央秘书长任上调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宣传部长,而红一军团的政委就是聂荣臻。两位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自然是异常高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开始东征,邓小平随红一军团政治部参加了此次东征。
继政治部宣传部长之后,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分管党的组织、宣传和教育工作。1936年5月18日,邓小平和聂荣臻、左权率红一军团奉命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
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大西北,结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邓小平和聂荣臻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建立了赫赫战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年底,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在甘肃庆阳得了非常严重的伤寒,昏迷不醒,什么东西也不能吃,生命垂危。
时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得知后,非常着急。此时恰逢东北军和共产党红军搞统一战线关系,张学良将军慷慨地送来两车慰问品,其中有一些是共产党人鲜为见过和吃过的罐装牛奶。
聂荣臻当即决定,为了急救病重垂危、命悬一线的邓小平,一定要将所有的牛奶全部留给邓小平用。正是靠着这些牛奶,才挽救了邓小平的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爱将惜才的聂荣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聂荣臻

聂荣臻将军的简介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现属重庆市)。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在抗日时期被喻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1932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在晋察冀3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1940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1943年秋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华北野战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1949年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北平军管会主任。建国后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先后参与指挥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曾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并组织制定军事条令、条例等。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先后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著有《聂荣臻回忆录》。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到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现属重庆市)。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在抗日时期被喻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1932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在晋察冀3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1940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1943年秋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华北野战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1949年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北平军管会主任。建国后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先后参与指挥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曾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并组织制定军事条令、条例等。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先后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著有
中国十大元帅聂荣臻简介: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聂荣臻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现属重庆市)。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在抗日时期被喻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1932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现属重庆市)。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05月14日),字福骈,重庆江津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一、聂荣臻的事迹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1983~1988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新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事务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养。1956年10月,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中。
经报中央批准,聂荣臻上任后首先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1959年7月,中央决定用八年的时间制造出原子弹,接着又提出国防工业应以抓尖端为主,"两弹为主,导弹第一"。毛泽东当时戏称,造原子弹是造一个"大炮仗"。
在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天灾人祸时,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也出现了争执。聂荣臻坚决主张"两弹"也继续搞下去。聂荣臻操劳过度住院,陈毅来看望聂荣臻时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子还不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二、人物评价
聂荣臻一生既耿直又忠厚。不管是对人对事,都讲究党的原则,绝不搞人情交易,绝不看风驶舵,绝不迎合势头。聂荣臻的耿直坦荡是一贯的,对人对己,要求一贯都是很严的聂荣臻的耿直还表现在,日常遇到的问题,总要认真研究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也不因有某些因素而轻易改变观点。但是聂荣臻非常注意组织原则,在中央对某一问题有了决定,或有了统一的看法时,就绝不再讲个人的不同意见,也不暗示有不同的看法。
扩展资料聂荣臻的故事:与日本小姑娘
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有105个团参战的大规模对日作战,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百团大战。当晋察冀军区正向井陉矿区进攻时,救起了两位日本小姑娘,她们的父母是井陉矿站的工作人员,日军投炸弹时把她们的父母炸死了,这会儿两姐妹正在哭呢。
战士们立刻把两姐妹抱起来,放到两只大箩筐里,抬回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哦?我们这里来了两个日本朋友啊?我来看看。"聂司令笑着走出来,望着那两位日本小姑娘无助的眼神,聂荣臻的心被深深震动了。
聂荣臻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过一只梨子,亲手削好递到那位稍微大点的姑娘手中,温和地说:"这梨子洗干净了,吃吧。"看着眼前这位高大威武的叔叔那么和蔼,那名叫美穗子的姑娘"放心"地接过梨子吃了起来,聂司令笑了。
此次八路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1980年春,日本著名的《读卖新闻》头版头条刊登了大标题《美穗子姐妹,中国元帅聂荣臻想念你们》立刻吸引了日本人民的目光,当然也吸引了已经结婚的美穗子姐妹的注意,美穗子姐妹决定:到中国去,面谢救命恩人!
1980年7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人民大会堂大厅里聚满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他们是来采访一次特别的会晤。美穗子全家早早地站在大厅中央等着救命恩人的到来。不一会儿,正门打开,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美穗子面前。
美穗子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对元帅的感激,"扑通"一下子跪倒在元帅面前,聂元帅连忙扶起美穗子姐妹,此时美穗子姐妹已经泪流满面,美穗子姐妹捧出一幅字画,上面写的是中日友好万古长青,在聂荣臻的帮助下展开在他面前,此情此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荣臻

中国十大元帅聂荣瑧老家在那里

重庆江津
他故居在江津吴滩镇,从重庆到了江津后在小官山汽车站坐江津到吴滩的车,在快到吴滩的地方下车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
中国十大元帅聂荣臻老家应该在四川,我印象中好像是在四川,聂元帅是在很早就出来了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重庆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1910年正式进学堂读书。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1910年正式进学堂读书。1917年夏天,聂荣臻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
聂荣臻广读博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进步杂志《新青年》中吸取政治营养,渐渐地,聂荣臻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公认的诚挚少年逐渐转变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
扩展资料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荣臻

江津聂荣瑧元帅纪念馆开馆时间

聂荣瑧元帅是我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为了纪念它,国家在重庆地区的江津区修建了一个聂荣瑧元帅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开馆时间是每个星期的周二到周日早上的九点到下午五点的这段时间,实际上下午四点半以后就不允许任何游客进入展厅了,而每周一是闭馆时间,当然法定节假日是除外的。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重庆国防教育基地,背倚青山,面临长江,交通便捷,风景优美。 ????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由主馆和铜像广场组成,占地约20亩,铜像广场宽阔平坦,两组大型浮雕分列左右,聂帅铜像耸立中央。 ???? ???
??聂荣臻元帅铜像屹立在上广场中央,铜像高4米,连基座高7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聂荣臻元帅”五个金色大字。?
聂荣臻元帅铜像广场上布置部分重型兵器,这对吸引游客实施国防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主馆建筑面积为3647平方米,由瞻仰大厅、陈列厅、聂荣臻元帅模拟办公室和卧室、中国卫星发射演示厅、游客接待中心等几部分组成。 ????

聂荣瑧小时候的故事?

??聂荣臻8岁时,到外祖父唐雨初家上了3年私塾。在这里他受到了启蒙教育。聂荣臻的三舅唐海潭在重庆法政学堂读书,思想活跃,知道外界的消息也多,常与同学在家里议论时政。聂荣臻耳濡目染,也受到一些影响。
? ? ? ?1913年,聂荣臻对新学的向往,使他又转到离家15公里的永川县陈食高等小学住读。聂荣臻来到这里,倍感新鲜。他十分珍惜时光,如饥似渴地学习,除学好必修的各科之外,还广读博览,增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学期,他在课桌上刻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的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天晚间,常听到他的琅琅读书声。别人已进入梦乡,他仍坐在小油灯下。一个夜晚,国文教师刘继修来到他的小油灯下,看见他正在阅读有关太平天国的书籍,便说:“作为青年学生,博览群书、知道古今,大有裨益,如此甚好。”3年的高等小学学习,聂荣臻各门学科都取得优异成绩

聂荣瑧陈列馆地址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城区,1999年建成开馆,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川渝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所属聂荣臻故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展出文物、图片共3000余件(张),展览采用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馆藏聂荣臻元帅全宗档案46册,藏书12000余册,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社会名家书画近600幅,以及大量珍贵音像、图片、文字资料和丰富的国防科技展品。
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先后接待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及中央部委、各省(自治区、市)领导、解放军各部、各战区首长500余人次。聂帅生平事迹巡展巡讲活动及专题报告会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甘肃等多个省市开展,现年均开展200余场次。
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最高奖——银杏奖、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聂帅精神进校园”活动获评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名?,“聂帅精神巡展巡讲”荣获重庆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展览大厅陈列展览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内展出文物、图片共3000余件(张),馆藏聂荣臻元帅全宗档案38册,各种文献资料400余份,文物200余件,藏书近10000册,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社会名家颂扬聂帅的书画近600幅,还配备储有聂荣臻元帅音像、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电脑触摸屏,以及大量的国防科技产品实物和电动模型。
陈列展览大厅采用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地从立志报国、开国元勋、科技主帅、新的长征、风范长存五个部分再现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
陈列馆的瞻仰大厅安放着一尊聂帅晚年时期的汉白玉座像,一个厚道长者的形象。座像背后是巨幅油画《日月山河》,在《日月山河》的壮美中,是江泽民的亲笔题词----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油画的右下角是题词的时间:1992年5月14日。就是在这一天,敬爱的聂帅永远地离开了。江泽民得知这一噩耗非常悲痛,连夜赶到聂帅家中,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句话,表达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聂帅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陈列展厅是聂帅一生功绩的真实再现,共分为五个部分展览。
第一部分 ???立志报国(1899—1925)
立志报国部分展线
聂荣臻在法勤工俭学写给父母的家书(部分)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石院子。父亲聂仕先(1879--1935)、母亲唐氏(1875--1933)。出生时家境破落,生活艰难。学生时期,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先后爆发,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逐步萌生了政治需要变革的想法。1919年,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怀着“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愿望,赴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欧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深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
第二部分:开国元勋(1925—1955)
开国元勋部分展线
开国元勋部分展线
1925年9月,聂荣臻回国参加大革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开始了戎马生涯。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参与指挥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作战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创建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挥师华北解放战场,忙碌在总参谋部……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创立和发展壮大,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第三部分:科技主帅(1955-1968)
科技主帅部分展线
科技主帅部分展线
360度环幕影视厅
1955年7月,聂荣臻与陈云、薄一波被中央指定为原子能3人领导小组成员。1956年4月,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8年,聂荣臻先后兼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在领导科学技术工作中,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方针,在周恩来等领导下,模范地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自力更生,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了氢弹,并为远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尤其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部分 新的长征(1978—1992)
新的长征部分展线
新的长征部分展线
粉碎“四人帮”后,聂荣臻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随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此时,他虽年近80岁,但仍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执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各项建设事业,心系国家安危,关心祖国统一,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和建议。1987年,聂荣臻辞去了党内外一切职务,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第五部分 ??风范长存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在睡梦中安祥的离开了我们。然而到今天,他好像还在我们身边,他的音容笑貌依然还在我们的记忆中,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还在激励着我们。人们在追思他、纪念他、学习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为缅怀和弘扬聂荣臻的崇高思想和品德,多次隆重召开了纪念会、座谈会和研讨会。在这期间,《聂荣臻传》《聂荣臻军事文选》《聂荣臻科技文选》《聂荣臻年谱》《聂荣臻元帅》等等一批批宣传纪念聂荣臻的著作、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尤其是聂力从亲身感受中写成的《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把女儿对父亲的思念,把战友、同事以及广大科技人员、部队指战员、人民群众对聂荣臻的追思和深情,真实地表述了出来。正像江泽民题词说的那样:“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鼎山大道386号(江津客运中心背后,步行即可到达)
电话:023-47562678

聂荣f臻有几位妻子第一个是谁?

聂荣臻元帅一生一共有两个妻子。
第一任妻子龙升贤。
原配叫龙升贤,1915年结婚,属于包办婚姻,由他的小舅舅唐富华代替他拜堂。
从结婚开始她们共同生活了四年,没有儿女,她1988年去世。
1928年,他在香港与机要交通员张瑞华结婚,二人有一女,聂力,张瑞华于1995年去世。
他一共有两个妻子,原配叫龙升贤,1915年结婚,属于包办婚姻,由他的小舅舅唐富华代替他拜堂。从结婚开始她们共同生活了四年,没有儿女,她1988年去世。1928年,他在香港与机要交通员张瑞华结婚,二人有一女,聂力,张瑞华于1995年去世。
我国开国元帅聂荣臻有两任妻子,第一个是他的远房表姐龙升贤,与他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感情。
聂荣臻元帅有两个妻子,第一个是龙升贤,第二位是张瑞华。
聂荣臻元帅只有一位妻子,也是原配,叫张瑞华。
聂荣臻元帅一生一共有两个妻子:龙升贤、张瑞华。
第一任妻子:龙升贤。
龙升贤(1897年—1988年5月12日),重庆市江津区人,聂荣臻元帅的远房表姐、原配夫人。1912年聂荣臻母亲病重,家中决定给聂荣臻娶个媳妇冲喜,在重庆沙坪坝沙土堡读书的聂荣臻百般推脱,不肯回家。结婚那天由他的小舅舅唐富华替他拜堂。龙升贤嫁入聂家后,聂荣臻一直在外读书,1913年秋由沙土堡孔德三塾馆转到吴滩镇插旗寺小学。1988年5月,以91岁高龄病逝家中。
从结婚开始她们共同生活了四年,没有儿女。

聂荣臻和张学良的关系

聂荣臻和张学良并没有太多关系,聂荣臻元帅一直是在华北指挥120师,张学良在解放战争以后就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扩展资料:
聂荣臻的个人经历
1977年8月,聂荣臻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重新投身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之中。1978年8月在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
1979年提出,武器装备现代化要依靠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思想,同时主张精简整编,走精兵强国之路。
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87年,聂荣臻因病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在病重期间,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建设,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期望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完全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荣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学良

聂荣瑧故居开放时间

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相关信息,您可以尝试问我其它问题,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后停止进入展厅),每周星期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根据聂荣臻元帅官网得知,参观流程需要预约登记,安全检查,领票参观。聂荣臻故居坐落在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背倚青山,面朝长江,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旧居原名石院子,坐西向东,三重堂建筑,共有房屋17间。

电视剧聂荣瑧美惠子是第几集回来看他

在电视剧《聂荣臻》中,美惠子回来看聂荣臻的场景发生在第23集。具体情节如下:
在第23集中,聂荣臻初到北平时,被美惠子迎接并带回住处。在住处中,美惠子拿出准备好的乌龙茶,并表达了对聂荣臻的思念之情。聂荣臻也向美惠子讲述了自己的过往,并询问美惠子近况,得知她在上海开了一家咖啡店。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也为后来的剧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美惠子回来看聂荣臻的场景出现在《聂荣臻》第23集。
电视剧聂荣瑧美惠子是第23集回来看他。
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救下日本女孩儿,40年后,她来中国报恩。1980年,美惠子带着全家人,到了北京,时隔四十年,她再次踏上这片“故土”,美惠子到北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看望她的救命恩人——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美惠子是电视剧《亮剑》中的角色,该剧共有45集。聂荣臻美惠子的线索是从第22集开始出现的。其中第22集讲述了他们的相遇和初次交流,第26集讲述了他们的再次相遇和彼此心意的表达,第33集讲述了聂荣臻回家探亲时美惠子为他制作红领巾的情节,第34集讲述了聂荣臻假扮“京姐”去帮助美惠子的故事,第37集讲述了聂荣臻为保护美惠子而战斗的情节。总的来说,聂荣臻美惠子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一段披荆斩棘、克服困难的爱情故事。
电视剧聂荣瑧美惠子中,聂荣瑧在第15集回来看美惠子。原因是在之前的剧情中,美惠子向聂荣瑧表白,但遭到聂荣瑧的拒绝,一度离开。最终,聂荣瑧意识到自己对美惠子的感情,回到了她的身边。这一情节也在剧情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感谢您的提问。根据我的搜索结果,聂荣臻美惠子是在《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视剧中出现的角色。具体来说,美惠子是在该剧第三十四集回来看聂荣臻的。在那一集里,美惠子回国探望聂荣臻时,聂荣臻已经身患重病,但仍然坚持工作。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电视剧《聂荣臻》中,美惠子回来看他是在第63集。
在该集中,随着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聂荣臻率领中国迎接胜利,与此同时,美惠子带着聂荣臻的孩子们终于回到了聂荣臻的身边。这一幕是电视剧中最感人的场景之一,观众们看到了二人多年的相思之苦终于得以了解,心中既沉痛又欣慰。
在接下来的镜头中,美惠子开始细心地照顾聂荣臻,并给他带来了许多温暖和安慰。聂荣臻也感受到了美惠子的深深爱意,两人的感情更加牢固了。这一集可谓是整个电视剧的高潮之一,让人感到了生命的厚重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