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蒿,黄蒿中药名叫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19:02:20 浏览6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黄花蒿属于什么植物类型?

黄花蒿植物类别黄花蒿是一种狭长的纺锤形植物,属于菊科。适宜生长在半干旱草原季风区,在降水较少地区的路旁经常可见。主要品种有郝贵1号和郝贵3号黄花蒿不是保护植物,而是喜光植物,不属于长日照植物,也不属于水生植物。它对水分的需求很低,适合在土壤干燥的地方生长,也能接受湿度一般的环境。黄花蒿是草本还是木本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冬天会枯萎死亡。没有木本植物组成的树干,只有输水能力好的空心茎干作为支撑,所以是草本植物。黄花蒿是什么子叶植物黄花蒿是单子叶植物,不是常绿植物。冬天来了,所有的叶子都会脱落,植物会因为寒冷而死去,所以需要在来年重新发芽生长。黄花蒿是被子还是裸子黄花蒿是被子植物的一种,一般在秋天结籽。它的种子传播主要靠风。风一吹,就会把黄花蒿的种子吹掉,甚至随风飘走,完成种子传递。黄花蒿长什么样子黄花蒿是一种绿松石植物,生长高度在一米左右。它的叶子是一种松散的结构,不是常见的完整的薄片。当开花季节到来时,它会开出暗黄色的花。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黄花蒿属于多年生或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它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最高能长到90cm,多生长在海拔低的山坡和路边。黄花蒿适应力很强,既能在半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它的植株干枯后可混在饲料中喂养家禽。
黄花蒿是菊科植物
黄花蒿又被称为黄蒿、东北茵陈蒿,那黄花蒿是什么植物呢,它是菊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被作为饲料使用。黄花蒿的植株是直立生长的,最高能长到90cm,它会在每年7~10月结果,它的果实为长圆形,果皮为褐色。

黄花蒿适应力很强,既能在半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在半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我国南方地区都有种植,大多数品种的黄花蒿生长在低海拔的山坡和路边。黄花蒿干枯后可将植株混合在饲料中,喂养羊、猪、牛等家禽。

经研究表明,吃黄花蒿长大的家禽肉质很优良,营养更丰富,黄花蒿的植株中还能提取出芳香油,可加工制成香皂、牙膏、化妆品等用品使用。黄花蒿的幼苗还可作为药材入药,有消炎、利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黄疸性肝炎。

黄花蒿的植株带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闻起来很舒服,黄花蒿生长在地下的部分很耐寒,冬天它生长在地上的部分会被冻死,但到了来年它生长在地下的部分会长出新的植株。黄花蒿是喜光的植物,它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黄花蒿为黍,菊科蒿属植物。它的生长环境比较简单,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般野生黄花蒿生长在道路两旁或沙地上,自播黄花蒿容易引起病虫害。所以自播黄花蒿要及时消灭害虫,防止根部腐烂。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为黄花蒿属蒿属黍稷。它的主根是单根的,可以长到150cm左右。主根部分附着在许多叶片上,叶片呈蓝绿色或淡绿色,无毛。一般其花淡黄色,每年8-9月结长方形或椭圆形瘦果。这种植物分布很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一般生长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多见于潮湿沙地、山谷、路旁。它的生活环境简单,培养起来能很好的生存,而且它不我不需要特殊照顾。分散培养最好。由于黄花蒿种子较小,一般采用幼苗移栽的方式栽培,一般在雨后或阴天移栽,5月前要完成移栽。黄花蒿移栽后容易发生虫害,要定期处理,防止黄花蒿烂根。青蒿含有大量中药成分。叶子晒干后入药,可清热解暑,祛风止痒。然而,这种普通的黄花蒿并不不含青蒿素,所以它能起不到抗疟疾的作用。夏天可以用干青蒿泡脚,可以预防感冒,清除体内寒气。

黄花蒿属于什么植物类型?

青蒿植物类别黄花蒿属于菊科。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路边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它是菊科的一个分支品种,所以没有具体的品种划分。黄花蒿不是保护植物,而是日照长的植物。为了促进青英的生长,田间土壤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也就是用手触摸地面,感觉到轻微的潮湿。田间水分过高时,要及时排水,以免水害,影响黄花蒿品质。青蒿是草本还是木本黄花蒿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撑力弱。草本花卉中,按其生长期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黄花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是什么子叶植物黄花蒿是双子叶植物。它不是一种常绿植物。它的寿命只有一年。等到深秋生长的时候,地上部分会慢慢枯萎,到了冬天就会落叶。青蒿是被子还是裸子黄花蒿有种子,属于被子植物。黄花蒿种子的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即每年的二三月份。由于各地气候不同,黄花蒿种子的具体播种期也会有所不同。青蒿长什么样子黄花蒿的直径一般为30-150厘米。它的叶子两边颜色一般是青绿色或淡绿色,叶柄很长,开花时会枯萎。其花色为淡黄色,有10-20朵雌花。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黄花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黄花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单生,茎高100-200cm,多分枝,叶纸质,头状花序球形,多数,总苞片3-4层,花深黄色,两性花10-30朵,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根单生,垂直,狭纺锤形;茎单生,高100-200cm,基部直径可达1cm,有纵棱,幼时绿色,后变褐色或红褐色,多分枝;茎、枝、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无毛或初时背面微有极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
叶:纸质,绿色;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2-6cm,绿色,两面具细小脱落性的白色腺点及细小凹点,三(至四)回栉齿状羽状深裂,每侧有裂片5-8(-10)枚,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再次分裂。
小裂片边缘具多枚栉齿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的深裂齿,裂齿长1-2mm,宽0.5-1mm,中肋明显,在叶面上稍隆起,中轴两侧有狭翅而无小栉齿,稀上部有数枚小栉齿,叶柄长1-2cm,基部有半抱茎的假托叶;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深裂,小裂片栉齿状三角形。
稀少为细短狭线形,具短柄;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深裂,近无柄。
花:头状花序球形,多数,直径1.5-2.5cm,有短梗,下垂或倾斜,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开展、尖塔形的圆锥花序。
总苞片3-4层,内、外层近等长,外层总苞片长卵形或狭长椭圆形,中肋绿色,边膜质,中层、内层总苞片宽卵形或卵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深黄色,雌花10-18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3)裂齿,外面有腺点,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
两性花10-30朵,结实或中央少数花不结实,花冠管状,花药线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短睫毛。

黄花蒿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黄花蒿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状 9 化学成份 10 性味 11 功能主治 12 黄花蒿的用法用量 13 附方 14 备注 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黄花蒿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黄花蒿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黄花蒿 1 拼音 huáng huā hāo
2 出处 《纲目》
3 拼音名 Huánɡ Huā Hāo
4 黄花蒿的别名 臭蒿、草蒿(《日华子本草》),香丝草、酒饼草(《广州植物志》),马尿蒿、苦蒿(《贵州民间方药集》),黄香蒿、黄蒿、野筒蒿(《江苏植药志》),鸡虱草(《江西草药》),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5 来源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秋季割取,晒干或切段晒干。

6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全体近于无毛。茎直立,圆柱形,表面具有纵浅槽,幼时绿色,老时变为枯黄色;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茎叶互生;3回羽状细裂,裂片先端尖,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叶轴两侧有狭翅,茎上部的叶,向上渐小,分裂更细。头状花序球形,下垂,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叶片的圆锥花序,几密布在全植物体上部;每一头状花序有短花柄,基部具有或不具有线形苞片;总苞平滑无毛,苞片2~3层,背面中央部分为绿色,边缘呈淡黄色,膜质状而透明;花托矩圆形,花均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仅有雌蕊1枚;中央为两性花,花冠先端5裂,雄蕊5枚,花药合生,花丝细短,着生于花冠管内面中部,雌蕊1枚,花柱丝状,柱头2裂,呈叉状。瘦果卵形,微小,淡褐色,表面具隆起的纵条纹。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7 生境分布 生于荒野、山坡、路边及河岸边。分布几遍及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8 性状 干燥全草,长约60~100厘米。茎圆柱形,表面浅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棱线,质硬,折断面粗糙,中央有白色的髓,嫩枝具多数叶片,质脆,易碎裂。带果穗或花序的枝,叶片多已脱落,花序仅残存小球状棕黄色的苞片,如鱼子,质脆易碎。有特异香气,味苦,有清凉感。以色黄绿、气香、无杂质者为佳。
9 化学成份 风干植物含水分9.7,乙醚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纤维素11.6,纤维素8.5,木质素9.6,蛋白质9.3,灰分10.1,鞣质类2.4%。
风干植物经水汽蒸馏,得带微绿有佳香的精油0.18%。精油含率以开花期为最高,新鲜植物比久藏植物含率高。精油成分中含酮类物质44.97%,其中主为蛔蒿酮21%,l樟脑13%,1,8桉叶素13%,乙酸蛔蒿醇酯4%,蒎烯1%;另有报道含蒎烯、莰烯、1,8桉叶素、毕澄茄烯或杜松油烯、石竹烯、某些倍半萜醇、枯醛、酮类、苯酚、丁酸、己醛、乙酸芐酯、d2甲基丁酸芐酯、石竹烯氧化物、廿五烷等。
地上部分含东莨菪素及东茛菪甙。
从印度产的黄花蒿,曾分离出假山道年和K山道年。
10 性味 ①《纲目》:"辛苦,凉,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寒。"
11 功能主治 清热解疟,驱风止痒。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
①《纲目》:"治小儿风寒惊热。"
②《现代实用中药》:"生叶汁:涂恶疮疥癣及毒虫咬伤。"
③《南京民间药草》:"清热。"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治蛇伤。"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解热健胃,驱风止痒。"
12 黄花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13 附方 ①治结核潮热,盗汗,消化不良:黄花蒿二至四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暑热发痧,胸闷腹痛:鲜黄花蒿嫩叶五钱至一两或种子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疟疾,间歇热:黄花蒿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小儿热泻:黄花蒿、凤尾草、马齿苋各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⑤治流火(淋巴管炎):黄花蒿、牡荆叶各二两,威灵仙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⑥治疥癣,皮肤湿痒:黄花蒿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蛇咬伤:新鲜苦蒿一两,捣烂,外敷伤口。(《贵州民间方药集》)
14 备注 本品目前在全国大部地区均作青蒿使用。参见"青蒿"条。
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黄花蒿的方剂 黄花菜炖猪肉 拼音:huánghuācàidùnzhūròu处方:黄花菜50克瘦猪肉200克盐适量制法:将黄花菜、...
丁壬汤 1钱。功能主治:对口,背疽。用法用量:蒲公英一名黄花地丁。方中有紫花、黄花二丁,又用二活行太阳经,属...
黄花菜 拼音:huánghuācài英文:概述:黄花菜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花蕾干制品的统称,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
地丁膏 拼音:dìdīnggāo处方:黄花地丁(即蒲公英)8两,紫花地丁8两。制法: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
经进追异玄元丹 拼音:jīngjìnzhuīyìxuányuándān处方:地黄花3钱,紫古子花3钱,紫蜀葵花3钱,...
更多用到中药黄花蒿的方剂 用到中药黄花蒿的中成药 黄花油 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anghuaYou处方:黄花油精40g薄荷脑20g樟脑20g水扬酸甲酯360...
健身糖浆 ang标准编号:WS3B180794处方:黄花稔600g狗脊600g鸡血藤300g沙氏鹿茸草6...
消石素 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每片含西洋茜草55mg、一支黄花55mg、向荆草47.5mg、松果菊草60mg、...
西发通 成药剂型:每片含锯叶棕果提取物1.25mg、一枝黄花提取物3.75mg、七叶树种子提取物6.25mg...
清热感冒冲剂 S3B184594处方:紫苏叶300g一枝黄花200g马鞭草200g土荆芥200g爵床200g...
更多用到中药黄花蒿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黄花蒿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 苏)野菊(苦薏)(覆闾)艾(冰台黄草医草艾蒿)黄花蒿(臭蒿)青蒿(草蒿蒿方溃香蒿)白蒿(由胡蒌蒿蘩...
《松峰说疫》:[卷之五·诸方]避瘟方 白术浸酒,举家常服。(一方无术。)又方初伏,采黄花蒿阴干,冬至日研末收存,至元旦蜜调服。又方六月六...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伏兔(飞廉茯苓)草蒿(青蒿青葙子)黄蒿(鼠曲黄花蒿)马肝石(何首乌乌须石)火(茺蔚)露葵(葵菜)...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二草部]黄花蒿 无毒黄花蒿主小儿风寒惊热(本草纲目)【名】臭蒿(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质】(李时珍曰)香蒿臭蒿通名...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草部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把蒿类型艾蒿,又名藿香,是被子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主要产地为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在俄罗斯、韩国、日本和北美也有分布。把蒿属性油蒿属于唇形科。它喜欢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在阴凉处生长不好。它喜欢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生长。因为不是很抗旱,所以要求年降雨量1600mm以上把蒿长什么样子黄花蒿的茎直立,呈四边形,上部有能生育的枝条。其叶为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披针形,向上渐细,顶端有长而渐细的尾,心形基部稀疏截形,边缘有厚齿,花萼呈管状倒圆锥形,近等长于雄蕊,丝状,厚环形花盘。把蒿作用与价值油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食用价值。其可食部分一般为嫩茎叶,可凉拌、煎炒或炒食,也可做粥食用。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适当食用可安神健脑,利尿消肿,清肺化痰,还能有效防止便秘,增进食欲,有助于减肥。

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它是蒿属中蒿属的黍。植株高达150cm,茎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叶子两面都是青绿色或淡绿色;花是淡黄色的;果实长圆形至椭圆形。野生黄花蒿散生于河岸、山谷、林缘、路旁等低海拔、潮湿沙地。也见于沿海地区。黄花蒿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和尼泊尔。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青蒿素含量高的盛产区。青蒿素平均含量高达8,全球80%的原料青蒿产自重庆酉阳。

黄蒿中药名叫什么?

黄花蒿。
黄花蒿,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秋季割取,晒干或切段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疟,驱风止痒。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基生叶、幼苗及幼叶等入药,民间称“土茵陈”,化学成分、功用等与“茵陈蒿”同。据考证:古本草书如《政和本草》、《本草纲目》等书中称“北茵陈”、“山茵陈”、“西茵陈”及“石茵陈”等可能都是本种。亦作青蒿(即黄花蒿)的代用品。
主要价值
黄蒿为中等饲用植物。青鲜状态绵羊、山羊和骆驼稍食,干枯后乐食或喜食。牧民反映,羊最喜食,食后易上膘。马与牛采食较差,青鲜时稍采食,花期不食,干枯后又稍食。在开花期刈制的干草各种家畜均乐食。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牧民,常在多雨年份川割贮备,作为冬春幼畜的补喂饲草。
黄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它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在花期以后则下降甚多,灰分的含量较少。本种可作放牧利用,在花期可刈制于草。此外,黄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幼苗可入药,有消炎利尿作用,能治黄疸性肝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花蒿、百度百科-黄蒿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青蒿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能有效缓解上火引起的咽痛、中暑、四肢无力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2、抗菌青蒿具有抗菌作用。用清水煎可抑制卡他菌和炭疽杆菌,也可抑制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降温黄花蒿有降温止痛作用,其水提取物对大鼠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发烧。配合金银花使用更好,不仅如此,还能抑制炎症。4、抗癌它还具有抗癌作用。它含有青蒿琥酯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