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杀予夺,生杀予夺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5 21:21:01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生杀予夺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287 成语 生杀予夺 注音 ㄕㄥ ㄕㄚ ㄩˇ ㄉㄨㄛˊ 汉语拼音 shēng shā yǔ duó 释义 生存、杀害、给予、夺取。 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 #语本《周礼.春官.内史》。 典源 #《周礼.春官.内史》1>内史2>掌王之八枋3>之法,以诏4>王治。 一曰爵5>,二曰禄6>,三曰废7>,四曰置8>,五曰杀9>,六曰生10>,七曰予11>,八曰夺12>。 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 掌叙事之法,受讷访,以诏王听治。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 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 王制禄,则赞为之。 以方出之,赏赐亦如之。 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 〔注解〕(1)典故或见于《荀子.王制》。 (2)内史:周礼春官之属,掌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 (3)八枋:八柄,即爵、禄、废、置、杀、生、予、夺。 (4)诏:音ㄓㄠˋ,告诉、告诫。 (5)爵:古代封给贵族或功臣的名位。 (6)禄:俸给、官俸。 (7)废:停止、舍弃。 (8)置:建立、设立。 (9)杀:杀害。 (10)生:生存。 (11)予:给予。 (12)夺:夺取。 〔参考资料〕《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 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典故说明 「生杀予夺」分别指生存、杀害、给予、夺取。 根据《周礼.春官.内史》记载,周朝内史掌管: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等八柄,后来「生杀予夺」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 出现「生杀予夺」的书证如宋.苏洵〈上皇帝书〉:「其一境之内,所以生杀予夺,富贵贫贱者,皆自我制之,此固有以臣妾之也。」 书证 01.宋.苏洵〈上皇帝书〉:「其一境之内,所以生杀予夺,富贵贫贱者,皆自我制之,此固有以臣妾之也。」 02.《元史.卷四七.顺帝本纪十》:「一应军机政务,生杀予夺,事无轻重,如出朕裁。」 03.《明史.卷二四四.杨涟列传》:「陛下春秋鼎盛,生杀予夺,岂不可以自主?」04.《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夫制国之谓王,生杀予夺,他人不敢擅专。」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人切身的一切事情。 【使用类别】用在「生死大权」的表述上。 【例  句】<01>落在敌人手中的俘虏,生杀予夺全由他人决定。 <02>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君王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03>这个暴君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全凭一己喜怒,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惧怕。 <04>在这个专制的国家中,执政者握有生杀予夺之权,人民毫无自由权利可言。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杀生与夺,予夺生杀,生死与夺

生杀予夺的意思

生杀予夺的意思是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夺:剥夺。指对人的生命财产可以任意处置。原作“杀生予夺”。
成语出处
《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示例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今藩镇之贵,土地兵甲,~,在一出口。”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夫制国之谓王,生杀予夺,他人不敢擅专。”
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的权利。——夏衍《包身工》
成语辨析
近义词
杀生予夺
反义词
人微权轻
成语接龙
夺门而出 出何经典 典章文物 物以羣分 分金掰两 两情相悦 悦目娱心 心旷神恬 恬淡无欲 欲哭无泪 泪迸肠绝 绝色佳人 人生如梦 梦熊之喜 喜不自胜 胜任愉快 快刀斩麻 麻痹不仁 仁同一视 视同陌路 路叟之忧 忧患余生 生吞活夺 夺席谈经 经邦纬国 国富民强 强得易贫 贫病交加
加枝添叶 叶落知秋 秋色宜人 人神同嫉 嫉贤傲士 士饱马腾 腾焰飞芒 芒刺在躬 躬耕乐道 道高魔重 重生父母 母难之日 日中必移

生杀予夺的意思解释

指对人的生命财产可以任意处置。
原作“杀生予夺”。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夺:剥夺。
【示例】: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成语辨析:生杀予夺和“草菅人命”;都含有“轻视人命、任意杀戮”的意思。但“草菅人命”语义重;指轻视人命;任意把人处死或杀人的行为;生杀予夺指对人的生命财产可以任意处置的权力;而且还含有“给予人富贵或剥夺人财产的权力”的意思。
生杀予夺的例句:
1、用人单位不仅存在对劳动者“挑精拣肥”的巨大空间,更享有随意辞退劳动者的“生杀予夺”之大权。
2、在这个专制的国家中,执政者握有生杀予夺之权,人民毫无自由权利可言。
3、历代封建王朝,皇帝对老百姓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老百姓则没有一点起码的政治权利。
4、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君王对臣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生杀予夺的意思

生杀予夺的意思是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成语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近义词:杀生予夺;反义词:人微权轻
生杀予夺造句如下:
1、中国封建朝代,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
2、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可以生杀予夺,百姓没有一点自主权。
3、商人往往成为官家生财的母鸡,生杀予夺皆操纵于官家之手,所谓“赵孟能贵之,赵孟亦能贱之”。
4、人们对这里野生动物的生杀予夺,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5、谁要永生主宰万物,随论天下,却无定局,生杀予夺,权倾万世,一手遮天,杀生之柄。
6、如今他们战斗在国防第一线,他们有着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有着开山裂石,甚至是斗转星移的本事,他们为了民族转战世界,浴血奋战,他们的世界叫做“暗世界”。
7、米连城吓了一跳,面对这随时可对自己生杀予夺,连点还击的余地都没有的大能,他深切的感触到了什么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滋味,却忍不住如此问道。
8、临阵易帅历来为兵家大忌,对洋主教练们握有生杀予夺大权之中国体育人非不知也,明知而故犯实各有隐情。
9、用人单位不仅存在对劳动者“挑精拣肥”的巨大空间,更享有随意辞退劳动者的“生杀予夺”之大权。
10、当断不断,必受其害,手握权柄的人。必然执掌一柄生杀予夺之剑。剑有双刃。一面对敌,一面朝着自己。纵然心里面有万般的不舍。可是为了某个目地,还是应当抛弃一些东西。天衣有风。
11、总在慨叹人类为了自己的欲望随意的生杀予夺的同时,也为自然界中一切慷慨赴爱的壮举感动。
12、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13、为首的一尊少年终于开口说道,只是其语气狂妄至极,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生杀予夺在他眼里竟是如此的平常,视如草芥。
14、这个暴君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全凭一己喜怒,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惧怕。
15、宗族具备了作为治安权威所必须具备的约束力大小事务的裁决权,在族中享有大小事务的裁决权,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具备强制力。

生杀予夺是什么意思

拼音:shēng shā yù duó解释: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例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的权利。(夏衍《包身工》)

予夺生杀的解释

《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 责备 )等 权力 。后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为人 主者 ,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成语例句: 为人主者, 繁体写法: 予夺生杀 注音: ㄧㄩˇ ㄉㄨㄛˊ ㄕㄥ ㄕㄚ 予夺生杀的近义词: 生杀予夺 形容统治者的权力极大,可以随意决定人的生死生杀予夺,惟其所欲 成语语法: 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生杀予夺什么意思

予夺生杀的解释《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 责备 )等 权力 。后因以“ 予夺 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为人 主者 , 予夺 生杀,各当其义。” 参见 “ 予夺 ”。 词语分解 予夺的解释 ∶ 给予 和剥夺生杀予夺 ∶指赞许和贬低褒贬予夺详细解释.赐予和剥夺。《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六曰夺,以驭其贫。” 郑玄 注:“ 生杀的解释 .指萌生凋落、昭苏伏蛰、阴阳消长等 自然 规律 。《庄子· 天运 》:“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 成玄英 疏:“应 青春 以生长,顺素秋以杀罚。” 唐 白居易 《桐花》诗:“地气反 寒暄 ,天时倒生杀。”

生杀予夺的意思

予夺生杀的解释《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 责备 )等 权力 。后因以“ 予夺 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为人 主者 , 予夺 生杀,各当其义。” 参见 “ 予夺 ”。 词语分解 予夺的解释 ∶ 给予 和剥夺生杀予夺 ∶指赞许和贬低褒贬予夺详细解释.赐予和剥夺。《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六曰夺,以驭其贫。” 郑玄 注:“ 生杀的解释 .指萌生凋落、昭苏伏蛰、阴阳消长等 自然 规律 。《庄子· 天运 》:“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 成玄英 疏:“应 青春 以生长,顺素秋以杀罚。” 唐 白居易 《桐花》诗:“地气反 寒暄 ,天时倒生杀。”

生杀予夺意思 怎么理解生杀予夺意思

1、生杀予夺,汉语成语,拼音是 shēng shā yǔ duó,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2、成语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3、示例: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今藩镇之贵,土地兵甲,生杀予夺,在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