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魏晋南北朝有多恶心
- 2、魏晋南北朝有多变态
- 3、魏晋南北朝为什么那么变态
- 4、魏晋南北朝乱不乱?
- 5、魏晋南北朝为什么这么恶心
- 6、魏晋南北朝有哪些你绝对想不到的黑历史?
-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暴虐不仁疯子般残忍?
- 8、魏晋南北朝的皇帝有多残暴
- 9、为什么魏晋南北朝被称为黑暗的“乱世”呢?
魏晋南北朝有多恶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复杂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的时期,因此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其恶心程度。然而,可以尝试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和观点,帮助深入理解这个时期。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种政治势力此起彼伏,战乱频繁。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的权威被削弱,地方割据和军阀混战成为常态。社会秩序和稳定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学受到挑战,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开始兴起,对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种多元文化的背后,也存在着文化落后和迷信盛行等问题,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困扰和痛苦。
此外,从社会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社会阶层分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世家大族的权力逐渐衰落,而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许多人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这个时期还存在着大量的奴役和压迫现象,包括对妇女、少数民族和底层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最后,从医疗健康角度来看,由于战争和疫病的不断爆发,这个时期的人们普遍面临着健康问题。战乱导致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身心受到严重创伤。疫病的爆发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复杂问题和痛苦的时期。然而,尽管这个时期充满了各种恶心的现象和问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这个时期的种种痛苦和挑战成为了后来人们反思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素材。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魏晋南北朝有多变态
说起南北朝时期,相信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了。对于这个朝代,出来经常更换朝代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各个朝代有名的暴君了。暴君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为了南北朝时期的土特产一样,不但是多,而且还是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之前在了解这个混乱朝代的时候,还想着是不是后面朝代的抹黑,特地找了一些资料,结果真的是一次次的毁我三观。我这历经教育事业塑造的世界观感觉真的是随时都要崩塌!
真的是堪称心里变态遍地走,耻辱魔王多如狗!为什么会这样呢?真的是没有原因的吗?
1、首先,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第一,南北朝位于三国、两晋之后的乱世,在文化传承上受到了阻碍。两晋时局的动荡,加上士族的力量过于强大,强势的把持着文化传承和权利。其次,乱世不得不面临重武轻文的局面。
种种原因导致: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总会出现几个奇葩皇帝。例如: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皇帝,要求臣子阉割。
还有就是朝代的变更太多了,给人灌输一种变态皇帝很多的感觉。
第二:社会风气问题,当时的领导阶级都是士族,而且上层的人都是越来越腐朽,都喜欢通过嗑药、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
长期的嗑药,一不小心就嗑嗨了!
这些药物在刺激神级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剧毒,神情恍惚更不要说在建功立业了,他们占据高位却没有作为。这种风气慢慢的影响到皇家,导致变态皇帝越来越多。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被称为个性大解放的时代,当时玄学盛行、都在嗑药,这些才形成了现在大家都在津津乐道的魏晋风流。在思想上追求解放,只是没有把握好度,过了线才变成了疯狂!
还有一个就是,受到了其他异族的影响,当时五胡闹中原。在客观上也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两边的社会风气不一样,时间久了两边都互相受到了对方的影响!
2、其次,和当时的政治也有关联
南朝之前是处于中国历史上标准的门阀政治的大时代,当时的政治特点就是:皇权不行,士族太行。
等到南朝之后,权利重新回归到了皇帝手上。这时候的士族虽然依旧享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已经不能像东晋一样直接可以指点江山。皇权驾驭在士族之上,士族依旧保留了很大的社会政治影响。
南朝突然变成了皇权至上,上位的皇帝要么太小了没有人约束,开始直接放飞自我,权利就变成了欲望的出口,就像一只脱缰的野狗,收不回来!
要么是一些壮年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在经历了动乱之后上位,变得凶残!
当时政权多,大部分都是通过武力得到位置,没有正统。当时的皇帝对大臣、将领心怀芥蒂,大家都在互撕,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失败!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那么变态
因为这个时代是非常动乱的时代。正好这个时候的人是非长的变态的。可能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系吧。当时的是非常的艳福的。
1、南北朝位于三国、两晋之后的乱世,在文化传承上受到了阻碍。两晋时局的动荡,加上士族的力量过于强大,强势的把持着文化传承和权力。乱世不得不面临重武轻文的局面,所以显得比较乱。
2、社会风气问题,当时的领导阶级都是士族,而且上层的人都是越来越腐朽,都喜欢通过嗑药、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长期的嗑药,一不小心就嗑嗨了!这些药物在刺激神级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剧毒,神情恍惚更不要说在建功立业了。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当朝者受到了其他异族的影响,当时五胡闹中原。在客观上也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两边的社会风气不一样,时间久了两边都互相受到了对方的影响!
4、权力无法形成有效制约,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官僚具有很强的实力。所以皇帝为了制约他们,就会大封皇族,但是这种制约很容易被打破,比如老皇帝死去,新的幼帝即位,拥有巨大权势的皇族成员比如说皇叔等,并不服从新皇帝。
5、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战乱频繁,政治动荡,更替有常,士政治话题敏感。贵族阶层统治腐朽,士人阶级敢怒而不敢言,在这样混乱的年代儒家思想不能帮助士人和百姓解决内心的困惑,传统的力量在消失,所以越来越乱。
魏晋南北朝乱不乱?
整个魏晋南北朝,违反礼制人伦的事件还是很多的,像认孙子做父亲,侮辱杀戮兄弟,收父亲嫔妃入自己后宫等违背人伦礼制之事,都曾在魏晋南北朝出现过。统治阶层为了权位和享乐,作出人神共愤的事情,在这个特殊乱世时有发生。
认孙作父
西晋末期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掌权之后,曾经自立称帝,把原本的晋惠帝司马衷尊魏太上皇。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与司马衷的爷爷司马昭是兄弟,也就是说司马衷是司马伦的侄孙子。
司马伦为了得到皇位,又不像冒天下之大不韪,便尊原本的皇帝司马衷为太上皇,这在名义上是新皇的父亲。而司马伦之所以能做出这种贻笑大方的事情,当然与他对权位的企图有关系。
屠戮骨肉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政权大大小小几十个,很多或长或短的王朝当中,都存在骨肉兄弟、父子等关系中,颇为“变态”的互相残害屠戮事件。
北方胡族政权的这类事件且不谈,就是南朝汉族政权之中,也曾经出现过许多这样的事情。南齐时期,自齐武帝萧赜死后,南齐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皇室相杀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南齐的覆灭。
政权内部的互相屠戮相杀,其实也脱离不开对权位的争夺,但短命王朝自建立到发展的过程,太过忽视“底蕴”的培养,也是出现这种局面的重大原因。
荒诞淫逸之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荒诞淫逸之事也十分严重。像北朝当中的北齐,直接被后世称作禽兽王朝,简直是对诸多君王的荒诞淫逸之事的很好概括,奸淫兄嫂、收纳父辈后宫等禽兽之事,都曾在北齐发生过。
这样的事情,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自然也不少,胡族政权之中的荒诞之事也很常见。这与礼制、文化在北方胡族政权之中的接受度有很大关系。
总起来看,魏晋南北朝之所以给人一种 ,统治阶层大规模出现违反礼制人伦的事件,其实与当时混乱的历史发展轨迹有很大关系。乱世之中,礼制并不是主导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武力和谋乱而得到权势的统治阶层,就很容易出现违背人伦礼制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这么恶心
因为我觉得魏晋南北朝他这个时期的人,他们是没有信仰的,然后呢,他们的骨子里太软弱了,就是缺少一股阳刚之气,为了追求刺激,什么都去弄。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的心,虽然只有拳头般大小,当它强大的时候,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战胜一切,当它脆弱的时候,特别容易受伤,容易多愁善感。
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心,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
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说到底,是自己与心的较量。如果你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积极乐观的去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面对不容易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没人扶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站稳了,只要你站稳了,生活就无法将你撂倒。
人活着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千万别抱怨,努力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磕磕绊绊,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那这些坎坎坷坷,磕磕绊绊,都会成为你人生路上,一道道过不去的坎,你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的坎,不好过,特别是心坎,最
南北朝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王朝更迭频繁,名臣名将,璀璨文化,佛教繁荣,也许还有一样东西——暴君。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横行的时期,南北朝的暴君不仅多,而且还都充满了各种特色。堪称心理变态遍地走,吃人魔王多如狗。但是南北朝这些暴君真的都是如此奇葩吗?在那些记载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诸如东吴的孙亮、孙皓、前秦的苻生、南朝宋的刘子业、刘彧、刘昱,南齐的萧昭业、萧宝卷,北齐的高洋、高演、高湛、高纬、、、
这些人真的是生性残暴吗?为什么残暴的皇帝都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呢?
其实呢,这些暴君并非真的生性残暴,他们之所以“残暴”,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他们幼年继位,几年后被权臣或者自己的叔叔兄弟篡位,接着被杀了,
二,他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太子继位后被权臣、亲王篡位,不得不举起屠刀。
第一类,他们幼年登基,几年后被权臣篡位,比如南朝刘宋的著名“昏君”刘子业、刘义符、刘昱。
刘子业是非常有名的昏君暴君,刘子业怎么昏庸我就不说了,单说为什么。
464年,宋孝武帝去世,十五岁的刘子业即位,466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时年十七岁。
472年,宋明帝刘彧去世,他的儿子刘昱继位,没错,另一个暴君,登基时九岁,去世时十四岁,被成为宋后废帝。
那前废帝是谁呢?刘义符,刘裕的儿子,16岁登基,十八岁被权臣杀害,随后刘义隆继位。
前秦苻生,20岁继位,22岁被杀。
后赵石弘,石勒的太子,20岁继位,22岁被杀。
东吴孙亮,孙权的太子,十岁登基,15岁亲政,17岁被权臣杀害。
这些昏君暴君,都是因为被权臣篡位杀害,而权臣亲王篡位后,为了突显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摸黑被废的前皇帝,不然他的合法性怎么来呢?但是,显然这只是摸黑而已。
就比如朱允文,我们都知道他不是昏君暴君,但是,在朱棣的宣传里,他就是昏君。
淫佚放恣,靡所不为。遣宦者四处,选择女子,充满后宫,通夕饮食,剧戏歌舞。
还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曹髦,我们也知道,他不是昏君,但是在司马昭的诏书里,他就是昏君。
显然,像刘子业这类年轻就被权臣从皇位上拉下来的皇帝,都是权臣的摸黑,而且,他们的黑料都是差不多的,即使它出现在“正史”上,也可以肯定是假的,
第二类,这些大多数本身自己就是权臣篡位,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也被权臣篡位,比如石虎、高演、高湛。
这类典型的出现在北齐,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
文宣帝高洋,高欢次子,高澄被厨子杀了后,高洋继承了他的权力,并篡位称帝,建立北齐。
高洋死后(559年),他儿子高殷继位,年仅十五岁,560年,被叔叔高演杀害,取代他称帝。
篡位后第二年(561年),高演得重病死,他怕他死后,他的弟弟们学着他杀了他的太子,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的性命,传位给九弟长广王高湛,结果弟弟还是杀了他全家。
高湛继位后,对着自己的兄弟们一顿乱砍,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心灰意懒,于565年禅位给儿子高纬,
从北齐的几位皇帝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看,他们不得不残暴,因为如果不这样,自己的儿子随时步前面小皇帝的后尘。
这样的皇帝还有去石虎、刘彧,他们都是从侄子(兄弟)手里夺取皇位,又怕自己的儿子栽在自己兄弟手里,于是对着自己的手足兄弟们一顿乱砍,但是,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这种悲剧命运,跟王朝更迭频繁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门阀士族始终占据着话语权,无论王朝怎么更迭,他们始终都是帝国的股东。
皇帝面对这些人,通常是势单力薄的,如果加强皇室权力,分封诸侯王,那么诸侯王必然造反,
如果打击皇室力量,不分封诸侯王,那么必然被权臣篡位。
皇权在魏晋南北朝显得非常虚弱,这也就导致了王朝更迭非常频繁,皇帝非正常死亡比例居高不下,自然也就“昏君”“暴君”多了。
高平陵之变后的第三年,司马懿病逝。同年司马师封抚军大将军,掌魏国军政大权,废魏帝曹芳,杀太常夏侯玄等大臣,立曹髦为帝。二年后,因眼疾而亡。司马昭接掌魏国军政大权。五年后,司马昭弑魏帝曹髦,之后司马昭遣钟会、邓艾为大将伐蜀,当蜀将姜维和钟会在剑阁僵持不下时,邓艾出奇兵绕过剑阁,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战死,刘禅投降,蜀灭。随后姜维投降钟会,钟会设计陷害邓艾,并在押送邓艾回洛阳途中将之杀害。随后钟会和姜维一起在成都对司马昭发动叛变,不久死于兵变。伐蜀成功后,司马昭晋升晋王,在第二年病逝,同年子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虎啸龙吟》中的司马昭算是守住了“永为魏臣”的誓言。 司马炎在位期间大封宗室(其中就有柏夫人之子司马伦),间接造成了其儿子晋惠帝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生活上荒淫奢纵,《晋书·胡贵嫔传》称:
武帝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
一万个后宫嫔妃,就算排队一天一个,也要20年,为了争宠,嫔妃就在自己的门口放堆盐来勾引羊。后世,门口放堆盐就成了古代青楼的标志。司马炎开了奢靡之风的头,下面的公卿大臣争相炫富,又传位给一个弱智儿子,西晋在司马炎死后26年,就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政权灭了。西晋覆灭后,一部分北方的士族拥立司马懿之孙司马睿南渡长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南北朝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王朝更迭频繁,名臣名将,璀璨文化,佛教繁荣,也许还有一样东西——暴君。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横行的时期,南北朝的暴君不仅多,而且还都充满了各种特色。堪称心理变态遍地走,吃人魔王多如狗。但是南北朝这些暴君真的都是如此奇葩吗?在那些记载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诸如东吴的孙亮、孙皓、前秦的苻生、南朝宋的刘子业、刘彧、刘昱,南齐的萧昭业、萧宝卷,北齐的高洋、高演、高湛、高纬、、、
?
这些人真的是生性残暴吗?为什么残暴的皇帝都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呢?
其实呢,这些暴君并非真的生性残暴,他们之所以“残暴”,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他们幼年继位,几年后被权臣或者自己的叔叔兄弟篡位,接着被杀了,
二,他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太子继位后被权臣、亲王篡位,不得不举起屠刀。
第一类,他们幼年登基,几年后被权臣篡位,比如南朝刘宋的著名“昏君”刘子业、刘义符、刘昱。
刘子业是非常有名的昏君暴君,刘子业怎么昏庸我就不说了,单说为什么。
464年,宋孝武帝去世,十五岁的刘子业即位,466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时年十七岁。
472年,宋明帝刘彧去世,他的儿子刘昱继位,没错,另一个暴君,登基时九岁,去世时十四岁,被成为宋后废帝。
那前废帝是谁呢?刘义符,刘裕的儿子,16岁登基,十八岁被权臣杀害,随后刘义隆继位。
前秦苻生,20岁继位,22岁被杀。
后赵石弘,石勒的太子,20岁继位,22岁被杀。
东吴孙亮,孙权的太子,十岁登基,15岁亲政,17岁被权臣杀害。
这些昏君暴君,都是因为被权臣篡位杀害,而权臣亲王篡位后,为了突显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摸黑被废的前皇帝,不然他的合法性怎么来呢?但是,显然这只是摸黑而已。
就比如朱允文,我们都知道他不是昏君暴君,但是,在朱棣的宣传里,他就是昏君。
淫佚放恣,靡所不为。遣宦者四处,选择女子,充满后宫,通夕饮食,剧戏歌舞。
还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曹髦,我们也知道,他不是昏君,但是在司马昭的诏书里,他就是昏君。
显然,像刘子业这类年轻就被权臣从皇位上拉下来的皇帝,都是权臣的摸黑,而且,他们的黑料都是差不多的,即使它出现在“正史”上,也可以肯定是假的,
第二类,这些大多数本身自己就是权臣篡位,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也被权臣篡位,比如石虎、高演、高湛。
这类典型的出现在北齐,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
文宣帝高洋,高欢次子,高澄被厨子杀了后,高洋继承了他的权力,并篡位称帝,建立北齐。
高洋死后(559年),他儿子高殷继位,年仅十五岁,560年,被叔叔高演杀害,取代他称帝。
篡位后第二年(561年),高演得重病死,他怕他死后,他的弟弟们学着他杀了他的太子,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的性命,传位给九弟长广王高湛,结果弟弟还是杀了他全家。
高湛继位后,对着自己的兄弟们一顿乱砍,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心灰意懒,于565年禅位给儿子高纬,
从北齐的几位皇帝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看,他们不得不残暴,因为如果不这样,自己的儿子随时步前面小皇帝的后尘。
这样的皇帝还有去石虎、刘彧,他们都是从侄子(兄弟)手里夺取皇位,又怕自己的儿子栽在自己兄弟手里,于是对着自己的手足兄弟们一顿乱砍,但是,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这种悲剧命运,跟王朝更迭频繁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门阀士族始终占据着话语权,无论王朝怎么更迭,他们始终都是帝国的股东。
皇帝面对这些人,通常是势单力薄的,如果加强皇室权力,分封诸侯王,那么诸侯王必然造反,
如果打击皇室力量,不分封诸侯王,那么必然被权臣篡位。
皇权在魏晋南北朝显得非常虚弱,这也就导致了王朝更迭非常频繁,皇帝非正常死亡比例居高不下,自然也就“昏君”“暴君”多了。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你绝对想不到的黑历史?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舱之乱、六城之乱、后京之乱,无疑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战争,这使得它更加混乱。普通人每天都很难打架杀人,更不用说野蛮凶残的胡人了。因此,传统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从222年孙权统治到589年陈朝灭亡,这段历史持续了367年。在这一时期,只有西晋王朝保持了几十年的统一,其余的是分裂和斗争的时代。
普通人每天都很难打架杀人,更不用说野蛮凶残的胡人了。因此,传统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五千年的王朝更迭是美妙的。这不仅是一大批人才,而且到处都是奇葩。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著名的乱花和奇花异草。总的来说,历史背景是东晋王朝在风雨后期处于混乱状态。
琅琊王司马瑞在琅琊大族王氏的支持下,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登基,建立了晋朝东方王朝,历史上称为晋元皇帝。同时,在胡人入侵北方之后,鲜卑族袭击了北方的许多部落,并最终使这些弟弟们顺从。鲜卑拓跋家族建立了完整的北朝,历史上称为北魏王朝。
司马忠,继司马炎之后金辉的皇帝,是一个无能的人。“为什么不吃碎牛肉”这句话是他提出来的。但司马忠有一位雄心勃勃、坐立不安的皇后贾南丰。贾南丰想独力掌权,就在诸侯之间机动,最终导致诸侯互相攻击。纵观南北朝的历史,他无法实现统一。另一个原因是,两岸都有许多出色的皇帝,因为只有一位非常勇敢的领导人才能领导历史上记载的统一。晋元帝即位之时,特地要拉着王导和他同坐御床,接受百官朝贺。如此高规格的特殊礼遇,也就天下望族才配享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暴虐不仁疯子般残忍?
原因如下:
第一:南北朝位于三国、两晋之后的乱世,在文化传承上受到了阻碍。
两晋时局的动荡,加上士族的力量过于强大,强势的把持着文化传承和权利。其次,乱世不得不面临重武轻文的局面。
种种原因导致: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总会出现几个奇葩皇帝。例如: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皇帝,要求臣子阉割。还有就是朝代的变更太多了,给人灌输一种变态皇帝很多的感觉。
第二:社会风气问题。
当时的领导阶级都是士族,而且上层的人都是越来越腐朽,都喜欢通过嗑药、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
这些药物在刺激神级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剧毒,神情恍惚更不要说在建功立业了,他们占据高位却没有作为。这种风气慢慢的影响到皇家,导致变态皇帝越来越多。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被称为"个性大解放"的时代,当时玄学盛行、都在嗑药,这些才形成了现在大家都在津津乐道的魏晋风流。在思想上追求解放,只是没有把握好度,过了线才变成了疯狂!
第三:受到了其他异族的影响。
当时五胡闹中原,在客观上也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两边的社会风气不一样,时间久了两边都互相受到了对方的影响!
第四:当时的政治也有关联。
南朝之前是处于中国历史上标准的"门阀政治"的大时代,当时的政治特点就是:皇权不行,士族太行。
等到南朝之后,权利重新回归到了皇帝手上。这时候的士族虽然依旧享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已经不能像东晋一样直接可以指点江山。皇权驾驭在士族之上,士族依旧保留了很大的社会政治影响。
南朝突然变成了皇权至上,上位的皇帝要么太小了没有人约束,开始直接放飞自我,权力就变成了欲望的出口。
魏晋南北朝的皇帝有多残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混乱时代,这个时代战乱不休,国家战争、宫廷政变、权臣篡位、宗王造反,早就司空见惯,属于日常发生的事了。也因此,这个时代的皇帝个个都变得疑神疑鬼,残忍凶暴,杀人如麻,出现了很多让人毛骨悚然的暴君。
一.孙吴末代皇帝孙皓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东吴最后一代皇帝。他的父亲是废太子孙和,本来是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但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觉得孙皓才识明断,所以推举孙皓成为了皇帝。孙皓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抚恤人民,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但很快就堕落下去了,开始暴虐治国,贪恋酒色。拥立他的阳兴、张布觉得后悔,于是孙皓下令处死了两人。
此后,孙皓更加凶暴,他下令杀死了前任皇帝孙休的母亲朱太后和孙休的两个儿子。大臣们劝谏时,除了陆抗、陆凯兄弟因为家族势力庞大得以幸免外,也有诸多大臣被他杀死。而且要是敢直视孙皓,也被认为是冒犯,不但要杀死,还要被孙皓挖去眼睛,剥掉面皮。有一次孙皓的妃子派人在街上劫夺百姓财物,被官员绳之以法,孙皓知道后大怒,之后找了个借口用烧红的锯锯断了大臣的头。
等到陆氏兄弟死后,东吴再也无力抵挡西晋的进攻,很快孙吴就亡国了,孙皓也就成为了亡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最后在洛阳去世。
二.后赵武帝石虎
石虎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侄子,性格残忍但是骁勇善战,勇冠一时。石虎见到军中有武勇或者谋略与自己差不多的,石虎就会杀了他们,至于攻城掠地,也会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坑杀,不留活口。石勒虽然经常批评他,但石虎治军严酷,能打胜仗,所以石勒依然非常宠信他。
石虎打青州的时候,坑杀了投降的士众三万多人,打石梁的时候,又坑杀了士兵九千人,进攻并州的时候,坑杀了七千多人。可以说,石虎为石勒建立后赵南征北战,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这也让他志得意满,骄横起来,只畏惧石勒一个人,连石勒的太子也不放在眼里。还对别人说:主上建国之后,不再亲自征伐,都是我冲锋陷阵。等主上驾崩之后,我不会让他有后代活下去了!
果然,石勒一死,石虎就劫持了太子,杀死了平时自己看不顺眼的大臣,半年后消灭了全部异己后,石虎就自己夺了皇位,把石勒的子孙后代杀个精光。然后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开始奢侈享受,沉溺酒色,喜怒无常,随意杀人。他的太子石邃更加残暴,还想杀了石虎,自己当皇帝。石虎知道后大怒,先杀光了石邃的党羽二百多人,然后又把石邃和妻子等二十六人杀死,合葬在一口棺材里,改立石宣为太子。
但石虎另外一个儿子石韬也想当太子,又深得石虎宠爱。石宣于是派人刺杀了石韬,又准备趁石虎出席葬礼的时候杀了石虎。计划被石虎知道后,石虎悲痛愤怒,下令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巴颏并上了锁,拿来杀害石韬的刀箭让他舔上面的血,石宣的哀鸣嚎叫声震动宫殿。最后,石虎带着文武百官登上高台,把石宣绑在台下。先拔光头发,再拔掉舌头,砍断手脚,挖出眼睛,刺穿肠子,最后一把火烧成了灰。太子宫中三百多人全部车裂处死,东宫卫士十万人被发配至凉州戍边。经过这些折腾,石虎也心力交瘁,最后一病不起了。他一死,他的养孙冉闵就夺权作乱,杀光了他的全部族人。
三.宋废帝刘子业
刘子业是南朝刘宋的著名暴君,他在父亲宋孝武帝驾崩后登上皇位,但他一点也没有父亲死了的悲伤,反而寻欢作乐。在宗庙看到父亲的画像,顿时大怒:他有个酒糟鼻子,怎么没画上?立刻命人补上。前朝重臣戴法兴等人,对他不遵礼法的行为进行劝谏,刘子业下令赐死他们。从此,再没有人能震慑住他,朝廷内外都害怕忽然被杀死。连太后病重,要他去看望,刘子业却说:病人的房间里有很多鬼,我不能去。把太后活活气死。
诸位大臣害怕被杀,互相商量另立他的叔祖刘义恭为皇帝。刘子业知道后,怒不可遏,亲自率领羽林军攻入了刘义恭府邸,将刘义恭及其四个儿子全部杀死,并肢解尸体,挖出眼球用蜜汁浸泡,称为“鬼目粽”。他的几个叔王,也都被他囚禁在殿内,百般侮辱殴打,其中湘东王刘彧最胖,就称之为“猪王”,把刘彧衣服脱光,关进坑内,把盛杂食的木槽放在他面前,命令他像畜牲一样地用嘴去槽中吃食,以此欢笑取乐。
除了残暴之外,刘子业还非常荒淫,他与自己的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乱伦,还赐给姐姐面首三十人,供她淫乐。一次刘子业的姑姑新蔡公主入宫觐见,被刘子业看上后,强行与姑姑发生了关系,然后对外宣称重病而死,留在宫里封为贵嫔。有时候,刘子业让宫女们赤身裸体在宫中追逐嬉戏,有拒绝的就被他杀死。刘子业还召集王妃、公主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强迫左右侍从去侮辱她们,南平王刘铄的妃子江氏不从命,刘子业大怒,就杀了江氏的三个儿子,又打了江氏一百鞭子。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被称为黑暗的“乱世”呢?
东汉末年,天下下分,从公元184黄巾起义至公元581年,近400年间,华夏大地经历了30余次政权更迭,光三国时期便发生战争上百次,更遑论五胡乱华、南朝北朝对立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可简单划分为:魏蜀吴并立——西晋——东晋——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南宋、南齐、南梁、南陈),仅有的大一统王朝西晋,存在时间极短,仅四帝,国祚37年,并且发生了司马氏相互厮杀的“八王之乱”,大大削弱了中原政权的实力,使得早已内迁的游牧民族摆脱了政府的钳制,趁机发动叛乱,俘虏了晋愍帝,西晋亡国,中国北方从此陷入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的屠戮中。
南方由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延续国祚,并在淝水之战中击溃前秦,为东南的经济发展保持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但南朝政权主要由庶族和寒门子弟把持军权,虽偶有英主,但国力日渐下降,接连爆发了皇室内乱和持续的糜烂生活,后被隋朝所灭。
经济上:灾荒;饥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饥”这四个充满绝望哀怨的字在史书中越发频繁地出现,足以见得当时的农民面临的是怎样的绝境。
由于气候由暖转冷,北方曾经大片适合于耕作的农田变成更适宜放牧的草原,而更偏北的草原被凛冽的极寒彻底封锁,中国的农牧交界线也在此消彼长中南移。这也是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游牧民族受北方严寒封锁,草原无粮不得已内迁,与农耕文明争夺生存空间。
永嘉三年,夏,大旱。江汉河洛皆竭,可涉。”公元309年,即永嘉三年,旱情席卷全国,中国版图内的两条大河——长江、黄河——及其部分支流竟出现断流,曾经只有靠船横渡的天堑在当时甚至可以步行而过,以至于后人将这一景象称为“亘古未有之灾”。同时,史书中竟然出现了“自太康以后无年不旱者”这样的记载。
这场旱灾直到公元291年才暂告一段落,前后竟然持续了10年之久,这369年间共计发生灾害619次,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区区169年内就遭灾315次,平均每年遭灾1.87次,几乎没有一年平安无灾。
无论是干旱、洪水、地震,还是蝗灾,在那个靠天吃饭的时代,毫无疑问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直接的冲击,也会动摇整个社会的基石。而严寒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旋律,我们从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诸多记载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气候是多么严酷。
南北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中心南移,北方的残酷杀戮,使得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的经济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上:佛教;清谈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古诗,生动地解释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情景。佛法主依自力,非依他力;主救世,不主出世。佛教提出一“涅槃”境界,主张“三世因果轮回报应”。倡导一种永恒的观念,更关注人的内心。这些就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的心理。统治阶级生活奢华糜烂,富甲天下,但物质的丰富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精神的空虚与恐惧,他们急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