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什么意思
-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什么意思?
-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句话的理解?
- 4、“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么意思?
- 5、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6、九月授衣的意思,九月授衣的上一句
- 7、九月授衣的意思
- 8、九月授衣,是出自哪里?
- 9、“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什麽意思啊?
- 10、九月授衣的意思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什么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
这两句话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毛 传中写道“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
扩展资料
1、授衣可以作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2、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参考资料
七月流火--百度百科
授衣--百度百科
完整地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未央就是还没结束的意思,八月未央就是就八月份尚未结束。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颗名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
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
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句子,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到八月都还未结束,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不过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但采用天热说法的依然越来越多。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意思是: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
这句诗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叙述的是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三千年前,周成王下面有一个豳(bīn)国,是周民族的农业文化发祥地。那时农事活动要靠观星。每年夏末,一颗名叫火的红星天蝎座α星,蝎心 ,端端正正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时,农夫知道夏天完了,秋天来了。
数日过后,秋夕同一时刻,农夫又看南天,发现那颗大火较之数日前向西移下坠了。又过数日,西移下坠更甚。一个月后的同一时刻,再看南天,大火已移坠到西边地平线上,太低,翳于云雾,遮于山岳,看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叫“七月流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
这两句话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毛 传中写道“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
扩展资料
1、授衣可以作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2、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参考资料
七月流火--百度百科
授衣--百度百科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句话的理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描述的是豳地上古农奴的一些农事活动和社会风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农历七月到了,天气开始慢慢转凉了,每当傍晚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散发着火红光亮的巨星开始向西下落,到了农历九月,妇女们就要开始准备缝制冬天穿的御寒衣物了。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的豳地指的是现在的陕西旬邑、彬县一带的农业部落。《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到头的工作生活,涉及如何获取食物、制作衣服、建盖房屋的方方面面。它的作者是一个部落的成员,所以他的角度很准确。通过对诗中人物的优美叙述,他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工作场景、生活前景和各种人物的面孔,以及农民与部落首领的关系,构成了西周初年男女耕织的风俗画。《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这首诗分为八章。第一章是从寒冷的冬天到春耕的开始。第二章是关于妇女养蚕。第三章是关于织布和衣服的制作。第四章是关于狩猎野生动物。第五章是一年就要结束了,开始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是关于收集水果和蔬菜以及如何酿酒。第七章写的是在收获后为部落贵族修补房屋,和修补自己的小屋。最后一章写的是部落在农闲的时候,大家一起举酒庆贺的欢快场面。《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整首诗的风格非常的真实淳朴,虽然没有像春秋时代的一些作品表达对奴隶主激烈抗争和不满,但我们从全诗表达的这种平淡而又低沉的一系列事实中,可以清楚而由深刻地感受到上古农耕时代农奴们被奴役、被剥削的沉重苦难。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么意思?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诗经》的四字诗句。
“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还有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其实“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恰恰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心宿偏西向下了,表明秋季已到,该为天凉时做准备了。
“八月未央”是八月份尚未结束。未央就是还没结束的意思。
扩展资料
“未央”一词取自《诗.小雅.庭燎》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未尽”、“不尽”。
季节不断地更替,日子匆匆地流逝,人来了又走,春红已谢,夏蝉即退,浮云聚了又散,世间太美总是难留。
以为盛夏如此漫长,转瞬就到了七月流火,无力留住些什么,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是相识太早还是太晚,谁都无法说清。还好,人生还有八月未央,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一句古代诗句,出自《七夕》一诗。它描述了夏季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七月流火"指的是七月天气炎热,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形容夏季的酷热。
"八月未央"表示八月还未到尽头,意味着夏季的炎热仍然持续,天气依然炎夏。
"九月授衣"指的是九月时节,天气开始凉爽,人们开始穿上秋衣,表示夏季即将过去,进入了初秋。
这句诗词通过描绘夏季的不同阶段,展现了季节变迁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它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谚语,描述了中国传统农历中三个月的特点和气候现象。
- "七月流火" 指的是七月份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火烧云飘动,火势熊熊。这个时候,天气炎热干燥,适合收割庄稼。
- "八月未央" 指的是八月份,这个时候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夏季的余热还未完全消散,天气依然炎热而长久。"未央"意为未消退。这段时间是夏季的尾巴,天气依然炎热,人们需要继续保持防暑降温的措施。
- "九月授衣" 指的是九月份,这个时候进入初秋,天气开始转凉,人们需要开始穿上衣物来保暖。"授衣"意为赋予衣物。这段时间是进入秋季的标志,天气开始凉爽,人们要逐渐增加衣物以应对气温的变化。
这个谚语主要描述了中国夏末初秋的气候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历中的节气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心宿偏西向下了,表明秋季已到,该为天凉时做准备了。(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不是火星。七月流火,并不是七月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八月未央”——意思是八月份尚未结束。未央就是还没结束的意思。
“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份来临的时候,快到冬天了,于是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的准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家事生活,对历史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八月未央”,《诗经》中没有这一诗句。关于“未央”的说法出现在《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天色如何?夜还未尽。”而《诗经·豳风·七月》里关于八月份的只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没有“八月未央”这一句。至于“八月未央”那是安妮宝贝的一本小说散文集的名字。
九月授衣的意思,九月授衣的上一句
1.授衣,汉语词语,读音shòu yī,意思是制备寒衣;农历九月的别称,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廷赐锦衣。
2. 出处:《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4.”马瑞辰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
5.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
6.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
7.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
8.”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9.孔颖达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九月授衣的意思
授衣月的解释指农历九月。 宋 陆游 《立冬日作》 诗:“方过 授衣 月,又遇始裘天。” 参见 “ 授衣 ”。 词语分解 授的解释 授 ò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教,传给:授业。 受 部首 :扌。
九月授衣,是出自哪里?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什麽意思啊?
1、“七月流火”是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出自《诗经》,指大火星西行,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八月未央”是八月份尚未结束。未央就是还没结束的意思。
”九月授衣“是指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2、授衣:
(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
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即今授衣天气,风景萧条,砧捣寒溪,蛩吟晚砌。”
(3)、谓廷赐锦衣。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月》:“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
3、流火:“流”, 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诗经》年代夏历五月间(即仲夏夏至前后)黄昏时心宿二出现在天空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向下行。故称“流火”,时暑热开始减退。
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这里的夏历并非“夏时”的历法,实际上夏历、殷历、周历等古六历均为战国时期所成,诗经年代杂用三正,《诗·豳风·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扩展资料:
七月流火的误用:
夏季时节,骄阳似火,暑气炎炎,空气中仿佛流动着一团火。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尽管有人对《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提出质疑,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但采用天热说法的依然越来越多。
“七月流火”之所以被大众所误用,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火”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一般意义上的火,而不知道诗中的“火”在古代是星名,指天蝎座中最亮的那颗阿尔法星。
二是历法的不同。“七月“, 指的是夏历的七月,“流”, 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
另外要说的是,三千年前用太阴历,那时七月即今八月。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九月才行。
参考资料:七月流火 百度百科 授衣 百度百科
九月授衣的意思
九月授衣就是到九月份天气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七月流火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八月未央就是八月份尚未结束。
原诗
七月
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