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4 19:56:55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三国名将周瑜,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备不仅娶了孙权的妹妹反而使东吴损兵折将,比喻想要占到便宜,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与“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俗语的意思一样。
赔了夫人又折兵典故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和孙尚香的其他故事:
1、赤壁之战后,孙权妹妹被嫁给了刘备。孙夫人才智敏而且刚强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长们的风格,身边的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卫在她身边。即便是刘备这等人物,每次进入内房时,内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惧。法正因为这个缘故劝说刘备与孙夫人保持距离。
2、刘备居住在荆州市公安县时,艰难窘迫到了极点,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而身侧的孙夫人就仿佛闺中的敌国,一道被视为刘备的祸患。
3、当时孙夫人依仗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刁蛮跋扈,她从吴国带来的官兵故此大多不遵守法度,刘备因为赵云庄重,命他管理内事。后来,刘备在荆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建了一座城,称作”孱陵城“或”孙夫人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一起。也有说法称此城是因为孙夫人猜忌刘备,所以自己筑城,不与刘备同住。
4、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权于是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打算将刘禅一并带走,幸得诸葛亮及时排遣牙门将军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方重夺刘禅,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讯。三年后(公元214年)刘备定益州后,正式改娶吴懿之妹为正室,此后事迹不详。《三国志》中也再没记载过孙夫人回吴后所发生的事情。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是周瑜。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周瑜因此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扩展资料:
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后来大归吴,之后事迹不详。史料并无生育记载。夹在两国之间,有着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骜不驯的个性。孙夫人在许多小说,戏剧和影视里被不断描绘。
孙权决定派人过去将自己的妹妹给接来,顺便顺走刘备的儿子刘禅,不过刘备早有准备,在孙尚香带走刘禅时张飞与赵云将她给截下,并让其自己一人东吴,一场有戏剧性的联谊也在明争暗斗中结束了,这才有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这句话: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谁?

1、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孙权。
  2、相关典故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1、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孙权。
  2、相关典故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3、人物简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指的是孙权与周瑜。
周瑜,不过这是三国演义的故事而已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孙权。
典故: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解释: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释】: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释义】:三国里周瑜、孙权打算以孙尚香为诱饵诱使刘备就范,没想到刘备竟毫发无损,而且抱得美人归,周瑜妙计落空。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损兵折将
【反义词】大获全胜、毫发未损
1、损兵折将
【解释】: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二回: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
【释义】:如果太尉来早一点,也不会让国家损兵折将,浪费了钱和粮食。
2、大获全胜
【解释】: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现。”
【释义】:玄德大获全胜,把军队都引入樊城,县令刘泌就出现了。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指取得全部胜利。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孙权与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俗语,比喻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
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原文: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释义:周瑜,不要自夸自己的妙计天下无敌,事实是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
扩展资料:
周瑜出主意把孙权妹妹许配给刘备,将刘备骗到东吴,以便夺回荆州,而刘备成婚后却带着夫人逃跑,周瑜闻讯带兵追赶,遭到伏击,大败而归。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同时又大张旗鼓,令孙权招亲之事人尽皆知。
最后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后来刘备脱身时,孙尚香随他一起离开,并以孙权妹妹身份喝退追兵,最终导致周瑜计策失败。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
我记得新三国演义里面就有一句话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三国名将周瑜,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备不仅娶了孙权的妹妹反而使东吴损兵折将,与“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俗语的意思一样。
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讲的这个故事是:为了收回借给刘备的荆州,周瑜像孙权献策,以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为理由,乘机把刘备扣在东吴,逼迫刘备归还荆州;也就是“假招亲扣人质”。
结果被诸葛亮识破了,安排赵云陪伴前往,而刘备听取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最后刘备顺利娶到了孙夫人,然后偷偷离开了东吴,周瑜在带兵追赶时反而遭到对方的埋伏,损兵折将;在《三国演义》中,原句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在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扩展资料
刘备和孙尚香的其他故事:
1、赤壁之战后,孙权妹妹被嫁给了刘备。孙夫人才智敏而且刚强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长们的风格,身边的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卫在她身边。即便是刘备这等人物,每次进入内房时,内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惧。法正因为这个缘故劝说刘备与孙夫人保持距离。
2、刘备居住在荆州市公安县时,艰难窘迫到了极点,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而身侧的孙夫人就仿佛闺中的敌国,一道被视为刘备的祸患。
3、当时孙夫人依仗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刁蛮跋扈,她从吴国带来的官兵故此大多不遵守法度,刘备因为赵云庄重,命他管理内事。后来,刘备在荆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建了一座城,称作”孱陵城“或”孙夫人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一起。 也有说法称此城是因为孙夫人猜忌刘备,所以自己筑城,不与刘备同住。
4、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权于是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打算将刘禅一并带走,幸得诸葛亮及时排遣牙门将军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方重夺刘禅,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讯。三年后(公元214年)刘备定益州后,正式改娶吴懿之妹为正室,此后事迹不详。《三国志》中也再没记载过孙夫人回吴后所发生的事情。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谁

是周瑜。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周瑜因此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扩展资料: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
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
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
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如赤壁之战,周瑜的主张不太明确,是战是和踌躇不定,诸葛亮借曹操修筑铜雀台欲夺小乔之事,智激周瑜,坚定周瑜抗曹的决心。
曹操命周瑜同窗好友蒋干劝降周瑜,周瑜设下计策,假装友善,伪造了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让蒋干发现,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的好戏,为赤壁之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后来周瑜劝诱诸葛亮投吴不成,下定决心必除之而后快。正巧刘备甘夫人去世,周瑜向孙权提出假意要把孙权之妹许配刘备,实则引诱刘备来东吴的妙计。
然而在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和吴国太乔国老的“胳膊肘往外拐”的态度下,周瑜的计策被一一化解。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而亡。周瑜死后,孙权厚待他的遗孤。
诸葛亮设计,假装主动为周瑜吊丧,从而给众人留下诸葛亮宽厚大度,周瑜小气不能容人的印象。这是小说里的情节,虽然脍炙人口,但终是虚构事件,与历史不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赔了夫人又折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指的是谁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周瑜和孙权。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谋略家、东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他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三国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

三国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孙权与周瑜。
典故: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扩展资料一、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成语资料
解释:赔:折(zhé)本;折(zhé):损失,减损。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指损兵折将。
近义词:损兵折将
反义词:大获全胜、毫发未损
歇后语: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灯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典故人物简介
1、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2、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赔了夫人又折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赔了夫人又折兵,汉语成语,出自《隔江斗智》《三国演义》,比喻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了双重损失。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指损兵折将。
近义词:损兵折将
反义词:大获全胜、毫发未损
歇后语: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灯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周瑜和孙权。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对于军事理论常识他虽然能够侃侃而谈,可是却并没有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来历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今人们习惯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形容空谈理论却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