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从囚犯晋升元帅仅用7年,苏联这位“监狱英雄”,曾令斯大林敬佩
- 2、罗科索夫斯基的生平简介?
- 3、罗科索夫斯基简介 逆境将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生平 罗科索夫斯基与朱可夫
- 4、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中
- 5、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生平是怎样的?
- 6、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有后代吗
- 7、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的众多情人里谁最出名?
- 8、传奇方显英雄本色——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小传(下)
- 9、二战苏联著名将领
- 10、为什么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有这么多情人
从囚犯晋升元帅仅用7年,苏联这位“监狱英雄”,曾令斯大林敬佩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六年,这六年间发生了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将领,这些人中有一位苏联将领,被德军将领称为苏联最杰出的战地指挥官,还曾令斯大林感到敬佩,这位将领就是——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他的青少年时期过得相当艰难,父母相继离世后,他早早开始打工谋生。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改变了他的人生,1914年,罗科索夫斯基加入沙俄军队参与一战,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十月革命后,罗科索夫斯基加入了赤卫军,并于1919年加入了苏俄共产党,此后他在苏俄国内战争中表现出色,接连升官,到1936年时他已经被任命为苏联第五骑兵军军长,接下来本该是他继续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的时刻,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指控让他的人生又一次的进入了低谷期。
1937年,罗科索夫斯基被人指控与波兰和日本的谍报机关有瓜葛,他也因此被判处了死刑,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被处决,但也没能出狱。后来苏联查明了指控并不属实,经由铁木辛哥元帅向斯大林申请后,他重新回到了骑兵第五军,后被调至机械化第九军。苏德战争爆发后,罗科索夫斯基领兵参战。战争中,罗科索夫斯基能攻善守,在众多或攻或守、或大或小的战役中,他的表现从未让人失望,被人称为“常胜将军”,军衔也节节攀升,而1944年他指挥策划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更是让他被晋升为了元帅,这场战役之后斯大林开始称呼他的全名,要知道在他之前只有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有此殊荣。
从囚犯晋升到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只用了7年时间,这7年间,即使在监狱里他也没有放弃自己,这使得他刚出狱就能适应战场,发挥出色,而在战场上,罗科索夫斯基拥有杰出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就算是斯大林不认同他的计划,他也会坚持并贯彻自己的作战计划,而最终事实证明,他的作战计划是正确的,这也是斯大林敬佩他的原因。
罗科索夫斯基的生平简介?
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十分著名的军队指挥官员,其在战争中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是十分良好的,曾经有人说罗科索夫斯基是一位品德十分高尚的人,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主要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科索夫斯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着过人的表现,在多场战役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最为突出。有人把罗科索夫斯基称为是苏联绝处逢生的“逆境英雄”,主要是因为罗科索夫斯基在苏联战斗的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反败为胜。
他出生于比较富足的小康家庭,家境比较殷实,因而罗科索夫斯基有着良好的童年生活。但是罗科索夫斯基的童年并没有继续幸福下去,等到父亲伤亡去世之后,母亲开始承担了家庭的重担,随后一系列不幸接踵而至,罗科索夫斯基终于开始辍学了,走进了工厂开始辛勤地工作。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罗科索夫斯基由于谎报了年龄得以参军,在一战中,罗科索夫斯基十分机智果敢,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一战之后,国内开始发生了革命,罗科索夫斯基再次在战斗中获得了胜利。之后罗科索夫斯基都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的丰功伟绩让人们记住了他。
罗科索夫斯基简介显示他出生于1896年,去世与1968年,享年72岁。罗科索夫斯基的有生之年并不是太长,但是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干却成为人们心目中最为耀眼的标志,罗科索夫斯基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是也曾经遭受过诬陷,差点丢了性命,但是在昭雪之后还是得到了重用。
罗科索夫斯基的爱情故事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两个人是二战中十分著名的情人,罗科索夫斯基是著名的军队指挥官员,谢罗娃则是著名的戏剧演员,罗科索夫斯基有着英俊潇洒帅气逼人的面孔,谢罗娃则有着精致较好的容颜,如果不是相遇在战争年代里,则是王子和公主的童话爱情。但是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娃两个人的感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似乎也注定了战争之后就会无疾而终。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都是有家室的人,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妻,而谢罗娃也有了自己的丈夫。谢罗娃早年的时候,就已经嫁给过一名英俊帅气的飞行员,但是后来其不幸牺牲了。后来谢罗娃又嫁给了西蒙诺夫,谢罗娃和西蒙诺夫之间是没有爱情的,更多的都是感激。罗科索夫斯基则是一位十分风流多情的人,谢罗娃能够吸引罗科索夫斯基的自然是其绝世的美貌,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娃都以为能够地久天长,但是两个人谁都没有背弃自己的家庭。二战结束之后,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念念不忘著谢罗娃,谢罗娃生活在西蒙诺夫的家中,每日五分钟的碰面,似乎是两个人维系感情的唯一办法了。但是后来罗科索夫斯基离开了,也与谢罗娃再不曾见面。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罗科索夫斯基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谢罗娃则生性放荡,在爱情的海洋中寻找迷失的慰藉。
罗科索夫斯基和参谋员的故事
罗科索夫斯基一直十分大胆地使用他的参谋人员,他十分鼓励部下的主动性,他通常只确定他的参谋人员理解任务的含义,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出完成任务的方法,他的这种做法使得他的参谋部成了苏军中最杰出的单位,而他的参谋人员也对他们的司令员忠心耿耿。
莫斯科会战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于7月初被召集到莫斯科,在那里他被任命为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向总参谋部推荐让他的参谋长马利宁接任他的第16集团军司令,他没想到马利宁在知道这个讯息后,强烈要求不担任集团军司令的职务, 宁愿继续当他的参谋长,事实上,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部中的人员如炮兵主任卡扎科夫,装甲兵主任奥罗夫等都一致要求继续追随他, 即使在数十年后的回忆录中,罗科索夫斯基对此仍然非常感动。
在前述调整方面军司令的谈话即将结束时,斯大林表示不反对罗科索夫斯基把他的参谋班子带到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对于一个高阶将领的调动来说,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由于罗科索夫斯基对于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奔负跻晃匏???绻???细?嫠?丫玫牟文卑嘧樱?饣岽蟠笥兄?谒?闹富庸ぷ鳌5?丫?鸾テ骄蚕吕吹穆蘅扑鞣蛩够?诼晕⑺伎剂艘院螅?渚驳鼗卮?ldquo;我将把我的参谋班子留给朱可夫,我将一个人去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我相信我能在那里找到合格的参谋人员”。
这一回答很能说明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为人,经过多年的磨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部是当时世界各国军队中最出色的方面军/集团军群参谋部之一,这样的一个参谋班子应该使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有意将攻克柏林的荣誉留给自己的参谋部班子,也就是直接面向柏林的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地段上,显然罗科索夫斯基不愿意以个人的委屈影响大局。
罗科索夫斯基简介 逆境将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生平 罗科索夫斯基与朱可夫
中文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外文名: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
别 名:逆境英雄
国 籍:苏联
民 族:波兰族(父亲为波兰人)
出生地:大卢基市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9日
逝世日期:1968年8月3日
职 业统帅:军事家
毕业院校: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获金星奖章两枚,列宁勋章7枚等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
代表作品:《军人的天职》
军 衔:苏联元帅
政 党:苏联 ***
逆境英雄——罗科索夫斯基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 苏联元帅,统帅,军事家。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
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母亲是俄罗斯人,但父亲是波兰人,因此他与波兰有着密切的联系。
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赤卫军。
1919年加入苏俄 *** (布尔什维克)。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骑兵部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
1930年任苏联第7骑兵师师长,后改任苏联第15骑兵师师长。
1936年任苏联第5骑兵军军长。
1940年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军长。
1941年7月任苏联西方方面军所属的苏联第16集团军司令。
1942年7月任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
1942年9月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一起,率部与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1943年2月因苏联顿河方面军改编为苏联中央方面军,遂改任苏联中央方面军司令。
1943年10月任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
1944年2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1944年11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
1945年6月22日奉命担任24日莫斯科胜利阅兵式受阅部队总指挥。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1944年获得苏联元帅军衔。
1945年至1949年任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
1949年至1956年应波兰 *** 邀请并经苏联 *** 同意而出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被授予波兰元帅军衔。后来则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监察长、国防部总总监组总监等职。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役中
莫斯科战役中的表现罗科索夫斯基在莫斯科战役中:他和朱可夫是斯大林在保卫莫斯科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将领,两人早年是同学,后来在铁木辛格的骑兵军中,罗科索夫斯基担任师长,朱可夫担任团长,但是后来罗科索夫斯基被逮捕关押,而朱可夫迅速高升,到苏德战争爆发时,朱可夫已经是总参谋长,大将军衔;而罗科索夫斯基被平反释放,只是担任了军长,少将军衔。后来罗科索夫斯基调到西方面军,配合指挥亚尔采沃地区的被围苏军突围以后,被提升为16集团军司令。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后,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在是否该让16集团军退守伊斯特拉的问题上同朱可夫发生矛盾,甚至都闹到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那里,但是由于朱可夫的坚决态度,最终罗科索夫斯基只能执行就地坚守。从后来战局发展看,罗科索夫斯基的意见是正确的,不久德军就集中了第三坦克集群和第四坦克集群向伊斯特拉河突击,从两翼突破了16集团军防线,几乎合围俘虏了罗科索夫斯基。他因此对朱可夫非常不满,在回忆录中对这次战斗耿耿于怀。当时他的危险处境尽管被他轻描淡写,但是我们依然佩服他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他亲自在德军炮火中指挥调整部署,九死一生,例如:“一发炮弹击中了我们的房子,炮弹穿墙而过,但没有在屋里爆炸。”也和德国军队使用了不合格的假炮弹有关。同时可以看出德军指挥官的无能,他们没有合围消灭16集团军而是平行向莫斯科缓慢推进,在前锋遭到苏军大本营调动的增援部队和罗科索夫斯基迅速指挥回撤拦截后,德军的突击再次被迫停顿。莫斯科战役主要的三个方面军中,罗科索夫斯基所在的西方面军承受的压力最大,而整个战役中最危机的状况就出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在伊斯特拉附近的战斗,也是在这不远,德军到达了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可以说罗科索夫斯基在这次战斗中巩固防线的突出表现给斯大林留下良好印象,他特意直接打电话给罗科索夫斯基问候,并且给他派遣了援兵。以后罗科索夫斯基受到斯大林重用,比如围歼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集团军等多个重要战役中,都让他承担主要任务,1944年,罗科索夫斯基晋升为苏联元帅。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生平是怎样的?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1896—1968),苏联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出生于大卢基市。1914年加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赤卫军,191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在骑兵部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先后进入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1930年任苏联第7骑兵师师长,后改任苏联第15骑兵师师长。1936年,任苏联第5骑兵军军长。1940年,任苏联第9机械化军军长。
1968年8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曾获得7枚列宁勋章,1枚“胜利”最高军功勋章和其他各类勋章多枚。著作有《军人的天职》。罗科索夫斯基是属于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将领。当代的俄国历史学家认为罗科索夫斯基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从不犯错误(注:这应该理解为他从不犯那种“致命的”错误,他打过败仗的),他打赢了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同时作为一个军人,他恪守军人的道德,他十分关心和体贴他的下属,他身上没有另一个苏联著名将领朱可夫的所有的那种粗暴和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他更能得到苏军上下的普遍尊重。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被认为是“具有朱可夫的能力却没有朱可夫的缺点,如果能掌握朱可夫所具有的权力,他的作为当不在朱可夫之下。”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有后代吗
有后代。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罗科索夫斯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的大女儿如今已不在人世,小女儿娜杰日达在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英语,其儿子安德列乌尔班是俄通社塔斯社驻波恩的特约记者。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的众多情人里谁最出名?
在十分激烈紧张的战争年代里面,罗科索夫斯基则一如既往地展现着自身高尚的人品和十分优越的素养。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是十分良好的,曾经有人说罗科索夫斯基是一位品德十分高尚的人,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罗科索夫斯基的生活作风并不好。那么,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究竟是怎样的呢?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毋庸置疑是十分良好的,主要体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对待同僚和下属以及对待妻子和情人上面,罗科索夫斯基对于朱可夫,可以说是仁至义尽的,当朱可夫犯了大错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朱可夫。这个故事甚至成为了一段佳话,很多人都认为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没有朱可夫那么高的地位和权利,但是也同样不会犯像朱可夫那样的错。罗科索夫斯基对下属非常好,通常会想方设法帮助下属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说极具人道主义精神。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也从来都不曾背弃过,即便是有众多的情人,也从来没做过抛妻弃子的事情。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总体而言是十分高尚的,无论对于自己的同僚还是下属,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正直之心,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很多情,但是也从来没有抛弃过自己的妻儿,对于自己的发妻还是足够的敬重的。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是苏联十分著名的军事指挥家,两个人的作战习惯各有倚重,罗科索夫斯基更加擅长于精细作战,而朱可夫则更加擅长于猛烈的进攻。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个人都是苏联十分杰出的高级军官,并且都曾经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朱可夫在一战中就已经脱颖而出,而那时罗科索夫斯基显然只是初露头角,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动。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在二战中的表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有着十分相近之处,两个人的出生都是十分贫寒的,虽然罗科索夫斯基曾经在年幼的时候,家中曾经殷实富足过,但是自罗科索夫斯基的父亲去世之后就一直每况愈下。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虽然家境不好,但是两个人都十分的吃苦耐劳,有着果敢的精神意志,能够在逆境中顽强地生活着。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主动的参军,将自己的人生理想投身于国家间的战斗中,相比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的路更为艰难崎岖。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个人在二战中的合作,简直是天衣无缝,可以说是十分精彩的作战。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也有着鲜明的不同,罗科索夫斯基的思想较为随和,而朱可夫则是激进。罗科索夫斯基甚至遭遇过诬陷,并且差点丢失了性命,而朱可夫则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是苏联政府的杰出军事家。
斯大林
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军事指挥家,而其最让人关注的往往不是其赫赫战功,而是其让人艳羡的桃色艳遇。罗科索夫斯基一生中只有一个老婆,但是却有很多个地下情人,作为一个战地帅气逼人的高级军官,自然会受到众多佳人的青睐。而在罗科索夫斯基众多的情人之中,有一个情人却是让历史记住了名姓的,便是谢罗娃。
罗科索夫斯基有情人,这件事在整个二战的战场上无人不知,因为曾有人向斯大林举报过罗科索夫斯基的生活作风,但是却遭到了斯大林的折辱。罗科索夫斯基的情人谢罗娃之所以与常人不同,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谢罗娃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喜剧演员,与之而来的也是其水性杨花的心性。谢罗娃曾经深爱过一个飞行员,但是其最终牺牲在战场中。后来,谢罗娃嫁给了著名大作家西蒙诺夫,而西蒙诺夫在苏联的影响力极大。谢罗娃与罗科索夫斯基的相遇实属偶然,但是两个人却一见倾心,由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里,两个人只能是无疾而终。此后,谢罗娃开始了到处勾搭,与西蒙诺夫的感情决裂,最后只能一个人悲苦度过余生。
罗科索夫斯基的情人谢罗娃是不幸的,但是这种不幸却是谢罗娃自己造成的,谢罗娃一次又一次的放纵自己,终于让最爱自己的人都一一远去。罗科索夫斯基所遇到的情人,大部分都是在战争年底中,后来二战结束之后,情人也渐渐没了踪迹。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什么关系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两个人是二战中十分著名的情人,罗科索夫斯基是著名的军队指挥官员,谢罗娃则是著名的戏剧演员,罗科索夫斯基有着英俊潇洒帅气逼人的面孔,谢罗娃则有着精致较好的容颜,如果不是相遇在战争年代里,则是王子和公主的童话爱情。但是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娃两个人的感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似乎也注定了战争之后就会无疾而终。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都是有家室的人,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妻,而谢罗娃也有了自己的丈夫。谢罗娃早年的时候,就已经嫁给过一名英俊帅气的飞行员,但是后来其不幸牺牲了。后来谢罗娃又嫁给了西蒙诺夫,谢罗娃和西蒙诺夫之间是没有爱情的,更多的都是感激。罗科索夫斯基则是一位十分风流多情的人,谢罗娃能够吸引罗科索夫斯基的自然是其绝世的美貌,罗科索夫斯基和谢罗娃都以为能够地久天长,但是两个人谁都没有背弃自己的家庭。二战结束之后,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念念不忘着谢罗娃,谢罗娃生活在西蒙诺夫的家中,每日五分钟的碰面,似乎是两个人维系感情的唯一办法了。但是后来罗科索夫斯基离开了,也与谢罗娃再不曾见面。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罗科索夫斯基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谢罗娃则生性放荡,在爱情的海洋中寻找迷失的慰藉。
传奇方显英雄本色——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小传(下)
关于罗帅的评价: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令尚且在世的德军将领撰写回忆录以总结战争经验,其中给这些昔日的敌人出了一道简单的问答题——谁是苏联最杰出的战地指挥官?美国人本以为答案会是朱可夫,毕竟朱可夫把德国人打得最痛。但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所有德军将领的答案都是苏联的另一位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能让敌人心服口服,这是比任何勋章都更加真实的奖赏。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是杰出的苏联军事家,在战争中他既善于防守,又长于进攻,在卫国战争中屡建战功,被称为常胜将军。他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为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朱可夫元帅和科涅夫元帅被誉为苏联陆军的“三套马车”,是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军事家之一。2015年5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纪念碑的揭碑仪式,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等领导出席。梅德韦杰夫在揭碑仪式上致辞,高度评价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伟大功绩。
关于罗帅的谨慎:
朱可夫一生中只敬服两个军人,一个是他青年时期的军事导师——图哈切夫斯基;另一个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曾经是朱的上级,在基层当兵时,两个人的勇敢都是不容置疑的;在高级指挥岗位两个人水平在伯仲之间,朱对部下则更严苛一些。朱唯一不屑的是,罗在担任高级指挥员时的那种谨慎态度。罗在担任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时,除了有必要到前线视察,一般不轻易在前线晃来兜去,因为在前线哪里都不安全。而朱可夫则相反,他经常在前线视察,危险地段匍匐前进。罗认为高级指挥员是军队的宝贵财富,象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瓦杜丁、阿帕纳先科三个大将的惨死是军队最大的损失,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高级指挥员在前线视察未必是好事,因为你看到的情况在总体情况里往往也只是一个点,并不能说明真实的全部情况。
战后在一次罗科索夫斯基的生日宴会上,罗邀请了朱可夫和科涅夫参加宴会,宴会由罗昔日的参谋长马利宁主持,马利宁谈到高级指挥员在战争期间不应老是匍匐在前线视察的问题惹怒了朱,朱在宴会上大叫:我在战争中,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段匍匐……然后不辞而别!
关于罗帅的人品: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毋庸置疑是十分良好的,主要体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对待同僚和下属以及对待妻子和情人上面,罗科索夫斯基对于朱可夫,可以说是仁至义尽的,当朱可夫犯了大错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朱可夫。这个故事甚至成为了一段佳话,很多人都认为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没有朱可夫那么高的地位和权利,但是也同样不会犯像朱可夫那样的错误。罗科索夫斯基对下属非常好,通常会想方设法帮助下属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说极具人道主义精神。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也从来都不曾背弃过,即便是有众多的情人,也从来没做过抛妻弃子的事情。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总体而言是十分高尚的,无论对于自己的同僚还是下属,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正直之心,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很多情,但是也从来没有抛弃过自己的妻儿,对于自己的发妻还是足够的敬重的。
关于罗帅的风流:
当说到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免不了要谈到他的感情生活。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是尤利娅·彼得罗夫娜·罗科索夫斯卡娅(1900-1986)。她1923年嫁给罗科索夫斯基,之后一直与丈夫患难与共,无论是他无辜入狱,还是他在前方作战,尤利娅都一直在后方等着他。尤利娅知道丈夫在前线与一位女军医的恋情,但她一直坚守高傲的沉默,没向任何人谈起此事,而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埋在心底,用自己的忠诚等到战后自己丈夫的归来。
然而,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私生活在民间有很多传说,主要的是他与著名影星瓦连京娜·谢罗娃的一段交往。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相识于1942年。1942年3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在苏赫尼奇村郊外受伤,弹片伤及肺部和脊柱,他的伤势很重,很快就被送往莫斯科治疗。有一天,女演员谢罗娃随其他演员一行去医院慰问伤员。她一走进罗科索夫斯基的病房,就被罗科索夫斯基魁梧的身材(2米)和迷人的微笑迷住了。那时候,谢罗娃是单身,传言罗科索夫斯基在认识当天为谢罗娃举办了一个浪漫晚餐,还传说在认识当天,谢罗娃就邀请罗科索夫斯基去大剧院看戏,他们从工作人员的入口进入大剧院,之后谢罗娃就坐在罗科索夫斯基身边,整个剧场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一幕。之后,谢罗娃天天都去医院探望罗科索夫斯基,于是在莫斯科就传开了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的浪漫故事……
谢罗娃当时是著名诗人西蒙诺夫的女友(后者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况且斯大林(谢罗娃是斯大林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也知道并首肯他俩的关系。此外,罗科索夫斯基很尊敬诗人西蒙诺夫,喜欢西蒙诺夫的诗歌,把诗人赠给他带有签名的诗集放在书橱显眼的位置。罗科索夫斯基与诗人西蒙诺夫在前线多次见过面,因此,以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不会去夺他人之美。
那时候,谢罗娃虽与诗人西蒙诺夫相恋,但她很久没有答应嫁给他。简言之,她还有选择自己心爱人的权利。谢罗娃那时知道罗科索夫斯基有两个心爱的女人,一个是后方的妻子尤利娅,另一个是前线的女友加林娜·塔拉诺娃,但依然向罗科索夫斯基发起“进攻”。可罗科索夫斯基却对此不动声色,像军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这点让谢罗娃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正常的男人对她这个“女性美的象征”无动于衷?谢罗娃不甘心一直做个探访者,也不愿意以一个对谈者身份结束与这位传奇般将军的交往。于是,她决定给罗科索夫斯基朗诵西蒙诺夫的诗作《等着我》。《等着我》本来是诗人西蒙诺夫专门献给谢罗娃的一首诗。谢罗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动罗科索夫斯基的心。
等着我吧,我会归来的
但你要苦苦地等待……
当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谢罗娃朗诵到“往昔的一切,都一股脑抛开”这句时,本想不让她再往下念了,但还是听完谢罗娃的朗诵,然后冷漠地告诉她,说要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来莫斯科,并请求她以后别再来打扰他……打那以后,他俩的交往就结束了。
谢罗娃在晚年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人们可能会忘记我这个女演员,但苏联英雄谢罗夫(女演员的第一任丈夫,在一次空难中牺牲),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将会永远铭记人们心中,那么,我的名字也会与他们在一起。
传闻梅赫里斯曾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斯大林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 梅赫里斯插话说:“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斯大林喃喃自语:“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他突然回过神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去了哪儿?” “我会查清的,她大概撤退到后方去了” “赶紧找到她,用飞机送她去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让她跟谢罗娃去争吧,看谁去谁留。 ”斯大林脸上浮现出恶作剧般的微笑。
罗科索夫斯基绝非圣人,像许多苏联将军有自己的战地女友一样,他在战场上也遇到了一位20多岁的姑娘 ,即军医加林娜·塔拉诺娃。塔拉诺娃在前线一直陪伴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与罗科索夫斯基一起走过了整个前线的艰难路程。”
加林娜·塔拉诺娃1941年夏天刚从医学院毕业,战争开始后她立即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第85野战医院当医生。医院坐落在莫斯科郊外,每天接收从前线运来的伤员。有一天,听说有一辆汽车运着伤员来了,塔拉诺娃赶紧跑去迎接,根本没有发现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一边站着。罗科索夫斯基把她叫住了,面带微笑地问,为什么不给首长打敬礼?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塔拉诺娃与罗科索夫斯基认识了。他俩很快就堕入情网,塔拉诺娃成为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女友。1945年1月在华沙郊外,塔拉诺娃在轰鸣的炮声下生了一个女儿,罗科索夫斯基给女儿起名叫娜杰日达。在战争即将结束时,罗科索夫斯基与塔拉诺娃分开了。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而塔拉诺娃去到了柏林。卫国战争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回到自己的合法妻子和女儿身边,他与塔拉诺娃的“战地浪漫曲”彻底结束了。
许多人为塔拉诺娃抱打不平,认为她付出很多,最后被罗科索夫斯基抛弃了。可塔拉诺娃自己的心态一直静如湖水,因为她从没有奢望自己要成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夫人,而让那段与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爱情成为人生的珍贵回忆。战后,她嫁给了空军试飞员库德里亚夫采夫,住在波罗的海的一个城市,生下了女儿玛丽娜。可她的幸福并没有很久,丈夫库德里亚夫采夫在一次试飞中牺牲了。之后,她回到莫斯科,拒绝了许多男子的求婚,因为不想再折磨自己,就决定与女儿娜杰日达一家生活在一起。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二战苏联著名将领
(1)朱可夫元帅(Georgi Konstantinovich Zhukov)
从沙皇的军队的一名卑微的骑兵军官上升到苏联军队的元帅,朱可夫以超常的智慧证明了他自己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二战时期,致力于发展西伯利亚集团军团的朱可夫先后在蒙古和欧洲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震慑了日本和德国。朱可夫杰出的军事才能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在以后的大清洗运动中幸免于难。
(2)伊旺·高尼夫元帅(Ivan Konev)
伊旺·高尼夫元帅是俄国著名军事将领之一。曾领导了阻击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战役,将其成功地堵在了莫斯科外围,并带领拳头部队攻入德国本土,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3)罗科索夫斯基元帅(Konstantin K. Rokossovski)
罗科索夫斯基是布尔什维克的早期支持者,后来在大清洗中被捕。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干。
(4)崔可夫元帅(Vasily I. Chuikov)
崔可夫是一名年轻的指挥员,他是一个著名的摔跤运动员的儿子,在受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前,是苏联派驻中国蒋介石政府的军事顾问。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并努力钻研城市巷战战法,崔可夫保住了城市并且最后还参加了进攻柏林的战役。
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巴格拉米扬
朱可夫 柯涅夫 崔可夫
瓦杜丁
科涅夫,苏联元帅、军事统帅、军事家。二战中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苏联陆军野战三驾马车之一。他擅长步炮协同作战,能把强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进攻完美无缺地结合起来。他在1943年后打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攻击战。
罗科索夫斯基,苏联元帅、统帅、军事家。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头脑冷静沉稳、处乱不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战功,被后人誉为“逆境英雄”。1945年6月24日,罗科索夫斯基获得了军人生涯的最高荣誉。斯大林命令他指挥了莫斯科红场上的反法西斯德国胜利的阅兵式。
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朱可夫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
华西列夫斯基,苏联杰出的军事家,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加里宁格勒(哥尼斯堡)的解放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参与指挥、筹划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所有战役。
马利诺夫斯基,苏联国务活动家、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之后,马利诺夫斯基被派至至远东中国东地区。1945年8月,他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最后一支作战部队攻占中国满洲,原先由一支60万强悍大军关东军占领的地方。溥仪成为战犯被押到苏联。
戈沃罗夫,苏联元帅(1944),具有出类拔萃的最强的组织能力,是公认的运用炮兵的大师,成功的组织了坚守列宁格勒及打破德军对该城的包围和封锁,擅长从对方最强点寻找破绽。战后出任防空军司令直至逝世。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1970年3月31日),苏联元帅(1940.5),军事家。生于今敖德萨州富尔曼诺夫卡镇。苏联元帅,曾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历任排长、连长、团长、旅长、师长、骑兵军军长、军区司令等职。 1940年5月起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国防部长)。苏德战争中先后任统帅部大本营主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国防人民委员等职,参与指挥多次重大战役。
库兹涅佐夫,苏联海军总司令,军事家,苏联海军元帅。为了纪念他,1991年服役的俄罗斯航母被命名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库兹涅佐夫曾两次被撤职,1988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重新审视了苏联历史上的冤案,才恢复了他的海军元帅军衔。
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军事家。二战中任舰队司令、新罗西斯克防御区副司令、陆军第47集团军代理司令、第56集团军司令,海军多瑙河区舰队司令、黑海舰队分舰队司令,参加了许多战役。
梅列茨科夫,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 他是二战中的北极圈霸主,苏联红军中最擅长筑垒地域的攻防的大师。他在指挥上的谨慎周密和对战局的富有预见性是有口皆碑的。
为什么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有这么多情人
罗科索夫斯基他出生在一个波兰的家庭,但是他在18岁的时候选择了加入沙俄的部队,在历经十月革命之后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员,在后来苏联肃反运动中他面临过被枪决的危险但是被他避免了。
在他回到战场之后就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他一生除了原配夫人之外还有两位红颜知己,经常有人将他的私生活打小报告给斯大林但是斯大林都不予理会,在战争结束之后哥穆尔卡的上台他的波兰国防部长也被撤销了,这对他的打击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