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青绿苔草地理分布有哪些?
- 2、家中适合摆放什么鲜花
- 3、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_常见的养护技巧?
- 4、金达莱怎么养殖金达莱的病虫防治?
- 5、土地蒸腾 普里什文
- 6、葔怎么读
- 7、(二)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三种混交栽培的生态建设模式
- 8、青岛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 9、有人说北极熊打不过棕熊,这是真的吗?
- 10、青绿苔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青绿苔草地理分布有哪些?
青绿苔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 、西南及西藏等地区;朝鲜、日本、俄罗斯、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
北方常绿大兴基地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及西藏;朝鲜、日本、苏联、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青绿苔草喜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林下和路边杂草丛中,是一种四季长绿的苔草(在暖温带以南地区),其新叶与老叶的更替规律是:在夏、秋、冬三季尽管其株丛不断分蘖形成新株,但原有的叶片并不凋枯,只是在每年春季2月底至3月初,新叶不断生出情况下,越冬的老叶逐渐枯死,这个过程一般延续半个月。对放牧利用甚为有利,对建立人工常绿草地或城镇草坪,具有重大意义。
据安徽生物研究所在亚热带地区的定位研究资料,青绿苔草花葶的生长,是从3月2日花穗破土开始的,至4月9日坚果的青熟而终止,5月19日地上部枯死。此后,处于果后营养期的株丛进入快速生长。至7月8日,平均日增长0.59cm,其最大日增长,出现在5月19—5月29日期间,平均日增长达1.2cm。以后生长基本停止,而分蘖速度加快,株丛最大高度达67cm并以绿色的株丛度过冬季。
青绿苔草的分蘖力和再生力是很强的,由于其芽点分布于地下,而叶的分生组织又处于近地表的基部,因此,无论刈割或放牧,其生长点不易受损害。只要水肥条件得到保证,再生力是非常强的。例如1982年7月8日刈割,每亩产鲜草266.8kg;而8月27日测定再生草产量,每亩竟高达853.8kg。
青绿苔草繁殖方式有二,一是分根繁殖;一是播种。前者,在有种苗的情况下,方便易行,栽种后成活率高,当年就可收获;后者,播种后,幼株生长缓慢,生长两年尚难获得较高的收获量。
青绿苔草适应的生态幅度比较宽,它广泛分布于暖温带北界以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界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它既可在沙壤土上定居,也可在强酸性粘土上生长。适应的土壤pH值在4.5—8之间。在冬季零下26℃的条件下,能安全越冬,在夏季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它适应的降水范围是400—1300mm。
青绿苔草比较耐荫蔽且喜欢湿润环境的,也非常耐水渍。它既耐高温,也耐干旱。1984年7—8月份,安徽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在连续40多天未下透雨的情况下,青绿苔草并无明显受害。
家中适合摆放什么鲜花
室内推荐品种:
1、能吸收有毒物的植物,如芦荟、吊兰等。
2、能净化空气的植物,如紫薇、玉兰等。
3、抗辐射植物,如仙人掌、宝石花、景天等多肉植物。
4、驱虫杀菌植物。有的植物具有特殊香气或气味,对人无害,而蚊子、蟑螂、苍蝇等闻到会避而远之。有的香气还可以抑制或杀灭病菌,如柠檬、薄荷等。
扩展资料花草如何摆
最好根据住宅各个角落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花草。
1、客厅养常春藤吸尘吸烟雾。
2、卧室养仙人掌提供氧气。
3、厨房放吊兰净化空气。
4、书桌上放薄荷提神。
5、洗手间放虎尾兰吸湿。
6、阳台种爬山虎减少阳光照射。
7、玄关放发财树保持湿度。
参考资料:人民网--如何摆放花草会更健康?
1. 百合:百合花期长,耐造、损耗小。南方百合基本可以养10天以上。
2. 康乃馨:花枝条有点脆,尤其冬季,很容易掉头。但是颜色有各种双色,而且还有单头、多头可选,花期长。
3. 绣球:新鲜的,花期长一点。嫩的花期相对短一些。绣球深的粉紫色、桃红、深蓝、绿色、白色、秋色都还可以,深色除了绿色和秋色,其他颜色常年都比较小。
4. 兰花类:兰花类可以考虑跳舞兰,大花蕙兰、千代兰、洋兰,这几种是供货较为稳定的。
5. 洋桔梗:花期长,耐养耐放,无毒、花粉少,搭配起来、没地方挑剔,剪剪根养水里,不用操碎心随时盯着它。
扩展资料:
怎样能使鲜花保持的时间长:
首先鲜花的根部要斜着剪口,这样吸水的部位大,能够更多地吸收水分;
其次,要每天剪去一些,保证能够更好的吸收水分;
还有,花的叶子不要泡在水里,这样叶子会烂掉,所以一定要把浸在水里的叶子摘掉;
每天要换水。如果是夏天,为了保持水温不升高,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几块冰;同时,花瓶里的水最好放满,这样不仅能使水的温度保持得长久些,还可以增加花瓶底部的重量,保证花瓶的稳定性。
为了使鲜花开的时间长一些,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少许啤酒,或者将两片阿司匹林研成末放进去。可延长鲜花的寿命。
在一般家庭常买的几种鲜花中,郁金香的寿命最短,康乃馨的寿命最长。如果你的主人是又想漂亮又比较节约的人,你就要少买郁金香,多买康乃馨。尤其是夏天,郁金香很快就会枯萎。
还要注意一点,家庭中一般不要买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用来上供的。
买几支绢花,与鲜花混合插入花瓶中,会使鲜花显得多而豪华。不同的绢花可与不同的鲜花相配反复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鲜花
你好!
室内养花抗污染
★ 龟背竹:它夜间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特点,比其它花卉高6倍以上。
★ 美人蕉:它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性能。
★石榴:室内摆一两盆石榴,能降低空气中的铅含量。
★海桐:它能吸收光化学烟雾,还能防尘隔音。
★石竹:它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化物的本领,凡有类似气体的地方,均可以种植石竹。
★月季、蔷薇:这两种花卉较多地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减少这些气体的污染。
★雏菊、万年青:这两种植物可有效地除去三氟乙烯的污染。
★菊花、铁树、常青藤:这三种花卉,都有吸苯的本领,可以减少苯的污染。
★银苞芋、吊兰、芦荟、虎尾兰:这两种花卉可消除甲醛的污染,使空气净化。
★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苯、三氯乙烯。
★莎草:用钢筋水泥预制板盖成的现代化住房内,空气湿度大大低于正常标准,把盆栽莎草置于深水槽中,能将“沙漠”变“绿洲”。
★仙人掌、柏木、侧柏和柳杉:能产生负氧离子。感觉憋闷,原因不是室内氧气不足,而是负氧离子奇缺,当室内有电视机或电脑开启的时候,负氧离子会迅速减少。仙人掌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盆栽柑橘、迷迭香、香桃木、吊兰:具有杀菌功能,如果房间里摆放一些,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就会大大减少。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能吸收有毒的植物,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石榴、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仙人掌、宝石花、景天等多肉植物:为抗辐射观赏植物,具有吸收电磁辐射的作用,在家庭中或办公室中摆放这些植物,可有效减少各种电器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
★晚香玉、除虫菊、野菊花、紫茉莉、柠檬、紫薇、茉莉、兰花、苍术、玉米花、蒲公英、薄荷:为驱虫杀菌观赏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或气味,对人无害,而蚊子、蟑螂、苍蝇等害虫闻到就会避而远之。这些特殊的香气或气味,有的还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具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还包括:肾蕨、贯众、月季、玫瑰、紫薇、丁香、玉兰、桂花、金绿萝、芦荟、鸭跖草、耳蕨、仙人掌、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凤梨、仙人球、令箭荷花、昙花、宝石花、肥厚景天、紫花景天、常青藤、铁树、菊花、红鹳花、石榴花、米兰、龙血树、白芷花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由于室内阳光照射时间较短,所以选择植物最好是能比较长时间耐荫蔽的阴生观叶植物或半阴生植物为主,如文竹、万年青、龟背竹、棕竹、虎尾兰、橡皮树等。工作繁忙的人可选择生命力较强的植物,如万年青、虎耳草、佛肚树、竹节秋海棠等。当然植物界各种功也有各自分工。1.净化空气的植物:吊兰、黛粉叶等,对装修后室内残存的甲醛、氯、苯类化合物具较强吸收能力;芦荟、菊花等可以减少居室内苯的污染;雏菊、万年青等可以有效消除三氟乙烯的污染;月季、蔷薇等可吸收硫化氢、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养虎尾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花草植物,能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2.芦荟、景天等,晚上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能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3.芳香植物:植物的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如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同时,植物的芳香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如丁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罗兰可使人精神愉快,有发奋工作的欲望;夜来香、锦紫苏、驱蚊草等气味有驱蚊除蝇作用。但香味不能太浓,否则会引起副作用,如丁香久闻会引起烦闷气喘,影响记忆力;夜来香夜间排出废气使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郁金香含毒碱,连续接触两个小时以上会头昏;含羞草有羞碱,经常接触引起毛发脱落。4.立体绿化居室的植物:在家居周围栽种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紫藤、蔷薇等攀援植物,让它们顺墙或顺架攀附,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可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大大降低室内温度。在室内摆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如常青藤能“吃”苯,吊兰能“吞食”室内的一氧化碳、甲醛,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苯、三氯乙烯。如果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居室中有一种抗污染的植物,就会大大有利于空气净化。
用钢筋水泥预制板盖成的现代化住房内,空气湿度大大低于正常标准,而一种叫莎草的植物喜水,因此应把盆栽莎草置于深水槽中,能将“沙漠”变“绿洲”。感觉憋闷,原因不是室内氧气不足,而是负氧离子奇缺,当室内有电视机或电脑开启的时候,负氧离子会迅速减少。有许多可以在室内种植的花草能产生负氧离子——这些花草就是柏木、侧柏和柳杉。 如果房间面积较小,不妨种植一些较低矮的植物,如仙人掌之类。目前,西方盛行在阳台上养植云杉和其他低矮的针叶树,它们能让室内充满使人神清气爽的树香。许多适于室内种植的花草具有杀菌功能,如果房间里摆放一些盆栽柑橘、迷迭香、香桃木、吊兰等,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就会大大减少。 上述介绍的一些花草,都是比较容易养植的花草,一般在花草市场都能见到,价格也比较低廉,所以,是很适合家庭种养的。
1、月季、蔷薇:这两种花卉较多地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减少这些气体的污染。
2、雏菊、万年青:这两种植物可有效地除去三氟乙烯的污染。
3、菊花、铁树、常青藤:这三种花卉,都有吸苯的本领,可以减少苯的污染。
4、银苞芋、吊兰、芦荟、虎尾兰:这两种花卉可消除甲醛的污染,使空气净化。
5、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苯、三氯乙烯。
6、莎草:用钢筋水泥预制板盖成的现代化住房内,空气湿度大大低于正常标准,把盆栽莎草置于深水槽中,能将“沙漠”变“绿洲”。
7、仙人掌、柏木、侧柏和柳杉:能产生负氧离子。感觉憋闷,原因不是室内氧气不足,而是负氧离子奇缺,当室内有电视机或电脑开启的时候,负氧离子会迅速减少。仙人掌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扩展资料:
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褐果薹草: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尼泊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花卉网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_常见的养护技巧?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喜欢的花卉,想必很多人都养殖过杜鹃花了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养殖杜鹃花的相关技巧以及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 一、杜鹃花生长环境条件 养殖杜鹃花最好具有室内和室处两种环境。室内环境是在冬季使用。长江流域,室内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一般不必加温。北方冬季极为寒冷、干燥,用中温***15℃左右***温室栽培为宜。室外场地,夏秋使用,以泥地为好,忌水泥地。场地要宽敞,通风和荫凉,上面要搭建荫棚,遮以芦帘或借用天然林荫的蔽护,透光率30%左右为宜,切忌夕晒。
二、养殖杜鹃花盆土要求 杜鹃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PH值为5.0—6.0。如用粘土或碱性土,百难活一。特别是夏鹃和洋鹃,非山土不可。山土还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采用3种配制的培养土。***1***山土7份、干薹草屑1份、干腐叶土2份,干肥1份混合配制。***2***山皮土***表土***3份、马粪3份,落叶杂草3份、人粪尿1份分层堆制,经过1—2年后过筛备用。***3***山土3份、腐叶土3份、园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制,并每盆加入50克麻酱渣、骨粉。
三、盆栽杜鹃花花盆选择注意事项 养殖杜鹃花的花盆,可根据用途,一般选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种。泥盆通气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生产单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鹃花,特别已造型的杜鹃花,为供室内外陈设,一般栽于美观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质地细腻,色采丰富、造型美观,可增倍观赏价值。紫砂盆通透效能不及泥盆,在种植时,应在四周盆壁垫以碎瓦片***旧瓦片***这样利于排水。选盆的大小要视植株年龄,一般4—6年生植株用5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四、养殖杜鹃注意改善水质 浇杜鹃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让氯气挥发掉再使用。注意用时加0.2%硫酸亚铁,生长季节每7—10天浇1次,经常使用,确保土壤呈酸性。
五、养殖杜鹃的肥水管理注意事项 杜鹃性喜阴溼,不宜过干。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鹃花已进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浇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进行。具体可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3月间,杜鹃花发根萌芽,需水量随之增加。夏鹃生长发育稍迟,浇水量应少于春鹃。一般每隔2天在上午适量浇水1次。4—6月杜鹃花陆续开花,枝叶也开始抽发,需水量较大,一般应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7—9月上旬高温干燥季节,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不宜过多,并在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溼润的环境。从9月中旬至11月,天气逐渐转凉,为杜鹃花生长适应期,为防抽出秋梢,增强越冬抗寒力,浇水量应适量减少。一般隔日清晨浇水1次,保持溼润即可。杜鹃花比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粉、蚕豆或紫云英等经腐烂后掺水浇灌,忌用人粪尿。出房后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浓度为15%,共施2—3次,促使老叶转绿,萌发新根。花谢后,为了促使发枝长叶,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如连续下雨,可施干肥。进房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应施肥1—2次。
六、养殖杜鹃花注意室外遮荫 在出房前到开化前宜多见阳光;开花期间,中午要进行短时间遮荫,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间,正是杜鹃花抽叶发枝期,应尽可能多见阳光。但遇强烈阳光,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还应遮荫,以防灼伤新叶。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要遮荫,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后的秋季生长期可缩短遮荫时间,一般可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遮荫,10月以后宜多见阳光。
七、杜鹃花的整形修剪方法 杜鹃花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八、杜鹃花的病虫害防治 军配虫***又名冠网蝽***在危害期间喷洒40%乐果1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续3次。顶芽卷叶虫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杀死,幼虫或蛹也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常见养护技巧
杜鹃幼苗上盆后顶芽倒伏怎么办
挽救办法:①上盆后浇足水,放置在蔽荫的室外露天养护,切忌太阳曝晒和施肥。②每天中午前后,在叶面喷2次水,减少叶面水分蒸发,以后见盆干了就浇水。这样约过2周的“服盆”后,顶部的嫩枝和叶片就会逐渐挺拔起来。之后,再移置在半荫处转入正常的养护管理。
夏鹃有蕾不开花怎么办
有些人在养植夏鹃时由于管理不当,虽然孕育了不少花蕾·但到了春暖花开时,却猛长新芽而不开花。这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称之为枯蕾。造成夏鹃枯蕾的原因是:冬季室内的温度过高,过度的枝叶生长与花蕾争夺营养,使花蕾因营养不足而开不出花。挽救方法:夏鹃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在华东地区能在室外安全越冬,让其自然休眠,防止枝叶徒长。在开花前施1次以磷肥为主的薄肥,如过磷酸钙等,到时就能开出颜色艳丽的杜鹃花。
杜鹃花的花苞为何不开花而变成了叶片
杜鹃花的花苞形成时,先进行花芽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增加以磷为主的肥料,不然花苞长出时,看起来像花苞,其实是叶芽。因为花苞被包藏在叶芽之内.当磷肥不足时,包藏在叶芽内的花苞就无法形成。因此待次年放叶时,见不到花苞,也就造成花苞变成叶片的误解。
梅雨季节杜鹃花叶焦脱落怎么办
挽救措施:①迅速搬到凉爽、通风又半阴的室外去护理。②盆土于应及时浇水,平时叶面上也应多洒水,并增加环境溼度。③暂停施肥。通过精心护理,病情就会好转。
杜鹃花夏季叶片桔焦怎么办
①阳光曝晒。杜鹃喜半阴环境,尤其是在盛夏,盆栽杜鹃应放在荫棚下面,防烈日灼伤。②浇水不当。盆土不能过干,也不能太溼,还应注意叶片喷水和地面喷水,以增溼降温。③施人了浓肥或生肥。杜鹃花根系细弱,吸肥力差,施了浓肥和生肥后,会灼伤根系,造成叶尖或叶片枯焦。④药害。杜鹃有病虫时,喷洒药剂浓度过高,产生药害。
挽救方法:由药害造成的叶片枯焦,把杜鹃放置在半阴的露天,增加叶面喷水次数,并暂停施肥,让枝干上重新长出叶子;如果是由肥害造成而时间不长的,可采取“ *** ”***大水冲洗***或及时换盆土,也可得以挽救。
盆栽杜鹃花为何不宜经常松土
盆栽杜鹃花乃属浅根性植物,根须细而脆嫩,松土时易损伤根须,影响生长。养护杜鹃花,可在根部土上放几块碎瓦片,以防表土冲刷;根须露在土上时,可加入一些疏松的土壤,以盖没根系为止。
夏鹃应怎样越冬和度夏
夏鹃比较耐寒。在我国华东地区栽培夏鹃,一般在室外露天过冬,让它自然休眠,这样可防止徒长枝叶而造成枯蕾。如在室内越冬,常常造成只结蕾不开花和徒长新枝叶。在夏季,应进行适当遮荫,以避免因烈日灼伤叶片而变焦,并注意经常在叶面上水和增加周围环境的溼度。
怎样让杜鹃开花繁多 ①生长环境。杜鹃喜凉爽、溼润气候,十分适应半阴半阳环境。忌烈日,又忌过荫。②土壤与水质。杜鹃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
土壤pH值要求为5.5~7.0。浇水的水质要求不含碱性为好。如使用自来水,最好存放1~2日后再用。③施肥。进入盛夏后要停止施肥,使其安全越夏并有利于花芽分化;在花芽分化与孕蕾期应每隔10天左右施1次磷肥为主的肥料;在生长期要注意薄肥勤施;开花前一个月施l~2次磷肥;开花后施l~2次混合肥料。④病虫害防治。在高温f燥时节,红蜘蛛、军配虫对杜鹃危害严重,会使叶片发黄、脱落。褐斑病是杜鹃常见的病害。
对这些病虫害要及时喷洒相关药剂进行防治。
怎样使杜鹃花延期开花
若想杜鹃在自然花期之后开花,可在花蕾尚未绽开之前,将其放入1~3℃的低温室中培养,每天只给3~4小时弱光,保持盆土略溼润,一般可贮藏到9~10月份。在需要开花的日期之前15~20天取出,时间宜在下午5时以后或在清晨8时以前。取出后放在廕庇、凉爽、防风处养护,并要经常往植株上喷雾。经过4~5天恢复生机后,使之略见阳光,也可略施些薄肥,这样届时就能开花。
杜鹃花叶片由绿变红是什么原因 多数杜鹃花的生长期是从初夏到初秋,当植株进入冬季休眠前积累在叶片中的葡萄糖等养分经低温 *** 后就呈现出红色。等到第2年春暖花香时,杜鹃花的叶片又从红重新转变成绿色。
特别是一些小叶子的夏鹃,入秋后叶片开始发红,到了冬季叶片就红得更厉害。还有一些半常绿的杜鹃花,如春鹃、夏鹃,一切养护管理都很正常,但是到了冬季叶片变红后,有一部分叶片再由红变黄而后逐渐脱落,这些都是植物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理现象。
怎样让一株植株上开出多种颜色西洋杜鹃花
为了让一株杜鹃上绽放颜色各异的西洋杜鹃花,用嫁接方法就可实现。①接穗选择。接穗取一年生、生长健壮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嫩枝***花型、花期、叶色、叶型、生长势相近的品种***,留顶叶3~4片,并剪去一半叶片,基部削成楔形。②砧木选择。砧木可选用3年生、生长健壮的毛白鹃进行嫩枝劈接。取当年生枝条,用嫁接刀去顶芽后,在中间直切一刀,深度约1.5厘米。③嫁接。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开部,相互对准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把结合部扎紧,套上塑料袋,并扎牢口袋。用相同方法,在砧木的另外枝条上嫁接其他色泽的西洋鹃接穗。④精心养护。嫁接后将植株放在半阴处进行养护。
>>>下一页更多精彩“杜鹃花浇水的技巧”
金达莱怎么养殖金达莱的病虫防治?
金达莱是田野中开放的第一朵花,朝鲜人民将金达莱看成是春天的使者,坚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如何在家养殖金达莱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金达莱的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金达莱的养殖方法
一、环境条件
栽培杜鹃花最好具有室内和室处两种环境。室内环境是在冬季使用。长江流域,室内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一般不必加温。北方冬季极为寒冷、干燥,用中温 15℃左右 温室栽培为宜。室外场地,夏秋使用,以泥地为好,忌水泥地。场地要宽敞,通风和荫凉,上面要搭建荫棚,遮以芦帘或借用天然林荫的蔽护,透光率30%左右为宜,切忌夕晒,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二、盆土要求
杜鹃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PH值为5.0—6.0。如用粘土或碱性土,百难活一。特别是夏鹃和洋鹃,非山土不可。山土还要加以改造,通常采用3种配制的培养土。1 山土7份、干薹草屑1份、干腐叶土2份,干肥1份混合配制。2 山皮土 表土 3份、马粪3份,落叶杂草3份、人粪尿1份分层堆制,经过1-2年后过筛备用。3 山土3份、腐叶土3份、园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制,并每盆加入 50 克麻酱渣、骨粉。
三、花盆选择
栽培杜鹃花的花盆,可根据用途,一般选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种。泥盆通气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生产单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鹃花,特别已造型的杜鹃花,为供室内外陈设,一般栽于美观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质地细腻,色采丰富、造型美观,可增倍观赏价值。紫砂盆通透效能不及泥盆,在种植时,应在四周盆壁垫以碎瓦片 旧瓦片 这样利于排水。选盆的大小要视植株年龄,一般4-6 年生植株用5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四、改善水质
浇杜鹃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让氯气挥发掉再使用。用时加0.2%硫酸亚铁,生长季节每7-10天浇1次,经常使用,确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
杜鹃性喜阴溼,不宜过干。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鹃花已进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浇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进行。具体可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3月间,杜鹃花发根萌芽,需水量随之增加。夏鹃生长发育稍迟,浇水量应少于春鹃。一般每隔2天在上午适量浇水1次。4-6月杜鹃花陆续开花,枝叶也开始抽发,需水量较大,一般应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7-9月上旬高温干燥季节,早晚各浇水1次,水量不宜过多,并在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溼润的环境。从9月中旬至11月,天气逐渐转凉,为杜鹃花生长适应期,为防抽出秋梢,增强越冬抗寒力,浇水量应适量减少。一般隔日清晨浇水1次,保持溼润即可。杜鹃花比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粉、蚕豆或紫云英等经腐烂后掺水浇灌,忌用人粪尿。出房后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浓度为15% ,共施2-3次,促使老叶转绿,萌发新根。花谢后,为了促使发枝长叶,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如连续下雨,可施干肥。进房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应施肥1-2次,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六、室外遮荫
在出房前到开花前宜多见阳光;开花期间,中午要进行短时间遮荫,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间,正是杜鹃花抽叶发枝期,应尽可能多见阳光。但遇强烈阳光,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还应遮荫,以防灼伤新叶。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要遮荫,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后的秋季生长期可缩短遮荫时间,一般可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遮荫,10月以后宜多见阳光。 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七、整形修剪
杜鹃花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
金达莱的繁殖方式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压条和分株。
播种
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气温15~20摄氏度时,约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间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后设棚遮荫,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1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生根较慢,约需60~70天。
嫁接
西鹃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野生杜鹃和栽培品种中的毛鹃、东鹃、夏鹃可以盆栽,也可在廕庇条件下地栽。西鹃全行盆栽,培养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叶土及煤渣、锯末等配制的培养土,只要pH值在5.5~7.O之间,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进行。杜鹃花根系扩充套件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
浇水
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溼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水质忌碱性,用自来水时,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长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节,要防积水;7~8月高温季节,蒸发量大,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还要往地面、叶面喷水降温;11月上旬进房,若室内加温,生长仍旺,需水仍大,尤其开花抽梢之际,需水更多;若室内不加温则生长缓慢,3~5日浇一次水即可。要薄肥勤施。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金达莱的病害防治
防病治虫 : 军配虫 又名冠网蝽 在危害期间喷洒 40% 乐果15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3次。顶芽卷叶虫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杀死,幼虫或蛹也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红蜘蛛,可用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液防治。军配虫可用1500倍乐果或敌敌畏防治。病害最常见的是褐斑病,可用800倍托布津或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最常见的虫害是红蜘蛛和军配虫。红蜘蛛在6-8月高温干燥时危害严重,常使叶片转黄而脱落j可用l/lO00三氯杀瞒酵喷杀,每周1次,连续3次。5-10 月有军配虫危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可用l/1500乐果或敌敌畏喷杀。褐斑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霉雨季 节,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回圈感染,危害甚大,是引起落叶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是:在花前、花 后喷1/800托布津或等量式波尔多液,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加强通风,随时烧除病叶。 人工授粉杂交是常规的育种手段,应选择雌蕊发育健全、结果率高的品种为母本,从花色、花型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品种上采集花粉。花粉可用冰瓶冷藏,以便长途运送。授粉宜选择在拄头分泌粘液时,为提高成功率,应重复授粉2-3次。因自花授粉串很低,可不必事先去雄,在气候寒冷,没有昆虫干扰下,也可以不套袋。 金达莱的病虫防治
土地蒸腾 普里什文
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著名散文家。生于一个商人家庭。散文集以《大自然的日历》、《叶芹草》和《林中水滴》等为代表。
一年四季千变万化,其实除了春、夏、秋、冬以外,世界上再没有更准确的分法了。
自然晴雨表
一会儿细雨蒙蒙,一会儿太阳当空。我拍摄下了我那条小河,不料把一只脚弄湿了,正要在蚂蚁做窝的土丘上坐下来(这是冬天的习惯),猛然发现蚂蚁都爬出来了,一个挤一个,黑压压的一群,待在那里,不知要等待什么东西呢,还是要在开始工作以前醒醒头脑。大寒的前几天,天气也很温暖,我们奇怪为什么不见蚂蚁,为什么白桦还没有流汁水。后来夜里温度降到零下十八度,我们才明白:白桦和蚂蚁从结冻的土地上,都猜到了天会转冷。而现在,大地解冻了,白桦就流出了汁水,蚂蚁也爬出来了。
最初的小溪
我听见一只鸟儿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叫声,轻轻地飞了起来,我就跑去找狗,想证明一下,是不是山鹬和来了。但是肯达安静地跑着。我于是回来欣赏泛滥的雪融的水,可路上又听见还是那个鸽子般“咕咕”叫的声音,并且一再一再地听见了。我拿定了主意,再听见这响声时,不走了。于是慢慢地,这响声变得连续不断起来,而我也终于明白,这是在不知什么地方的雪底下,有一条极小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我就是喜欢这样在走路的时候,谛听那些小溪的水声,从它们的声音上诧异地认出各种生物来。
亮晶晶的水珠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青鸟和交喙鸟同声歌唱。雪地上结的冰壳宛如玻璃,从滑雪板下面发出裂帛声飞溅开去。小白桦树林衬着黑暗的云杉树林的背景,在阳光下幻成粉红色。太阳在铁皮屋顶上开了一条山区冰河似的,水像在真正的冰河中一样从那里流动着,因此冰河便渐渐往后面退缩,而冰河和屋檐之间的那部分晒热的铁皮却愈来愈扩大,露出原来的颜色。细小的水流从暖热的屋顶上倾注到挂在阴冷处的冰柱上。那水接触到冰柱以后,就冻住了,因此早上的时候,冰柱就从上头开始变粗起来。当太阳抹过屋顶,照到冰柱上的时候,严寒消失了,冰河里的水就顺着冰柱跑下来,金色的水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滴着。城里各处屋檐上都一样,黄昏前都滴着金色的有趣的水珠。
背阳的地方还不到黄昏时,早就变冷了,虽然屋顶上的冰河仍然后退着,水还在冰柱上流,有些水珠却毕竟在阴影处的冰柱的末尾上冰结住,并且愈结愈多。冰柱到黄昏开始往长里长了。而翌日,又复艳阳天,冰河又复向后通,冰住早上往粗里 长,晚上往长里长,每天见粗,每天见长。
春装
再要不了几天,过那么一个星期,大自然便会用奇花异草,青葱的苔藓,细嫩的缘菌,把森林中这满目败落的景象掩盖起来了。看着大自然一年两度细心打扮自己形容慌悴、恹恹待死的骨胳,着实令人感动:它第一次在春天,用百花来掩盖,免得我们再看见,第二次在秋天,用雪来掩盖。
榛子树和赤杨树还在开花,金色的花穗现在还被小鸟惹得飘下蒙蒙花粉来,但是毕竟物换星移,这些花穗虽还活着,灯时光却已过去了。现在满目都是星星一般的蓝色的小花儿,娇俏妩媚,令人叹赏,偶尔也会遇见瑞香,一样有惊人的美色。
林道上的冰融化了,畜粪露了出来,数不尽的种子仿佛嗅到了粪香,从云杉球果和松球果里飞到了它的身上。
稠李凋谢了
白色的花瓣纷纷落在牛蒡、荨麻和各种各样绿草上,那是稿李凋谢了。接骨木和它下面的草莓却盛开起花来,铃兰的些花苞也开放了,白杨树的褐色叶子变成了嫩绿色,燕麦苗像绿衣小兵一般散布在黑色的田野上。沼泽里的薹草高高地站立青,在黑魆魆的深渊里投下了绿色的影子,一些小甲虫在黑色的水中飞快地转着圈子,浅蓝色的晴蜒从一个绿茵茵的薹草岛上飞到另一个岛上。
我在荨麻从中的发白的小径上走着,荨麻的气味重得使我浑身发痒。成了家的鸫鸟们惊叫着把凶恶的乌鸦赶开了自己的窝,赶得老远老远。一切都是很有趣的:数不清的动物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说明着大地上的和谐的生命运动。
葔怎么读
葔的读音hóu。
葔,总笔画是12画,薃葔见“薃”,意思是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细长,匍匐生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窄线形,短于秤,鞘棕色。
花序复穗状,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花柱长;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莎草其根茎连续生长,根茎长,形如小荸荠,故名猪荸荠。
莎草分布于中国华北、中南、西南地区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莎草喜温,潮湿的疏松土壤和黏壤土。莎草繁殖方式为分株或插条。
莎草具有行气止痛,解郁闷,祛风邪,止痛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痛,胁痛,心口痛,痛经,皮肤风痒。莎草属观赏方式多样,可以把每一盆植株浸在水盘或水槽中,或者以无土方式养护。
莎草生长环境:
褐果薹草:生于山坡、山谷的疏密林下或灌木丛中、河边、路边的阴处或水边的阳处,海拔250-1800米。
莎草属植物: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少数种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亦常见到;此外,世界各国也都广泛分布。
褐果薹草: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尼泊尔。
(二)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三种混交栽培的生态建设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提出了三种河口海岸缓冲带地区混交栽培的优化模式:生态景观型混交模式、生态型针阔叶林混交模式、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
1.生态景观型混交模式——河口海岸生态景观的构筑
特点是建筑小品和植被有机结合,通过引入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的常绿或落叶阔叶树种,改善以往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益差的针叶纯林分层次结构,提高防护林的综合效益。下面以辛安河入海口为例,说明生态景观型混交模式的设计与建设。
辛安河位于烟台市高新园区东侧。是城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防洪生态廊道,更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山两河”山水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一心两翼”城市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辛安河流域已划入城市东翼的高新园区,这条原来仅作为莱山、牟平两区的界河也转变成为园区内部的一条重要景观河流。在高新园区“一心四带”的空间格局中,辛安河作为四带之一的“滨河科技文化观光带”,也成为带动园区整体发展和建设高品质园区的重要载体。
由于辛安河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高新科技园区、城市滨水区、“生态RBD”等各种专题研究,明确了此次辛安河景观规划的主要问题与设计策略,总结出应把握地域性、多样性、可达性和生活品质这几个成功要素,把辛安河规划成为充满活力和凝聚城市纽带的生态带。
(1)设计策略
辛安河应体现宜居、宜商、宜游的多元互动的发展模式,以科技回归人性,文化融入自然为主题。为此,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空间的渗透。通过滨海与滨河水系廊道的相互渗透,将水景空间延伸以赢得高品质环境,带动周边土地价值升值。
与旅游、休闲相结合。从烟台大旅游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辛安河山、河、海相连的特点,根据不同河段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滨河休闲、滨海度假、科技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
多层级中心。充分结合高新园区总体规划,强化滨水空间服务城市功能,沿岸建设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科技与文化主题公园,创造亲水宜人和极具人气的城市公共活动走廊。
多样化居住。本着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沿辛安河发展旅游房产、景观房产等多样居住板块。打造理想生态宜居城市。
在自然中生长。优先生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态的自然山、海、河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景观资源,使城市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2)景观设计
辛安河的景观设计与高新园区总体规划及两岸城市设计密不可分,为强化景观与城市的纽带作用,我们分别由北向南引入四个主题概念来突出各河段的景观特征与特色:
第一,北部河口,以“城市引领生机活力”为主题,突显具有现代感、标志性和充满活力的河海景观群。
河口右海岸,结合滨海生态林带,建设水岸休闲娱乐设施,充分体现出具有魅力的现代滨海新景观。
河口左海岸,结合辛安河支流的重塑,设置海上观光塔,成为科技商务金融区的轴线端点。左右海岸这些各具特色的标志性设施,将共同谱写辛安河河口的绚烂美景。
河口西岸,结合原有污水处理厂及中水的排放,在宽阔的河滩地建立生态水循环的湿地景观带,并通过设立青少年生态科普基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河口东岸,结合原有黑松林并将其延展到滨河绿地,运用自然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在保护和保持原有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整理,为游人设置游览栈道和林中休息设施,形成森林氧吧与城市绿洲。
第二,中北部河段,以“城市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为滨河两岸大量居住社区提供休闲、健身、文娱等生活景观群。
在滨河两岸建设林木茂盛、花镜穿梭等多样明快的绿化环境,并完善游路、休憩设施及各种艺术小品的同时,为丰富市民的活动,还设置音乐广场、滨水庆典广场、市民健身广场和各种文化园地等节点空间,营造一处富有生气的滨水活动空间。
第三,中南部河段,以“城市带动科技创新”为主题,突出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动力,形成科技创意景观群性。
结合与本区段相邻的两个科技研发组团,在滨河西岸布置动漫文化创意园、航天科技广场、IT广场等体现现代科技生活的景观主题园,表现科技发展与市民生活的息息相关。各主题园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技术先进等手段对园区未来发展的产业进行充分的演绎。东岸配套展示科技文化的艺术长廊、展览馆及商业等设施等。
第四,南部河段。以“城市延展绿色生态”为主题,强调生态城市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也起到高新园区后花园的重要作用。
结合本区段与山地相依及河滩浅缓等特点,发展科技观光农业园、生态花卉植物园、水塘湿地游憩园等体验田园风情的景观,尤其让市民在节假日尽情体味那花果飘香、阡陌田园、荷塘蛙鸣这些曾经熟悉而亲切的记忆,感受返朴归真的亲切。
(3)生态专项设计
以维护和修复辛安河流域的湿地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为目标,有效平衡“生态”、“防洪”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利益关系。
海口、河流、湿地向陆地梯度演变的水陆生态格局,为最终实现生境、生物、景观及活动多样性的统一提供了环境基础。
河道整治工程以满足防洪、多层次景观及生态完整作为设计原则,有效的协调好泄洪、景观亲水以及与水上游览之间的矛盾。
结合辛安河综合治理规划,此次设计范围内设置四座橡皮坝。新建橡皮坝与原有橡皮坝一起实施分段蓄水。局部形成不同标高和宽度的常水位水面,满足河道枯水期的景观需求。
我们相信辛安河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将为高新园区和烟台市带来勃勃生机和更美好的明天!
2.生态型针阔林混交模式——沿海防护林改善途径
(1)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问题
沿海防护林,是沿海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沿海防护林在防灾抗灾、护岸固沙、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建设绿色之岛的第一道防线。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340km,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范围涉及沿海11个省(市、区)的195个县(市、区)。沿海地区集中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GDP,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但由于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每年均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20世纪末的10年间,因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人民币。为了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1989年,林业部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东北起自辽宁丹东,西南抵南海的北部湾,包括长山、庙岛、舟山等群岛和海南、台湾及其周边诸岛。
经过近20年的工程建设,沿海地区累计造林381.8万hm2,森林覆盖率由不足25%提高到了现在的34.2%,海岸基干林带总长达1.7万km,初步实现了合龙;营造农田防护林2.2万hm2,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50万hm2,控制率达80%;沿海地区村镇绿化进一步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初步构建起了以村镇绿化为“点”,以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为“线”,以荒山荒滩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立体配置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防灾减灾成效初步显现。据调查,沿海防护林带可减弱风速28%~40%,林带内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提高10%左右,林内蒸发量比空旷地减少20%,减少枯叶率30%~60%,减少烂秧率37.3%,水稻每亩可减少损失7.5~30kg,风折率可减少37.3%,提高粮食产量5%~15%。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从1988~2000年一期工程营造林249万hm2,建设海岸基干防护林带1.8万hm2。截至1998年,已经累计完成营造林217.8万hm2,建设海岸基干防护林带1.5万hm2,使沿海地区有林地面积从1988年544.3万hm2增加到730.6万hm2,森林覆盖率由实施前的24.9%上升到29.1%,沿海部分地区的生态初步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烟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树种偏少,林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砂岩海岸基干林带组成树种以黑松、刺槐为主,面积比例达90%以上,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潜伏着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危险。这些树种为20世纪50年代栽植,刺槐已进入衰老期,林木开始枯死,防护功能逐年下降,更新改建工作迫在眉睫;泥质海岸多为21世纪初发展的黑杨,树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防护效能不高。
二是基干林带缺口断带较重,部分地段宽度偏窄。烟台市大陆海岸曲线长702km,适宜营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的长度381.4km。其中达到国家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标准的长度298.5km,占适宜营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长度的78.3%;缺口断带长度63.2km,占16.6%;需加宽造林长度19.7km,占5.1%。沿海基干林带缺口及偏窄长度82.9km,占适宜绿化长度的21.7%,严重地影响了防护功能的发挥。
三是人为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区段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违反《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在基干林带内采沙挖矿、围滩养殖、修建公路、违法建筑等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基干林带损坏、林地流失,破坏了基干林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四是沿海防护林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沿海防护林建设属于生态公益事业,各级政府是建设和投入的主体。最近几年国家每年向烟台沿海防护林投入200万~3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大致相当,农村主要以投工投劳为主。这些投入显然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影响了沿海防护林建设及成果的巩固。
(2)生态型针阔林混交模式改善造林质量
由于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更能有效的发挥种间的互补效应和协调促进的有益影响,促进林分生长和提高森林质量,收到良好的造林效果。但必须注意混交比例的调配,并在林分生育过程中根据种间关系的发展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适时进行调节,保证混交林分的顺利生长。
由于林分环境影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单一的黑松纯林必将导致生物群落的减少,使得森林生态系统脆弱。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角度看,改单一树种为多元树种,改单纯林为混交林,为海防林生物群落多样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改造第二代海防林工程的一项重大的课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以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改单树种纯林为多元树种混交林,为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采取各种营林技术和方法,使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稳定,各种有害生物能够长期得到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典型针叶树有:獐子松、红松、油松、黑松、雪松、白皮松、大阪松、五针松、马尾松、华山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等。典型阔叶树有:法桐、鹅掌楸、丝棉木、菜豆树、七叶树、青桐、黄连木、合欢、椴树、栾树、皂角、桷树、枫杨、柳、杨、桃、李、梨、槐、榆、朴、栎等。其中杨、柳、刺槐、泡桐、臭椿是常常栽种的植被。
(3)生态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模式种植与改造的方法
生态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模式种植与改造的方法和原则:树种调整的必要性和树种选择。目前,海防林多为黑松纯林,且为同期林龄,地下水分、养分、地上空间利用形成同步竞争,生态功能弱化。为改变这种状况,改单一树种为多元树种,改单纯林为混交林势在必行。近几年经过实地调查、实验、筛选,我们认为,适宜沿海防护林的树种有:乔木、黑松、刺槐、麻栎、火炬、臭椿、白榆,灌木:单叶蔓荆、牛奶子、簸箕柳、棉槐、酸枣等。这些树种较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可以说是胶东营造沿海防护林的先锋树种。
林分改造方式。逐步对黑松纯林实施改造,改黑松纯林为多元树种混交林;变单层林冠结构为主林层、辅佐层和灌草层的立体结构。具体方法:第一,有计划地实施株间间伐,采取留稀去密、留优去劣,适当照顾距离的方法。随即选配黑松、麻栎,黑松、火炬混交造林,麻栎、火炬树与黑松配置形成辅佐层。第二,有计划地实施行间、带间间伐,可根据地形,陵地选配黑松、麻栎混交。沟坡选配黑松、臭椿;黑松、火炬混交。第三,有计划地实施带状、块状皆伐(带状皆伐要结合开防火道进行,伐宽控制在树高10倍以内),带状、块状皆伐可实行松刺混交。第四,实施乔灌混交,无论是株间、行间、带间或块状混交都可选配适当灌木进行混交灌木可采用:单叶蔓荆、牛奶子、酸枣、簸箕柳、棉槐等。棉槐与簸箕柳是条编品原料,与黑松实行带间混交,冬季采收枝条后,既能获得林副产品,又能起到防火道的作用,棉槐有固氮作用,可收到树势旺、条增产、地收良的效果。改造后的混交林分既有利于生物群落多样性,又能提高防护效能。因不同冠层对不同层面的海风产生阻抗作用,林冠上横断面凹凸不平,当海风掠过林冠顶部时形成旋风上升气流,能有力阻抗海风侵蚀强度。
要注意造林密度。密度是影响林分生长和防护效能的主要因子,目前对密度的研究还没有一个最佳的密度值。就防护结构看,如果把海防林带密度分为三部分:前沿林带→中间林带→后方林带,其密度应相应为:稀→较密→密。从流体力学讲,当海风侵入时,这种结构能迅速减少风力静压,减少上升气流,逐级阻抗风力,削弱风的通透性。随着密度的适当增大,树高相对增高,形成一个从前沿林带到后方林带林冠逐渐增高的梯度,当海风掠过林冠顶部时,气流呈斜向上的流向,增大了防护区域。
3.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湿地植被的恢复与建设
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基础上的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态建设模式。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综合性、层次性、地域性和战略性的角度考虑,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适合在湿地植被的恢复与建设中推广应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作为多种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具有保持水体、蓄洪防涝、净化水质、降解环境污染物等多种功能,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和重要遗传物质(基因库)的贮存地。
湿地生态系统沿河流廊道分布。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浅海滩涂湿地、河口湾湿地、河流湿地、河滩湿地、小型湖泊湿地、库塘湿地、水田湿地等。夹河湿地位于烟台市的中部,是烟台市最大的河流湿地和水库湿地的综合体,夹河湿地水源比较稳定,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下面以夹河东珠岩生态湿地植被的恢复与建设为例,说明生态经济型混交模式在湿地恢复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盲目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之人为活动比较频繁,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对湿地保护带来严重威胁。为此,湿地恢复工程通过退耕还湿、芦苇等水生植物种植、草皮护坡、人工造林等措施,恢复湿地植被,提高湿地生态功能。
(1)退耕还湿
东珠岩湿地区面积为760亩。其中450.11亩已被开垦为农用地,16.25建有简易临时性建筑,需对其进行征收、补偿退还为湿地,共计466.36亩。
(2)引水涵洞
为控制勤河和朱岩河汇入夹河的水质,在勤河和朱岩河河口处靠近湿地区一侧分别建设引水涵洞,用于控制湿地区的引水和排水,将勤河和朱岩河河水引入东珠岩湿地区表面流湿地区进行生物净化。新建引水涵洞垂直穿过现有堤坝,为单孔胸墙式涵洞,包括进口段、闸室段、洞身段和出口段等四部分。进口段顺水流长度10.0m,采用八字翼墙与底板形成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室顺水流向长度5.0m,闸门为潜孔式平板钢闸门,孔口尺寸为2.0m×2.0m,闸底板顶高程10.50m;洞身段为钢筋混凝土箱涵,横断面2.0m×2.0m,进口洞底高程10.50m,底坡i=0,洞身长14.0m;出口顺水流长度5.0m,采用八字翼墙连接,钢筋混凝土结构。出口消能采用浆砌石护底。
(3)土方调整
东珠岩湿地区需对工程区现有涝洼地、农用地进行开挖,在湿地区中心开挖滞洪库塘,兼具滞洪、拦蓄和景观综合功能,滞洪库塘占地面积约190亩,设计底部高程为10.00m,水面高程为12.00m。共需进行土方调整152075m3。
河道走廊湿地区需要对部分台田及荒地进行开挖,以还原湿地本来面貌约30.0万m3,共需进行土方调整284080m3。
为减少挖方运输量,挖方可就近用于湿地围堰、巡护道路等工程。
(4)水生植物种植
基于工程区内整治后的地形,根据不同水深栽植不同水生植物;同时对湿地外侧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湿工程,种植芦竹、杞柳及耐湿林木;并对湿地区内的道路实施绿化工程,种植紫穗槐、白蜡、垂柳等植物,护坡栽植草坪,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来保护东珠岩湿地区的生态环境。
挺水、浮叶植物。在滩地及浅水处(0~1.2m),可选择具较强净化能力的植物:湿生植物(水葱、水芹和千屈菜等)、挺水植物(香蒲、芦苇、茭白);水深较深处(1.0~1.5m),选择具有净化能力和观赏能力的浮叶植物(莲、野菱、睡莲和芡实)。通过构建、修复滩地植被,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及生态稳定性。
沉水植物。在湿地系统内的深水区,选种常见的喜温、且具较强净化能力的金鱼藻、苦草、黑藻、红线草及喜凉的菹草,不同植物分片进行种植。水生植物种植工程技术路线如图5-4所示。
图5-4 水生植物种植工程技术路线
(5)人工造林、草皮护坡
在东珠岩湿地区和河道走廊湿地区现存部分涝洼地,现被当地农民种植速生杨,经济和景观效益不大。基于以上现状,在涝洼林地开展生态林业,林地树种主要以湿生杨树、柳树、湿地松、池杉、水杉和落羽杉等,构建湿地区稳定生态系统。其中东珠岩湿地区造林面积230亩,河道走廊湿地区造林面积924亩。
在河道走廊湿地区自然土坡种植草皮,草种选用当地常见草类。常见种类包括耐旱、耐湿灌木和草本:蔷薇、结缕草麦冬、狗牙根、苜蓿等。共计进行草皮护坡1386亩。湿地恢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5-20:
表5-20 湿地恢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6)植物种类
1)植物种类与区系基本情况。区内野生维管植物104科、395属、688种(含24变种、3变型、3亚种),科、属、种分别占山东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的70.7%、62.0%、43.0%;野生种子植物91科、377属、663种(含23变种、3变型、3亚种),科、属、种分别占山东省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74.0%、63.1%和44.2%。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栽培),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山东特有植物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植物3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植物3种;“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20种;中国特有植物5种。区内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详见表5-21。
表5-21 维管植物各门科、属、种统计表
该区从植物区系分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中的辽东、山东丘陵亚地区。地处鲁东丘陵,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而且地形相对多样,区系具有植物种类丰富、优势现象明显、特有物种有分布、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区内种子植物主要科含属、种数,详见表5-22。50种以上的科2个,即禾本科(83种)、菊科(77种);20~40种的科7个,即豆科(36种)、蔷薇科(36种)、莎草科(27种)、十字花科(26种)、唇形科(25种)、百合科(23种)、蓼科(23种);10~19种的科7个,如石竹科(16种)、伞形科(15种)、玄参科(14种)、毛茛科(12种)、大戟科(11种)等。10种以下的科75个,共218种。含10种以上的科16个,共238属、445种,属和种数分别占建设区植物区系属、种的63.1%、67.1%,而科数仅占17.6%,表明上述科构成了区系种子植物的主体。含20种以上的9个科均为世界广布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是山东省最大的两个科,常成为各种草地植被(草本层)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蔷薇科是被子植物进化中由初级到中级的过渡类型,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成分最多,常被视为北半球温带的典型科;豆科是在温带和热带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世界分布科,是人工草场和牧、草地的重要组成科;百合科和莎草科分布区广泛,但温带地区和寒温带地区的种类较多;唇形科等科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从泛热带至温带都有分布,但地中海—中亚地区是它们分布和多样化的中心。由上可以看出,从建设区植物区系优势科的总体来说,是一个温带性质的区系,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同时兼有北温带区系和亚热带区系的过渡成分。
表5-22种子植物主要科含属、种数统计表
建设区种子植物主要属含种数,详见表5-23。10种以上的属3个,分别是蒿属(16种)、蓼属(15种)、薹草属(13种);5~10种的属16个,如鹅绒藤属(8种)、委陵菜属(7种)、堇菜属(7种)、胡枝子属(6种)、大戟属(5种)、野豌豆属(5种)、早熟禾属(5种)、画眉草属(5种)等。19个5种以上的属占本区系总属数的5.0%,而种数共132种,占本区系总种数的19.9%。其中有世界性大属,如蓼属、蒿属、薹草属等;也有十分进化的属,如禾本科中的马唐属、早熟禾属、画眉草属等一些草本属。植物区系优势科、优势属的分析来看,上述优势科、优势属构成了本区系植物的主体,优势现象明显。
表5-23种子植物主要属含种数统计表
特有物种有分布。该区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周围没有高山相阻,山东特有植物有分布。据调查,建设区有山东特有植物4种,分别是长冬草(Clematis haxapetala var.tchefouensis)、宽蕊地榆(Sanguisorba applanata)、泰山韭(Alli-um taishanense)、泰山前胡(Peucedanum wawrum)。同时,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枳(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等5种中国特有植物,在建设区均能正常生长。
2)重点保护植物。根据国家林业局、农业部1999年9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区内维管植物中,有2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别是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野大豆(Glycine soja)。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植物有3种,分别是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朝鲜槐(Maackiamur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栽培)。根据《山东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区内含“建议”中的“山东稀有濒危保护植物”20种,其中渐危种8种,稀有种12种。详见表5-24。
表5-24 区内山东稀有濒危保护植物统计表
青岛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青岛属于北方。
拓展知识:
青岛市在地理学上属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属华东地区,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坐落在黄海之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 黄海,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 日照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 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
青岛位于山东省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相接。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青岛是面向世界的国家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和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09年济南全运会分赛场均设于青岛,2013、2014年连续两届世界杯帆船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青岛举办
青岛属于北方。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
青岛属于北方。所谓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的,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属于中国的南方,包括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海南台港澳。而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则属于北方。青岛位于我国岭淮河分界线以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为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
山东青岛,华北平原,北方,毫无争议的
青岛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所以就地理位置而言属于我国的北方。
青岛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是典型的北方气候。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1292平方千米。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沙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
资料来源:青岛市政府-史志办公室-青岛概要
有人说北极熊打不过棕熊,这是真的吗?
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因为北极熊没有棕熊的动作快,而且攻击力也没有棕熊的攻击力强。
应该是真的,因为北极熊的体型和咬合力都没有棕熊那么大,而且棕熊看起来也非常强壮。
不一定,虽然两个物种相隔距离很远,但是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大。
北极熊是古代棕熊的后裔。在更新世冰期,厚厚的北方大陆冰盖将北极熊和棕熊隔离,现在随着地球变暖,两种熊又重新见面了。
在北美洲北部,从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沿岸,穿过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到哈德逊湾西岸的丘吉尔小镇,在长达3500千米的战线上,北极熊和棕熊正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
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熊,公熊体重400~500千克,母熊约200千克。而棕熊虽是第二大熊,但有机会与北极熊见面的却是苔原上的小亚种,在北美属于荒地灰熊这个亚种,公熊重约180千克,母熊只有110千克。
早先网上曾有传言,北极熊体型大,又是纯食肉动物,一定比棕熊强大。后来另一种说法又开始流传,说北极熊体型虽然大,但不如棕熊善战,因此打不过棕熊。这两种说法都是在以机械斗兽的眼光看动物,缺乏科学性,非常片面。
荒地灰熊(Patrick J Endres拍摄)
本文将从生态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为大家还原棕熊和北极熊的真实竞争关系。
西线:避难&驱逐
北极熊是海冰上的狩猎者,但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波弗特海的海冰范围减少(1970年以来,每个年代减少9~14%),每到夏季,有些北极熊就不得不登上阿拉斯加北部的陆地“避难所”。北极熊在陆地上无法捕猎,这期间它们只能饿着肚子。
在阿拉斯加东北距大陆不远的一个名为巴特岛的小岛上,当地土著居民每年秋天捕杀三只北极露脊鲸,在剔除可用部分后,剩下的鲸尸就丢弃在岸边,吸引了大量北极熊(20~30只)和少量棕熊(~3只)前来进食,从而为两种熊创造了一个竞争环境。
巴特岛鲸尸进食点的位置
?研究人员在2005~2007年9月观察到137次北极熊和棕熊互动,发现多为非攻击性互动(105次),即双方都未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龇牙咧嘴、威胁性吼叫或追扑),最常见的互动情景是棕熊走近鲸尸,没有任何攻击性举动,而一只或多只北极熊就主动离场。攻击性互动只有32次,多为棕熊攻击北极熊,北极熊攻击灰熊只有5次。
与之相比,两种熊的种内竞争更激烈,北极熊的137次种内互动,有90次为攻击性互动,47次为非攻击性。而棕熊的16次种内互动,10次为攻击性互动,6次为非攻击性。
137次种间互动中,北极熊无一例外都离开了鲸尸。其中16次,棕熊也离开了鲸尸。
棕熊霸占鲸尸,北极熊敬而远之
此外,北极熊遭棕熊驱逐,有一半左右是“真走”了,离开鲸尸远远的,3小时内不再出现。而遭同类驱逐,它们大概率(~90%)是“假走”,仍在鲸尸附近徘徊。
上述事实证明,在鲸尸争夺战中棕熊占绝对优势,而且北极熊在尽力避免与棕熊发生冲突。
熊被从鲸尸边赶走的具体情况
前来进食鲸尸的北极熊有48%是成年公熊,12%是单身成年母熊,12%是带仔母熊,17%是幼熊,11%是亚成年熊。而棕熊基本是成年单身的,只在前些年发现过一次母熊带幼仔来吃鲸鱼肉。
不同社会群体的北极熊对棕熊态度差别很大。单身成年熊与棕熊一样在夜间吃鲸尸;而带仔母熊和亚成年北极熊则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来吃。
但出乎意料的是,带仔母熊对棕熊表现得最硬气,北极熊5次“凶”棕熊有4次是带仔母熊,其他北极熊包括实力强悍的成年公熊反而很“怂”。
不同北极熊对棕熊的态度
很多读者要问,为什么北极熊块头大那么多,却打不过棕熊呢?这个问法本来就有问题,因为北极熊和棕熊根本就没打过。多数争食事件中,棕熊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让北极熊主动离开,两种熊都没有发生过身体接触,更别说打架了,鲸尸边的互动中从来没有任何一只熊受过伤。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北极熊对棕熊主动退让呢?
第一,北方苔原对棕熊来说是低质栖息地,当地棕熊一见到肉就会拼了命去抢,更何况是鲸尸这样的丰盛美餐。相反,北极熊常年生活在海冰上,以数量丰富的海兽为食,没有拼命抢食的习惯。
棕熊一生都在为食物而战
第二,当两种熊于晚夏和秋季在鲸尸边上相遇的时候,它们的能量需求是不同的。棕熊正处在一年中营养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它们必须要“抓秋膘”,为冬眠做准备。而北极熊正好相反,它们在春天食欲最旺盛,在岸上避难的时候已经进入一种节食状态,与棕熊的冬眠有些类似。而且,这个时候,营养状况越好的北极熊就越不情愿费力和其他熊争斗,这也是大公北极熊反而“怂”的原因。
在海冰上的时候,大公北极熊最为强势,霸占最优质的狩猎场所。但到了岸上,已经“吃饱喝足”的成年公北极熊却变得“与世无争”,很容易就被棕熊或带仔母北极熊从食物边上赶走。
而带仔母北极熊攻击性强,主要不是为了争食,而是为了护仔。它们整个晚上都把鲸尸让给其他熊,只在晨昏去啃几口,就是为了不让幼仔涉险。但当幼仔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挺身而出,敢于对着棕熊、成年公北极熊“龇牙”。
此外,带仔母北极熊不在夜间吃鲸尸,主要也不是怕棕熊,而是怕成年公北极熊,只不过它俩凑巧在一起出现罢了。带仔母熊偶尔在夜间出现的场合,有62%成年公北极熊不在场,而只有44%棕熊不在场。陌生公北极熊才是对幼熊最大的威胁。
带仔母北极熊
第三,进化方面的原因。棕熊是在开阔生境中与狼、大猫等大型掠食者协同进化的,它们扮演的是“强盗”角色,抢食是它们的本能,自然选择对争强好斗的个体有利。而北极熊40万年来一直特化生活在海冰上,这里没有任何大型陆地捕食者,北极熊的进化中没有攻击性进行选择。
第四,打架要冒受伤的危险,而两种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北极熊是纯肉食性捕食者,任何使其失去狩猎能力的创伤,哪怕只是短期失去,都会导致其死亡。因此,北极熊很少参与打斗,除非能获得丰厚回报(如交配权)。每次打斗之前,北极熊必须小心评估对手实力,而棕熊对它们来说是个陌生对手,北极熊必须更加谨慎。
相反,棕熊即使受了重伤也可以吃果子和腐肉活下去,换言之,棕熊输得起。学者在野外见过很多头骨遭受重创仍健康活下来的棕熊,但从未见过这样的北极熊。
北极熊在海冰上狩猎
事实上,除母熊护仔以外,北极熊在陆地上避难的时候性情相当温和,进入一种“零风险”社交状态。岛上的成年公北极熊经常相互接触,组成一个“单身汉俱乐部”,它们彼此表现出良性互动行为,如舔舐对方的嘴,靠在一起休息。这在棕熊身上从未观察到过,棕熊的进化中就在选择攻击性强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才能更好地获取资源。
西线战场上北极熊与棕熊的交锋,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博弈,更具斗争经验、更输得起的棕熊获得了完胜。
中线:入侵&爱情&杀戮
通常来讲,棕熊分布的北限就是大陆北缘。然而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早在1885年,就有棕熊在大陆以北的离岸海冰上活动的踪迹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棕熊加速“北伐”,很快扩张至北极群岛。目前最北记录已经到了梅尔维尔岛南部,接近75°N。
2004年在梅尔维尔岛南部发现的棕熊足迹;该足迹较狭长,爪痕显著,表现出明显棕熊特征;足迹宽达15厘米,显示为成年公熊
梅尔维尔岛远在棕熊的传统分布范围之外,该岛早期探险记录中从未有过棕熊报道,也没有发现过棕熊化石,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不是棕熊领地,棕熊到这里就是来搞“侵略”的。
那么,是什么促使棕熊越过重重海冰,入侵北极群岛呢?答案是食物。由于北方苔原苦寒无比,食物极度匮乏,这里的棕熊不得不四处游荡,搜寻食物。而北极群岛上有数量丰富的驯鹿和麝牛,还有薹草等植物可供灰熊取食,周围的海冰上还有海豹。所以,棕熊就循着食物一路找过来了。
截至目前,在北极群岛发现的都是公棕熊,没有母棕熊的记录,说明这里的棕熊目前仅由一些流浪个体组成,尚未形成可育种群。然而,有一些公棕熊会在岛上冬眠,说明它们已经是半定居状态了。
北极群岛部分棕熊记录(截止到2006年):①1885年以前,多次目击;②1938年,一对棕熊;③1951,成年公棕熊,北极群岛首次记录;④1986,两只棕熊,其中一只射杀,为成年公熊;⑤1991,大公棕熊,320千克,经过麻醉和检查;⑥1996~2002,五次猎杀记录;⑦2001,5岁公棕熊;⑧2001,棕熊冬眠仓;⑨2003年,拍摄到棕熊照片;⑩2004,发现棕熊足迹,采集到熊毛做了DNA检测;?2006,棕熊和北极熊杂交后代。
科学家对群岛上一些公棕熊进行了麻醉和检查,发现它们身体健康,体况良好,最大个体可达320千克,远超过苔原上的最大记录。可见,北极群岛上丰富的食物资源给这些入侵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对北极熊来说,北极群岛和阿拉斯加有个很大的不同。阿拉斯加北部因地势过于平坦,不适合作北极熊巢区,当地母北极熊都在海冰上建巢产仔。而北极群岛部分岛屿沿岸是母北极熊的重要巢区,流浪公棕熊入侵北极群岛将给北极熊幼仔带来很大威胁。
1991年5月,生物学家Taylor在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位于梅尔维尔岛南60千米处)的海冰上发现了一只320千克的大公棕熊,它刚捕杀了两只海豹。3天后,这只大公熊又捕食了一只两岁多的小北极熊。
大公棕熊对母北极熊和幼熊来说是个威胁
北极熊和棕熊能自由交配,产生完全可育的后代,由于北极群岛没有母棕熊,公棕熊会迫切寻求与母北极熊交配的机会,而杀死幼熊是刺激母熊尽快发情的有效方法。
2006年,人们在班克斯岛射杀了第一只杂交熊,其父亲为棕熊,母亲为北极熊。之后又陆续发现了7只杂交熊。经DNA检测发现,这些杂交熊均为同一只母北极熊与两只公棕熊的后裔,现在已繁殖到第二代;其中一只二代杂交熊为一代杂交熊女儿与棕熊父亲的近亲交配后代。
在北极群岛,棕熊打进了北极熊老巢,吃着北极熊家里的食物,杀害小熊,“强奸”母熊,还干脆在这里住了下来。而在整个过程中,成年公北极熊却没有站出来制止棕熊的恶行,它们去哪了呢?
Taylor指出,当时在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大个体公北极熊都被猎杀了,那只大公棕熊就是当地最强的熊了。然而即使大公北极熊存在,也难以有效制约公棕熊这个恶徒,这是由北极熊和棕熊的不同习性决定的。
2012年,在维多利亚岛上拍摄的疑似杂交熊
正常来讲,公北极熊从4个月大跟着妈妈踏上海冰那一天起,就终生不会再踏上陆地(除非当地海冰全部融化)。怀孕母北极熊则要回到巢区生产。因此,公棕熊只要守在北极熊巢区等着母北极熊回家就可以。在海冰上漂泊的公北极熊,被戴了绿帽子却浑然不知。
东线:避难&回归&竞争
哈德逊湾位于北极熊分布的最南端,这里海豹资源丰富,本来是最富饶的北极熊栖息地。然而今天,这里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地球变暖的影响。
哈德逊湾西岸的带仔北极熊
每年夏天,哈德逊湾上的海冰全部融化,所有北极熊都登上岸避难。单身熊等晚秋海冰重新冻结就可以回去了,怀孕母熊则要继续留在岸上筑巢产仔,等第二年春天再回到海冰上(连续禁食8个月)。冰融期越长,北极熊的能量赤字就越严重,超过一定限度,当地北极熊就会消亡。
就在哈德逊湾北极熊艰难求生的时候,它们讨厌的对手棕熊又来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棕熊在哈德逊湾西岸出没的传言了,但直到2008年才得到证实。现在,在马尼托巴省北部丘吉尔小镇附近的瓦普斯克国家公园,每年都有2~3只公棕熊游荡。
早在18~19世纪,马尼托巴省本来是有棕熊的,但因人类迫害而灭绝了。因此现在棕熊重返马尼托巴省,不能说是“侵略”,算是回归故土吧。
哈德逊湾西岸的公棕熊
每年当哈德逊湾的海冰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较弱的亚成年熊将首先被赶到岸上,成年公熊仍可以继续在海冰上捕猎。近年来由于海冰融化越来越早,有的亚成年熊晚春就被迫登陆,已经能赶上绒鸭和雪雁的繁殖期了。这些水鸟的卵对亚成年熊是个很好的营养补充,能帮助它们度过夏季的食物拮据期。科学家将这种现象戏称为“早来的熊有鸭蛋吃”。
然而北极熊来的再早,也没有棕熊早,北极熊要到海冰融化才登陆,而棕熊一开春就结束冬眠了,因而能更早吃到鸟卵。等棕熊吃过一茬,剩下留给北极熊的就不多了。因此,棕熊的到来会使北极熊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哈德逊湾西岸也有北极熊的重要巢区,位于丘吉尔小镇东南方向,这一地区主要是森林,流浪公棕熊目前还没有扩张到这里。哈德逊湾西北岸有过疑似杂交熊被的猎获记录,但DNA检测证实这是一只纯血棕熊,只不过颜色比较浅,目前哈德逊湾地区还没有北极熊和棕熊杂交的记录。
北极熊和棕熊在丘吉尔小镇附近彼此遥望
战争结局预测
北极熊与棕熊的战争,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在更新世的冰期,白令海的浮冰上到处都是北极熊,而阿拉斯加东南角的亚历山大群岛是北极熊的重要巢区。
冰期结束以后,公棕熊游到亚历山大群岛,强势的公棕熊开始与母北极熊交配,并在几千年间迅速侵蚀北极熊种群。如今,岛上生活的熊已经完全是棕熊的样貌了。DNA检测发现,这群熊的母系全是北极熊的,母棕熊没有参与这一过程。可见,要毁掉一个北极熊种群,少数流浪公棕熊就够了。
今天生活在亚历山大群岛的棕熊——锡特卡亚种,为公棕熊和母北极熊混血的后裔
可以预见的是,亚历山大群岛的今天就是北极群岛和哈德逊湾的明天,随着北极群岛和哈德逊湾海冰进一步消融,棕熊将完全取代这两地的北极熊。
曾有专家推测,北极熊也可能从棕熊身上获益,它们可以在棕熊猎获驯鹿后前去“分一杯羹”,也可以在棕熊冬眠的时候将其捕食。然而,这些都仅仅是猜测,在野外从未发现过,从两种熊的习性看,这两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棕熊在与北极熊的竞争中占尽优势。它们进可以扩张领地,攻打北极熊老巢,退可以守在岸上,对登陆避难的北极熊趁火打劫。北极熊不是棕熊的对手,不是打不过棕熊,而是环境对棕熊更有利。
北极熊和棕熊的“战争”形势图
有人提议,应该将侵入北极熊领地的棕熊击毙,以保护受威胁的北极熊。这一提议从未实施过。事实上,毁灭北极熊的是全球变暖,棕熊不过是一个助推因素罢了。
北极熊高度依赖海冰生存,即使没有棕熊,等北极海冰全部融化了,北极熊也还是会灭绝。与其这样,倒不如像亚历山大群岛的北极熊那样,将最后的血脉融入到棕熊体内。
40万年前,北极熊和棕熊分道扬镳。如今,气候变暖正在使它们重新归于一处。
参考文献
Polar bear–grizzly bear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autumn open-water period in Alaska.Most Northerly Observation of a Grizzly Bear (Ursus arctos) in Canada:Photographic and DNA Evidence from Melville Island, Northwest Territories.Grizzly Bear Sightings in Viscount MelvilleSound.Hybridization, ecological races and the nature of specie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ase of speciationRecent Hybridization between a Polar Bear and Grizzly Bears in the CanadianArctic.Along Canada’s Hudson Ba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grizzly, black and polar bears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A phenological comparison of grizzly (Ursus arctos) and polar bears (Ursus maritimus) as waterfowl nest predators in Wapusk National Park.The early bear gets the goose: Climate change, polar bears and lesser snow geese in western Hudson Bay.Genomic Evidence for Island Population Conversion Resolves Conflicting Theories of Polar Bear Evolution.
青绿苔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喜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林下和路边杂草丛中,是一种四季长绿的苔草 (在暖温带以南地区),其新叶与老叶的更替规律是,在夏、秋、冬三季尽管其株丛不断分蘖形成新株,但原有的叶片并不凋枯,只是在每年春季2月底至3月初,新叶不断生出情况下,越冬的老叶逐渐枯死,这个过程一般延续半个月,对放牧利用甚为有利,对建立人工常绿草地或城镇草坪,具有重大意义。据安徽生物研究所资料,青绿苔草花葶的生长,从3月2日花穗破土开始,至4月9日坚果的青熟而终止,5月19日地上部枯死。此后,处于果后营养期的株丛进入快速生长,至7月8日,平均日增长0.59毫米,最大日增长,出现在5月19~5月29日,平均日增长达1.2毫米。以后生长基本停止,分蘖速度加快,株丛最大高度达67毫米,以绿色的株丛渡过冬季。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由于其芽点分布于地下,而叶的分生组织又处于近地表的青绿苔草基部。因此,无论刈割或放牧,其生长点不易受损害,只要水肥保证,再生力非常强。如1982年7月8日刈割,产鲜草4002公斤/公顷;而8月27日测定再生草产量,竟高达12807公斤/公顷。 分根或播种繁殖。前者,在有种苗的情况下方便易行,栽种后成活率高,当年就可收获;后者,播种后,幼株生长缓慢,生长两年尚难获得较高的收获量。适应的生态幅度比较宽,广泛分布于暖温带北界以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东界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既可在沙壤土上定居,也可在强酸性黏土上生长,适应的土壤pH4.5~8。在冬季零下26℃的条件下,能安全越冬,在夏季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能正常生长。适应的降水范围是400~1300毫米。耐荫蔽,喜欢湿润环境,也非常耐水渍。既耐高温,也耐干旱。1984年7~8月份,安徽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在连续40多天未下透雨的情况下,无明显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