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十大经典相声小品,春晚10个经典小品:有的出道即巅峰,有的开播前一刻才拍板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3 01:47:14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春晚十大经典相声

十大经典小品
10
《打扑克》
时间:1994年
表演者: 黄宏侯 侯耀文
?
这部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意,利用名片这种社会道具代替扑克打牌,于是秘书管董事长、小报记者通杀的笑料一个接一个,把商业经济大潮中的种种现象,全串联起来针砭一番。
09
《英雄母亲的一天》
时间:1989年
表演者:赵丽蓉、侯耀文
?
?
这部小品中,侯耀文饰演的电视导演力图拍摄英雄母亲的正面形象,可赵大娘偏偏不买账,坚持一以贯之的质朴得语言和生活方式,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人记忆犹新。
08
《心病》
时间:2003年
表演者:赵本山 高秀敏 范伟
?
《心病》故事发生的背景依然是农村,但是却嫁接进「心理诊所」这个新鲜的外来事物,强大的反差令人错愕,却创造出极富有冲突的故事场景。
07
《卖拐》
时间:2001年
表演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在小品创作上,《卖拐》是一次巨大的革新。它彻底地摆脱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教化的束缚,在创作上完全自由。
06
《不差钱》
时间:2009年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丫蛋、毕福剑
05
《主角与配角》
时间:1990年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主角与配角》是陈佩斯与朱时茂两人第五次合作上春晚,节目播出后在全国轰动。从那一年起,小品正式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
04
《打工奇遇》
时间:1996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
讽刺了不道德、不健康的商业行为,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顾客,挣昧着良心的“黑心钱”。小品很有创意、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03
《吃面条》
时间:1984年
表演者: 陈佩斯、朱时茂
《吃面条》是小品诞生之初的经典,它也是春晚上第一个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主题的小品,在一个需要笑声、需要放松的年代,显得尤为稀缺、可贵。
02
《昨天 今天 明天》
时间:1999年
表演者: 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在栏目《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的牵扯下,赵本山和宋丹丹把该说和不该说的实话都抖了出来,包袱一个接一个。这个作品堪称神作,通篇妙语连珠,自此奠定了大叔小品王的地位。
01
《如此包装》
时间:1995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
小品紧跟时代,立意讽刺演艺圈内流行的包装热。这部作品的节奏舒缓、轻松,包袱不多,但每一个都清脆响亮,适得其所。

春晚经典小品有哪些?

春晚经典小品有:
1、《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春晚最强节目之一,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黑土和白云参加《实话实说》央视栏目,回忆社会几十年变化的故事。主演包括: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2、《拜年》
《拜年》,出现在1998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养鱼大户赵老蔫因承包鱼塘与范乡长小舅子产生矛盾,儿到范乡长家拜年发生的故事。主要演员有: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3、《打工奇遇》
《打工奇遇》,出现在1996年春晚,主要讲述了老太太碰上了赚黑心钱的老板,最终老太太勇敢反抗告发实情的故事。主要演员有:赵丽蓉、巩汉林、金珠。
4、《超生游击队》
《超生游击队》,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一对躲避超生检查的夫妇在城市街头流浪而后放弃继续超生念头的故事。主要演员有:黄宏、宋丹丹。
5、《相亲》
《相亲》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原本就是老同学的徐老蔫和马丫在各自儿女的撮合下进行相亲的故事。主演有:赵本山、黄晓娟。
6、《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讲述了饰演叛徒的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八路军,最后回归了叛徒的形象故事。主演有:陈佩斯、朱时茂。
7、《如此包装》
《如此包装》出现在1995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主演本来想拍摄了评戏的MTV,结果拍摄出了说唱版的评戏《花为媒-报花名》的故事。主演有:赵丽蓉、巩汉林、孟薇等。
8、《打扑克》
《打扑克》出现在1994年春晚中,讲述了一位采购员在火车上偶遇的老同学记者,为了消遣他们用手里的名片打扑克的故事。主演有:黄宏、侯耀文。
9、《牛大叔提干》
《牛大叔提干》出现在1995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因为马经理不在,牛大叔为了村里学校的玻璃假扮马经理陪酒的故事。主演有:赵本山、范伟、张玉屏。
春晚经典小品有如下:
1、《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春晚最强节目之一,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黑土和白云参加《实话实说》央视栏目,回忆社会几十年变化的故事。主演包括: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2、《超生游击队》
《超生游击队》,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一对躲避超生检查的夫妇在城市街头流浪而后放弃继续超生念头的故事。主要演员有:黄宏、宋丹丹。
3、《相亲》
《相亲》出现在1990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原本就是老同学的徐老蔫和马丫在各自儿女的撮合下进行相亲的故事。主演有:赵本山、黄晓娟。
4、《打扑克》
《打扑克》出现在1994年春晚中,讲述了一位采购员在火车上偶遇的老同学记者,为了消遣他们用手里的名片打扑克的故事。主演有:黄宏、侯耀文。
5、《牛大叔提干》
《牛大叔提干》出现在1995年春晚中,主要讲述了因为马经理不在,牛大叔为了村里学校的玻璃假扮马经理陪酒的故事。主演有:赵本山、范伟、张玉屏。
6、《扶不扶》
沈腾和马丽的《扶不扶》,它关注到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让人很有代入感,而且笑点多多。
“你这走是能走啊,但你这是按表走的啊!”“郝建那名是我妈起早贪黑给我起的,到你这儿怎么成脏话了呢?”这些台词简直相当经典啊。
7、《机器人趣话》
1996年,蔡明就在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中演了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可以调节各种模式,有善解人意型、有家庭型、有事业型,整个小品情节非常好玩儿。
郭达还在小品中说人类有感情,但机器人没有,小品主旨还是很有意思的嘛,也出了不少经典台词,诸如“怎么长得像蔡明,怪不得给我打了8折呢!”
“你叫什么名字啊?缺心眼子。”等等,都是当年的流行语啊!
8、《卖拐》
2001年春晚,赵本山和高秀敏、范伟一起带来的《卖拐》,到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没事儿走两步”等台词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日常用语,真的很厉害!
9、《如此包装》
1995年,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的《如此包装》更经典,巩汉林一心想把赵丽蓉包装成为时尚的大明星,情节非常好玩儿。
10、《打工奇遇》
1996年,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了《打工奇遇》,这个小品的立意也很好,旨在抨击不诚信经营、倡导“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
这个小品里的经典台词,想必很多人都张口就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
听我给你吹……”
小品创作要点:
1、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灵感。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
2、题材宜小不宜大,要“大题小做”,不要“小题大做”。
3、要有笑料和“包袱”,语言要生动、幽默、诙谐,不要扳着面孔说话。
4、不要把小品写成相声或小戏剧,要突出小品的特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品

小品春晚经典有哪些?

1、《如此包装》是由由二群执导,石林、沈永年创作,赵丽蓉、巩汉林、孟薇等表演的小品,于1995年1月30日在《199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
该作品讲述了赵丽蓉来到一家包装公司拍摄了评戏的MTV,结果拍摄出了说唱版的评戏《花为媒-报花名》。
2、《老将出马》是1999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CCTV1)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个小品节目,由赵丽蓉、巩汉林、金珠夫妇主演。该小品讲述的是一个单位领导为迎接外国朋友而练出带有方言味儿的英语的搞笑故事。是赵丽蓉在世前的最后一次春晚小品。
3、《太后大酒楼》,相当于《打工奇遇》的第二部。是2016年《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
相当于小品的《打工奇遇》的第二部,本小品记述了在《打工奇遇》20年后,巩汉林和金珠旅游,去太后大酒楼吃饭的故事,后来帮助扮成金姐的稽查员将太后大酒楼的黑心老板(二十年前太后大酒楼老板的儿子)抓获。
4、《不差钱》是马立娟、高大宽导演,崔凯、徐正超、尹琪编剧,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表演的小品。该小品于2009年1月25日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5、《打工奇遇》是由由二群导演,石林、沈永年创作,赵丽蓉、巩汉林、金珠表演的小品,于1996年2月18日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
该小品讲述了单纯想打工学本事的淳朴老太太碰上了哄抬物价赚黑心钱的狡猾老板,最终老太太遵从内心的真实选择向物价局打电话告发实情的故事 。
小品春晚经典如下:
1、《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 由陈佩斯、朱时茂在1990年出演,小品中人物一正一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小品结构紧凑,包袱不断。也是从那年的春晚开始,小品这种节目类型在春晚的舞台上正式取代相声,成为了晚会的第一主角。
2、《卖拐》
《卖拐》由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在2001年春晚表演。节目颠覆了人们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观念的认识。善被嘲弄,忽悠欺诈占了上风,在笑声中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善恶现象。
3、《打扑克》
《打扑克》是由黄宏和侯耀文在1994年春晚表演的小品。小品创意新奇,构思巧妙,用扑克牌这种日常娱乐工具无情讽刺了官场的腐败,针砭了社会的丑恶现象。
4、《打工奇遇》
《打工奇遇》是赵丽蓉老师又一力作,这也可以看作是小品《如此包装》的姊妹篇,小品将传统道德和现代利益的冲突表现得非常到位,告诉我们在商品时代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摒弃什么,小品讽刺意味强烈。赵丽蓉老师将曲艺融入小调,幽默风趣。
5、《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是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在1999年春晚表演的。小品借助当时火爆的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形式,小品中赵本山、宋丹丹两人包袱一个接着一个,连崔永元在两位大师面前都有些招架不住。

历届春晚小品相声

  羊年春晚在即,相声小品一向是春晚的重头戏,也是主打。下面就跟随我来回顾一下历届春晚小品相声。
   历年春晚小品相声节目单(83-14年)
   1983年
  相声:《山村小景》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相声:《小小雷峰》 演员:马季 赵炎
  相声: 《说一不二》 演员:马季 赵炎
  小品:《逛厂甸》 演员:斯琴高娃 严顺开
  喜剧小品:《吃鸡》 演员:王景愚 姜昆
  相声:《错走了这一步》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相声:《对口词》 演员:姜昆 李文华
  相声:《战士之歌》 演员:姜昆 李文华
  相声(暂缺名称,一共为两段)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和石富宽,时间长度为30分钟.
  喜剧小品:《弹钢琴》 演员:严顺开
  喜剧小品:《阿Q的独白》 演员:严顺开
  相声录象:《戏剧杂谈》 演员:侯宝林(已故,1993年2月) 郭全宝(已故,2004年7月)
   1984年
  相声:《宇宙牌香烟》 表演者:马季
  哑剧小品:《淋浴》 演唱者:游本昌
  小品:《吃面条》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相声小段:《春联》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1985年
  相声:《大乐、特乐》 表演者:马三立(已故.2003年2月)
  喜剧小品:《拍电影》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相声:《看电视》 表演者:姜昆 李金宝
   1986年
  相声:《虎年谈虎》 表演者:刘伟 冯巩
  相声:《怪声独唱》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小品:《送礼》 表演者:李婉芬(已故,2000年) 周国治(已故,2007年3月)
  相声:《戏迷》 表演者:侯耀文 石富宽
  相声:《照相》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小品:《羊肉串》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相声:《唱歌的姿势》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987年
  相声:《巧对影联》 表演者:刘伟 冯巩
  动物小品:《家庭宴会》(录像) 配音:王明玉 李扬等
  小品:《恩爱夫妻》 表演者:王馥荔 陈裕德(已故,1996年)
  相声:《学播音》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相声:《虎口遐想》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相声小品:《拔牙》 表演者:赵连甲 王刚
  小品:《产房门前》 表演者:郭达 杨蕾 高兰村 邹小茜
  相声:《打岔》 表演者:侯耀文 石富宽
  相声:《五官争功》 表演者:马季 赵炎 王金宝 冯巩 刘伟
  小品 表演者: 韩善续
  相声 表演者 程之 曹铎
   1988年
  小品:《急诊》 表演者:游本昌 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王丽云 薛培培
  相声:《求全责备》 表演者:刘伟 冯巩 牛振华(已故,2004年5月) 李艺 戴志诚 郑健 赵保乐
  相声联说:《对话趣谈》 表演者:常宝华 常圆 单联丽 王荃 李博成 李博良 卡尔罗 李立山
  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 表演者: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朱世慧 郭达 杨蕾 石富宽 崔喜跃
  相声:《攀比》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歌剧小品:《狗娃与黑妞》 表演者:陈佩斯 小香玉
  相声:《电梯奇遇》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小品:《接妻》 表演者: 沈伐 岳红
  小品:《门铃声声》 表演者:李文启 熊小田
  相声:《巧立名目》 表演者:牛群 李立山
   1989年
  相声:《送春联》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小品:《招聘》 表演者:笑林 师胜杰 黄宏 方青卓
  相声:《送别》 表演者:刘伟 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相声:《生日祝辞》 表演者:冯巩 牛群
  小品:《懒汉相亲》 表演者: 雷恪生 赵连甲 宋丹丹
  小品:《胡椒面》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相声:《捕风捉影》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相声:《太挤了》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1990年
  相声:《学唱歌》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相声:《无所适从》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小品:《相亲》 表演者:赵本山 黄晓娟
  相声:《三顾茅庐》表演者:刘伟 刘惠
  小品:《打麻将》 表演者:岳红 巩汉林
  相声:《二重唱》 表演者:戴志诚 郑健
  小品:《难兄难弟》 表演者:严顺开 黄宏
  哑剧小品:《举重》 表演者:王景愚
  小品:《主角与配角》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1年
  喜剧小品:《手拉手》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相声:《着急》表演:姜昆 唐杰忠
  相声:《亚运之最》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喜剧小品:《陌生人》 表演者:巩汉林 蔡明
  戏曲哑剧小品:《洞房花烛夜》 表演者:白淑贤 张寄蝶
  喜剧小品《小九老乐》 表演者:赵本山 杨蕾
  喜剧小品:《乡音》 表演者:魏积安 赵连甲 常佩双
  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相声:《学唱》 表演者:白桦 邓小林
  相声:《训徒》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史可达
   1992年
  相声:《小站联欢会》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年月) 石富宽
  小品:《秧歌情》 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川剧小品:《戒赌》 表演者:宋小林 喻海燕 刘玉梅
  相声:《美丽畅想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小品:《我想有个家》 表演:赵本山 黄晓娟
  相声:《办晚会》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动物小品:《超生游击队》 演出单位:上海人民杂技团
  短剧:《拜年》 演出单位: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相声:《民族乐》 表演者:克里木(维族) 常佩业
  小品:《妈妈的今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年月) 巩汉林 李文启
  相声:《宠物热》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小品:《草台班子》 表演者:郭昶(已故,年月) 黎舒兰 潘长江
  相声:《论捧》 表演者:阎月明 李建华 王平
  相声:《改门脸》 表演者:唐爱国 齐立强
  小品:《姐夫与小舅子》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3年
  小品:《擦皮鞋》 表演者:黄宏 魏积安
  戏曲小品:《群丑争春》 表演者:朱世慧 寇春华 牛得草(已故,年月) 张寄蝶 刘异龙 林继凡 李笑非 任廷芳 王道正等
  小品:《老拜年》 表演者:赵本山 王中青 苏杰 阎淑萍
  小品:《张三其人》 表演者:严顺开 赵玲琪 杨新鸣 徐小帆 鞠波
  相声:《楼道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小品:《桥》 表演者:潘长江 黄小娟
  川剧小品:《射雕》 表演者:王馥荔 邓婕 陈小艺
  相声:《拍卖》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小品:《推销》 表演者:张国立 刘亚津 张敬
  相声《字迷》 表演者:杨振华 杨瑞库
  小品:《多多关照》 表演者:陆鸣 孙仲江
  小品:《黄土坡》 表演者:郭达 蔡明
  相声:《侯大明白》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年月) 石富宽
  小品:《市场速写》 表演者:郭冬临 张慈 法比奥(意大利)
  相声:《新名词》表演者: 高洪胜 李立山
   1994年
  小品:《越洋电话》 表演者:郭达 蔡明
  小品:《密码》 表演者:高秀敏(已故,00年月) 赵世林
  群口相声《跑题》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阎月明 单联丽
  小品:《八哥来信》 表演者:王馥荔 戚慧 赵亮
  小品:《吃饺子》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000年月) 李文启 王涛
  小品:《打扑克》 表演者:黄宏 侯耀文(已故,00年月)
  小品:《上梁下梁》 表演者:郭柏松 杨瑞瑞
  相声:《点子公司》 表演者:冯巩 牛群
  魔术小品:《大变活人》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等
  小品:《拆迁变奏曲》表演者:魏吉安 杨蕾 韩善续
   1995年
  小品:《找焦点》 表演者:黄宏 杨蕾
  小品:《如此包装》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年月) 巩汉林 孟薇等
  相声:《谁有毛病》 表演者:刘俊杰 赵炎
  小品:《父亲》 表演者:郭达 蔡明 赵宝乐 于海伦等
  相声《最差先生》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小品:《牛大叔“提乾”》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张玉屏
  小品《有事您说话》 表演者:郭冬临 李文启 买红妹
  小品:《纠察》 表演者:孙涛 郭月
  群口相声《新春乐》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常贵田 阎月明
   1996年
  三地相声:《一样不一样》 表演者:王平 唐杰忠(北京) 王谦祥 李增瑞(上海) 常贵田 王培元(西安)
  小品:《机器人趣话》 表演者:蔡明 郭达
  三地小品:《一个钱包》 表演者:李丁 刘淑萍 杨新鸣(北京) 魏启明 童正维 何冰(上海) 李琦 句号 王艳梅(西安)
  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北京国安足球队 上海申花足球队 西安球迷
  小品:《打工奇遇》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年月) 巩汉林 金珠
  小品:《今晚直播》 表演者:黄宏 徐帆
  小品:《路口》 郭冬临 魏积安 赵亮
  小品:《三鞭子》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李海
  相声:《明天会更好》 表演者:牛群 冯巩
  相声:《老少乐》 表演者:马季(已故,年月) 刘伟
   1997年
  相声:《两个人的世界》 表演者:冯巩 牛群
  相声: 送福 表演者: 唐杰忠 刘流
  小品:《柳暗花明》 表演者:魏积安 高秀敏(已故,年月)
  小品:《过年》 表演者:郭达 蔡明 郭冬临
  小品:《三姐妹当兵》 表演者:孙涛 景风凌 王景 郭月
  相声小段:《送春联》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相声小段 表演者: 程前 朱军
  相声:《送您一支歌》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小品:《鞋钉》 表演者:黄宏 巩汉林
  小品:《红高粱模特队》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等
  幽默体操小品:《宇宙体操选拔赛》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李宁 李大双 李小双 李敬 李春阳 李小鹏
  小品:《戏里戏外》 表演:牟洋 于海伦 黄玉玲
  相声:《京九演义》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年月) 石富宽
  相声小段:《打传呼》 表演者:师胜杰 赵宝乐
   1998年
  相声:《坐享其成》 表演者:牛群 冯巩
  小品:《我在马路边》 表演者:严顺开 杜宁琳 赵玲琪 蒋小涵
  小品:《回家》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小品:《拜年》 表演者:赵本山 高秀敏(已故,年月) 范伟
  小品:《一张邮票》 表演者;潘长江 黑妹 大山(加拿大)
  小品:《东西南北兵》 表演者:范明 赵亮 林永健 范雷 吴军 田梅荣 马静 高音 管琳娜 王霞
  相声:《同桌的你》 表演者:师胜杰 孙晨
  小品:《王爷邮差》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9年
  相声:《同喜同乐》 表演者:大山(加拿大) 卡尔罗(南斯拉夫) 露露(贝宁) 莫大伟(美国)
  小品:《将心比心》 表演者:高秀敏(已故,00年月) 范伟 黑妹
  小品:《老将出马》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000年月) 巩汉林 金珠
  相声:《瞧这俩爹》 表演者:冯巩 牛群
  小品:《爱父如爱子》 表演者:严顺开 凯丽 李丁 王景
  小品:《真情0秒》 表演者:孙涛 林永健 毛孩 周炜 范雷
  小品:《打气儿》 表演者:黄宏 句号
  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 表演者: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相声:《白吃》 表演者:奇志 大兵
  小品:《球迷》 表演者:郭达 蔡明 郭冬临
  小品:《减肥变奏曲》 曾志伟(中国香港) 沈殿霞(中国香港) 潘长江 李琦 张力 孙福明 郑琦 刘小梅 张海燕 刘流
点击下一页继续访问
   我特别推荐

历届春晚小品相声


   2000年
  相声:《旧曲新歌》 表演者:冯巩 郭冬临
  小品:《同桌的她》 表演者:潘长江 巩汉林 王思懿
  小品:《钟点工》 表演者:赵本山 宋丹丹
  小品:《爱笑的女孩》 表演者:文兴宇(已故,年月) 蔡明 句号
  小品:《小站故事》 表演者:黄宏 凌峰(台湾)
  小品:《青春之约》 表演者:郭达 孙涛 唐静 苏岩
  相声:《谈情说爱》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2001年
  小品 《红娘》 表演:郭达、蔡明、刘桂娟、刘小梅 伴奏:中国戏曲学院
  相声 《得寸进尺》 表演:冯巩、郭东林、郭月
  相声《踩脚》演员:姜昆、戴志诚
  小品 《家有老爸》 表演:黄宏、林永健 黑妹
  相声 《戏迷》 表演:刘俊杰、唐杰忠 伴奏:天津艺术学校乐队
  相声 《咱也试一把》 表演:笑林、王平、尹卓林、赵保乐
  小品《卖拐》表演:赵本山、高秀敏(已故,年月)、范伟
  小品《说声对不起》表演:句号、洪剑涛、唐静
  小品《三号楼长》表演:潘长江、黄晓娟、闫学晶、孙坤元
   2002年
  相声:《台上台下》冯巩、郭冬临、陆鸣
  小品:《花盆儿》黄宏、巩汉林、张凯丽
  群口相声:《马年颂马》侯耀文(已故,年月)、石富宽、师胜杰、王平、刘流
  小品:《智力闯关》王女士、李咏、鞠萍、秦梦瑶、刘小源、王子腾
  小品:《卖车》赵本山、高秀敏(已故,年月)、范伟
  相声:《妙趣网生》姜昆、戴志诚
  小品:《邻里之间》牛群、蔡明、郭达
  小品:《圆梦》魏积安、杨蕾、刘敏
  相声短剧:《谁怕贝勒爷》金士杰、赵自强、倪敏然、李建常
   2003年
  6.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表演:郭冬临、金玉婷、小叮当
  8.相声:《今非昔比》表演:陈寒柏、王敏
  11.小品:《足疗》表演:黄宏、牛莉、沉畅
  14.小品:《都是亲人》表演:郭达、蔡明、李文启、刘晓梅
  24.小品:《心病》表演:赵本山、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范伟
  27.相声:《说广告》表演:王振华、何军
   2004年
  2、群口相声《十二生肖大拜年》(表演: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石富宽、刘亚津、刘俊杰、刘全刚、郑健、刘惠、李嘉存、陈寒柏、王敏、刘流、张大礼)
  4、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表演:冯巩、刘金山、李志强、周涛、朱军)
  8、小品《好人不打折》(表演:郭冬临、郭达、杨蕾)
  10、小品《讲故事》(表演:严顺开、洪剑涛、小叮当)
  14、相声小段《如此指导》(表演:博林、卓林)
  16、小品《兄弟》(表演:黄宏、程煜)
  20、小品《都市外乡人》(表演:巩汉林、韩再芬、柏青)
  25、小品《送水工》(表演: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
  27、小品《婚礼》(表演:蔡明、英壮、李咏、王晴、李恺悦)
   2005年
  三、相声《咨询热线》 演员:李伟健、武宾
  五、小品《祝寿》 演员:魏积安、刘小梅、黄晓娟、孙涛、宋宁、小叮当
  七、小品《装修》 演员:黄宏、巩汉林、林勇健
  十、小品《男子汉大丈夫》 演员:郭冬临、牛莉、李根
  十三、小品《魔力奥运》 演员:邹德江、潘长江、刘亚津、陈寒柏、王志伟、傅琰东、汪燕飞、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等九人
  十七、小品《浪漫的事》 演员:郭达、蔡明、韩影、于恒
  二十一、情景相声《笑谈人生》 演员:冯巩、朱军、蔡明
  二十五、小品《功夫》 演员:赵本山、范伟、蔡维利、王小虎
  二十七、小品《汇报咏叹调》 演员:许晓明、魏真柏、朱丹萍
  三十三、群口相声《鸡年说鸡》 演员: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石富宽、郑健、李嘉存
  三十六、小品《明日之星》(亦名《非常明星》) 演员:李咏、魏三、孙小宝、模特两人
   2006年
  5、小品《马大姐外传》 表演:蔡明、郭达、岳秀清
  8、小品《招聘》表演:周锦堂、余信杰、尹北琛、田克兢
  10、相声《谁让你是优秀》 表演:大兵、赵卫国
  13、小品《打工幼儿园》表演:牛群、刘小梅、闫学晶
  16、小品《邻居》表演:黄宏、巩汉林、林永健、刘亚津
  19、小品《实诚人》 表演:郭冬临、魏积安、黄晓娟
  22、小品《说事儿》表演: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25、相声《新说绕口令》 表演:刘增锴、朱德刚(台湾)
  28、小品《粑耳朵》 表演:张德亮、赵亮、张玺
   2007年
  4 相声《咱村里的事》  冯巩、李志强
  6 相声《免费电话》  李金斗、大兵、赵卫国
  9 小品《送礼》  郭达、蔡明、句号、王晴
  12 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 潘长江、金玉婷
  15 小品《考验》  黄宏、牛莉、雷恪生
  20 小品《回家》  郭冬临、邵峰
  22 相声《我惯着他》 赵炎、周炜
  27 小品《策划》  赵本山、牛群、宋丹丹
  28 小品《假话真情》  严顺开、林永健、刘小梅、刘桂娟
   2008年
  3 小品《街头卫士》(句号、韩雪、周炜)
  6 小品《梦幻家园》(蔡明、王平、郭达)
  8 相声《疯狂股迷》(武宾、李伟健)
  10 小品《军嫂上岛》(孙涛、黄晓娟、金玉婷、尹北琛)
  15 相声剧《公交协奏曲》(冯巩、阎学晶、王宝强)
  19 小品《新闻人物》(郭冬临、周涛)
  23 小品《开锁》(黄宏、巩汉林、董卿、林永健)
  27 小品《火炬手》 (赵本山、宋丹丹、刘流)
   2009年
  03、相声《我有点晕》表演:姜昆,戴志诚
  05、群口相声《团团圆圆》表演:李伟建,武宾,朱得刚,樊光耀,董卿
  09、小品《吉祥三宝》 表演:孙涛,邵峰,刘淑平
  11、群口相声《五官新说》表演:刘伟,郑健,马东,大山,周炜
  15、小品《黄豆黄》表演:黄宏,巩汉林,魏积安,黄晓娟
  17、小品《水下除夕夜》表演:尚大庆,杨大鹏,范蕾,金洋,王红波,侯世甲,胡杨
  19、小品《北京欢迎你》表演:郭达,蔡明,赵麟,杰尔米,于恒,黄杨,宋阳
  23、相声剧《暖冬》表演:冯巩,金玉婷
  27、小品《不差钱》表演: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等
   2010年
  2.相声剧 《不能让他走》表演者:冯巩、刘金山、邵峰、闫学晶、韩雪
  4.小品 《一句话的事儿》表演者:郭冬临、牛莉、刘鉴
  7.相声 《和谁说相声》表演者:姜昆、戴志诚、赵津生
  9.小品《美丽的尴尬》表演者:金玉婷、黄宏、巩汉林、林永健
  11.小品 《我心飞翔》表演者:殷桃、闫妮、刘敏、柴权、刘思言、陈维涵
  14.小品 《五十块钱》表演者:周锦堂、尹北琛、李铁
  18.小品 《家有毕业生》表演者:蔡明、郭达、郭笑、黄杨
  25.小品 《捐助》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孙立荣、于洋
  32.相声 《大话捧逗》表演者:贾玲、白凯南
  37.相声 《超级大卖场》表演者:李伟健、武宾
   2011年
  春晚节目总导演:哈文
  4、群口相声:《小合唱》王宏伟 佟铁鑫 吕继宏 刘和刚 周炜
  7、小品:《天网恢恢》蔡明 王宁 常远 郭丰周
  12、小品:《荆轲刺秦》黄宏 沙溢 邵峰
  15、小品:《今天的幸福》沈腾 黄杨 艾伦
  19、小品:《爱的代驾》冯巩 牛莉 闫学晶
  21、小品:《面试》郭冬临 魏积安 何军 傅浚淇
  23、相声:《奋斗》曹云金 刘云天
   2012年
  9 相声:《奋斗》曹云金 刘云天
  11 小品:《天网恢恢》蔡明 开心麻花剧团
  17 小品:《荆轲刺秦》黄宏 沙溢 邵峰
  20 小品:《我们的幸福》开心麻花剧社
  22 相声:《爱的代驾》 冯巩 牛莉 闫学晶
  25 小品:《面试》 郭冬临 魏积安 何军 富俊淇
  38 小品:《好人好事惹误会》(暂定名)赵本山 宋小宝 赵海燕 杨冰
  45 小品:《老爸老妈》倪大红 张凯丽
   2013年
  4、小品《我要上春晚》——周炜、《我要上春晚》选手
  6、小品《想跳就跳》——潘长江、蔡明、郭丰周
  9、相声《这事儿不赖我》——曹云金、刘云天
  12、小品《大城小事》——艾伦、王宁、常远
  17、小品《你摊上事儿了》——孙涛、秦海璐、方清平、王茜华
  20、小品《今年的幸福2》“开心麻花” ——沈腾、马丽
  26、相声剧《搭把手不孤独》——冯巩、郭冬临、阎学晶
  30、相声《追着幸福跑》——郭德纲、于谦
  37、相声《东西南北大拜年》——赵炎 及相声大赛成员
   2014年
  5.小品《扰民了你》(表演者:蔡明、华少、大鹏、岳云鹏、穆雪峰)
  9.小品《扶不扶》 (表演者:沈腾、马丽、杜晓宇)
  19.相声《说你什么好》 (表演者:曹云金、刘云天)
  22.小品《我就这么个人》 (表演者:冯巩、曹随峰、蒋诗萌)
  27.小品《人到礼到》 (表演者:郭冬临、牛莉、邵峰)
   2015央视春晚播出时间:2015年2月18日(除夕)20:00
   2015央视春晚节目单(预测版):
  1、 开场舞蹈(开春)全体舞蹈演员
  2、 主持人开场大拜年 6位主持人
  3、 歌曲组合(欢天喜地过大年)
   4、 相声(麻烦不麻烦)曹云金、刘云天
  5、 舞蹈(魅力中国)吉林歌舞团、中央舞蹈团
   6、 相声(细说年俗)马东、刘伟、郑健、周炜
  7、 歌曲(中国梦)日照明星
  8、 贺年榜【1】
  9、 歌舞(美丽青春曳步舞)R.Z.S 舞团
   10、 小品(过年)郭冬临、牛莉、魏积安
  11、 创意节目(梦幻春晚)魔幻三兄弟
  12、 儿童节目(羊羊过大年)海娃幼儿学院
  13、 歌曲(静静河水)李健、萧敬腾
   14、 小品(爱情公寓)孙艺洲、李金铭、赵文琪、邓家佳、金世佳、陈赫
  15、 歌曲(小小世界)娄艺潇
  16、 贺年榜【2】
  17、 民俗歌舞(大联欢)各少数民族舞蹈代表
   18、 小品(戏里戏外)刘小光、田娃、毕福剑
  19、 歌曲(连年有余)戴玉强、张燕
  20、 近景魔术(时间)刘谦、董卿
  21、 军旅歌曲合唱(祖国光荣)总政歌舞团
   22、 相声(时间去哪了)大兵、赵卫国
  23、 2014中国好声音联唱(唱响春晚)
  24、 歌曲(美丽中国梦)曹芙嘉
   25、 小品(力争第一)冯巩、邵峰、阎学晶
  26、 武术节目(中华武术魂)成龙
  27、 贺年榜【3】
  28、 戏曲节目(万紫千红梨园春)中国京剧院
  29、 歌曲(盛世之春)廖昌永、张也、阎维文
  30、 零点钟声(2015)
  31、 迎春大联欢(中国年)全体舞蹈演员
  32、 歌曲(拜年歌)严当当、吴春燕、王丽达、雷佳、陈莉莉
   33、 小品(一切只为你)蔡明、郭达、黄杨
  34、 创意歌舞(春之声圆舞曲)钢琴演奏:郎朗、玖月奇迹
  35、 结束歌曲(难忘今宵)杨洪基、关牧村、佟铁鑫、王霞、王莹、莫华伦
   我特别推荐

春晚10个经典小品:有的出道即巅峰,有的开播前一刻才拍板

自从1979年开播以来,央视春晚经历了43个年头。
在这么多场春节联欢晚会中,涌现出诸多经典的小品,其中有不少至今仍被网友们一再提起,也是我们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下面茄哥就来列举出10部经典小品:
1、《吃面条》
1982年,朱时茂因主演谢晋导演的《牧马人》成为内地当红小生,而陈佩斯也因参演《瞧这一家子(1979)》、《琵琶魂(1982)》、《夕照街(1983)》等片在电影圈崭露头角。
两人于1984年携手登上春晚,贡献出春晚 历史 上第一部小品《吃面条》。
《吃面条》是一个简单的故事,陈佩斯饰演的陈小二,为了实现演员梦,跑去当群演,拍的戏是一个吃面条的镜头。导演(朱时茂 饰)教他两句台词,他却记不住,结果吃了一大桶面,戏还没拍好,最后实在撑不住只好开溜。
陈佩斯的小品没有过多的语言,他擅长用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来达到逗乐观众的效果。这也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表演功底,而朱时茂的配合也相当默契,从这部小品开始,两人的长久合作也由此展开。
虽然整部小品只有13分钟,但陈佩斯和朱时茂在排练时却遇到很大的挫折,曾经三度想要放弃。直到春晚直播开始前不到半小时,这部小品还没有完全得到通过,最后是导演黄一鹤顶住压力同意的。
黄一鹤对《吃面条》的评价极高,他说:“《吃面条》是我们春晚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在中国的文艺 历史 上,它的地位毋庸置疑。
2、《招聘》
1989年, 黄宏 首次登上春晚,表演小品《招聘》。
这是由他创作的剧本,演员还有 笑林、师胜杰 和 方青卓 ,讲的是一个公司在招聘业务员,要求应聘者需要具备喝酒的能力,结果弄巧成拙,闹出了笑话。
笑林饰演招聘经理,师胜杰、方青卓和黄宏三人先后来应聘,接到了喝酒的任务,都喝得酩酊大醉,却把经理交代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这个小品,一是揭示了喝酒要适中的道理,二是讽刺 社会 上存在的不正之风。
黄宏早在1987年就带着小品《左邻右舍》去春晚剧组报名,但那一次没能通过,直到1989年才得偿所愿,也开启了一个时代。
令人惋惜的是,小品中的笑林和师胜杰两位演员都已经不在了。
笑林是相声大师马季的弟子,原名赵小林,2015年因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9岁;师胜杰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也是笑林的同门师叔,2018年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去世,享年66岁。
3、《主角与配角》
陈佩斯11次登上央视春晚,其中有10次都是与朱时茂合作的,两人是一辈子共同进退的好兄弟。
如果说《吃面条》开启了春晚的小品时代,那么1990年 《主角与配角》 的成功,就是小品正式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第一主角的标志。
这部小品的创作灵感源于陈佩斯和朱时茂日常创作小品时,每当意见不合,朱时茂都会以在电影制片厂演过主角自居,嘲笑陈佩斯出道时不过是个跑龙套的。
两人便以这种日常争执为引线,写出了《主角与配角》的故事。
导演黄一鹤对这部小品评价极高,曾不遗余力促成其走上春晚。
但节目审核认为故事中让叛徒反串正面角色有点三观不正,希望能改一改;陈佩斯则坚持春晚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开心的,不应该背上过多负担,他的坚持最终令小品得以原汁原味展现在观众面前。
4、《相亲》
赵本山曾经是春晚小品一哥,他的辉煌人生是从1990年春晚开始的。早在1988年,赵本山就携带小品《老有少心》参加春晚的评审,但由于故事中土话太多被刷下来,就没给上,这样一拖就是一年。
到了1989年底,在导演黄一鹤的帮助下,经过修改,《老有少心》得以通过,并最终把小品名改成 《相亲》 。
结果可谓出道即巅峰,一炮而红。
赵本山那时候只有33岁,但在小品中装扮成一个58岁的老头,也是惟妙惟肖。
有人说赵本山的成名招牌就是“三丑”,就是扮相丑、语言丑和动作丑,与陈佩斯的风格不同,却也是独树一帜,亦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从这一年开始,赵本山一共登陆春晚21次,在小品演员中最多,俨然成为“春晚一哥”。
5、《草台班子》
1992年登上春晚的 《草台班子》 是由广东电视台选送,王庆等编剧集体创作,马大龙执导。
故事讲述一个资金困难的剧组得到了赞助商侯先生(郭昶 饰)3万元赞助,但因侯先生想要在电影中植入广告而引发了一连串的笑料。
郭昶和潘长江合称南北笑星,他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肯定。
潘长江因为这部小品在内地打响了知名度,从此演艺道路一帆风顺。
郭昶在小品中是核心的人物,但此后他的发展空间却很局限,只好回到广东台继续从事他擅长的电视剧表演,曾参演过《万花筒》、《情满珠江》、《陈梦吉传奇》等口碑好剧。
2000年,广东台推出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郭昶在剧中饰演康家的二佬康祈宗,将一个原本设定中的配角演成了主角,其形象在广东一带深入人心。
可惜的是,他在2003年被查出患上胃癌,仍带病继续演戏,直到2006年6月14日在广东省中医院病逝,享年仅50岁。
6、《打扑克》
到了1994年,黄宏的风格已经日趋成熟。这一年,黄宏带来了小品 《打扑克》 ,这是根据一部小小说改编的小品,黄宏和焦乃积联手编剧。
故事讲述采购员 黑桃K (黄宏 饰)在火车上偶遇老同学记者 红桃J (侯耀文 饰),为了消遣一起“打扑克”的故事。
有趣的是小品中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扑克,而是两人身上所携带的的名片,就用名片人物的 社会 角色来区别他们的“大小”。
“一把小科长”、“六个处长管六个科长”、“现在的名片是你送给我我送给你,十个名片九个经理,就剩下一个还是经理助理”——小品中的妙语连珠令人拍案叫绝,而隐藏在生动故事背后揭露的 社会 现象和反映的现实问题都发人深省。
这部针砭时弊的小品直到现在仍经常被网友们提起,这足以证明好的作品不仅有感染力,更有生命力。
令人惋惜的是,侯耀文在2007年6月23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仅59岁。
7、《如此包装》
赵丽蓉和巩汉林都是央视春晚老熟脸,1995年他们又合作推出了小品《如此包装》。
故事讲述唱评戏的赵丽蓉得到一家包装公司的青睐,欲求合作推出说唱版评戏《花为媒-报花名》,双方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引发了各种笑料。
“包装” 是当时一个时髦的关键词,石林和沈永年抓住了这个主题而创作了《如此包装》的剧本。
作品中将传统评戏和说唱艺术相结合的创意,在那个时代也很有启发意义。
赵丽蓉年轻时因长期的戏班表演落下腿伤,每当天气寒冷时,这旧伤就一直折磨着她。在小品的最后,赵丽蓉一段说唱舞蹈之后突然一个踉跄单膝跪在地上,那个动作其实不是有意设计的,而是她当时因腿伤发作而出现的意外,却使表演更加的生动。
巩汉林是相声名家唐杰忠的徒弟,从1990年春晚的小品《打麻将》开始,曾经17年站在春晚的舞台上。
这其中他和赵丽蓉合作的作品最为经典,一老一少、一胖一瘦的组合每当站在舞台上,都能给观众带来亲切感。
8、《机器人趣话》
也许很多网友们都不知道,导演 冯小刚 在90年代也曾为央视春晚创作过小品,其中1996年的《机器人趣话》是最为经典的一部。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机器人”是个新鲜词,对其充满了想象。
在这部带着科幻气质的小品中,蔡明用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生动形象。
作品中如“在没有输入正确的程序之前所有的机器人均为柔道七段”、“你长得像蔡明,干脆叫你菜花吧”、“我送你个礼物”等台词都是流传至今的金句。
郭达曾经20次登上央视春晚,也是一员观众熟悉的老将,他特有的尖声和高大的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他也是正版郭达。
蔡明登上央视春晚的次数多达27次,为我们贡献出多达28部作品,而她在2000年推出的电视剧《闲人马大姐》更是室内情景剧中的经典。
9、《打工奇遇》
1996年,赵丽蓉和巩汉林再次站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为我们带来《如此包装》的姊妹篇《打工奇遇》。
故事讲述想找份洗盘子工作的老太太赵丽蓉,遇到了“太后大酒楼”西餐馆的黑心经理(巩汉林 饰)。
经理要将她包装成劝酒传菜的“慈禧太后”,而赵丽蓉因为看不惯西餐馆哄抬物价赚黑心钱作派,最后向物价局举报,且留下“货真价实”四个字之后扬长而去。
原剧本中,赵丽蓉需要现场悬腕写下“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八个字,但由于时间有限,最后缩减成“货真价实”四个字。
赵丽蓉从小不识字,为了写好字,她在书法家的指导下,自己在家中用旧报纸练了无数次,老演员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赵丽蓉曾经8次登上央视春晚,她参演的每一部小品都是语言类节目中的精品,最后一次出现是在1999年春晚的小品《老将出马》中。
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因肺癌去世,享年72岁,她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至今仍为观众们喜爱。
10.《卖拐》
2001年央视春晚的《卖拐》是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的杰作。
故事中,大忽悠赵本山想把在家里没用的一副拐卖给干厨师工作的范伟,经过一阵忽悠,范伟最终傻傻地把那副拐买下。
该小品表现得既生动有趣又轻松自然,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又讽刺了 社会 上的那些骗人把戏,也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节目。
范伟出道时一直跟着赵本山到处去表演,和高秀敏也有很多年的合作,后来他离开赵本山进入影视圈,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内地知名的影星。
而赵本山也曾主演过《落叶归根》这样的力作,这些年他虽年事已高,仍然专注于他的电视剧《刘老根》系列。
高秀敏 是东北二人转演员出身,首次出现在央视春晚是在1994年,为观众带来小品《密码》。2005年8月18日,高秀敏在凌晨4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我们现在回顾这些作品,仍然会被其中的生动情节所感染,为演员们的表演鼓掌。当时的这些小品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带着创作者的想法和情绪,具备反映生活、针砭时弊的能力。
这其中的很多优秀演员都已经去世了,我们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因为他们留下的作品而更加怀念他们。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2022春晚最火的小品

2022春晚最火的小品:
1、《多彩辽宁》。
表演:冯巩、闫学晶、王振华。
这是辽宁卫视春晚的一部相声剧,作为开场的第二个节目,可见其重要性。由著名小品演员冯巩和实力派老戏骨闫学晶主演,主要是借着猜谜语的方式介绍了辽宁的一些地方特色产品。
如大蒜、酸菜等,两位老师相互配合,还有王振华老师在旁边出谋划策,像相声里的捧哏一样,逗得大家连连欢笑,表演时冯巩老师猜错了竟然还真吃大蒜和酸菜,可以说是这就是小品演员的专业与敬业。
冯巩老师作为小品界的前辈,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他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为全国观众们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更是有网友称有冯巩老师的地方才是过年。
2、《欢乐饭米粒儿——我知女人心》。
表演:文松、孙涛、邵峰、张海燕、张瑞雪、赵妮娜。
这个小品也是辽视春晚的作品,是紧接着《多彩辽宁》结束后开演的,这个小品中的演员孙涛、邵峰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小品演员,文松自是不必多说。小品的内容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演绎了两个直男因不懂得媳妇的心思。
因而为他们找婚姻情感专家给他们讲课、做培训,最终矫枉过度而闹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不已的故事,最终小品以夫妻之间不需要那么多的花言巧语,只需要用真心换真心,虽然有时候方法上有一些不对,但其中包含的爱意却是真实的升华了主题。
3、《爱你在心口难开》。
表演:宋小宝、杨树林。
又是辽视春晚的杰作哦,作为春晚的压轴作品闪亮登场,该小品一如既往的秉持着宋小宝的搞笑风格,演出时包袱不断,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即使宋小宝不说话,光是坐在那里,看着他那黝黑的皮肤,自带喜感的脸庞,就已经很有趣了。
大家对于宋小宝的作品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小编有很多记忆深刻的台词,“咖妃”、“海燕啊,你可长点心吧”、“我劝皇上要雨露均沾,可皇上非是不听呢”,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有画面浮现在脑海里了。虽然小品时长长达24分钟,但全程无尿点,值得一看哦。

历届春晚大家认为最经典的小品相声有哪些

对于素描,我最喜欢的是《主角与配角》。马季先生的《一个推销员》是开源素描的瑰宝,座次不能太低。没有《主角与配角》,《小崔说事儿》和《昨天今天明天》应该并列第一,现在只能并列第三。这是我心中的前三名。据说本山大叔1990年《相亲》到2000年《钟点工》的作品都很优秀。其中《三鞭子》,《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还是比较突出的,前十应该有一个席位。后期作品质量下降了很多。比起相声《二招》,小品界的二招名气要大得多。那些春晚小品是老赵家的天下。赵先生是我比较尊敬的小品演员。比起他的作品,我更尊重老太太的敬业精神。所以《打工奇遇》《如此包装》一定有位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本山大叔的“速写之王”的称号,其实是在赵先生去世之后才起的。可见赵夫人在普通人眼中的地位之高。嗯,你需要加《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这些是多少?让我数数.数量似乎有点多,装不下.因为麻花FunAge的一些小品不错,本着老年人优先的原则,暂时请回来。这些是我最喜欢的一些素描。再说说相声。上面说的《一个推销员》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素描。所以《巧立名目》应该是影响力排名第一的。这是春晚舞台上最讽刺的节目,大到现在电视台都不敢重播。马季先生的《五官争功》可以说是春晚最有名的相声了,可以排第二。刘炜的《巧对影联》在冯巩,我觉得可以排在前三,因为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都很难。八卦,我经常在Qamp“谁是在世的最老的相声演员?”像这样的问题。《巧对影联》作者薛永年先生是不折不扣的老一辈,有些后辈不足以称祖。但是薛先生觉悟很高,他的徒弟都是按明辈收的.嗯,有点远,我们掉头吧。前面提到了刘峰,没有牛峰出名。其实牛峰在春晚舞台上的作品并不出众,多是应景之作。想了半天,除了诡异的《两个人的世界》,只有《办晚会》勉强上了台面。相比牛峰,江主席春晚的相声质量要高很多。无论是早期的《错走了这一步》,中期的《着急》,《电梯奇遇》还是《楼道曲》,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不提《虎口瞎想》?)侯文瑶先生的《糖醋活鱼》之所以能上市,也是因为难度大,别人做不出来。至于《侯大明白》,请看我的签名.郭的《旧曲新歌》就是一个经典。真的是最后,加上刘俊杰赵岩的《谁有毛病》,这是一个被低估的杰作。毕竟“谁错了”?春晚最大的问题就是阉割太多。看一下完整版。而且,春晚的插科打诨节目好像也就这一次。以上

从那么多春晚小品中选出十大经典,赵本山作品多,还是陈佩斯多?




| 春晚“小品王”的数次更迭

上一次在这里盘点了 央视春晚十大相声 ,这次说说我心目中的十大小品。
尽管春晚小品也呈现出从灿烂到没落的态势,但比起相声选择的余地还是要大很多,粗粗一列就排出50多个作品,从中五选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中的十多年赵本山小品一家独大,仅从他20个作品中选出十个都完全可以实现,不过总还是要照顾到更多的表演者。
话不多说,下面就是我个人眼中的春晚小品“十佳”。 以时间为序。



这并非赵丽蓉在春晚的第一段小品,1988年她就和游本昌,还有当时正年轻的王丽云,合演过小品《急诊》,个人表演风格基本确立,不过作品还不够成熟。
而在这之后,赵丽蓉和巩汉林连续表演过多个小品,包括《母亲的今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功夫令》和《老将出马》,不过在我看来,《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赵丽蓉老师最为精彩的一段作品。
相声演员侯耀文在这里只是配角。赵丽蓉的表演轻松自然,活脱就像观众的一位长辈,或者一个邻居。 她在台上的表现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色演出,很多眼神和动作就像是下意识的,那是多年舞台经验的积累,也是那一代表演艺术家的习惯和作风。
而后和巩汉林合作的小品不可谓不精彩尤其是《如此包装》和《打工奇遇》,但似乎少了《英雄母亲的一天》中的那份自然,更多是急着要展示一个非凡老太太的本事。
这一年的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了几乎没有台词的小品《胡椒面》,小荷初露的宋丹丹表演了《懒汉相亲》。
《英雄母亲的一天》经典台词:“故事的名字叫啊,司马光,砸缸。”“故事的名字叫啊,司马缸,砸缸。”



很多春晚表演者的表现是最开始登台不太显山露水,到后期就越来越成熟,赵本山当然也显露出这样的轨迹,但这并不代表他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时表演就不够精彩。30年后再回看他在《相亲》中的表演,照样还是会被折服。
尽管戴着破帽子身穿中山装显得老气横秋,扮演的也是一位儿女已经长大的老父亲,但当时的赵本山只有33岁。 那是他第一次从东北登上这么大的舞台,但从表面几乎瞧不出他有多少慌乱。从中可以看出,他那么多年走南闯北在民间献艺,换来的是一身能耐和舞台经验。
1990年之前,春晚小品表现的大多是以陈佩斯作品为代表的都市主题,而从这一年开始,以赵本山作品为代表的乡土题材开始散发魅力,让全国观众开始探究那片黑土地上,究竟蕴藏着多少畅快欢笑和民间智慧。
《相亲》经典台词:“老蔫儿呀老蔫儿,你说你这事儿整得我一点儿精神准备都没有哇。”“你别整这没用的,准备啥呀?行不行,给个痛快话儿。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咱不整那赖皮赖脸儿的事儿,扯那干啥呀?这些年都坚持过来了……”



朱时茂和陈佩斯是中国喜剧小品的功臣,他们最早将戏剧学院学生们的表演形式搬上春晚舞台,从而使得晚会舞台上多了一种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形式。 从那之后小品开始与同样是笑的艺术的相声分庭抗礼,至少在春晚舞台上,后来连续很多年风头盖过相声,也涌现出很多观众喜欢的小品演员。
不过要在陈佩斯的小品中选出代表作,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前面有横空出世之作《吃面条》,后面有《羊肉串》、《胡椒面》、《警察与小偷》,我最终在《警察与小偷》和《主角与配角》之间选择了后者。
从剧情冲突来看,其实《警察与小偷》更为完整,表演者还有客串其中的蔡明、巩汉林、魏积安,《主角与配角》就是他们两个人排练演出争夺主演的事情,按理说观众并不太容易产生共鸣,但两人就是依靠他们各自的形象和表演——尤其是陈佩斯——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目光。
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简直可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或者可以说爆了,以至于到最后朱时茂那句“你该干嘛干嘛去吧”的作为结尾的台词,几乎来不及说完整,就被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
很多人总爱拿陈佩斯和赵本山作比较,一是从作品的雅俗方面来比,二是从演员个人的修养来比,得出的结论是陈佩斯高于赵本山。
我并不这么认为。一方面并非更为乡土和世俗就意味着与艺术绝缘,第二方面演员还是以作品说话,至于他们个人的修为究竟如何,公众常常只是捕风捉影,难寻真相。
1990年的春晚上,同样来自东北的黄宏表演了小品《难兄难弟》,可以看作是前一年元旦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续集。
《主角与配角》经典台词:“你这个叛徒!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啦!”




这是一段不能不入选“十佳”的作品,尽管其中的演员知名度都不算太高。
严顺开早在1983年也就是首届春晚上就参加过演出,其后也多次登上这个舞台,大多扮演被子女误解又和解的老人,本身并不算出彩儿。《张三其人》是一个例外。
就像这个平平常常的节目名字一样,作品反映的也是邻里之间的平凡小事,但机缘巧合都遇到了一起,而且这种巧合并非是创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其中总是浮现出真实生活的影子,那种因小事被别人误解又无力申辩的遭遇,在我们身边也偶尔出现。
严顺开是老演员,不知为什么,他在出演作品的时候总是说话气短,显得这个角色讲话有些理亏,或者有理说不出,这种状态在《张三其人》当中多次出现。 我们对这个角色发出会意的笑声,那不是居高临下的嘲笑,而是心有戚戚的苦笑,就像我们平时也总苦笑一下自己一样。
这一年,黄宏和魏积安表演了小品《擦皮鞋》,潘长江和黄晓娟表演了《桥》,蔡明和郭达表演了《黄土坡》。还有一段小品也非常精彩,张国立和刘亚津带来的《推销》。
顺便说一下蔡明。 蔡明是除冯巩之外参加春晚最多的演员,然而历数她的小品却没有像赵本山、赵丽蓉那样突出的作品。 相比和郭达合作的时期,很多人瞧不太上这些年她与潘长江的合作,我恰恰认为他们两位合演的作品水平要超过与郭达的搭档,只是有时候毒舌的成分过多。好在蔡明这几年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察觉,每年都在春晚上奉献出不可多得的老年题材作品。
《张三其人》经典台词:“这鸡蛋既然已经经过我的手了,那我就给够你五十个。我话可说明白了,这个鸡蛋确确实实是我的!”



在整理春晚相声十佳的时候略微感到遗憾的是,侯耀文年轻时候说过那么多好相声,但没有一段来自春晚。而在整理小品部分的时候又发现,当他作为小品演员出现在春晚,倒是参与过多个经典作品,哪怕都是配角。
在《打扑克》中也是如此,这无疑是以黄宏为主角的两人小品。 这段小品的构思非常巧妙,以名片代替扑克玩儿牌,表面说的是打牌的事情,其实是通过点评名片中的人物评说整个 社会 。 作品调侃和批评了众多 社会 不良现象,还拿在场的马家军说事为国人打了气。就像作品结尾那句话说的,“小小一把牌, 社会 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宏与赵本山每年都各推出一段作品,只不过黄宏的风头总是被小品王赵本山压着,一直没有一段可以与赵本山最经典作品抗衡的小品拿出。 我个人很喜欢黄宏、巩汉林和林永健表演的《装修》,但又觉热闹有余高度不足,最终还是选择了《打扑克》。
这一年,到后来与赵本山、范伟组成铁三角的重要人物登场,高秀敏和来自南方的赵世林合演了小品《密码》。作品不大但笑料频出,尤其高秀敏淳朴自然的表演风格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打扑克》经典台词:“华夏有限公司名誉顾问,神州无限公司名誉经理,联合跨国公司名誉董事,国际环球公司名誉指导……”“你别念了,他具体是哪个单位的?”“电话6785423,请胡同的刘大妈叫一声儿。”



这不是郭冬临第一次登上春晚,但却是他在这个舞台上表现最突出的一次。 和《张三其人》一样,它同样是表现小人物悲欢的作品,却比《张三其人》显得更悲凉,也更能打动人心。
在《张三其人》里,主人公选择把委屈说出来,但说出来也没有用;在《有事您说话》里,主人公思来想去要不要把委屈说出来,到最后还是选择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要扛就一直扛到底。 郭冬临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演员,非常适合扮演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平常人物。
在郭冬临和买红妹之外,配角演员李文启很多时候都退居幕后,属于创作人员,有时也登台表演,和赵丽蓉、蔡明等人都有过合作。从《有事您说话》中说着多种口音上台的表现能够看出,李文启也是一位表演能力突出的老演员。
郭冬临后来与冯巩多次合作,基本不太显露自己的本事,只有当他担任主角时,光彩才一次次绽放出来。 比如《我和爸爸换角色》、《男子汉大丈夫》、《实诚人》、《一句话的事儿》。
1995年也是春晚小品的大年,赵丽蓉和巩汉林出演《如此包装》,赵本山和初登春晚的范伟表演《牛大叔“提干”》,蔡明和郭达等人表演《父亲》,来自山东的孙涛也和郭涛的妹妹郭月,合演了小品《纠察》。
《有事您说话》经典台词:“咱这家里到底谁说了算?”“我说了算,怎么着?!”“没什么,我随便问问。”



在春晚舞台上,赵本山表演过多次拜年题材的作品,1993年那次就叫《老拜年》,说的是二人转老演员人到晚年的种种遭遇。 不过从经典程度来看,铁三角出演的这段《拜年》无疑是水平最高的,甚至可以说是赵本山所有春晚作品的最高峰。
现在的小品变得越来越“任性”,借助LED大屏显示“两年后”等时间概念,可以将作品情节展示的时间任意拉长。但在赵本山他们那个时代,还没有这种新概念出现,一段作品表演多长时间,那就是这个故事持续的时间,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就是要在这十几分钟内展示矛盾,解决冲突。
在这样严格的时间设定下,小品想实现一个情节反转都非常困难,《拜年》则实现了两次反转,而且都非常成功。 或者说,其中的反转也许略显突兀,但三位演员靠高超的表演使观众相信了它,确保了节目的成功。铁三角就此形成,其后为全国观众奉献出一段又一段精彩作品。
这一年是赵本山的高峰,却是陈佩斯的低谷。 他和朱时茂表演了古装小品《王爷与邮差》,现场气氛倒还不错,但观众的掌声多于笑声,更多是为题材叫好而非为故事或者表演本身。这也是迄今为止,陈佩斯、朱时茂两人最后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拜年》经典台词:“既然这大侄儿从乡长一下变成三胖子了,咱就不要照头再给一棒子。这时候的人最需要理解,需要安慰。谁一生还不犯点儿错误啊?犯错误就改,改完再犯, 犯完还改,改完再犯,千锤百炼嘛。”



编剧何庆魁与赵本山多年合作,小品、电视剧作品频出,《昨天今天明天》应该是合作最顺利的一次。 何庆魁从想到利用当红节目《实话实说》形式的点子,到把比较成熟的初稿写出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文艺作品的妙手偶得有多么重要,又是多么难以实现。
那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表演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崔永元最受观众欢迎的时期,加上剧本的成功,这段小品在当年的晚会现场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很多台词直到20年后的现在还经常被人提及。
利用当红节目的形式创作小品,这不是唯一的一次。就在春晚舞台上,冯巩和朱军后来还模仿《艺术人生》演绎过一段《笑谈人生》,但精彩程度远不及此。
作为一名极其出色的女喜剧演员,宋丹丹1988年初上春晚,而后先与黄宏合作,后与赵本山合作,到2008年出演《火炬手》之后再也没有登上这个舞台,表现非常坚决。
1999年,赵丽蓉表演了她在这个舞台上最后一段作品《老将出马》。那是她在春晚的谢幕,也几乎是她人生的谢幕。 一年后的2000年7月,赵丽蓉老师永远离开了这个她曾带来无数欢笑的世界。
《昨天今天明天》经典台词:“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谢谢!”



在赵本山2001的《卖拐》、2003年的《心病》和这段作品之间,犹豫了一会儿。 《卖拐》无疑是观众认知度最高的赵本山小品之一,经典台词层出不穷,“忽悠”一词由此从方言变为普通话,《心病》几度反转结局出人意料,三人的表演也达到一定境界,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不差钱》。
相对于《卖拐》和《心病》,赵本山在《不差钱》中的戏份并不多,大包袱儿也不出自他,更像是他在为两个徒弟保驾护航。然而他的付出非常值得,小沈阳由此一飞冲天,在那样一个春晚造星越来越乏力的时期显得极为特殊。
对于赵本山来说,尽管从那时到2011年他又接连参加了两届春晚,但《不差钱》无疑是赵本山春晚时代的最后辉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愿意把“十佳”之一的位置给出。
《不差钱》经典台词:“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的时候跟睡觉是一样的。眼睛一闭,一挣,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挣,这辈子就过去了。”



可能是一种象征,2012年赵本山开始缺席春晚,年轻面孔沈腾开始登上春晚,就像是新旧春晚小品王的接力。 都是出演小人物,但与赵本山作品带有的乡土气息不同,沈腾所在的开心麻花团队每次为春晚带来的都是都市题材作品——但与当年的陈佩斯作品又不同。
看惯了赵本山东北风味 搞笑 的桥段,观众在沈腾等演员身上看到一种更为洋气的新气象,抖包袱儿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很多时候语言逻辑非常诡异,但就是能让你笑。
沈腾迄今出演过不少春晚小品,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作是《扶不扶》。 前面的《今天的幸福》过于刻意和个人化,后面的《投其所好》目的性太强 娱乐 化不够,而《扶不扶》做到了 社会 性和个人化的统一,又不带有让人不适的说教,绝对是近十年春晚舞台上的最优秀小品。
顺便说一下与沈腾关系紧密的贾玲。贾玲以相声演员的身份登上春晚舞台,但这些年奉献的都是喜剧小品。在近十年之内春晚小品越来越强调作品意义的趋势之下,贾玲的作品总显得别具一格。 不管《真假老师》还是《啼笑皆非》,都是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误会作为最主要动力来展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到最后几乎不升华什么价值,这件事情解决了就是解决了,无需硬加入什么意义。
回头想想,当年陈佩斯的《吃面条》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但陈佩斯模仿吃完几大碗面的人苦苦盛面的状态已经足够可笑,观众看乐也就可以了。
《扶不扶》经典台词:“那要飞几米啊?都这时候了,你还较那三米两米的真儿,有意义吗?”


好了,对于春晚十大相声和十大小品的盘点到此结束。有人评论说,能不能把春晚之外的经典语言类节目也盘点一番,对此我感到力不从心。春晚作品即便再多毕竟有限,而春晚之外的舞台太多太广,不太可能一一打捞。
2019年曾对一位春晚的重要亲历者进行采访,借助这段访谈内容,接下来会在这里对春晚语言类节目再进行一下整体评述。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