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耸立的意思和造句 耸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耸立[sǒng l]
词语解释:象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近义词:挺立、屹立、矗立
耸立造句
1、东方明珠高高地耸立在上海外滩。
2、我就住在西直门边上,抬眼望去,高楼耸立
3、在那里,依然耸立着两棵挺拔的树,树上的年轮正是我们成长的岁月。
4、巨石耸立,摇摇欲坠,使人望而生畏。
5、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耸立在城市之中
6、一眼望去,高高的大楼耸立,一副谁也不甘满后的趋势。
7、那高高的箭楼魏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
8、窗外耸立着一颗颗挺拔的松树,坚定而又有气魄
9、我讨厌高跟鞋耸立,我讨厌浓妆艳抹
10、庄严耸立的维也纳大教堂、太美太浪漫
11、柏树将整个公园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而中心就是耸立在平台上的塑像。
12、托木尔峰耸立在天山的西部,地势奇特,景色非常迷人。
13、山有耸立的高峰,树有生长的高度,唯有心灵可以无边无际,无限宽广。
耸立的拼音和意思
耸立的解释 [tower] 高高地 矗立 高大建筑物的尖顶耸立在平原的上空 在天安门右前方, 巍然 耸立着一座雄伟 壮丽 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详细解释 高高地直立。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唐 鲍溶 《玉山谣奉送王隐者》 诗:“ 凤皇城 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杜鹏程 《保卫延安》 第一章:“ 黄河 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孙厥 《新儿女 英雄 续传》 第十九章:“ 四周 本没有 栅栏 ,只有 成行 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词语分解 耸的解释 耸 (耸) ǒ 高起,直立: 高耸入云 。耸立。耸拔。耸峙。 惊动: 耸动 。 耸人听闻 。 聋:耸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 部首 :耳; 立的解释 立 ì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 某种 立场)。立场。 屹立 。 顶天立地 。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 立此存照 。 存在,生存: 自立 。独立。势不两立。 马上 , 即刻 :立
耸立怎么读
耸立,读音是sǒng lì,汉语词语,意思是高高地矗立。
出处: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唐·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耸立的近义词包括:卓立、挺立、屹立、矗立、岳立、伫立、直立、挺拔、耸峙、兀立等词语。
卓立 [ zhuó lì ] 高高站立,也可形容坚定不动摇。
挺立 [ tǐng lì ] 直立。如:几棵老松树挺立在山坡上。
屹立 [ yì lì ]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耸立造句:
1、远处的灯塔高高地耸立着。
2、远处耸立着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3、连绵的小山耸立在他们的左侧。
4、山顶有一座亭子静静地耸立着。
5、这里群山耸立,地势相当险要。
6、大树饱经风霜,耸立在悬崖边。
7、亭子的四周,柳树低垂松柏耸立。
8、荆棘之上耸立着密密麻麻的大树。
9、东方明珠高高地耸立在上海外滩。
耸立的意思是什么
耸立的意思是高高地矗立。
耸立(sǒng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动词,意思是高高地矗立,出自《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屹立、矗立、耸立、伫立的区别
1、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也指人的面貌、精神等等。
2、矗立:高耸地立着。多用于形容高大、雄伟的建筑或山峰等。
3、耸立:高高地直立。多用于形容山峰、高楼等高耸入云的景象。
4、伫立:长时间地站着。多用于形容人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地停留或站立。
在实际运用中,屹立、矗立、耸立、伫立的具体含义和用法会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对象而有所区别。比如,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坚定不屈时,可以用“屹立不倒”;形容一座山峰高大雄伟时,可以用“耸立”;形容一栋高楼高耸入云时,可以用“矗立”;形容一个人长时间地站在某个地方时,可以用“伫立”。
拓展知识:耸立可以形容什么
建筑领域:耸立在地球上的许多高楼大厦、著名建筑,如中国的上海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都是耸立的典型代表。
自然景观:世界各地的著名山峰,如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黄山等,都是耸立的自然景观。
文化领域:一些文化标志物,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中国的长城等,也是耸立的代表性建筑,象征着各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人物成就:在各个领域中,一些杰出的人物由于他们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也在相应领域里耸立不倒,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文学家鲁迅等。
城市天际线:许多城市的天际线都是由一系列耸立的建筑组成,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
宗教建筑:世界各地的宗教建筑,如佛教的珠峰寺、伊斯兰教的蓝色清真寺等,都是耸立的代表性建筑,代表着宗教的威严和信仰。
耸立什么意思
高高地直立。
都是动词,都可表示直立不动,但在意义、色彩和用法上有差别。四个词用于具体事物,如建筑物、山峰和树木等,常可互换。
但从使用的情况来看,用于建筑物,以“矗立”、“耸立”居多;用于山峰,以“屹立”居多;用于树木,以“挺立”居多;用于人物,以“直立”居多。
1.耸立:指高高地矗立。“耸立”着眼于高,高而突出地立着。2.挺立:挺立,指直立。多指持身正直。3.屹立:高耸挺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4.矗立:矗立是一个词语,意思是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中性词,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
耸立,指高高地矗立。引证解释:唐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唐 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耸立的拼音
耸立的拼音:[ sǒng lì ]。
基本释义:高高的竖立。
出处:唐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引证:
1、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2、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用法示例:
1.远处的灯塔高高地耸立着。
2.远处耸立着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3.连绵的小山耸立在他们的左侧。
4.山顶有一座亭子静静地耸立着。
耸立的近义词:
挺立的拼音:[tǐng lì]。
释义:
1、直立。
2、多指持身正直。
出处:宋·曾巩 《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属将佐交恶,府中多向背;公独挺立,无所与。”
引证:闻捷 《海燕》:“宛如一棵挺立在田野里的参天杨。”
用法示例:
1、山崖上生长着一棵棵傲然挺立的青松。
2、隆冬季节,花儿都枯萎了,只有梅花傲然挺立。
3、严冬时节,一棵棵青松挺立在风雪之中,显得更加苍翠。
耸立的拼音 sǒng lì。意思是高高地矗立。
出处: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耸笔画数:10。部首:耳。笔顺编号:3434122111。
立笔画数:5。部首:立。笔顺编号:41431。
耸立造句:
1、南天一柱位于海南省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风景区,那里有千军万马的巨石群。南天一柱就耸立在其中。
2、走了那么久,我有一点点累了,此时,半上腰上耸立着几颗小松树,远远地望过去,松树上的松花呈金黄色。
3、近看桃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耸立在树枝上,有的还在梳理秀发正等着我们去跟它合影呢。
4、马路已被草地吞没,但那大城市的高楼却人仍耸立着,看来人类的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但它们迟早会倒塌。
耸立的拼音:sǒng lì。
【解释】高高的竖立。
【出处】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释义】提笔如飞鸾耸立,文章写罢如凤凰飞腾。
【近义词】卓立、挺立、屹立、矗立、岳立、伫立、直立、挺拔、耸峙、兀立。
【反义词】垮塌。
耸立造句:
1、远处的灯塔高高地耸立着。
2、远处耸立着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3、连绵的小山耸立在他们的左侧。
4、山顶有一座亭子静静地耸立着。
5、这里群山耸立,地势相当险要。
6、大树饱经风霜,耸立在悬崖边。
7、亭子的四周,柳树低垂松柏耸立。
8、荆棘之上耸立着密密麻麻的大树。
9、东方明珠高高地耸立在上海外滩。
耸立的意思是什么
耸立[ sǒng lì] 的意思:
指高高地矗立。
近义词:挺立 屹立 矗立
反义词:倒塌 倾倒
出处:
唐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唐 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词语造句:
1. 与那山峦之上的森林,那赫然耸立的山峦。组成了道道屏障,将独立家屋围困其间。空气和太阳一起燃烧。
2. 尖角而耸立着的眉毛,目光棱棱的眼睛,显露出一种凶狠的气象。
3. 爱心是小河,细水长流;爱心是大山,巍峨耸立;爱心是太阳;火热激情。
4. 几片隐隐的云彩挂在中间那座耸立的峰巅上,像是舞台上薄薄的帷幕。
5. 小草坪里耸立的花草树木活像英雄独生女日夜守卫着我校的东南大门。随着我校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小草坪必将会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
6.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7. 小草并不像大树那样得意洋洋地耸立着;更不像花朵那样姹紫嫣红、美丽迷人、芳香扑鼻。因此,很少人会欣赏它,爱护它。
8.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耸立的意思解释
耸立的意思是高高地矗立。
出处: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唐·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卓立 挺立 屹立 矗立 岳立 伫立 直立 挺拔 耸峙 兀立 横斜 玉立 震慑 参天 改为 坐落 操场 料峭
反义词:
垮塌
造句:
1、这些塔楼耸立在一个混凝土墩座上。
2、在室外景观区,一根高高耸立的鸾凤风向器迎风摆动。
3、形态皈依的山丘耸立于绵绸的白云之间,呼啸的怒风呈号角形的在谷口吹过,忽忽声的响起。
4、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耸立在城市之中。
5、宏伟的葛麻拉伯爵宫殿,就耸立在与之同名的大街上,它堪称索里亚市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而省众议院前那几尊守护神的雕塑也让人觉得无比传神。
耸立的意思
耸立,读音是sǒnglì,汉语词语,意思是高高地矗立。出处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_腾。”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赠诗高度赞美了李_的才德,对李_给予的款待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得到他的援引以步入仕途。创作背景此诗当是天宝五载(746)以后作,时杜甫在长安。汝阳王李_,天宝初年其父宁王死后,居父丧期满,朝廷加封他为“特进”。特进,位名,仅在三公之下。作品鉴赏这首赠诗前半部分高度赞美了李_的才德:说他又有才又忠诚;说皇上对他很礼遇,他却很谦让谨慎;说他学识渊博,文章华美而富哲理,书法飞动;说他谈笑风生,对朋友很随和、很热情、很讲信用。后半部分对李_给予的款待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得到他的援引以步入仕途。措辞委婉,骨子里却不无李白那种“平交王侯”的气概。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