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庸人自扰意思是什么,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1 05:46:42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庸人自扰的意思是指本来无事,自己惹出麻烦来或干着急。
庸人自扰(拼音:yōng rén zì rǎo)是一个成语,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庸人自扰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主谓式结构;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成语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庸人自扰”。
成语寓意:“庸人自扰”常用于指平庸之人,无事生非,自寻烦麻烦。“庸人自扰”之事,在社会屡见不鲜,吵架、斗殴,虽可能各有各的难解问题,但究其根底,必有一方甚至双方是“庸人”,才“扰”了自身“扰”了他人。
富有富麻烦,穷有穷困顿,成语告诉人们,若想乐消遥,不可做庸人。看得开,看得透,则烦恼必少。退一步,“海阔天空”才是精明之人的明智之举。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比喻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主谓式结构;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2、运用示例:茅盾《虹》:“事情早已过去了,谣言早已传遍全城了,何必庸人自扰,看做了不得。”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近来谣言大炽,四近居人大抵迁移,景物颇已寂寥,上海人已是惊弓之鸟,固不可抵为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庸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就是自寻烦恼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yōng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need;adopt]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动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任用 [employ]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顾炎武《日知录》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be hired]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酬其功劳 [reward]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又如:庸勋(酬庸人
yōngrén
[mediocre person;mat;matt] 平常的人
庸人习气
庸人尚羞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庸人所及哉。——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庸人自扰
yōngrén-zìrǎo
[There's no trouble in the world,only the unenlightened people agitate it] 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新唐书·陆象先传》劳有功的人)
庸人自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ōng
rén

rǎo。
意思是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典故:
陆象先是唐朝一个很有气量的人。
当时太平公主专权,宰相萧至忠、岑义等大臣都投靠她,只有象先洁身自好,从不去巴结。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事发被杀,萧至忠等被诛。受这件事牵连的人很多,象先暗中化解,救了许多人,那些人事后都不知道。
先天三年,象先出任剑南道按察使,一个司马劝象先说:"希望明公采取些杖罚来树立威名。要不然,恐怕没人会听我们的。"象先说:"当政的人讲理就可以了,何必要讲严刑呢?这不是宽厚人的所为。"
六年,象先出任蒲州刺史。吏民有罪了,大多开导教育一番,就放了。录事对象先说:"明公您不鞭打他们,哪里有威风!"象先说:"人情都差不多的,难道他们不明白我的话?如果要用刑,我看应该先从你开始。"录事惭愧地退了下去。象先常常说:"天下本来无事,都是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庸人自扰)。如果在开始就能清醒这一点,事情就简单多了。"
近义词:杞人忧天、替古人担忧
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庸人自扰—— 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庸人自扰的意思是: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庸人自扰
【出自】北宋·宋祁等《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天底下本来没有事,平庸的人自找麻烦。
【示例】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是因为你庸人自扰地把它想复杂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杞天之忧、杞人忧天、鳃鳃过虑
【反义词】智者不惑、聊以自娱 、聊以自慰
扩展资料
1、庸人自扰的近义词
杞人忧天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伯虑国的人因为害怕在睡眠中逝去而有所忧虑。
【示例】听他一说,我心里高兴,可是又难免杞人忧天,万一他事后变心怎么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2、庸人自扰的反义词
聊以自慰
【解释】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出自】鲁迅《华盖集·通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示例】我不喜欢唱歌,只因太寂寞了,就唱几句聊以自慰罢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庸人自扰的意思

庸人自扰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主谓式结构;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一、“庸人自扰”的读音
yōng rén zì rǎo。
二、“庸人自扰”的出处
《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三、“庸人自扰”的近义词
1、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无病呻吟: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3、替古人担忧: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4、鳃鳃过虑:鳃鳃,恐惧的样子。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
四、“庸人自扰”的反义词
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庸人自扰”的例句:
1、他总是庸人自扰,像一朵即将凋谢的花,无法展现自己的美丽。
2、每当遇到挫折,他总是庸人自扰,忘记了自己心中的花朵。
3、他遇事时常庸人自扰,仿佛在无尽花海迷失了方向的蝴蝶。
4、庸人自扰的心态将他束缚得像一朵被困在纷乱花瓣中的花。
5、庸人自扰使他无法克服内心的困惑,他如同在美丽花海中即将凋谢的花,难以摆脱困境。
6、花儿逐渐凋谢,正如庸人自扰的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颜色。
7、在迷茫的人生路上,他总是庸人自扰,将自己比作一朵被风吹散的花瓣。
8、我们要避免庸人自扰,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让自己如花一般向着阳光绽放。
9、他在自己的庸人自扰中错过了花的盛开,疲惫地跋涉却不知道美好的花朵才是他真正应追寻的目标。
10、他时常庸人自扰,为生活琐事而忧心忡忡,终于在花朵的细腻香气中找到了几分心灵的宁静。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成语“庸人自扰”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
“庸人自扰”之事,在社会屡见不鲜,吵架、斗殴,虽或搜桥可能各有各的难解问题,但究衫猛其根底,必有一方甚至双方是“庸人”,才“扰”了自身“扰”了他人。
富有富麻烦,穷有穷困顿,成语告诉人们,若想乐漏芦消遥,不可做庸人。看得开,看得透,则烦恼必少。“退一步,海阔天空”才是精明之人的明智之举。
成语“庸人自扰”的例句:
(1)他每天都在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烦恼,真是庸人自扰。
(2)她因为过分追求完美而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简直是庸人自扰。
(3)他总是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在意,为此经常感到焦虑不安,简直是庸人自扰。
(4)她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又不愿意努力改变,这是庸人自扰。
(5)他因为总是担心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简直是庸人自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庸人自扰的意思是:本来无事,自己惹出麻烦来或干着急。
拼音:yōng rén zì rǎo。
释义: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
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译文: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有一些平庸无能之辈,自己骚扰自己,结果把一些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也办糟了。
用法:主谓式结构;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近义词
杞人忧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释义:一个杞国人担心天要塌下来。比喻完全不必要的或没有根据的忧虑。
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用法:主谓式结构;动词性;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庸人自扰,yōng rén zì rǎo,庸人自扰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自讨烦恼;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主谓式结构;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
庸人自扰之的前一句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陆象先在蒲州做刺史,有个百姓犯了小罪,陆象先只责备了几句,秘书说:“理应判杖刑。”陆象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因为如此许多事才会愈弄愈复杂,只要开始的时候以冷静的态度处理,一切事情便简单多了。”
是的,世间的一切所谓麻烦事,其实都是自己的观念造成的。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困扰,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春秋》记载,庸国春秋时期的古国,在今湖北省西北一带,国都为上庸,即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一带。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楚国闹饥荒,庸国出兵攻楚,后来被楚国联合巴国、秦国所灭。庸人自扰是指庸国的人民放着安乐的日子不过,以卵击石去攻打当时的头号强国楚国,落得个亡国的下场,这或许是庸人自扰的最早出处。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庸人自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ōngrénzìrǎo,意思是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来源:

  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纵容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

  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意思就是自己没事找事,想太多了。
典故:
陆象先是唐朝一个很有气量的人。
当时太平公主专权,宰相萧至忠、岑义等大臣都投靠她,只有象先洁身自好,从不去巴结。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事发被杀,萧至忠等被诛。受这件事牵连的人很多,象先暗中化解,救了许多人,那些人事后都不知道。
先天三年,象先出任剑南道按察使,一个司马劝象先说:“希望明公采取些杖罚来树立威名。要不然,恐怕没人会听我们的。”象先说:“当政的人讲理就可以了,何必要讲严刑呢?这不是宽厚人的所为。”
六年,象先出任蒲州刺史。吏民有罪了,大多开导教育一番,就放了。录事对象先说:“明公您不鞭打他们,哪里有威风!”象先说:“人情都差不多的,难道他们不明白我的话?如果要用刑,我看应该先从你开始。”录事惭愧地退了下去。象先常常说:“天下本来无事,都是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庸人自扰)。如果在开始就能清醒这一点,事情就简单多了。”
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庸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杞人忧天,心事重,顾虑多,自找麻烦,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用于形容一个人心思过重,给自己带来麻烦
庸人自扰,意思是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拼音】yōng rén zì rǎo
【出处】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白话释义:天下本来无事,都是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
【例句】
1、若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想不通,这岂不是庸人自扰!
2、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庸人自扰。”
扩展资料
一、庸人自扰的近义词
1、杞人忧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释义: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白话释义: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2、鳃鳃过虑 [ xǐ xǐ guò lǜ ]
释义: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
白话释义:所以尽管地域广播兵马强盛,仍然会过于忧虑和恐惧天下统一了还是会共同排挤自己。
二、庸人自扰的反义词
1、聊以自慰 [ liáo yǐ zì wèi ]
释义: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出处:汉·张衡《鸿赋序》:“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白话释义:于是为他写诗,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2、聊以自娱 [ liáo yǐ zì yú ]
释义: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
白话释义:老臣我的妾室私下里偷偷自称帝王的称号,姑且是用来自我娱乐宽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什么意思

庸人自扰的意思是: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拼音】[yōngrénzìrǎo] 【解释】自扰:自找麻烦。【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示例】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华而实《汉衣冠》三【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近反义词辨析】近义词:杞人忧天[qǐrényōutiān] 1.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2. 【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3. 【示例】:~,伯虑愁眠。◎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
反义词:聊以自慰[liáoyǐzìwèi] 1. 【解释】: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2. 【出自】:汉·张衡《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3. 【示例】: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鲁迅《华盖集·通讯》【造句】(1)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庸人自扰呢?(2)这种庸人自扰的虚假辩疑,实际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3)这些谣言,要信了它,才真是庸人自扰呢!(4)事实真相尚未揭晓,我们先不要杯弓蛇影,庸人自扰。(5)别怕!天掉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咱们就别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6)事情明明与他无关,他偏要想东想西,庸人自扰。(7)这样做没有什么好处,何必庸人自扰?(8)若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想不通,这岂不是庸人自扰!(9)你所担心的事,在我看来皆为庸人自扰。(10)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再庸人自扰了。(11)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是因为你庸人自扰地把它想复杂了。(12)同志们的意见都是诚恳的,你却多方猜疑,这不是庸人自扰吗?(13)彗星撞地球的机率很小,不必庸人自扰,自寻烦恼。(14)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何必庸人自扰,先担此心来呢?(15)他们不会发生什么事的,你何必庸人自扰,坐立难安呢?(16)他们听信那个印度星相家的预言,说什么世界末日将临,真是庸人自扰。(17)照现在说来,当时就是呆在长沙,不撤退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要那样庸人自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