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戴高乐》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 2、戴高乐为何先后两次拒绝英国加入到欧洲共同体?
- 3、为什么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
- 4、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功绩是什么?
- 5、“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 6、戴高乐高是哪个国家的
- 7、戴高乐简介
- 8、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 9、戴高乐属于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吗
- 10、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为何执意要退出北约?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戴高乐》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戴高乐》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FoL5PlPM751aKnLcbxV6Q
?pwd=t9ur 提取码: t9ur《戴高乐》导演: 加布里埃尔·勒博明编剧: Valérie Ranson Enguiale、加布里埃尔·勒博明主演: 朗贝尔·维尔森、伊莎贝尔·卡雷、安德鲁·比克内尔、奥利维埃·古尔梅、索菲·昆汀、凯瑟琳·蒙切特 Catherine Mouchet、尼古拉斯·罗宾、维克多·贝尔蒙多、埃弗琳·布尔、蒂姆·哈德森、凯斯特·洛夫莱斯、德里克·西蒙·罗宾、Félix Back、Lucie Rouxel类型: 传记、历史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语言: 法语上映日期: 2020-03-04(法国)
戴高乐为何先后两次拒绝英国加入到欧洲共同体?
谋求欧洲的统一已经是一个相当悠久的历史了,有些人想要使用强大的武力促成,但终将失败。经过了二战的摧残,虚弱不堪的欧洲找到了一条有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随着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经济共同体先后成立,一个统一强大的欧洲似乎即将出现。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法国总统戴高乐却在1963年、1967年连续两次否决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将英国挡在了欧洲统一的大门之外,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戴高乐有以下三点顾虑:
1.英国光荣孤立的传统可能会影响欧洲一体化建设
光荣孤立政策是指英国意欲维持欧洲大陆列强之间势均力敌的局面,使之互相制衡。1896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一次宴会致辞上提出:英国不应该加入特定的同盟或集团,而应该保持行动自由,以操纵欧洲大陆均势,这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全面出炉。
表面上看,光荣孤立下的英国以英吉利海峡为天堑,冷眼旁观于欧陆霸权棋局之外。如果欧洲大陆的混战势均力敌,英国则泰然处之;但如果一个霸主出现,英国就会仗剑远征,力图恢复旧有秩序。但实际上,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是其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只有在欧陆维持均势局面的情况下,英国才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权优势不断向外扩张,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属于自己的霸权。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英国虽然已放弃光荣孤立,但该政策的核心内容却被继承下来了,所以当欧洲大陆在二战后出现联合趋势时,英国表现出了深深的忌惮和警觉。为此英国一方面倡导建立一个更大的自由贸易区,以减弱欧共体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拉拢瑞典、丹麦等国成立七国自贸区,以达到抗衡欧共体的目的。
所以在英国因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选择加入欧共体的时候,戴高乐始终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虽然短期内助长了欧洲统一力量,但长期来看却是一个隐患。也就是说,提振经济的现实主义使英国主动与欧共体联姻,但维持欧陆均势的传统主义又使英国成为了欧共体内部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
2.对英美特殊关系的担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巨额财富和显赫地位的英国制定了依附美国的政策。因为在英国当权者看来,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能与苏联抗衡的只有美国,而不是一个已经衰弱的欧洲。所以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后,英国一是可以实现谋求西欧第一把交椅的设想;二是可以确保国际体系符合自身利益,使经济上最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均处于西方的有效监控之下。
英美特殊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国在核领域、军事领域、宣传领域的合作以及彼此对某些行动的公开支持。所以戴高乐担心,在英美特殊关系之下,居于从属地位的英国将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即美国将通过英国控制欧共体,所以戴高乐给英国列出了其加入欧共体的条件,那就是与美国彻底划清界限。但这是英国难以接受的,所以英国接连两次被欧共体拒之门外。
3.担心法国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戴高乐在开创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后,为响应民族复兴的呼声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该政策的立足点是使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即实现欧洲联合。在戴高乐欧洲联合的构想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点,一是以法国为中心,二是法德结成紧密的联盟。对此,戴高乐曾有过明确表述:法国复兴要先于欧洲复兴,只有当一个不受牵制的、完全独立自主的法国处于领导欧洲的地位时,欧洲才能实现真正的联合。但当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后,法国一家独大的地位将受到挑战,所以戴高乐设置种种前提条件,一再否则了英国的申请。可以说只要戴高乐住还在爱丽舍宫,英国就绝对不可能加入欧共体。戴高乐曾经说道:英国有朝一日会加入欧共体的大家庭,但毫无疑问,那时我将不在任了。
而当戴高乐在1969年辞职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道路果真变得平坦了。继任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的蓬皮杜认为继续把英国关在欧洲统一的大门之外是不明智的,所以在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和改变免税进口农产品的政策后,终于在1973年1月正式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但英国加入欧共体后的表现却验证了戴高乐的某些担忧,比如在加入欧共体后的第三年就举行脱欧公投、拒绝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以及拒绝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等,而在2016年,英国更是以公民投票的方式选择退出欧盟。英国既想通过欧共体借力发展经济,又想以法德制衡者的身份来换取美国的青睐和展现大国地位。可以说,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战略文化传统,将使英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扮演欧洲联合的搅局者角色,如何整合一个撕裂的欧洲仍然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
说戴高乐是法国最后的男人的主要原因是戴高乐对法国最后的胜利和自由具有巨大的贡献。
1931年,当了四年营长的戴高乐再次被召回,前往国防部总秘书处任职。在此期间,老首长贝当相当看好这位年轻人,支持他多多发表文章,点名他在军事学院作报告。
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人,而且是一个有头脑、有创见的军人,戴高乐在地方挂职的洗礼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开始展现出独立的军事思想,他提出了作为军队的领导者就应该具有果敢行动和有个性的素质。
1939年,戴高乐提出了不要被旧有的经验和教条束缚,要研究新的战略战术,提出了“飞机配合装甲部队进行机动战获取胜利的战略思想”。这一战术理论也成了当时落魄法国陆军的最后一抹荣光。
1940年6月28日,法国沦亡后的一周,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承认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是法国唯一代表。从这一刻起,戴高乐成了法国人民期盼的驾着七彩祥云拯救他们的盖世英雄。
关于戴高乐的介绍
1856年4月24日,贝当出生在法国加来海峡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如果给这个家一个评价,那就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贝当的父母不想让儿子继承种地的祖业,坚持让贝当读书识字,以求知识改变命运,年幼的贝当成为了全家人的希望。
所幸,贝当不负众望。1876年,20岁的贝当考入圣西尔军校,毕业后以少尉军衔进入部队服役。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何况还是个少年军官,贝当的父母为这个儿子深感骄傲,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贝当传奇一生的开始。
贝当在部队服役六年后,因为表现突出被选入法国军事学院深造。到了这一步,懂的都懂,如同太子下乡,村官镀金一般,贝当的未来注定平步青云。深造完成的贝当先后担任法国射击学校教员和军事学院战术学助教,结识了一批优秀军官和学员,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积攒下了第一批人脉。
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功绩是什么?
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功绩是什么?被法国人民尊称为“戴高乐将军”,戴高乐是出身于军队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他一生都在为法国的强大、民主和自由而奋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军官,戴高乐三次负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自由法国”,抗击入侵法国的德国法西斯。夏尔戴高乐的功绩被载入史册。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戴高乐的功绩。戴高乐的照片功绩一:戴高乐年轻时以军官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与德国作战。他三次负伤,甚至被德国人俘虏。直到德国战败,他才回到法国。这可以说是戴高乐为法国立下的第一功。功绩二:戴高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法国人民组织抗击法西斯,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法国人民最终获得了独立,推翻了法国的傀儡政权。可以说戴高乐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战后,戴高乐以高票当选法国临时政府总理,可见法国人民对戴高乐的敬仰之情。功绩三: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此后在法国执政十一年,领导法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当时,法军正陷入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泥潭,戴高乐决心甩掉这个包袱,让阿尔及利亚独立。他通过公投使阿尔及利亚独立,避免了法国内战,和平完成了法属非洲的非殖民化。并积极推行戴高乐主义,谋求法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戴高乐主义是什么?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倡导的法国独立外交政策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的本质是法国民族主义。戴高乐主义包括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和独立三个方面。戴高乐主义的政治目标是谋求法国的独立和在国际政治中的世界大国地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的照片戴高乐主义的具体措施是:1.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国家独立。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3.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理解、合作”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4.建立一个不受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盟为支撑,欧洲主权国家联合的“大欧洲联盟”。5.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政策,以维护和增强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力。戴高乐主义的实施对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促进了欧盟和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之后,戴高乐主义深深影响了法国的内政和外交。直到2009年,法国通过全民公决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组织,戴高乐主义才逐渐开始被抛弃。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身高是多少?戴高乐连任两届法国总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亲自上战场,三次在战场上负伤,甚至被误认为阵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法国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战后推行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生来高大英俊。戴高乐的照片戴高乐将军的身高一直是戴高乐的骄傲。戴高乐身高的具体数字是1.98米。这样的高度即使在相对高大的西方世界也算是比较高的了。这样的身高,再加上戴高乐帅气的外表,让戴高乐成为了一个帅气的男人。也许正是因为身材高大,戴高乐才如此喜欢军人这个职业。因为1.98米的身材,戴高乐穿上军装更是气势如虹。戴高乐1.98米的身高,使他成为战场上一名勇猛有力的杀手。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戴高乐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生性好斗,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三次负伤,连最后一次都很严重。他晕倒了,贝坦认为他已经死了。后来一觉醒来,他成了德国人的俘虏,直到德国战败,他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是因为戴高乐的高个子和长腿,戴高乐才能够在飞机起飞的一瞬间,奔跑着追上斯皮尔斯将军派往英国的飞机,抓住斯皮尔斯将军伸出的手,逃离了已经向德国投降的法国。也就是戴高乐逃离法国的那一天,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号召法国人民与德国战斗到底。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Charles de Gaulle R91)是一艘隶属于法国海军(Marine Nationale)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除了是法国目前正在操作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外,也是法国海军的旗舰。正式成军于2001年5月18日,戴高乐号是法国史上拥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舰,其命名源自于法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夏尔·戴高乐。戴高乐号不只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事实上,它是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主要数据
排水量标准 35000吨满载 38000吨主尺度船体 长261.5米 宽31.4米吃水深度 8.5米飞行甲板 长261.5米 宽64.3米飞机库 长97.5米 宽64.3米武器装备 8座“吉安特”20F-22型20毫米对空武器系统 2座16联装蜂窝式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w/32“阿斯特尔”舰对空反导弹导弹发射装置 2座“萨德拉尔”防空导弹发射系统 4座10管AMBL-2A诱饵发射器 2座ARBB-33干扰发射台 “汤姆森”CSF-ARBR-21预警雷达 2台监视、捕捉与跟踪雷达 “汤姆森”CS-DRBJ-11B三维对空搜索雷达 “汤姆森”CS-DRBV-26D型E波段雷达 “汤姆森”CS-DRBV-15C水面搜索雷达 “拉卡尔”1229-DRBN-34A导航雷达 “赛尼特”作战火力控制系统 NRBP-20A飞机导航雷达
研发历史
为了取代1960年代时建造的传统动力航空母舰福熙号(Foch R99)与其姊妹舰克里蒙梭号(Clemenceau R98),法国早在1970年代中期时就已开始规划下一代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但戴高乐号的龙骨实际上却是在1989年4月才在法国船舶建造局(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位于布雷斯特的海军造船厂中安放起建。
装备情况
法国仅建造了1艘“戴高乐”型航母,目前服役于法国海军
戴高乐高是哪个国家的
夏尔·戴高乐,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并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是坚决反对法西斯、坚决主张抵抗的强硬派,194年6月17日,在贝当政府计划投降的时候,他跳上英国的军机来到了伦敦。在经历国土沦陷、当权政府沦为傀儡的情况下,戴高乐的一席发言赢得了爱国者的支持。
戴高乐简介
职业:法国总统
国籍:法国 为何出名:二战期间自由法国领袖,1944年至1946年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 *** 首脑,1959年至1969年任法国总统。以“不”英国进入欧洲共同市场而闻名。
出生:1890年11月22日出生地:法国里尔星号:射手座
死亡:1970年11月9日(79岁)死因:血管破裂
文章和照片卡萨布兰卡会议亨利·吉拉德、富兰克林·罗斯福、查尔斯戴高乐和温斯顿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会议1943年1月14日在伦敦举行的温斯顿丘吉尔的随从葬礼1965年1月30日结婚生活1921-04-07法国总统戴高乐(30)结婚伊冯文德罗(20)在戴高乐生活中的事件1914-08-15戴南特,比利时,被毁德国的炸弹戴高乐中尉(24岁),1940-06-05受伤的戴高乐将军成为法国国防部长1940-06-09戴高乐将军与丘吉尔的第一次会面1940-06-18英国广播公司的戴高乐将军告诉法国人反抗纳粹占领者1940-08-02克莱蒙费朗将戴高乐将军判处死刑1943-05-30法国将军查尔斯戴高乐于1944-06-14抵达阿尔及尔,戴高乐将军于1944-07-06抵达法国库塞尔,戴高乐将军抵达华盛顿,1944-08-25年,戴高乐将军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散步。1944-08-26年,戴高乐将军在香榭丽舍大街上 *** ,尽管遭到了攻击。1951年6月18日戴高乐赢得法国议会选举1958年6月01日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理1958年6月04日法国总理戴高乐抵达阿尔及尔1959-01-08戴高乐就任法国第五共和国总统1959-01-13法国总统戴高乐赦免130名被判处死刑的阿尔及利亚人1959-05-29戴高乐组成法国 *** 1959-09-16法国总统戴高乐承认阿尔及利亚的自决权1961-05-31肯尼迪总统的访问巴黎戴高乐1962-08-22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未遂1963-01-22法国戴高乐与康拉德·阿登纳签署的《法德爱丽舍合作条约》1967-07-24戴高乐说“魁北克万岁!魁北克自由万岁1967年11月27日法国总统戴高乐说“不!”英国第二次进入欧洲共同市场,2000年5月2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议全民公决学生纵火巴黎证券交易所1969年4月28日戴高乐辞去法国总统职务戴高乐引用“你怎么能治理一个拥有246种奶酪的国家?”在Facebook上分享在Twitter上分享法国名人阿尔伯特·加缪阿尔伯特·乌德佐亚历山大仲马安德烈·布雷顿安德烈·吉德“0”安德烈·马尔罗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以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将军查尔斯·戴高乐命名。该航空母舰是法国自独立后建造的首艘航空母舰,也是法国现役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一艘巨大而强大的战舰,拥有广阔的甲板空间,可以容纳多架舰载机和直升机。其核动力系统为其提供了长时间的持续动力,使其能够在海上巡航和执行各种任务。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建造代表了法国海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建造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94年正式服役。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采用了先进的船体设计和舰载机操作设施,使其具备了出色的航海性能和战斗能力。它配备了现代化的雷达系统、导航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够有效地探测和打击敌方目标。
作为法国海军的旗舰,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承担着维护法国海上利益和地区安全的重要任务。它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包括海上巡逻、反潜作战、空中支援和救援行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和直升机具备空中打击、侦察和运输等多种功能,能够快速部署并提供迅速响应能力。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存在对于法国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增强了法国的海上实力和军事威慑力,还为法国提供了远洋行动和国际合作的能力。作为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具备了较长的续航能力和独立运作能力,可以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执行任务,并与盟友进行联合行动。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和运营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它的存在和作用对于法国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它不仅提升了法国的国防实力,还为法国海军培养了大量的海军人才,推动了法国的军事技术研发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同时,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也是法国海军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为法国参与国际海上行动和维护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不仅是一艘军事武器,更是法国的国家象征和荣耀。它代表了法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海上国家的地位和实力,展示了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责任。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危机和战争时期,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都承担着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威胁的变化,航空母舰作为战略武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航空母舰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因此,法国海军也在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战略,以应对未来战争的挑战。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代表了法国海军的辉煌历史和军事实力,同时也承载着法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和军事创新的使命。它是法国海军的骄傲,也是法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保护法国的利益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以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将军查尔斯·戴高乐命名。该航空母舰是法国自独立后建造的首艘航空母舰,也是法国现役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一艘巨大而强大的战舰,拥有广阔的甲板空间,可以容纳多架舰载机和直升机。其核动力系统为其提供了长时间的持续动力,使其能够在海上巡航和执行前首各种任务。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建造代表了法国海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建造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94年正式服役。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采用了先进的船体设计和舰载机操作设施,使其具备了出色的航海性能和战斗能力。它配备了现代化的雷达系统、导航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够有效地探测和打击敌方目标。
作为法国海军的旗舰,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承担着维护法国海上利益和地区安全的重要任务。它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包括海上巡逻、反潜作战、空中支援和救援行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和直升机具备空中打击、侦察和运输等多种功能,能够快速部署并提供迅速响应能力。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存在对于法国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增强了法国的海上实力和军事威慑力,还为法国提供了远洋行动和国际合作的能力。作为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具备了较长的续航能力和独立运作能力,可以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执行任务,并与盟友进行联合行动。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和运营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它的存在和作用对于法国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它不仅提升了法国的国防实力,还为法国海军培养了大量的海军人才,推动了法国的军事技术研发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同时,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也是法国海军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为法国参与判拦国际海上行动和维护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不仅是一艘军事武器,更是法国的国家象征和荣耀。它代表了法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海上国家的地位和实力,展示了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责任。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危机和战争时期,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都承担着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威胁的变化,航空母舰作为战略武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航空母舰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因此,法国海军也在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战略,以应对未来战争的挑战。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代表了法国海军的辉煌历史和军事实力,同时也承载着法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和军事创新的使命。它是法国海军的骄傲,也是慧冲数法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保护法国的利益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戴高乐属于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吗
不属于。1、他并不属于理论家而是属于实践家,不停的通过实际行动丰富自己的战绩,戴高乐(1890—1970)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2、他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战役中,他曾三次负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5月他任第4装甲师准将,6月任内阁陆军部副部长。当法国的贝当组阁并准备和德国媾和时,他毅然机智地脱身离开法国前往英国,组织了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独立的“自由法国”运动。并于6月18日通过广播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宣言》,号召法国人民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当时的法国贝当傀儡政府曾组织军事法庭缺席判处他死刑。在他的领导下,抵抗力量不断壮大并赢得人民的支持。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为何执意要退出北约?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因为当时的法国总统对北约里面的很多制度不满意,比如说北约中所有的国家都要在美国的指挥下进行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建设,在1956年的时候,埃及的总统想要将纳赛尔这个地方收回主权,英法军队直接出兵夺回,美国为了拉拢阿拉伯国家,对英国和法国进行施压,再加上当时法国总统对殖民遗产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因为他不想受北约的约束,想要让法国独立,拥有自己的支配权,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才退出北约;因为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英国为了拉拢别的国家,居然让法国停止战争,撤离军队,所以让戴高乐非常的不高兴,觉得自己被约束,需要听别的国家的摆布,所以说他才决定退出北约。
是由于戴高乐领导法国参与了二战之后,发现对法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才会提出退出北约。肯定是因为戴高乐领导了法国参与二战失败了,这才有了这种想法。
是为了帮助法国正好的发展,为了解决法国目前的经济矛盾以及国家的经济实力。是由于在二战时期法国的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和损失,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才会退出北约。
1966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件十分的重大的事件。法国总统戴高乐,直接给美国总统约翰逊一封简短的信。涉及的内容,十分的震动,戴高乐声称“法国决心在全境恢复行使主权”,通俗一点说,就是法国退出北约组织,法国的军队不受北约支配,北约成员国军事力量,必须撤出法国。
那么疑问就来,戴高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959年,戴高乐当上总统之后,对北约的各种制度,早已经心存不满。比如,按照北约的规定“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外交、国防,都在美国的指挥之下,驻扎凡尔赛的美军司令部,控制着英国的军队”。尤其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埃及总统想把纳赛尔将运河,收回主权,英法军队直接出兵夺回。可是美国为了能够,拉拢更多的阿拉伯国家,竟然对英法进行施压,让两国立即停火,撤军。
针对核武器的问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经建议戴高乐:法国与其花钱自己制造核武器,还不如美国字节供给。戴高乐回答得也很决然:你们如果愿意卖原子弹,我们当然愿意购买,可是购买之后,必须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双方话题,自此结束。1959年,艾森豪威尔出访法国,受到巴黎百万市民的欢饮,戴高乐对于这位二战重量级的元帅,也十分的敬重。
从这里看出,戴高乐对美国并不信任,他坚持退出北约还有一个原因:苏联已经不可能大规模的征服西方,法国的安全问题,有了很大的保证。如果苏联贸然行事,双方必定在原子弹的进攻下,全部覆灭。因此苏联、美国两派,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掀起大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约已经不再是西欧的保护伞,法国必须要拥有自主的、现代化军事力量,退出北约,脱离美国的指挥,并保持和美英之间的合作。法国主动与苏联,东欧、乃至中国,主动缓和双方的关系,打开外交政治对话的通道,才是法国以后发展的途径。
同一年,戴高乐也出访美国,向艾森豪威尔讲明了如何劝说赫鲁晓夫,并提议在法国召开英美苏德四国会议。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的任期也即将结束,他十分的同意戴高乐的建议,并认为在最后的时期,能够签订一个东西方的协议,政治生涯也可以收到一个完美结局。艾森豪威尔,做出了让步,直接表明:美国并不想什么事情都包揽,欧洲人的事情欧洲人解决是最好的方法,法国带了一个好头。
1960年5月16日,美英德苏,在法国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可是在这之前,发生了飞机事件,赫鲁晓夫对美国暴跳如雷,并表示赔偿之前,不予和北约有关系的国家,精心任何会谈。
1958年,戴高乐先艾森豪威尔提出,北约的领导权,应该由美英法三国分享,并未得到回应,退出北约的计划,就已经开始定型。1959年,法国的地中海舰队,退出北约,禁止美国的核武器进入法国。同时驻扎在北非的法国军,也全部撤离回国,戴高乐开始不再把法国的部队,交给北约同意指挥。
肯尼迪也想维持美国对西欧地区主导权地位,可是也不愿意冒犯法国的独立,一直采取保守、模棱两可的态度。1963年肯尼迪被刺杀之后,约翰逊成为总统,美国的外交,出现了很多败笔,尤其是将越南战争升级,饱受外界的批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戴高乐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外交之路,1964年,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直接和中国建交,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组织。
可是悲催的是,2009年,法国在保持核力量的情况下,又加入了北约组织。时至今日,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竟然开始逼迫北约成员,分担所有的防务支出,如果不答应,就从北约中开始。如果戴高乐知道法国的现状,他会做什么感想,会不会大骂一声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