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姜子,木姜子别名叫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1 18:09:25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木姜子别名叫什么

  木姜子别名叫山苍树、山苍子、山姜子、山胡椒、腊梅柴、滑叶树。木姜子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外表呈球形,成熟时为蓝黑色,树高可达10米左右,树皮为灰白色,每年3-5月开花,7-9月结果。

  木姜子广泛分布于我国湖北、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甘肃、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河南等地,常见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木姜子的果实含芳香油,可以当作原料用于制备食用香精和化妆香精,已广泛利用于高级香料、紫罗兰酮、维生素甲的原料,其种子含脂肪油,可用于制皂和工业用。

  木姜子是一种中药材,每年8-9月间采收,洗净晾干,可煎服或捣烂外敷,除此而外,它还是一味调味料,味道较浓烈,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木姜子的食用方法

可以煮水喝、做成凉拌菜、做成调味油、木姜子炒鸡、腌制食用、泡木姜子、做成木姜子辣椒酱等。木姜子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花被裂片黄色,倒卵形,花丝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
木姜子的食用方法 木姜子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河南、山西、浙江。
木姜子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香叶醇,可作食用香精和化妆香精,种子含脂肪油,可供制皂和工业用。
木姜子生长在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者林缘,海拔为800~2300米。

木姜子什么味道

木姜子的味道介于麻辣之间。
木姜子别名“山胡椒”,木姜子是食材,可以泡泡菜,可以做菜,如:木姜子炖鱼、木姜炒土豆片等。木姜子还可以当佐料,喜欢它的人,闻到味道后止不住地吞口水,不喜欢的人闻到后表示,这味道相当“打脑壳”,闷得很。木姜子的味道介于麻辣之间。
木姜子,落叶小乔木,高3~7米。花枝细长。叶簇聚于枝端,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初有绢丝状短柔毛,后渐变为平滑;叶柄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由8~12朵花组成,具短梗;花先于叶开放;总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黄色,花梗细小,长1~1.5厘米,有绢丝状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药4室,瓣裂,全内向,花丝仅于基部有细毛。
木姜子怎么保存
1、将新鲜采摘的木姜子上面多余的枝叶摘掉,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到阴凉的地方沥干水分。将新鲜木姜子分别放到几个小保险袋子里面,真空包装,不要有漏气的情况。包装好之后,放到冰箱里面冷藏,要冷藏,不是冷冻。
2、将新鲜木姜子清洗一番,沥干水分之后,直接用工具捣烂,做成糊状。将捣烂的木姜子放到干净的经过高温消毒的容器里面,加入单宁、果胶和食用盐,20度左右的环境下面发酵,一般两个月左右可以拿出来吃。
3、木姜子里面加入适量辣椒粉和大量的盐,搅拌均匀。盐可以多放一点,更加有利于木姜子油的保存。锅子烧热,放入大量的食用油。烧热之后,将热油淋在木姜子上面,加入一些陈醋和鸡精,搅拌好,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即可。

木姜子别名叫什么

木姜子别名叫山苍树、山苍子、山姜子。木姜子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果实外表呈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网状皱纹;除去果皮,可见硬脆的果核,表面呈暗棕褐色,有光泽,外有一隆起纵横纹。分布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
木姜子别名叫山苍树、山苍子、山姜子。木姜子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果实外表呈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网状皱纹;除去果皮,可见硬脆的果核,表面呈暗棕褐色,有光泽,外有一隆起纵横纹。分布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

木姜子的功效与作用

1 开胃健脾 在西南地区的人们会将新鲜采摘的木姜子放入泡菜水中浸泡,待过半个月左右即可捞起食用,可单独作为泡菜食用,也可以在炒菜时当做调料。它口感清凉、微辛,有股独特香气,有开胃健脾的功效,非常适合食欲不振的人群。

2 祛风散寒 木姜子性温,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泄泻等症;而且木姜子辛温,有祛风除湿的作用,民间常用木姜子来治疗四肢酸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3 解毒消肿 木姜子还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外用鲜果、叶捣烂敷,或果实研粉调敷患处。可治疮毒、疮疡肿痛。

4 行气止痛 木姜子辛热,入胃、大肠二经,辛以行散,热能驱寒,擅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治畏寒冷痛、心腹卒痛。还可治牙齿浮热作痛,因为木姜子属于纯阳之物,散少阴沉寒,除上攻浮热,温通经脉,故治牙痛。

木姜子存放方法 木姜子怎么存放才能放更久


1、木姜子民间比较常见的保鲜方式有腌制法,通过密封容器和食盐的碱性,将木姜子制成木姜子酱来保存,这样的方式不会影响口感也能保持木姜子的正常色泽。除了这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又有不少新方法出现。
2、冰箱可以很好的制造出一个让生物变化缓慢的低温环境,木姜子也适用于这一方法,主要是在保证木姜子卫生的情况下,利用真空包装和低温环境让木姜子不易腐败保持新鲜色泽。
3、除了冷藏外,还有另一种传统的民间手法,用油浸泡,主要是利用茶油类的特性,来让木姜子保持与易腐败环境的隔绝,借此来达到保鲜的效果。

木姜子怎么吃

木姜子,也被称为丁香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木姜子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包括振奋精神的香气,对身体健康有着广泛的保健作用。那么,木姜子到底可以如何食用呢?
煮水饮用
将5-7颗木姜子放入200-300毫升的开水中,加盖焖20分钟后即可饮用。这种方法能够充分释放木姜子中的营养物质,发挥其保健功效。此外,用木姜子泡水饮用还可以帮助消化、预防感冒、缓解腹痛等经期不适等。
用作调料
木姜子除了可以泡水饮用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调味料。例如,在烹饪肉类食品时,可以加入一些木姜子,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此外,木姜子还可以用来腌制食材,增加食物的美味。
磨成粉末食用
将木姜子放入研磨器中打成粉末,然后可以将这种粉末加入到粥或汤中一同煮沸。这种方法加工后的木姜子可以更好地溶解于水中,能够更好地被身体吸收,从而发挥保健作用。另外,使用木姜子粉末烹饪的食品味道会更加独特。
泡酒饮用
将木姜子置于白酒中,密封后放置1个月即可饮用。经过这种处理之后的白酒,不但香气十足,而且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木姜子中的挥发油能够提高酒的质量和口感,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养生保健。
适宜人群
木姜子拥有多种功效,包括促进身体循环、提高免疫力、缓解消化不良等。然而,木姜子辛辣温热,而且有些人因为肠胃不适或体质较弱,可能不太适合食用。建议在食用木姜子之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量食用。
总结
木姜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保健食材,可以作为煮水、调味、磨粉、泡酒等不同的方式进行食用。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食用木姜子时要适量,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木姜子的吃法有哪些

木姜子的吃法有哪些
1. 生吃法
木姜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生吃木姜子可以达到解热、发汗、解表的功效。在使用此吃法时,需要将木姜子洗净后直接食用,一次不宜过多。此方法适合于没有任何毛病的人群食用。
2. 红糖煮法
将木姜子加入适量的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红糖,煮沸,然后慢火慢炖。此法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肌肉疼痛,便秘等常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时要控制糖的摄入量。
3. 水煮法
将木姜子加入开水中,煮沸后再转小火慢煮20至30分钟。此方法可以用于预防感冒和保持身体健康。而且非常简单易做,不用加入任何其他的食材。
4. 重湿煮法
将木姜子经过烤炉烘烤后,然后用80至100度的高温烘制2至4个小时的米饭中煮熟,并加入其他的食材共煮,如红豆、萝卜、玉米等。此方法可以用于消除体内湿气,改善身体不适。
5. 拌面吃法
将煮熟的面加入生姜和木姜子粉末中拌匀食用,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祛寒。
6. 蜜糖泡法
将木姜子加入蜂蜜中,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用蜂蜜泡水饮用。此方法既可以增进味道,还可以促进排便。
7. 酥炸法
将木姜子磨成粉末后加入糯米粉,制成小球并进行炸制。此方法可以作为小食品食用。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时要控制糖和油的摄入量。
8. 总结
木姜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使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时要控制用量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请问木姜子是什么啊


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腊梅柴、滑叶树、山姜子。落叶小乔木,高3~7米。花枝细长。叶簇聚于枝端,纸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初有绢丝状短柔毛,后渐变为平滑;叶柄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由8~12朵花组成,具短梗;花先于叶开放;总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黄色,花梗细小,长1~1.5厘米,有绢丝状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药4室,瓣裂,全内向,花丝仅于基部有细毛;雌花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7~10毫米;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基本资料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MùJiānɡZǐ
  英文名:FruitofPungentLitse,FruitofFourflowerLitse,PungentLitse
  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木椒子、腊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黄花子、辣姜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tseaeuosmaW.W.Smith2.LitseamollisHemsl.[LitseamollifoliaChun]3.Litseapungens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末采摘,阴干。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编辑本段概述
  生态环境:
1.生于山地阔叶林中湿润处。
  2.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常绿阔叶林缘或次生阔叶林中。
  3.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等地。
  3.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类圆球形,直径4-5mm。外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网状皱纹,先端钝圆,基部可见果柄脱落的圆形疤痕,少数残留宿萼及折断提醒柄。除去果皮,可见硬脆的果核,表面暗棕褐色。质坚脆,有光泽,外有一隆起纵横纹。破开后,内含种子1粒,胚具子叶2片,黄色,富油性。气蓄谋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粉每次1-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调敷。
  注意:热证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