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组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1 20:46:02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组成。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组成如下:主要由红外光源、分束器、干涉仪、样品池、探测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记录系统等组成。
是基于对干涉后的红外光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而开发的红外光谱仪。
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之间的区别如下:
一、原理不同
1、红外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一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信号,然后两束光和为一束,并交替通过入射狭缝进入单色器中。
2、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基于对干涉后的红外光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而开发的红外光谱仪。
二、构成不同
1、红外分光光度计:探测器将上述交变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后,转入A/D转换单位,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从高波数到低波数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2、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由红外光源、光阑、干涉仪(分束器、动镜、定镜)、样品室、检测器以及各种红外反射镜、激光器、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成。
三、应用不同
1、红外分光光度计:可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医药、环保、教学、材料科学、公安、国防等领域。
2、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地矿、石油、煤炭、环保、海关、宝石鉴定、刑侦鉴定等领域。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基于什么原理进行分光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基于傅立叶变换原理的分光仪器。
一、详细介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简写为FTIR Spectrometer),简称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它不同于色散型红外分光的原理,是基于对干涉后的红外光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而开发的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光阑、干涉仪、样品室、检测器以及各种红外反射镜、激光器、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成。
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地矿、石油、煤炭、环保、海关、宝石鉴定、刑侦鉴定等领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迈克尔逊干涉仪和计算机组成。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主要功能是使光源发 出的光分为两束后形成一定的光程差,再使之复合以产生干涉,所得到的干涉图函数包含了光源的全部频率 和强度信息。
用计算机将干涉图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就可计算出原来光源的强度按频率的分布。它克服了色散型光谱仪分辨能力低、光能量输出小、光谱范围窄、测量时间长等缺点。
它不仅可以测量各种气体、固体、液体样品的吸收、反射光谱等,而且可用于短时间化学反应测量。目前,红外光谱仪在电子、化工、医学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及未知物的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用于研究和测定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它可以测量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进而推断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未知物质的方法如下:1. 收集样品:取一小部分未知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光谱仪的样品室中。2. 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设置光谱仪的参数和光程,以确保光谱仪的精度和准确性。3. 测量光谱:启动光谱仪,开始测量未知样品的光谱。根据光谱图形的吸收峰和波长,可大致推断未知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4. 分析结果:与已知物质的光谱进行比对,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傅里叶
需要注意的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精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1)测定速度快从而可实现与色谱的联用;(2)灵敏度和信噪比高干涉仪部分无狭缝装置因而无能量损失、灵敏度高;(3)分辨率高波数精度可达0.01cm-1;(4)测定范围广。

红外光谱试验是测试什么的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仪器。
一、红外光谱仪简介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
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二、理论
电磁光谱的红外部分根据其同可见光谱的关系,可分为近红外光、中红外光和远红外光。 远红外光(大约400-10 cm-1)同微波毗邻,能量低,可以用于旋转光谱学。中红外光(大约4000-400 cm-1)可以用来研究基础震动和相关的旋转-震动结构。
更高能量的近红外光(14000-4000 cm-1)可以激发泛音和谐波振动。红外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震动能级不同,化学键具有不同的频率。
原理与分类
一、原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二、分类
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光栅扫描的,很少使用;另一种是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的,称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这是最广泛使用的。
光栅扫描的是利用分光镜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一束作为探测光照射样品,再利用光栅和单色仪将红外光的波长分开,扫描并检测逐个波长的强度,最后整合成一张谱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在动镜和定镜上反射回分束器上,这两束光是宽带的相干光,会发生干涉。
相干的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经检测器采集,获得含有样品信息的红外干涉图数据,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具有扫描速率快,分辨率高,稳定的可重复性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测定速度快,可与色谱仪联用$灵敏度与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测定的光谱范围宽(10000~10cm-1)。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检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化的数学处理,将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相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优点是什么?

扫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波数精度高、研究光谱范围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扫描速度比色散型仪器快数百倍,而且在任何测量时间内都能获得辐射源的所有频率的全部信息。

影响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精度因素

影响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精度的因素如下:
1.样品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制备和处理。如果样品存在不均匀性或不适当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光谱的精确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样品的制备和处理过程。
2.仪器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器的性能也是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光源、检测器、光栅、波长精度等参数的稳定性和精度都会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质量。
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也会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需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因为它们会导致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发生变化。
4.样品状态:样品的物态状态也会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样品的晶体状态、固体、液体或气体的状态等。
5.傅里叶变换算法:傅里叶变换算法会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在进行原始信号到频域信号的转换时,使用不正确的傅里叶变换算法可能会出现伪峰或干扰波的情况。
6.光谱预处理方法:光谱预处理方法也是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精度和可重复性的因素之一。例如,信号滤波和基线校正等处理方式可能会引入噪声或者误差。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功能与用途
1. 分析样品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无机物、有机物以及大多数生物分子进行分析。这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材料在不同化学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行为。
2. 产品质量控制:含氮、蛋白质等复合结构都能够被FT-IR识别。因此, FT-IR常常被运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样品分析和生产质量控制。
3. 环保监测:FT-IR技术可以对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物进行快速检测。因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环保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能测量玻璃的传热系数吗

可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用来测量玻璃的远红外反射比、半球辐射率、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等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