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定谔是什么梗比喻什么,薛定谔比喻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1 19:41:30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薛定谔的梗是啥意思

薛定谔,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代指玄学或不确定。
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是虐猫狂人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因为其量子物理学说中很多现象是违反常识的,不确定的,无法准确测量的。而常被学渣们凡人们用来代指难以理解的,无法预料的,玄学的事情。
引申含义:代指玄学或不确定。
引用示例:我薛定谔路的方向了。
薛定谔的梗来源于“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目的是对“人类意识具有特殊的独特地位”的说法进行嘲讽,用在网络上的意思是既有又没有。例如说自己学习的是薛定谔的知识点,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知识点是学过的,但是一到考试时就不会了。
薛定谔造句
1、薛定谔方程是一个线方程。
2、非线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是个难题,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求解非线薛定谔方程。
3、我们标注薛定谔方程的值时,也用到了这个。
4、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似乎是令人生畏的。
5、引入复变数哈密顿方程和薛定谔方程可以变换为相同的形式。
6、从薛定谔方程和泊松方程的自洽计算中得到了新的二维表面态。
7、采用赝角动量的方法研究了非谐振子定态薛定谔方程的严格解。
8、在薛定谔方程中,电子构型就是,对于锂的薛定谔方程,的单电子近似的。
9、在薛定谔方程中,我们现在可以用,极坐标的方式来表示了。
10、由耦合非线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出与光纤参数有关的琼斯矩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薛定谔

薛定谔是什么意思

薛定谔,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代指玄学或不确定。
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是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因为其量子物理学说中很多现象是违反常识的、不确定的、无法准确测量的,而常被学渣们凡人们用来代指难以理解的、无法预料的、玄学的事情。相信很多的网友都听到过薛定谔的猫这个词语,其实这个词语是一个科学家提出的思想实验。阐述的是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是量子物理学里面的一个理论。
在一个盒子里面,猫在不在里面都只有人在外面打开盒子看到之后才知道,直白一点来讲这个理论是一个假设性的概念,讲述量子学里面的不确定性。在网络语言里面,将薛定谔和其他的来进行搭配,其实就是在讲述不确定性的两种结果。
玄学简介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的哲学思想与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鉴于自汉至晋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社会价值观念基本上都无变化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与儒学对立并引导当时观念形态的玄学。事实上被后世认为的"玄学家",彼时都自认为在致力于经学并做出很多的成绩。
“玄学”之名是在魏晋之后出现的,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直有谈论形而上学的传统,并以伦理纲常为自然之道。后来的佛学也属两晋谈玄的内容,玄学并不能简单地称作“新道家”。

薛定谔是什么梗

薛定谔,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代指玄学或不确定。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ErwinSchr_dinger)。这个梗最初的来源是薛定谔的猫。至于问题描述中所提到的薛定谔的柯基。应该指的是将猫换成了其他动物的一种调侃。同理可以适用于任何的东西。比如薛定谔的电磁炉,薛定谔的点赞等等。就好比有一个梗开始是说,你打球像蔡徐坤。到后来,又衍生出各种版本,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像蔡徐坤了。即使这件事蔡徐坤没有做过。这也只是一种调侃。有的替换,是其本源的延伸,也有的替换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只是大家看着有很有意思而已。这梗的走红,最开始是因为听起来很酷炫。或者也可以说是它有着一种浓浓的中二风。很多物理学上的概念都有着这种风格,但对于薛定谔的猫这一个概念,它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不仅其在本源上更加容易理解,本身就生动形象,而且其内在的底蕴,可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较贴切地联系。又如上所说,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用来描述这种状态的习惯用语,于是人们只能利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对于这样一种状态的描述。人们最开始做的替换只是延伸它的本来含义。而后来当这个梗的热度逐渐上升的时候,一些无意义的替换也进入人们的视野了。通俗一点说的话,这就是“跟风”。
薛定谔的猫通俗解释:比如今天你在家,你爸妈早上出去上班,然后你学习了一上午,刚打开电脑,你爸妈回来了——死猫。你在家玩了一上午,刚打开作业,你爸妈回来了——活猫。薛定谔的猫在生活中可以比喻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薛定谔猫要解决的是量子理论中的问题,量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又不能精确计算。打开箱子之前,猫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某时间段内它将会死去。比如今天,它一定会死,但是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是死的还是活的?在没有打开箱子之前,一切都是可能,或者是活的,或者是死的,我们打开箱子,看到了一种结果,也可以说是选择了一种结果。另一种结果的演变到此为止。

薛定谔的梗是啥意思 薛定谔的简介

1、薛定谔的梗来源于“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目的是对“人类意识具有特殊的独特地位”的说法进行嘲讽,用在网络上的意思是既有又没有。例如说自己学习的是薛定谔的知识点,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知识点是学过的,但是一到考试时就不会了。
2、“薛定谔的猫”是薛定谔为了反驳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解释而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实验内容是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在一小时内大约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剩下50%的概率是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3、哥本哈根派的物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意识具有特殊地位,那么按照薛定谔的实验操作,就会制造一只既死又活的猫,而既死又活的猫显然是荒谬的。从而薛定谔暗示,人类意识决定波函数坍缩,这个观点是荒谬的。

薛定谔是什么意思哦

薛定谔,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代指玄学或不确定。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
薛定谔,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代指玄学或不确定。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ErwinSchr_dinger)。大致就是说,当没有人观察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的状态就是不确定的(也可以说是这个东西以概率的形式处于所有的状态下),在有人观察的一瞬间,这个东西的状态就被确定下来了。

薛定谔比喻什么意思

薛定谔常被拿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事物的状态,既可是不确定状态,也可以是既定状态。
1、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薛定谔比喻的是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
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而是因为物理规律的固有性质。当我们观察一个粒子时,我们的观察本身会改变粒子的状态,而这个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著名的“观察者效应”。
2、从哲学角度分析,薛定谔比喻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根据我们的观察来判断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我们相信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现实世界,但是薛定谔猫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的观察并不是绝对可靠的。我们的认知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产生偏差。
3、从生活角度分析,薛定谔比喻的是人类行为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会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不可预测的。例如,我们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我们的投票行为可能会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我们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薛定谔的猫”出处和实验说明
1、出处
这个梗来源于量子物理学中的“薛定谔猫”实验,它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思想实验,用于描述量子力学中“量子叠加态”的概念。
2、实验说明
这个实验将一只猫置于一个密闭的箱子中,箱子内有一个装置,该装置有50%的概率会释放一种致命毒气,而有50%的概率不会释放。
在箱子未打开之前,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猫既处于“死亡”状态,也处于“存活”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当观察者打开箱子,才会让量子态“坍缩”,猫才会处于确定的状态,即死亡或存活。
这个实验的特殊性质引发了人们对于不确定性、观察者效应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因此,"薛定”常被用来比喻个人或者事物处于不确定状态中,直到被观察或者完成某个事件之后,才能确定其状态。

薛定谔的梗是啥意思

“薛定谔的猫”梗,其实是来源于薛定谔做的一个关于量子物理的思想实验。薛定谔是一名奥地利物理学家,全名叫埃尔温·薛定谔,他还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
实验内容简单描述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放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这个盒子里有一个装有毒气的玻璃盒。
如果玻璃盒破了,它里面的放射性气体就能把猫毒死,而在这个玻璃盒上有个由机关控制的锤子,一旦机关被触发,锤子就会落下来击碎盒子,有毒气体就会被释放,小猫就死了。
玻璃盒上的机关由一个会衰变的粒子来触发,而这个粒子的衰变我们无法预测,也不法判断,连化学家也仅仅能知道粒子的半衰期。
影响及意义
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最有突破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科学之一。“薛定谔的猫”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现状。人们不能接受量子力学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对于传统的物理学来说,只要找到了事物之间相关的联系,就能在每时每刻确定,事物之间相关的物理数据。
比如说,物体运行距离等于物体的速度乘以物体运行的时间,只要知道物体的速度,你每时每刻都能计算出物体运行了多远,然而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使得你无法预知一个微观粒子未来的状态。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上帝不玩骰子,但是量子力学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

薛定谔用来比喻什么

薛定谔的猫表示事情无法预测性,具体内容如下:
薛定谔的猫虽然是在量子力学领域下进行的思想实验,但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也常常将“薛定谔的猫”来比喻一种现象。我们可以将薛定谔的猫表示事情无法预测性。也就是说,一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那么它就会有两种结果,但我们一旦做了,它就只剩下一种结果。
薛定谔全名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是虐猫狂人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因为其量子物理学说中很多现象是违反常识的,不确定的,无法准确测量的。而常被学渣们凡人们用来代指难以理解的,无法预料的,玄学的事情。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社会的人几乎都会面临找工作的情况。现在你在看招聘软件的时候,恰好看到一家满意的公司,但是你十分犹豫到底要不要投这份简历。
你的犹豫可能受制于很多原因,一家公司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会看应聘者的学历、年龄、性别、工作经历以及工作能力等。如果恰好这家公司只看重工作能力,其他条件都是辅助。
如果你去面试了,那么你可能就会因为工作能力被录用或不被录用。但是如果你不去面试,那么你的工作能力可能满足要求,也可能不满足要求。这种概率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不确定和确定的结果仅仅需要我们自己去作出决定。
根据哥本哈根诠释,是要我们分型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薛定谔在实验中将镭衰变释放出粒子的行为看作一个微观系统,将猫的生死状态看作一个宏观系统。很显然,在微观系统部分,要描述镭是否会放射出粒子,可以用两个量子态的线性组合。这个微观系统的量子行为显然与哥本哈根诠释相悖。

薛定谔定律什么梗

简单来说“薛定谔的猫”就是一个理想实验。
薛定谔撸猫日常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那是1953年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薛定谔突发奇想,量子理论太无聊了,不如撸个猫吧?
然后一甩手就把一脸懵逼的猫关进了黑盒子。
猫也很委屈啊:我做错了什么要被关?你还是我熟悉的铲屎官么?
当时薛定谔把猫关在密封的黑盒子里,里面有食物、毒气瓶和放射性原子。放射性原子控制毒气。放射性物质衰变,毒气释放,猫一定会死。原子衰变几率是50%,所以猫死的几率是50%,活的几率是50%。猫的存在有两种可能性。
在你没打开盒子之前,你无法确定猫的状态是生是死,所以猫是处于既生又死的叠加状态,生和死是同时存在的,只有你打开盒子的瞬间,两种可能性才能坍塌到一种可能性,要么是好的坍塌到坏的,要么是坏的坍塌到好的,这个过程就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
?
那么,抛开高端的物理实验,
“薛定谔的猫”在生活中到底怎么用呢?
有人从薛定谔的猫延伸出来一个理想实验
叫做薛定谔的处女。
将一个美女和一个男人被置于一个密室中,这个女人是处的概率为百分之五十。 如果人们开启房门,就会发现女人是处非处。但是在此之前,女人的量子态应是处女状态与非处女状态的混合。
薛定谔的猫可以用来表示一切不确定、处在两种结果混合状态的事物。
就像你某包剁手邮回来的那些至今未拆的快递包裹,
该不该差评,只有拆开看过之后才知道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叫它“薛定谔的差评”
就像你元旦撩男神出去玩,
男神会不会答应呢,只有试过才知道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叫它“薛定谔的男神”
薛定谔定律就是薛定谔的猫,是薛定谔设计的一个思想实验,目的是对人类意识具有特殊的独特地位说法进行的嘲讽。划重点,嘲讽,或者说反讽。
它的意思是:如果哥本哈根派物理学家们认为人类意识具有特殊地位,那么按照薛定谔的实验操作,就会制造一只即死又活的猫,而即死又活的猫显然是荒谬的。从而,薛定谔暗示,人类意识决定波函数坍缩,这个观点是荒谬的,爱因斯坦也这么认为。
薛定谔猫的定律是一个不确定的实验,而且这项实验还很著名。这项实验讲的是薛定谔把猫放在了黑暗的盒子中,过了很久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所以必须要看一眼盒子里面的情况,才能下结论。这就出现了猫的生死就取决于看了一眼之后,才能决定的,这说起来有点绕,还让人捉摸不透。所以也就容易产生误解,理解错意思的。
这个含义很简单,就是:状态必须测量才能确定。
它的来源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指出在微观尺度下,物质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其状态是不确定的,只有在测量时才能确定其状态。因此在量子力学中,人们经常用“薛定谔的猫”这个例子来解读这个概念,大致是说将一只猫和一瓶放射性物质装在密封盒子中,按照薛定谔定律,猫是活是死,只有打开密封盒子才能确定。
现代生活中的用法用于表示某种事情的结果无法预知或者不确定的说法。常常用于网络中的精神派对、吐槽、机智回应等场景中。
编写不易,看完记得点赞关注再走哦~
现在网上恶魔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薛定谔定律。有不少网友就表示,自己智商水平有限,不知道这是什么梗。之前在一档节目中撒贝宁就提到过这个梗的意思。他说快递员如果送的是电子产品,那么收货人是不知道这个产品是好还是坏的,只有等到打开仔细看过才能知道,这个就是薛定谔的猫。网友听得是糊里糊涂的,薛定谔是什么梗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薛定谔的猫。但是这也说明了撒贝宁的主持能力和幽默。
撒贝宁说的薛定谔定律并不是随便说的,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薛定谔猫的定律是一个不确定的实验,而且这项实验还很著名。这项实验讲的是薛定谔把猫放在了黑暗的盒子中,过了很久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所以必须要看一眼盒子里面的情况,才能下结论。这就出现了猫的生死就取决于看了一眼之后,才能决定的,这说起来有点绕,还让人捉摸不透。所以也就容易产生误解,理解错意思的。
就是在量子力学之中,体系的状态是不可以直接使用力学量值来进行确定的,而是需要使用的力学的函数,波函数,这样才能够确定,所以这个波函数就成为了量子力学所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了。薛定谔定律可以说是量子力学方面的一个基本方程式。该定律最早是在1926年提出的,是由奥地利的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最早提出。主要就是描述了微观粒子的状态,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规律,这种状态是需要使用波函数来进行相应的表示的,薛定谔定律也就是波函数方面的微分方程。
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 equation),又称薛定谔波动方程(Schrodinger wave equation),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方程,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定。
它是将物质波的概念和波动方程相结合建立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可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每个微观系统都有一个相应的薛定谔方程式,通过解方程可得到波函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应的能量,从而了解微观系统的性质。薛定谔方程表明量子力学中,粒子以概率的方式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宏观尺度下失效可忽略不计。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是1926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它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微观系统的状态由波函数来描写,薛定谔方程即是波函数的微分方程。若给定了初始条件和边界的条件,就可由此方程解出波函数。
薛定谔定律,大致的意思是又懂又不懂,又明白又不明白的一种状态,或者说一种事物大体上是这种事物,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又是又不是,又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
薛定谔定律这种说法是一种俗语,已经脱离了他原始的含义。但如果要更深刻理解,就需要了解薛定谔这个人,以及薛定谔著名实验——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是谁
据公开资料,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男,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教授。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研究组中工作17年。因发展了原子理论,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37年荣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物理学方面,在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波动力学。由他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大致相似于牛顿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 提出薛定谔猫思想实验,试图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亦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在哲学上,确信主体与客体是不可分割的。主要著作有《波动力学四讲》《统计热力学》《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等。
那么,上述我们只需知道薛定谔是一名物理学家,他试图试图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什么是不完备性呢?那就涉及到薛定谔的猫的著名实验。
2.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是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
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在量子的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这项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可这就让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以上,我们只要记住,薛定谔的猫试图证明量子力学理论的不确定性,在这个实验中,这只猫又死又活。而这和我们学完某个知识又明白,又不明白的状态非常类似,与我们对某个事物的了解处于又了解又不了解的状态非常类似,它似乎是违反逻辑的,但似乎又是确实存在的。
其实,我对薛定谔的猫的含义也是又明白又不明白,薛定谔的猫的生死状态,我们又了解又不了解,甚至我们对我们自己,也是又了解,又不了解,这就是薛定谔定律。你如果看完,也是既明白又不明白,这就对了,因为这也符合薛定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