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什么,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4 17:56:53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什么

红外光谱仪主要是进行样品的有机物成分检测,应用范围如下:
1.制药行业:①原辅料的成分定性鉴别 ②确认合成产物的官能团 ③确认天然产物的官能团 ④污染物分析
2. 化妆品行业:①原材料鉴别 ②污染物分析 ③失效分析
3. 食品行业:①原料的定性鉴别 ②包装材料的鉴别 ③污染物分析
4. 环境行业:①水分析 ②土壤分析 ③排放气体分析 ④水或大气中的颗粒物成分分析 ⑤石棉分析 ⑥水中油分析
5. 化工和高分子行业:①原料的定性鉴别 ②塑料盒橡胶的定性分析 ③确认合成产物的官能团 ④表面处理剂分析 ⑤薄膜分析和厚度测量 ⑥催化剂分析 ⑦油漆和涂料分析 ⑧污染物分析
6. 电子电器和半导体行业:①外延膜厚度测量 ②溴化阻燃剂的测定 ③污染物分析 ④失效分析 ⑤半导体工业气体分析
7. 金属与汽车行业:①金属基板上薄膜的定性分析 ②污染物分析 ③失效分析
8. 建材行业:①原料的定性鉴别 ②涂层降解分析 ③玻璃表面发射率测量
以上,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广州领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岛津红外光谱仪产品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物质所含的官能团的种类以及其所处的化学环境。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
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使用注意事项:
1、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30℃,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所用电源应配备有稳压装置和接地线。因要严格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因此红外实验室的面积不要太大,能放得下必须的仪器设备即可,但室内一定要有除湿装置。   
2、如所用的是单光朿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目前应用最多),实验室里的CO2含量不能太高,因此实验室里的人数应尽量少,无关人员最好不要进入,还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   
3、如供试品为盐酸盐,因考虑到在压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子交换现象,标准规定用氯化钾(也同溴化钾一样预处理后使用)代替溴化钾进行压片,但也可比较氯化钾压片和溴化钾压片后测得的光谱,如二者没有区别,则可使用溴化钾进行压片。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什么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可以测定出样品有哪些官能团或化学键存在或变化,用以物质的定性、定量、反应过程等的研究。
一般来说,无机物需要用远红外光谱仪来检测。因为无机物的振动峰大部分处于远红外波段,而常用的红外光谱仪的检测范围在中红外区域。
如果需要用红外光谱仪来检测无机物的红外光谱,需要对光谱仪进行调整,更换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分束器,以及光谱仪的检测器。
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外光谱仪
红外检测有机物的特征官能团
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人们就可以判定未知样品中存在哪些有机官能团,这为最终确定未知物的化学结构奠定了基础。
4000-1300用于鉴定官能团,1300-400是指纹区,用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也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常见的特征吸收频率有:3200-3650羟基,游离态的在3610-3640峰型尖锐,分子间缔合的在3300,宽峰。大于3000的是不饱和C-H伸缩振动,3300是典型的末端炔烃,小于3000是饱和的C-H伸缩振动,1700左右的强吸收峰说明有C=O存在,1600,1500附近出现2-4的峰,是芳环的骨架振动,更详细的解谱参考宁永成的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普学,很不错的一本书,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可以参考有机波谱书。
有机物的特征官能团,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扩展资料:
应用
应用于染织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煤结构研究、石油工业、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领域。
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
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
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机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会由于官能团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发生微细变化,这为研究表征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分子在低波数区的许多简正振动往往涉及分子中全部原子,不同的分子的振动方式彼此不同,这使得红外光谱具有像指纹一样高度的特征性,称为指纹区。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采集了成千上万种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把它们存入计算机中,编成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的是什么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的是有机物的特征官能团,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
二、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
三、分子在低波数区的许多简正振动往往涉及分子中全部原子,不同的分子的振动方式彼此不同,这使得红外光谱具有像指纹一样高度的特征性,称为指纹区。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采集了成千上万种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把它们存入计算机中,编成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
四、拓展资料:
光谱仪主要应用于染织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煤结构研究、石油工业、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领域。

ftir红外光谱仪可以测什么

ftir红外光谱仪可以测定出样品有哪些官能团或化学键存在或变化,用以物质的定性、定量、反应过程等的研究。
扩展: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是分子吸收光谱,不同的官能团,化学键振动或转动,对不同波数的红外光有吸收。一般来说,无机物需要用远红外光谱仪来检测。因为无机物的振动峰大部分处于远红外波段,而常用的红外光谱仪的检测范围在中红外区域。如果需要用红外光谱仪来检测无机物的红外光谱,需要对光谱仪进行调整,更换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分束器,以及光谱仪的检测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最核心的部分是 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说没有干涉仪就没有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正是因为红外光源经过迈克尔逊干涉仪发生多色光相干,经过样品吸收之后,检测器检测到含有样品信息的红外干涉光的干涉图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将干涉图信号经过傅立叶变换,才转换成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什么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各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区别?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初期,自 1940 年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一些新技术 (如发射光谱、光声光谱、色——红联用等) 的出现,使红外光谱技术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紫外光谱
一般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的是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后引起的电子态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共轭性质 (分子的共轭程度越大,光谱中谱峰会红移,也就是往长波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一般用纳米(nm)为单位.通常的检测范围200 ~ 900 nm。
两种主要的不同就是能量的不同,紫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也称电子光谱;而红外则是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能量要小。
拓展资料
光谱(spectrum) :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光波是由原子运动过程中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
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
在一些可见光谱的红端之外,存在着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同样,在紫端之外,则存在有波长更短的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可通过仪器加以记录。因此,除可见光谱,光谱还包括有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参考资料-光谱-百度百科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初期,自 1940 年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一些新技术 (如发射光谱、光声光谱、色——红联用等) 的出现,使红外光谱技术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紫外光谱,一般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的是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后引起的电子态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共轭性质 (分子的共轭程度越大,光谱中谱峰会红移,也就是往长波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一般用纳米(nm)为单位.通常的检测范围200 ~ 900 nm.
拓展资料
两种主要的不同就是能量的不同,紫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也称电子光谱;而红外则是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能量要小。
有时面对一个未知物或者我们制出一个产物想了解他的结构,红外光谱是肯定需要的来确定其中的官能团结构。
而紫外则是对某种特定的结构(特别是共轭结构)研究较好。也可以计算得特定的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吸光度值,与标准图谱相比较得出结论,但用得很少。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初期,自
1940
年商品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一些新技术
(如发射光谱、光声光谱、色——红联用等)
的出现,使红外光谱技术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紫外光谱
一般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的是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后引起的电子态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共轭性质
(分子的共轭程度越大,光谱中谱峰会红移,也就是往长波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一般用纳米(nm)为单位.通常的检测范围200
~
900
nm。
两种主要的不同就是能量的不同,紫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也称电子光谱;而红外则是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能量要小。
拓展资料
光谱(spectrum)
: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光波是由原子运动过程中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
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
在一些可见光谱的红端之外,存在着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同样,在紫端之外,则存在有波长更短的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可通过仪器加以记录。因此,除可见光谱,光谱还包括有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参考资料-光谱-搜狗百科
红外光谱主要是振转光谱,主要用来分析官能团的
紫外光谱主要是用来判断物质的骨架的,两者可以结合起来用。
红外光谱是做研究用的,紫外光谱是做测量用的,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一、红外光谱:
1、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
2、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的判据。
3、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
二、紫外:
1、测定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
2、初步确定取代基团的种类,乃至结构。紫外光谱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还要借助其他方法如红外核磁质谱等。
仅靠紫外光谱就解析化合物结构式相当困难的。
拓展资料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
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

红外光谱适用于什么样品的检测

红外分近,中,远三种。根据应用范围看,近红外是测试气体样品的,中红外是测试有机化合物的,远红外是测试无机物类的。红外光谱可以测试各种状态的样品,气体,液体及固体都可以,配上不同的测试方法还可以不用损坏样品进行测试的。
供参考。
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样品,都需要有红外活性才能使用红外光谱检测,即其组成分子或某个基团做不对称的震动或者转动才行,像CO2就无法用红外光谱检测,因为它的分子运动是对称的,不具有红外活性。
一、红外光谱仪基本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二、红外光谱仪使用范围
  应用于染织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煤结构研究、石油工业、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领域。
三、红外光谱仪仪器特点
  1、 只需三个分束器即可覆盖从紫外到远红外的区段;
  2、 干涉仪,连续动态调整,稳定性极高;
  3、 可实现LC/FTIR、TGA/FTIR、GC/FTIR等技术联用;
  4、 智能附件即插即用,自动识别,仪器参数自动调整;

红外光谱仪主要使用范围有哪些

红外光谱仪的广泛应用
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进行未知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进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晶变、相变、材料拉伸与结构的瞬变关系研究
工业流程与大气污染的连续检测
在煤炭行业对游离二氧化硅的监测
卫生检疫,制药,食品,环保,公安,石油, 化工,光学镀膜,光通信,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珠宝行业的检测
水晶石英羟基的测量 聚合物的成分分析 药物分析等

红外光谱仪有什么特点?

红外光谱是分子能选择性吸收某些波长的红外线,而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检测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可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又称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
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用红外光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20世纪60年代,随着Norris等人所做的大量工作,提出物质的含量与近红外区内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的理论,并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测定了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脂肪等成分,才使得近红外光谱技术一度在农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加之经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暴露出的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的弱点,使人们淡漠了该技术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此后,近红外光谱再次进入了一个沉默的时期。
70年代产生的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校正技术在光谱分析中的成功应用,促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推广。到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分析仪器的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光谱信息提取和背景干扰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加之近红外光谱在测样技术上所独占的特点,使人们重新熟悉了近红外光谱的价值,近红外光谱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进入90年代,近红外光谱在产业领域中的应用全面展开,有关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及应用文献几乎呈指数增长,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近红外光谱在在线分析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此近红外光谱技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电磁光谱的红外部分根据其同可见光谱的关系,可分为近红外光、中红外光和远红外光。 远红外光(大约400-10 cm-1)同微波毗邻,能量低,可以用于旋转光谱学。中红外光(大约4000-400 cm-1)可以用来研究基础震动和相关的旋转-震动结构。更高能量的近红外光(14000-4000 cm-1)可以激发泛音和谐波震动。红外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震动能级不同,化学键具有不同的频率。共振频率或者振动频率取决于分子等势面的形状、原子质量、和最终的相关振动耦合。为使分子的振动模式在红外活跃,必须存在永久双极子的改变。
红外光谱仪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光栅扫描的,很少使用;另一种是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的,称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
光栅扫描的是利用分光镜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一束作为探测光照射样品,再利用光栅和单色仪将红外光的波长分开,扫描并检测逐个波长的强度,最后整合成一张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在动镜和定镜上反射回分束器上,这两束光是宽带的相干光,会发生干涉。相干的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经检测器采集,获得含有样品信息的红外干涉图数据,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后,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具有扫描速率快,分辨率高,稳定的可重复性等特点,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