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顾祝同的简介资料,顾祝同的结局,顾祝同子女后代
- 2、顾祝同简介
- 3、顾祝同平生是怎么样的?
- 4、顾祝同简介 蒋介石五虎上将之忠将顾祝同的生平 顾祝同将军是怎么死的
- 5、顾祝同是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
- 6、顾祝同的生平
- 7、顾祝同是江苏涟水哪里人
- 8、顾祝同最后结局
- 9、顾祝同娶戏子为妾,为什么怀孕后遭原配陷害?
- 10、二战顾祝同部队多少人?
顾祝同的简介资料,顾祝同的结局,顾祝同子女后代
顾祝同的简介 先来看一下顾祝同基本的简介。顾祝同,字墨三,江苏涟水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顾祝同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曾经参加过革命军队,后来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并且顺利毕业。下面来具体看看顾祝同的简介。
顾祝同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县城内。早年期间,顾家还有百余亩的田地,但是自从他的祖父去世之后,由他的祖母当了家,由于都非常弱小,劳动力缺乏,导致家境逐渐贫困起来。顾祝同是家中的长孙,兄弟三人手足情深,顾祝同非常敬爱自己的长辈,对待比自己年小的也十分谦虚谨慎,深受族人的称道。
顾祝同六岁的时候,进入私塾进行学习,到了十三岁,经过七年的古训,对于顾祝同的性格、思想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同时他还擅长书法绘画,尤其是辞赋方面。十五岁的顾祝同离开家去了新的学校,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南京陆军小学。虽然当时家人都进行劝阻,但是因为顾祝同十分向往军旅生活,于是毅然选择了辞别家人去了南京。顾祝同求知欲望极强,兴趣也十分广泛,对于学校的各种课程都加以学习。
1916年,武昌陆军联合学生一同共谋倒袁的事情,不料事情被泄露,顾祝同为了避难返回了老家。袁世凯死后,学生们都一一返校。之后,顾祝同升入了陆军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被分配到了陆军总部进行见习,升任了连长的职位,从此就开始了军旅的生涯。
顾祝同子女 顾祝同的第一任夫人叫杨朝云,是顾祝同早年在家乡时父母为他安排的婚事,他与原配生有一男一女。顾祝同在担任师长的时候,他又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夫人许文蓉。许氏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顾祝同还专门为许氏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将杨氏的儿女接来让许氏抚养。
顾祝同子女一共有十人。顾祝同的两个儿子叫做顾潮生和顾福生,其他八个都是女儿,分别叫做顾开生、顾惠生、顾省生、顾瑞生、顾锦生、顾永生、顾珏生和顾琏生。顾祝同子女有十个,但是关于他们的介绍却不太有,却详细的应该是他的第二个儿子顾福生了。
顾祝同的二儿子叫顾福生,是台湾一名知名的画家。顾福生出生在上海,在成年之后选择了绘画的道路。顾家为了能让顾福生能全心投入绘画创作中,特意在院子里建造了一间画室。
在台湾学习的期间,顾福生跟其他人一同组建了“五月画会”,台湾在那段世间掀起了突破传统画法的风潮,后来顾福生长期居住在欧美地区进行绘画的研究和学习。尽管他所创作的作品不是传统中国艺术的体现,但是从他的作品上总能看到中国艺术的身影。
顾福生曾经是作家三毛青年时期的绘画老师,同时也是他推荐和鼓励三毛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三毛也曾经在她的文章中描写过顾福生的性格以及他的画室。
顾祝同的结局 在蒋介石统治大陆的期间,一共有八位干将是他最为信任的人,这八位当时也被成为是“八大金刚”,其中,顾祝同就是八位中的一位。顾祝同因为对蒋介石十分忠贞,所以他的官运一直都没有衰落。那么,顾祝同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来看看。
顾祝同出身于黄埔,因为他的宽厚忠贞、和蔼可亲,虽然他的功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他却一直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欣赏。顾祝同追随蒋介石多年,非常了解蒋介石的脾气,所以不会触怒到他忌讳的事情。顾祝同平生都以蒋介石为自己的领导人,将蒋介石的信仰当作自己的信仰,在“皖南事变”后,顾祝同愿意替蒋介石被黑锅,这都说明了顾祝同对蒋介石有多大的忠诚度。
对于顾祝同的忠心,蒋介石当然也没有亏待他,所以顾祝同的结局还算是挺不错的。顾祝同跟随蒋介石到达台湾后,他在台湾担任国防部长、战略顾问等职务。之后,顾祝同又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是唯一一个到台湾后所晋升的将领,过了几年,顾祝同担任“国防会议”秘书长的职位,职位的晋升可见蒋介石对他非常信任。
在蒋介石去世后,顾祝同也没过几年就辞职了,他的晚间生活很规律,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顾祝同在94岁的时候得了老年性高血压,后来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过了两年,顾祝同在医院病逝。
顾祝同简介
1、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2、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等职。
3、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发动皖南事变。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去台湾后任“国防部”代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
顾祝同平生是怎么样的?
顾祝同(1893~1987)
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顾祝同简介 蒋介石五虎上将之忠将顾祝同的生平 顾祝同将军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顾祝同
别 名:顾墨三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日期:1893年1月9日
逝世日期:1987年1月17日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 *** 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顾祝同——蒋介石五虎上将之忠将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字墨三,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曾任江苏省 *** 主席、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1946年获得 *** 勋章。后赴台,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
自1952年3月起,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充当何应钦的副手,1960年又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8年再调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改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败退台湾后,顾祝同的身体一直很好,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顾祝同尽管不培植私党,但他的老乡观念、同学观念还是很浓厚。他对王敬久、王仲廉、冷欣、韩德勤、方先觉等同乡的提拔是很尽力的,他的子弟辈如顾希平、顾锡九、顾心衡、顾新葆、顾祝君、顾祝荣、赵锡田、王连庆、也都是他培养起来的。堂弟顾济潮(黄埔一期)1927年秋北伐战争临颖战役中阵亡。凡江苏人特别是涟水人,他都特别关照。顾祝同对能够带兵打仗的军官非常钟爱,即使其犯了军纪,也常从轻处理。他对团长以上军官,每月都发一笔补助;营级军官虽没有明补,但每人每月可透支100元军费;连长吃几个空额也不追究;年纪大了不能再当兵的,就安置到他创办的农场里,或资助一笔钱,让他们经营小商业。他对部下的宽厚,笼络了不少人。他这一套办法,使他在 *** 军队中 获得了“军中圣人”的美名。到晚年,他的部下常去看望他,大家都敬重地称他为“墨公”。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与何应钦一起,参观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在金门时,顾祝同特地参观了炮兵工事,直夸工事整修得坚固。
顾祝同是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
顾祝同,国.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
他1893年1月9日生,江苏安东(今涟水)人。1912年加入国.民.党,曾任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国.防部代部长等要职。1950年3月去台湾。1987年1月17日病逝于台湾。
顾祝同,字墨三,国军一级陆军上将。
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
国民党,担任过国民政府省政府主席
国名党上将,
顾祝同(1893.1.9-1987.1.17),字墨三。江苏省安东(今涟水)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素有“驭将之才”声誉。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黄埔嫡系将领中,顾祝同初为“八大金刚”之一,后又列名“五虎上将”,国民党军政高层“军中圣人”。
顾祝同的生平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顾祝同,字墨三。陆军一级上将。1891年11月22日生。江苏涟水县人。
1910年,顾祝同孝入江苏陆军小学第五期。武昌起义后,参加革命军,在陆军第九师任排长。1917年,他转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十二队学习。1919年毕业后,历任长江上游总部第四旅第七团九连连长,湖南清乡司令部卫队营副等职。1922年冬,他到桂林投奔孙忠山,受任为粤军第二军军事教导队区队长,与时任第二军参谋长的蒋介石结识。该军扩编为东路讨贼军时,顾祝同升任该路军总部副官长。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顾祝同被调任军校战术教官。同年十月,调任军校管理部代主任。11月11日,孙忠山下令组建国民党党军,委任蒋介石为军事秘书。蒋首先成立黄埔军校教导团,顾祝同被委任为第二团第一营营长。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后升任第二团团长。1925年8月,黄埔党军改为第一军,顾祝同调任第一军第三师参谋长,旋任副师长。
北伐战争中,顾祝同于1926年10月12日,率部攻击福建松囗周荫人部:12月2日,进占福州,升任该师师长。尔后,率领所部进军浙江,参加淞沪、南京作战。
1927年8月25日,顾祝同奉命率领第三师向龙潭方向反击,协同其他各师,于26日收复龙潭车站,歼敌三万人迫使孙传芳残部逃至江北。龙潭战役后,顾祝同升任第九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2月,在国民党第二届四中全会上,顾祝同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第九军改编为第一军第二师,顾祝同改任师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顾祝同奉命率第二师向武汉进击。由于蒋介石收买了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所以第二师未经战斗就到达武汉,顾不久任武汉卫、司令。是年冬,他又参加了对唐生智、石友三的作战
1930年春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组成反蒋联合阵线。以七十万大军南北对进,企图一举推翻蒋介石政权。顾祝同奉命率部在刘峙的指挥下,沿陇海铁路由东向西攻击。5月11日,夺战归德,并乘机急进,再克兰封。在遭到冯玉祥部合围堵击时,蒋军第十一师、六师、九师、五十二师均受到很大损失,节节败退,惟顾部能坚守阵地,未受损失,得到蒋赞赏8月底,顾率部参加了向冯玉祥军的总攻,迫使西北军全线溃退。此役后,他升任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继任洛阳行营主任,掌管西北军事大权
1933年9月,顾祝同被任命为湘、鄂、赣、粤、闽五省“剿匪”军北路总司令,进驻江西抚州,直接指挥五个纵队的兵力,进攻工农红军和苏区。11月,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福建事变”,他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研究镇压十九路军的策略。会后,将所部九个师调去福建作战。1934年1月,“福建事变”解决之后,顾祝同重新部署北路军向江西中央苏区进攻。这年4月3日,顾进升为陆军二级上将。9月3日调任四川行营主任。
1936年7月18日,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委员。8月2日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中,他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当天,他又参加宋美龄召集的黄埔系军官和空军军官会议,宋要求他采取和平解决的办法,以保障蒋介石的安全,不要执行何应钦向西安进军的命令。顾借囗不到职,留在南京协助孔祥熙、宋子文策划和平营救蒋介石的活动。1937年1月1日,他当面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指挥陈诚的第四集团军、卫立煌的第五集团军、蒋鼎文的第二集团军、朱绍良的第三集团军,对西安方面施加军事压力和政治上分化瓦解。
1月5日,顾祝同被任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他上任后,一面与杨虎城的代表就军事问题进行谈、,一面继续施加军事压力。接着,顾祝同下令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进行整编,使东北军彻底解体。十七路军按照杨虎城的意见编为第三十八军,下辖两个师。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便于统一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成立第三战区,任命冯玉祥、顾祝同为政副司令长官,并指示顾负实际责任,管辖杭州、嘉吴江、无锡、江阴一线以东的部队。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指挥吴淞战役。
国民政府撤至武汉后,顾祝同正式担任第三战区司命长官,并兼任江苏省主席、战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1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也编入第三战区,直属长官部。此后,第三战区的部队处在日军三面包围中作战,顾祝同尽管采取稳定内部持久防、,保存实力的方针,但在徐州、武汉会战时,仍对日国发动过皖南攻势、淞沪皖边作战、福州攻略之战、肖山诸暨之役、闽海之役、浙东之役等,以打击和牵制日军。1940年初,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向华北后,蒋介石白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顾祝同执行蒋的密令,在新四军军部及该军驻皖南部队周围,部署了四个师四万余人的兵力进行、视,形成包围态势,随即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奉命和顾祝同谈判,顾却下令将叶挺扣押起来。新四军被围部队终因伤亡过大,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二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六千余人被俘,其余壮烈牺牲。
1946年1月,他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5月,国民党政府由重庆搬回南京,顾祝同接替何应钦担任陆军总司令。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后,顾祝同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中原地区作战。但不久,蒋介石为了实施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命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原徐州、郑州两绥靖公署的部队。
1947年3月下旬,顾祝同所部展开进攻,于四月上旬侵占鲁南山区,随后,向鲁中山区发起进攻。26日,其整编第七十二师于泰安被歼。四月其“御林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华东人民解放军歼灭于孟良崮地区。
1948年秋,蒋介石撤消了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成立徐州“剿总”,以刘峙为总司令,顾祝同调任参谋总长。7月上旬至8月上旬,国民政府召开了南京军事会议。在会上,顾祝同作了战略问题的方案报告,提出要停止战略进攻,巩固长江以南防线,阻止解放军过江:把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部队编为几个机动兵团,在江南组建二线兵团,以求再度夺回战略主动权。
10月中旬至1949年1月上旬,顾祝同直接指挥“徐蚌会战”彻底失败,国民党军被歼五十五万五千人。
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后,顾祝同于1月25日到溪口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小型会议,蒋介石再次出山后,他随蒋逃往重庆,协助蒋作好防御部署,即逃往台湾。
到台湾后,顾祝同以参谋总长身份兼代国防部长。1952年3月起,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充当何应钦的副手。1960年,又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8年,再调“战略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改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在台湾病故。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顾祝同是江苏涟水哪里人
顾祝同,字墨三,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石湖乡四兴集。此集旧称顾家庄,位于涟水城东约60里,为黄河改道留下的贫瘠黄沙地。早年,顾家有田百余亩,但自祖父病逝后,祖母主持家政,丁男幼弱,劳力缺乏,家境渐趋清贫。顾祝同为家中长孙,昆仲三人手足情笃,敬长执礼甚恭,待幼谦慎无争,颇得族人称道。
清光绪二十四年,顾祝同6岁,入塾馆受教,至13岁,七年的古书“古训”,对顾祝同思想、性格塑造,影响极深。同窗会文,优于书法绘画,善工词赋。
1906年,15岁的顾祝同离家入新学。1909年冬,升入县城高等小学,因成绩好,由县署择优保送其入南京陆军小学。亲友虽有劝阻,但顾祝同向往投身军旅已久,故毅然辞别家人启程南京。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录取陆军小学(第5期)。顾祝同当时19岁,求知心切,兴趣广泛,对学校规定的各科课程,均勤奋以求。1911年10月,武昌首义,陆军小学停办,学生自谋出路。顾祝同与同乡同学韩德勤结伴返乡,途中参加革命军北伐先遣支队为炸弹队队员。1912年,先遣队扩军改番号为陆军第九师第十八旅第三十六团。军驻徐州云龙山,顾任排长,并参加国民党。
顾祝同最后结局
1985年8月10日,已是94岁高龄的顾祝同突患老年性高血压,8月12日,顾祝同一时又兴起,前往花市赏花。当晚返回寓所后,病情加重,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微血管阻塞,顾祝同从此住进医院,卧床不起,1987年1月17日凌晨4时20分,顾祝同因病重不治,死于台湾三军总医院,终年96岁。
顾祝同娶戏子为妾,为什么怀孕后遭原配陷害?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心甘情愿的容下其他人,她的原配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一定会对外来人做出行动,所以顾祝的妾就遭到了陷害
首先,妾在当时是一种可以买卖的货物,地位并不如正妻高贵,其次,她已经不得宠了,最后,这种故事后人容易添油加醋
因为原配害怕小妾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心生怨恨,陷害了小妾。
因为顾祝同曾答应过原配妻子只爱她一人,不会像别人一样三妻四妾,可是顾祝同却打破了这个约定,不仅纳了妾,还让其怀孕了。
即便是在民国那样混乱的社会,无论是军阀还是其他官员,若是犯了法也还是需要依照法律执行处罚的。然而,在当时却有一位国军总司令的太太,毒杀了一位孕妇,不但没有罪,蒋介石反而还请她吃了一顿饭。
顾祝同娶戏子为妾
1893年,顾祝同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早年家底殷实,有良田百余亩,可是自从祖父去世之后,祖母主持家事,男丁幼弱,导致劳动力缺乏,家道中落,逐渐清贫。顾祝同作为家中的长孙撑起了一家“顶梁柱”的责任,参加了革命军北伐先遣支队,担任一名炸弹队员。
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取得胜利之后,顾祝同因为作战有功,不久就被升任为第一军第三师师长。有一次,他返回苏州的途中,听说了苏州许家富商的女儿许文蓉,不仅姿色美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门提亲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
顾祝同心中不禁对这个女子产生了兴趣。后来,顾祝同受邀来到许文蓉父亲举办的宴会上,他看见了听闻已久的许文蓉,谈吐举止非常优雅,让顾祝同一见倾心。很快,他便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最终让许文蓉招架不住,抱得了美人归。
不过,许文蓉并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她答应了顾祝同的求婚,同时还要求顾祝同不能像其他军官贵人那样三妻四妾,婚后只能专注地爱她一个人。此时的顾祝同自然是连连点头,不曾想到事后竟会为了这一句话,害了一个可怜的孕妇。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顾祝同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不得不前往安徽梅林驻扎,和自己的爱妻分居两地。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顾祝同违背了他的婚前承诺,纳了一个小妾。
当时,顾祝同正好召开了一个记者会,副官吴书宝为了给大家助兴,从温州请来了一个戏班子。班子里有个主角儿名叫作美素娟,很是得顾祝同青睐。副官看出了顾祝同的心思,于是便帮他巧做安排,纳了美素娟为妾,还专门为她安排了一套公馆。
很快,美素娟便怀了顾祝同的孩子,与此同时,许文蓉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许文蓉下毒导致一尸两命,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许文蓉心中既难过又伤心,可是她并没有表露出来,相反她看起来异常平静。她并没有去找顾祝同理论,而是直接找到了吴书宝,给他施加压力,逼迫他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之后,还叫吴书宝带她去见美素娟。
美素娟当时身怀六甲,见到这个“不速之客”,自然心中很是忐忑。可是,许文蓉没有对她撒泼,而是和她以姐妹相称,这使得美素娟心中有些窃喜,以为自己躲过了大太太的责难。
后来,许文蓉常常来探望美素娟,还给她带来了全城最好的安胎药。美素娟没有犹豫和怀疑地就喝下了,结果没想到却因为流产不治身亡。
这样一尸两命的结局自然是许文蓉干的“好事”。自从她得知丈夫出轨之后,便一直惺惺作态,表面上和梅素娟非常和睦,背地里却给她喝了堕胎药,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
顾祝同得知之后,很愤怒,可正当他打算找许文蓉“算账”的时候,许文蓉已经先他一步,来到重庆面见蒋介石。这个杀人犯许文蓉并不担忧自己会被法律制裁,在蒋介石面前大谈阔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还列举出了一系列“证据”污蔑美素娟为敌军特务,来到顾祝同身边是为了探听国军机密。
所以,蒋介石并没有让许文蓉成为阶下囚,相反还请她吃了一顿饭,大加赞赏。而顾祝同则收到了蒋介石的责难电报,要求他当即查明此事,亲自到重庆汇报。
由此可见,在当时这种“间谍战”频发的敏感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被诬陷,而任何一个杀人犯都可能因此翻身。
二战顾祝同部队多少人?
约有二十多万人。
顾祝同,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抗战时1938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1941年发动皖南事变,作战地区为江苏、浙江一带,共辖24个步兵师,六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及游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