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汗牛塞屋是什么意思
- 2、?汗牛塞屋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3、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 4、汗牛塞屋的塞读音
- 5、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 6、汗牛塞屋文言文
- 7、翻译《黄生借书说》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⑵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8、汗牛塞屋 汗字在这作为动词,可是汗牛塞屋的意思不是牛搬书搬得大汗淋漓,汗字不是应该作为形容词吗?
- 9、文言文《黄生借书说》翻译
汗牛塞屋是什么意思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 藏书 非常 多。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陆文通 先生 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汗牛塞屋的近义词: 汗牛塞栋 同“ 汗牛充栋 ”。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存放很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 又有徒党传习,日不 暇给,又其书汗牛 汗牛充屋 同“ 汗牛充栋 ”。 成语语法: 作谓语、补语、定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塞屋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典故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成语意思】:汉牛:使牛出汗。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通用拼音】:han niu sāi wū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汗牛塞屋,作谓语、补语、定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英语翻译】:an immense collection of books 【近义词】:汗牛塞栋、汗牛充栋、汗牛充屋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翻译: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
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
《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
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
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
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
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汗牛塞屋的塞读音
汗牛塞屋的塞读音如下:
一、[sāi]:1、堵;填。 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
二、[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
汗牛塞屋 ,汉语成语,拼音是hàn niú sāi wū,意思是形容藏书非常多。出自《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开篇即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广引事实加以证明其观点;之后作者犹恐就事论事论证无力,由借书推及到借物,把“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普遍化;最后转而叙说作者自身的经历,总结个人读书的经验教训。
此文阐明了借书与读书的关系,以时不待人、时不再来,勉励后学专心攻读。作者在交代写作缘起后,就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出人意表,引人深思。此观点看似偏颇,但读者读完全文后,方觉得其深刻,极有道理。作者先以藏书不读作为反证。
皇家有《七略》之全四库之富,各类书籍应有尽有,“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贵人家,藏书满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至于祖、父辈积书,子孙辈弃而不读,这种现象太多了。于是作者总结道,有读书之便而无借书之苦的人“读书者有几?”否定答案寓于反问之中。
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黄生借书说》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排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慌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日“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黄生借书说》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前来借书,随园的主人把书交给他并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怎样读书)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人又有几个?
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那些祖辈父辈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仅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向别人借来的,(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因而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个东西而久久不停,心想:“今天还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
如果(这东西)已经被自己所占有,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看吧”,如此而已。我年少时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盆困,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人家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薪体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嘉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
汗牛塞屋文言文
1.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黄生借书说》 原文
作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黄生借书说》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2. 汗牛塞屋 塞什么意思 汗牛充栋呀
汗牛充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解释: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人。
示例:世传养生术,~,行而效者谁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近义词: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英文: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俄文:дом забит книгами
成语故事:唐代学者陆质对孔子的《春秋》特别有研究,著书《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对《春秋》有独到研究,柳宗元对他的治学严谨深表敬佩,他在陆质死后为《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3. 文言文中种梨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后置等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
翻译《黄生借书说》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⑵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 搬运时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是富贵人家的书。
(2) 不仅仅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
满意的话就采纳哦~
汗牛塞屋 汗字在这作为动词,可是汗牛塞屋的意思不是牛搬书搬得大汗淋漓,汗字不是应该作为形容词吗?
你好!
实际"汗牛塞屋"和"汗牛充栋"词义一样,"汗牛"的意思不是出汗的牛,而是让牛运输后牛累得出汗的意思。所以汗在这个词里是动词。
如有疑问,请追问。
汗在这里是使牛出汗的意思。该成语的意思是使牛出汗,使屋装满
文言文《黄生借书说》翻译
1. 翻译文言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
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
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
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
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
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
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为一说,使与书俱。
2.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1.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授:交给,交付。
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2.“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
你没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 3.《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然:但是。 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有几个?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搬运起来使牛累的流汗,放置在家堆满整个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 5.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祖父和父亲。 弃者:丢弃的情况。
无论:不须说,不用说,不必说。 其余像祖父、父亲积藏图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6.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这样。
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 7.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夫(fú)人:那人。
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强(qiǎng):勉强。
假:借。惴惴(zhuì)焉:忧惧的样子。
摩玩:摩挲抚弄。 摩:抚摸。
玩:玩弄。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摩挲抚摸不止, 8.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9.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业:已、已经。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
束,捆,扎。庋(guǐ):放置。
藏:收藏。姑俟(sì):姑且等待。
姑,姑且。异日:日后,将来。
云:说 。 尔:这样的。
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这样说罢了。 10.“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难致:难以得到。 富:多。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 11.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富:多。
与:给。 形诸梦:形之于梦。
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出现。
诸,等于“之于”。 有一个姓张的人有很多藏书。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12.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切:迫切。
如是:像这样。省:记。
辄:就。 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
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牢记下来。 13.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俸:俸禄,官吏的俸禄。落落:形容多而连续不断的堆积。
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dù)虫。灰丝:指灰尘和虫丝。
时蒙:时常布满。 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
(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1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少时:年少的时光。
岁月:指时间。可惜:值得珍惜。
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15.“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类:好似、像。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 16.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吝:吝啬。 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17.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 18.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19.为一说,使与书俱。” 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俱,在一起。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3. 翻译文言文《 黄生借书说》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
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
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
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
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4. 《黄生借书说》的翻译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1 . 注音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度?guǐ
2.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镡,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3 . 辨音
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览辄省记 shěng 节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
4. 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 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 然而
非独书为然 这样
非独书为然 是
若业为吾所有 被
为一说 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这样说来,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地
子孙弃者无论焉 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 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 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 代指书
少时之岁月 的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独立性
5. 黄生借书说翻译 青年黄允修来借书。
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
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有几个?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其余那些祖父、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因而就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停,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占有,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
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
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
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做了官以后,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蠧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
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一篇说,把(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6. 黄生借书说译文 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授:交给,交付 以:把 之:他,代黄生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子不闻藏书者乎?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闻:听说你没有听说过收藏书籍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之:的,结构助词 然:然而,但是《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汗:使……流汗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祖父和父亲,祖辈和父辈 弃者:丢弃的情况 无论:不用说,不必说其余像祖辈和父辈积藏,而儿辈和孙辈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独:唯独,只 为:是 然:这样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夫人:那人,指向被人借书的人 强:勉强 假:借 虑:担忧 惴惴:忧惧的样子摩玩:观摩玩赏,摩挲抚弄 已:停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摩挲抚弄不停,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去:离去,被拿走 得:能够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他了。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业:业已,已经 为:被 束:捆,扎 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 庋:放置,保存姑:姑且 俟:等候,等待 异日:日后,将来 云:这样,如此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这样的话。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
好:喜欢 致:得到 甚:非常,很“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与:给 形:出现 诸:之于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切:迫切 如是:像这样 辄:就 省:记 故:所以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
所以,子要看过的书就会认真的去领会,牢牢记在心里。通藉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通藉:做官 藉:民藉 通:动词,表示从民藉到士宦的提升 俸:官俸,做官的俸禄去:离去,此指“用去” 落落:堆积的样子 素蟫:指蛀蚀书籍的银白色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蒙:覆盖 卷轴:书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却不去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盖满书本。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少时:年轻时 岁月:指时间 为:是 可惜:值得珍惜这样以后我才概叹借书的人的用心专一,而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类:像 予:我 惟:只是 公:同别人共用 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吝:吝啬类:类似,相同 吝书:舍不得(把)书(借给别人) 若:好像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以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以前一样;只是我的慷慨借书给人共用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好像不相同。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然则:这样,那么 固:本来,诚然,实在这样,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吗?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知:懂得 归:还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为一说,使与书俱。为:作,写 使:让 俱:一起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他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7. 黄生借书说 译文和注解注解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编辑本段]课文翻译 有一个叫黄允修的读书人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劝勉他说: “书不是借的就不会(好好)读。
你没听过那些藏书人的故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内府的的书,然而读书的天子有几个呢?富贵人家书籍之多,搬起来使牛马累的流汗,放在家里塞满屋子,然而读书的富贵人有几个?其他祖辈、父辈积藏(书籍),子辈、孙辈丢弃(书籍)的事例就不必谈论了。 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勉强借来,必定担忧别人逼着取回,就担心害怕不停地抚摸玩弄那个东西,说:‘今天存放在我手中,明天就要离开我了,我不能再见到这个东西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搁在藏书的架子上藏好,说‘姑且等到以后再看吧’,这样说说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买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像这样。
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牢牢记住。做了官以后,用俸禄去买书,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
白色的蛀虫、灰色的游丝,时常覆盖书本。这样以后我感慨借书的人是多么专心,而且少年的岁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把书公开与别人共用和张氏的吝惜自己的书,好像不大相同。如此一来,那么是我实在不幸而碰上张氏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黄生)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1 . 注音·摩mó 娑suō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 guǐ 蟫yín 省(xing)2. 词句补释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的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祖父:祖父和父亲(祖辈和父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
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
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
“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姑,姑且、且。
俟,音sì,等候、等待。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
辄,就。省记,记在心里。
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
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灰色的蜘蛛丝常常沾满了书卷。素蟫,指书里的白色的蠹虫。
灰丝,指灰色的蜘蛛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
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 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
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只是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3 . 辨音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览辄省记 shěng 节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4. 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 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 然而 ·非独书为然 这样 ·非独书为然 是 ·若业为吾所有 被 ·为一说 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这样说来,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地 ·子孙弃者无论焉 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 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 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 代指书 少时之岁月的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