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许德珩是许衡后裔吗
- 2、许德珩纪念馆成立意义
- 3、九三学社创始人
- 4、许德珩的介绍
- 5、九三学社何年成立,创始者是哪些人?
- 6、觉醒年代许德珩哪集
- 7、许德珩的个人成就
- 8、许德珩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 9、许德珩的人物生平
- 10、九三学社是谁成立的?
许德珩是许衡后裔吗
是。许德珩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九三学社创始人,该创始人属于许衡后裔的范围之内,因此是。后裔是一个范围,指的是某个人的后代子孙。
许德珩纪念馆成立意义
您要问的是许德珩纪念馆成立意义是什么?许德珩纪念馆成立意义是许德珩先生一生的事迹。许德珩纪念馆指的是许德珩事迹纪念馆,成立意义是表现许德珩先生一生的事迹,他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九三学社创始人
1、许德珩(1890~1990),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2、涂长望:涂长望(1906—1962),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知名教育家,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杰出领导人和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3、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浙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人,著名林学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4、褚辅成(1873年—1948年3月29日),字慧僧,一作惠生,浙江嘉兴人,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5、张西曼(1895年6月15日—1949年7月10日),又名百禄,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许德珩的介绍
许德珩(1890~1990),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是著名学生领袖,起草《五四宣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里昂大学,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劳君展结婚。1927年回国,曾任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九三学社何年成立,创始者是哪些人?
1946年5月4日在座谈会基础上正式成立九三学社。解放战争时期,九三学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等运动。
创始者是王卓然、许德珩、严希纯、李士豪、吴藻溪、张西曼、张迦陵、张雪岩、孟宪章、涂长望、黄国璋、笪移今、彭饬三、税西恒、褚辅成、潘菽等等。
扩展资料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九三学社创始人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或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抗日战争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继承并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
在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不断开拓新局面。九三学社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并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
创始人:
1、许德珩(1890~1990),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
2、涂长望:涂长望(1906—1962),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知名教育家,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杰出领导人和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
3、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浙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人,著名林学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4、褚辅成(1873年—1948年3月29日),字慧僧,一作惠生,浙江嘉兴人,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5、张西曼(1895年6月15日—1949年7月10日),又名百禄,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九三学社规模:
截止2014年12月底,九三学社共有地方组织334个,其中省级组织30个,省辖市级组织276个,县级组织28个;基层组织6007个,其中基层委员会648个,支社5188个,小组171个。全国社员总数已达149797人。
社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共有1833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共有9532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共有1075人。
据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上半年,九三学社共有省级组织30个,市级组织295个;基层组织6032个。全国社员人数为152214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九三学社社员占93.51%。
截止2017年6月30日,本社共有地方组织339个,其中省级组织30个,省辖市级组织280个,县级组织29个;社员总数167218人。社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2381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11885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1157人。
扩展资料:
1、九三学社组织结构:
2、九三学社入社条件:
《九三学社章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赞成并愿意遵守本社章程,可申请加入本社。”
以从事科学技术以及高等教育、医药卫生工作等方面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在坚持组织发展重点分工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发展从事经济、管理、法律、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工作及政府部门、新的社会阶层中有较强代表性的优秀知识分子入社,这部分人士一般掌握在发展总数的30%以内。
参考资料来源:
九三学社-百度百科
九三学社组织结构-九三学社官网
涂长望-百度百科
许德珩-百度百科
梁希-百度百科
褚辅成-百度百科
张西曼-百度百科
觉醒年代许德珩哪集
《觉醒年代》许德珩在第一集。觉醒年代第1集《觉醒年代》吴炳湘审问许_珩,许_珩的回答滴水不漏。
许德珩的个人成就
许德珩一生中与中国共产党有着许多默契的合作。在九三学社成立之前,他以个人的名义积极和共产党保持接触:1920年,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与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徐特立等建立了联系; 1935年8月1日,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后,许德珩亲自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秋,许德珩和夫人得知延安物资供应困难,即在北平买了布鞋、怀表和火腿等,托中共地下党员徐冰、张晓梅设法转送给毛泽东;1936年西安事变后,许德珩拥护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进一步团结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围。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泽东请许德珩及其夫人劳君展赴宴之事了。在许德珩的回忆录中,他这样记述到毛泽东曾经鼓励他们成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并说:“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我们决心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改组成一个永久性的组织。” 与毛主席的这次谈话可以说是九三学社得以成立的最直接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九三学社成立以后,许德珩等学社领导人仍然坚持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并逐渐开始以政治组织的名义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其成立大会上,九三学社提出了自己的基本主张,基本精神与中共在战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精神是一致的;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对国民党片面召开“国大”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1947年2月21日,蒋介石强迫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撤回延安时,刑西萍到许德珩寓介绍了九三学社今后的工作要如何开展等;5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参政会,许德珩依照事先与中共地下党员协商的结果,利用合法形式,和20名参政员联名提出《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案》,在参政会上造成强大的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声势;1948年4月30日中共提出“五一”口号,在北平的九三学社总社闻讯后秘密举行会议,响应“五一”口号;北平临近和平解放的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北平同人公开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1949年1月12日,九三学社的许德珩等,联合城内各大学教员,奉劝傅作义将军顺从民意,谋取和平解放之法,将军队撤出城外。一生追求民主与科学,一生拥护中国共产党,这种执着的信念终于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89岁高龄的许德珩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自己回忆录的最后写到:我能在垂暮之年,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我感到无限光荣。我要永远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许德珩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宣统年间
宣统元年(1909年),德珩考入九江中学堂(前身为濂溪书院)。这期间,颇受杨秉笙(地理教师)、王恒(图画教师)两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器重。经他们介绍,德珩参加了同盟会,剪去了长辫子,立志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以许础的名字,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
许德珩的人物生平
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原是清朝的一名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派到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清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京奠都后,当了军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家受到株连,隐姓埋名,迁居他乡。祖父许殿勋,因受株连,不敢进取功名,而以行医为业。及至同治年间,清政府追查太平天国官员渐松,他父亲许鸿目卢才等得参加府试,中第一名,补为禀生,被人推荐到浙江绍兴府当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同情徐锡麟、秋瑾革命事件,又被株连罢职,逃回故乡,后入九江同文书院任教。
九三学社是谁成立的?
楼主你好。建议一下,应该把问题变为:九三学社的创始人是谁?
九三学社的创始人是【许德珩】。
【九三学社】简介
九三学社,前身为民主科学座谈会,后更名为九三学社,是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我党领导、同我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成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发表政见。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于1946年5月4日在座谈会基础上正式成立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简介
【许德珩】(1890年——1990年),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他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许德珩 前身为民主科学座谈会
据说刚开始是五四运动那批人的后代组成、以农业,环境,教育为己任
九三学社是许德珩创立的。
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本社创始人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或深受五四运动影响。抗日战争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继承并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中国共产党支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学者也陆续加入。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并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
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总纲为政治纲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社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走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发展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的生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以许础的名字,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李烈钧任九江都督其间,他由当时宪兵司令、革命党人廖伯琅推荐,在秘书处当秘书。次年,九江中学开学,他又到学校读书。
1931年,许德珩应北京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许德珩积极投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许德珩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地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1979年,许德珩在89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德珩
参考资料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