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三大昏君排名,明朝昏君排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0 12:51:04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明朝三大昏君排名

明朝三大昏君排名:
1、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号禹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帝是个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占土地,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搜刮民财。万历十九年(1591年),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就达23万多件。他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盘剥工商,引发了百姓的抗税斗争。万历帝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2、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在位期间正值以魏忠贤为首的佞臣执掌朝政之时,而这位皇帝同时还醉心修仙问道,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放手佞臣为祸朝纲。
他执掌期间朝堂迫害了不少妄图改革的东林党人,并计划了社会内部矛盾,使得明末期间民变和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的爆发,对外还先后罢免了不少抗敌良将,最终让金军先后攻下了多座城池,让辽东战局陷于不利之地,最终因吃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而死。
3、朱由检
明朝三大明君
1、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1368年建立明朝,开国皇帝,即位后先后收复了西南、西北、辽东等地,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而后对外开始设立不征之国,保证了明朝对外的稳定性。
对内的经济方面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大兴移民措施,减轻农民税负问题,而后还丈量土地,清查户口,兴修水利,使得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回复。
政治方面设立三司分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重振科举制,并设立国子监,为明朝培养了众多优秀有能力的人才,他在位期间使得社会生产能力不仅得到恢复还大踏步的向前迈进,且经济方面得到发展,为其后代留下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王朝,是一生建树颇多的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2、明成祖
明成祖出生于1360年,于1402年通过靖康之难即位,明朝第三位皇帝,他推翻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明朝因经过靖康之难导致经济受损,在他即位后,对内政治上设立了内阁和东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在经济方面注意生产,疏通漕运,使得当时的年岁收入达到巅峰,并且减轻了农民一定的赋役征派。文化方面编撰了《永乐大典》,并对海南、西藏等地区加强了管理,并对西藏提出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方面委派郑和下西洋。
对外更是以雷霆手段镇压蒙古等外敌势力,五次亲征蒙古,将安南收复国土,并且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还将国都迁移至北京,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明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后世将其统治期间称之为永乐盛世。
3、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嫡长子,因自幼聪颖而受到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喜爱,并起立为皇太孙,在明成祖在世时曾多次随征蒙古。
他于1425年即位,即位之初就率兵平定了汉王的叛乱,而后对内对外都有一系列的改革,对内经济上整顿财政,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朝堂上重用三杨、夏元吉等贤臣良将,并提升了内阁的地位。
对外方面则委派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管辖,并且多次亲征北巡,加强对长城的修筑,使得外敌势力不敢轻易进犯。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社会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后世将其统治期间与其父合称为仁宣之治。除此之外,这位皇帝还精通书画方面,为后世留下了《瓜鼠图》、《武侯高卧图》等作品。

历史上明朝有多少昏君分别是谁

历史上明朝有三个昏君。1、明武宗朱厚照,武宗朱厚照即位之初宠信宦官刘瑾等人,使刘瑾掌 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 ,各居要职, 擅权跋扈。2、明神宗朱翊钧,他晏处深宫,不常视朝,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万历二十四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 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反抗,史书道明之亡,亡于神宗。3、明思宗朱由检,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他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

明朝皇帝有哪几个是昏君?紧急!!

昏君,
1,明英宗朱祁镇。前年号“正统”(14年),后年号“天顺”(8年)。初期有“三杨”辅政,国家安定。后来宠幸宦官王振,朝廷晦暗。又轻率亲征,指挥失当导致20万军队丧于瓦剌也先之手。自己也被俘。1年之后放归,被禁于南宫。后来倚靠投机的大臣搞了“夺门之变”,这才又登帝位。但是即位之初错杀了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于谦。虽然他后来比较勤政,善良,但确实没有办法掩盖当初昏庸的大错。不过这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比较宽仁。

2,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22年)。明英宗长子。由于父亲被俘被囚,其早年待遇很差。造成了心里有些懦弱。即位之后虽然为于谦平反,但是任用了相当一部分佞臣。导致朝政腐败,西南反叛。并且宠幸后宫万贵妃,吃春药,搞得后宫也乌烟瘴气。
3,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16年)。朱厚照天资聪颖,生性好勇。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大明的盛事江山,又有一批忠直大臣辅佐,按说能有一番作为。可惜年纪轻轻登上皇位,没有历练,又因为娇生惯养比较好玩,在位16年间先是宠幸“八虎”(八个太监,以刘瑾为首),后来又宠幸小人钱宁、江斌。北出居庸关,南下江南游玩。社会不再安定,孝宗中兴局面遭到破坏。在位期间还出现了藩王叛乱。明王朝又一次有了衰败迹象。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他人也比较好,精通梵文、佛教,武功不错。曾经亲自率军取得“应州大捷”,击败鞑靼部队。
4,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45年)。明武宗死后,没有子嗣,群臣推举其堂弟朱厚熜即位,年号嘉靖。即位之初的嘉靖皇帝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但是为人聪明果敢。先是在“大礼仪”事件中斗倒了杨廷和(杨廷和是一个贤臣,但是在此事件中过于固执持有私利,不近人情)。处置了正德朝的一批奸佞。但是其过于自负和自私,自首辅杨廷和、以及后来的杨一清去位之后,用人唯亲。只任用服从自己的人,而且迷恋道教,不思国政。尤其是嘉靖20年之后基本不上朝。在冤杀曾铣(边将)和夏言(首辅)之后又宠幸严嵩,导致朝政日益腐败,边疆不再安定,京城也发生骇人听闻的“庚戌之变”。
5,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48年)。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10岁即位,却天资聪颖,又有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开创了一个国泰民安的稳定局面,史称“万历中兴”。但是在张居正死后,无情地清算了当年的首辅也是恩师。并且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不倾力于国政,使得明朝在“中兴”之后的政局出现了混乱的端倪。政务废弛、横征暴敛、女真辽乱、西北遗祸都是肇始于此的。虽然万历年间“万历三大征”(宁夏、西南、朝鲜)全部胜利,但是也导致了明朝财政的危机。“明亡于万历”,此言不虚。
6,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7年)。其父亲即位一个月就驾崩了,十几岁的他被东林党人拥上皇位。可惜早期教育不成功,没有治国之才,只有雕木之技。据说他做的木质成品可以买很高的价钱。就是在他即位的七年里,辽东的战事趋紧,连续并且反复地丢失土地。而其宠幸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直接导致明朝的迅速衰败,社会严重动荡不安。虽然辽东有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等支撑局面,一度看到了收复辽东的希望,但他的荒政和魏忠贤的奸诈凶残让所有人的努力都成了泡影。最终,在其弟崇祯上台之时,明王朝已经是一台残败不堪的破机器了,积重难返。
5,
1.英宗朱祁镇 土木之变
2.宪宗朱见深
3.武宗朱厚照
4.世宗朱厚璁 嘉靖皇帝
5.神宗朱翊钧 万历
6.光宗朱常洛
7.熹宗朱由校 任用宦官魏忠贤
非说昏君公认的就是武宗和熹宗
万历应该算不上昏君吧..万历的时候明朝的资本积累打到顶峰、三次对外战争全胜而且明朝的海禁也是万历解除的,虽然30年不上朝但国家依旧运转,怎么看怎么不像昏君
嘉靖,万历、天启都是十足的昏君
天顺,正德,天启都是十足的昏君
1、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2、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
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另外,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而且此时东北的满族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从此明朝在辽东的控制陷于崩溃。
3、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
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
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扩展资料
大明最后亡在了李自成的手里,但事实上后世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天灾的缘故。
因为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期使得中华大地上的粮食生产遭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只不过这个古老而衰落的帝国在当时内忧外患。
猛烈的危机使他最终没喘过气来。
但是即使明朝最后灭亡但也不能说他的君主个个都是昏庸无能,因为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遵守了以“天子守国门“的遗训,牢牢站在了北京城。
这个不送女人,不送钱,最后皇帝都殉国的大明可以说是古代最有骨气的朝代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明朝皇帝“昏君”辈出 为何还能300年不灭?

明朝的3大明君和3大昏君分别是谁?

三大明君:朱元璋,朱高炽,朱佑憆。三大昏君:朱瞻基,,朱翊钧,朱由校。
明君: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昏君: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
明君: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昏君: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
朱元璋咯,朱棣咯,我知道两,
晕君的话,我不大清楚,反正最后一个肯定是
其实崇祯也算个很勤奋的君王了只是留下了个烂摊子
明君 :
朱棣、朱瞻基、朱佑樘
昏君:
朱翊钧,朱由校,最后是最勤奋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虽勤奋,但昏庸误国。
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他的,喜欢明朝

明朝皇帝有哪几个是昏君

对于明朝有几个昏君,首先明白昏君是什么,下面是对昏君的解释:
昏君,古代对无道的君主的贬称,一般而言,他们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
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对比看到,以下明朝皇帝属于昏君范畴:
1、明武宗朱厚
武宗朱厚照即位之初宠信宦官刘瑾等人,使刘瑾掌 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 ,各居要职, 擅权跋扈。
2、明神宗朱翊钧
他晏处深宫,不常视朝,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万历24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 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反抗。史书道:“明之亡,亡于神宗”。
3、明思宗朱由检
和其他昏君不同,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例如,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经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还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终于连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袁崇焕也被他杀掉。到最后手下只剩下一批能力比他还差的奴才。到最后起义军围城,他想逃跑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跟从。而把守城门的太监还拒绝给他开门。亡国之君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大概也只有崇祯一人,最后他走投无路只好在煤山上吊了。
真正算得上昏君的也就四个(能力平庸的不算)。明英宗重用王振加上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由盛转衰,幸好有代宗和于谦的治理才有所好转;明武宗宠信太监刘瑾搞得国家乌烟瘴气,他在位期间还出现了藩王之乱,严重威胁了明朝的统治;明世宗(嘉靖)皇帝虽然很聪明,但是他很少把他的聪明放在治理国家上,他还宠信严嵩父子这两奸贼,导致明朝日子腐败,老百姓生活穷苦,海瑞大骂的就是这位皇帝;还有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了,他在位前期有著名的首辅张居正,在张居正全力的改革之下使满目疮痍的明朝由衰转盛,但是首辅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就不顾后果的报复张居正,甚至完全废弃了张居正的改革,以致明朝走向了灭亡的深渊,明实亡于万历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昏君,
1,明英宗朱祁镇.前年号“正统”(14年),后年号“天顺”(8年).初期有“三杨”辅政,国家安定.后来宠幸宦官王振,朝廷晦暗.又轻率亲征,指挥失当导致20万军队丧于瓦剌也先之手.自己也被俘.1年之后放归,被禁于南宫.后来倚靠投机的大臣搞了“夺门之变”,这才又登帝位.但是即位之初错杀了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于谦.虽然他后来比较勤政,善良,但确实没有办法掩盖当初昏庸的大错.不过这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比较宽仁.
2,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22年).明英宗长子.由于父亲被俘被囚,其早年待遇很差.造成了心里有些懦弱.即位之后虽然为于谦平反,但是任用了相当一部分佞臣.导致朝政腐败,西南反叛.并且宠幸后宫万贵妃,吃春药,搞得后宫也乌烟瘴气.
3,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16年).朱厚照天资聪颖,生性好勇.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大明的盛事江山,又有一批忠直大臣辅佐,按说能有一番作为.可惜年纪轻轻登上皇位,没有历练,又因为娇生惯养比较好玩,在位16年间先是宠幸“八虎”(八个太监,以刘瑾为首),后来又宠幸小人钱宁、江斌.北出居庸关,南下江南游玩.社会不再安定,孝宗中兴局面遭到破坏.在位期间还出现了藩王叛乱.明王朝又一次有了衰败迹象.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他人也比较好,精通梵文、佛教,武功不错.曾经亲自率军取得“应州大捷”,击败鞑靼部队.
4,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45年).明武宗死后,没有子嗣,群臣推举其堂弟朱厚熜即位,年号嘉靖.即位之初的嘉靖皇帝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但是为人聪明果敢.先是在“大礼仪”事件中斗倒了杨廷和(杨廷和是一个贤臣,但是在此事件中过于固执持有私利,不近人情).处置了正德朝的一批奸佞.但是其过于自负和自私,自首辅杨廷和、以及后来的杨一清去位之后,用人唯亲.只任用服从自己的人,而且迷恋道教,不思国政.尤其是嘉靖20年之后基本不上朝.在冤杀曾铣(边将)和夏言(首辅)之后又宠幸严嵩,导致朝政日益腐败,边疆不再安定,京城也发生骇人听闻的“庚戌之变”.
5,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48年).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10岁即位,却天资聪颖,又有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开创了一个国泰民安的稳定局面,史称“万历中兴”.但是在张居正死后,无情地清算了当年的首辅也是恩师.并且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不倾力于国政,使得明朝在“中兴”之后的政局出现了混乱的端倪.政务废弛、横征暴敛、女真辽乱、西北遗祸都是肇始于此的.虽然万历年间“万历三大征”(宁夏、西南、朝鲜)全部胜利,但是也导致了明朝财政的危机.“明亡于万历”,此言不虚.
6,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7年).其父亲即位一个月就驾崩了,十几岁的他被东林党人拥上皇位.可惜早期教育不成功,没有治国之才,只有雕木之技.据说他做的木质成品可以买很高的价钱.就是在他即位的七年里,辽东的战事趋紧,连续并且反复地丢失土地.而其宠幸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直接导致明朝的迅速衰败,社会严重动荡不安.虽然辽东有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等支撑局面,一度看到了收复辽东的希望,但他的荒政和魏忠贤的奸诈凶残让所有人的努力都成了泡影.最终,在其弟崇祯上台之时,明王朝已经是一台残败不堪的破机器了,积重难返.

明朝昏君排名

您好,明朝共出现5位昏君,他们依次是,朱厚照,朱厚熜,朱翊钩和朱由校等5位昏君。

明朝有哪些昏君呢?

明朝有哪些昏君呢?如今老有人误解明朝,非常憎恨明朝,讨厌明朝。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应该憎恨的是明朝的昏君,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明朝的昏君,暴君特别扎堆。
明武宗
明朝享国一共才276年,而皇帝完全不上朝的时间就是121年,将近一半的时间。而这些皇帝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这些爱好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大部分皇帝荒淫无道,文不成,武不就。比如说,明朝第一荒诞皇帝:明武宗——正德皇帝,在皇宫呆腻歪了,经常出去调戏良家妇女,无法无天;他在位十年,最爱干的是就是出去厮混,最后在跟美女嬉戏落水,发烧而崩,年仅30岁。
嘉靖皇帝
明武宗英年早逝,没有后代,就把他的堂弟扶上了皇位:他就是嘉靖皇帝。这位皇帝更闹腾:职业道士,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第二长的皇帝,三十几年不上朝,干嘛呢?——炼丹,据说一年的炼丹所需的燃料花费就是20多万两白银,因为烧的是白蜡,他还命令大臣就叫他真人,不准叫他陛下。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第一长的皇帝,明朝亡就亡在他手里。在位48年,就有30多年不上朝,一辈子就出过一次紫禁城。经常攒私房钱和贵妃厮混,跟大臣们闹脾气。
明穆宗
明穆宗,在位仅仅29天,因为酒色过度。他儿子明熹宗——天启皇帝更厉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职业木匠,整天刀凿斧刨,就连他睡的床,坐的椅子都是他自己做的,我看“鲁班奖”非他莫属。据说他的手艺非常高,他做的紫檀屏风就卖出了一万两白银。
最后1644年,崇祯皇帝在自缢前曾说过“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他的遭遇非常让人同情,这些都要怪他不争气的父祖。

历史上明朝有多少昏君?分别是谁

人可称为中国古代十大昏君:
1。姬宫涅 (周幽王)
理由: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又不顾当时的政治生态废嫡立庶。终于导致周朝中落,引发其后几百年的战乱。
2。刘宏 (汉灵帝)
理由:在位22年,不但无一建树反而宠信十常侍,戮杀忠臣,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朝政日益凋败。终於引起黄巾起义,使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
3。萧衍 (南梁武帝)
理由:在位48年,不想当皇帝,只想做和尚,数次舍身入佛寺,大把大把得施舍钱财给佛寺,搞得国库空虚。最后引狼入室,招纳北朝侯景。侯景叛乱攻入健康。侯景的叛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但南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北朝争锋。
4。赵佶 (宋徽宗)
理由:宋徽宗诗书词画均为一代宗师,但是对政治一窍不通。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政,导致朝政大乱。又对国际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金兵南下。到了最后关头居然相信神棍郭京的鬼话,让他率领所谓的“六丁六甲”守卫开封,结果一败涂地,自己被俘虏不说,连带大宋的半壁江山一起断送。
5。赵构 (宋高宗)
理由:高宗本非昏君。如果没有赵构,大宋的国祚未必能够再苟延残喘150多年。但是光是杀岳飞一条就足以使他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历代昏君之冠。
6。妥欢帖木耳 (元顺帝)
理由:顺帝前期为权臣伯颜所控制,对伯颜的倒行逆施不发一言。但是伯颜死后,顺帝并未改弦易章。如果说崇祯是太“有为”而导致亡国的话,顺帝就是太“无为”了。而且他的这种“无为”简直就是麻木不仁。以至于当明军刚刚攻克通州就吓得逃出北京,回蒙古去了。如此一个草包,居然君临天下30......人可称为中国古代十大昏君:
1。姬宫涅 (周幽王)
理由: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又不顾当时的政治生态废嫡立庶。终于导致周朝中落,引发其后几百年的战乱。
2。刘宏 (汉灵帝)
理由:在位22年,不但无一建树反而宠信十常侍,戮杀忠臣,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朝政日益凋败。终於引起黄巾起义,使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
3。萧衍 (南梁武帝)
理由:在位48年,不想当皇帝,只想做和尚,数次舍身入佛寺,大把大把得施舍钱财给佛寺,搞得国库空虚。最后引狼入室,招纳北朝侯景。侯景叛乱攻入健康。侯景的叛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但南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北朝争锋。
4。赵佶 (宋徽宗)
理由:宋徽宗诗书词画均为一代宗师,但是对政治一窍不通。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政,导致朝政大乱。又对国际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金兵南下。到了最后关头居然相信神棍郭京的鬼话,让他率领所谓的“六丁六甲”守卫开封,结果一败涂地,自己被俘虏不说,连带大宋的半壁江山一起断送。
5。赵构 (宋高宗)
理由:高宗本非昏君。如果没有赵构,大宋的国祚未必能够再苟延残喘150多年。但是光是杀岳飞一条就足以使他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历代昏君之冠。
6。妥欢帖木耳 (元顺帝)
理由:顺帝前期为权臣伯颜所控制,对伯颜的倒行逆施不发一言。但是伯颜死后,顺帝并未改弦易章。如果说崇祯是太“有为”而导致亡国的话,顺帝就是太“无为”了。而且他的这种“无为”简直就是麻木不仁。以至于当明军刚刚攻克通州就吓得逃出北京,回蒙古去了。如此一个草包,居然君临天下30种“无为”中被消磨的一干二净。元顺帝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和他喇嘛教信仰有关。
8。朱厚熜 (明世宗 嘉靖)
理由:初即位时尚想有所作为。但旋即迷恋炼丹成仙之术,不理朝政达20多年。其间又任用*臣严嵩为亲信。遂使纲纪大乱,明朝国势中落。
9。朱翊钧 (明神宗 万历)
理由:初即位时由于有张居正辅佐,略有中兴气象。但张居正一死,神宗立即倒行逆施。不但不理朝政达30年,而且不断派出宦官到各地担任“矿监”,“税监”,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把明朝的老底都掏空了。
10。朱由检 (明思宗 崇祯)
理由:和其他昏君不同,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例如,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经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还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终于连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袁崇焕也被他杀掉。到最后手下只剩下一批能力比他还差的奴才。到最后起义军围城,他想逃跑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跟从。而把守城门的太监还拒绝给他开门。亡国之君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大概也只有崇祯一人。最后他走投无路只好在煤山上吊了
1.朱厚熜 (明世宗 嘉靖)
理由:初即位时尚想有所作为。但旋即迷恋炼丹成仙之术,不理朝政达20多年。其间又任用*臣严嵩为亲信。遂使纲纪大乱,明朝国势中落。
2.朱翊钧 (明神宗 万历)
理由:初即位时由于有张居正辅佐,略有中兴气象。但张居正一死,神宗立即倒行逆施。不但不理朝政达30年,而且不断派出宦官到各地担任“矿监”,“税监”,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把明朝的老底都掏空了。
3.朱由检 (明思宗 崇祯)
理由:和其他昏君不同,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例如,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经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还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终于连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袁崇焕也被他杀掉。到最后手下只剩下一批能力比他还差的奴才。到最后起义军围城,他想逃跑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跟从。而把守城门的太监还拒绝给他开门。亡国之君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大概也只有崇祯一人。最后他走投无路只好在煤山上吊了。

我国古代皇帝中十大名君,十大昏君分别是谁?

1.唐太宗李世民(千古第一完人!)
2.汉文帝刘恒(节俭自持,一代明君)
3隋文帝杨坚(除了接班人选错外,其它皆不错)
4唐玄宗李隆基(若非杨玉环,当数第一)
5明太祖朱元璋(勤勤肯肯,每日只睡三个时辰)
6汉武帝刘彻(武功无双)
7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励精图志,创建一代盛世)
8北魏孝文帝拓跋弘(孝文改制,少数民族中的异类)
9秦始皇(这位不说了…)
10明孝宗朱佑樘(名气不响,可如不是儿子朱厚照太胡闹明朝中兴也未可知)
昏君:
1隋炀帝杨广(史上败家败得最快的皇帝)
2蜀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
3宋微宗赵佶(一手瘦金体倒是不错)
4后梁朱温(酷爱女色, YIN乱如禽 兽,连儿媳们都不放过)
5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间,竟有28年不上朝听政)
6东晋武帝司马曜(因酒后一句戏言,为爱妃命婢女将他闷死)
7惠帝 司马衷(就是问为什么不吃肉粥的那位)
8明世宗朱厚熜(任用严嵩,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
9明武宗 朱厚照(一生, 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
10南唐后主李煜(文才无双,然无治国之才)
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 邦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康 熙
一代明君---雍 正
风流倜傥---乾 隆
十大昏君
暴虐之君---商纣王
亡国之君---胡 亥
傀儡皇帝---汉献帝
白痴皇帝---司马衷
名义皇帝---唐高宗
苦难皇帝---明思宗
儿皇帝----石敬瑭
杀兄弑父---隋炀帝
异国囚徒---宋徵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昏君:晋灵公,汉献帝,明武宗,秦二世,商纣王,司马衷,宋徽宗,隋炀帝,唐高宗,朱由检.
贤君:舜,周武王..唐太宗 晋文公 尧 禹
十大名君
1、周时期的周武王(姓姬名发):武王继承父志推翻商王朝腐朽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2、古一帝的秦始皇(姓赢名政):前221年,秦始皇彻底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称雄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步入封建制度的新纪元;
3、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姓刘名彻):在中国历史画卷中,汉武帝的杰出贡献是不可泯灭的。他在位的50多年里,中国社会的政治、以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他开通和西域各地的联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促进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4、大唐英主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唐朝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是唐朝高祖李渊的二儿子。太宗登基时,隋末以来的边年战争已经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唐朝太宗面临的正是百废待兴的局面,由于他的雄才大略,使唐代贞观年间是后人称道的盛世;
5、开元天子唐明皇(姓李名隆基):唐明皇李隆基在执政的43年时间里,既有大唐帝国“开元盛世”的顶峰,也有“安史之乱”后李氏王朝江河日下的衰落。唐明皇执政前期,广纳谏言,重用贤相,不断改革整顿政治机构和体制,但后期,任用奸臣,日益骄惰而导致社会大动乱也是事实。尽管如此,以唯物史观看待唐明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6、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即宋太祖):太祖在位仅16年,在这16年中,除驰骋南北,为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局面奠定基础外,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
7、名震中外的忽必烈:忽必烈从灭掉南宋到1294年死去,这一时期是元朝统治最昌盛时期,不但国家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一定改善和发展,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8、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过和尚,讨过饭,正因为如此,使他对元朝的黑暗统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除其伟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外,他勤奋好学、重视教育、注意节剑的品德在古代帝王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9、文治武功的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康熙继承皇位的那一年(1661年)才8岁,作为清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共61年,他对我国经济、文化和民族的统一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10、 长寿明君乾隆(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除康熙外,就是乾隆。乾隆自小在皇宫内学于名儒大师,通览《易》、《书》、《诗》、《春秋》、《戴礼》及历代名文,使得他对知识和人才特别重视。乾隆执政60年基本履行了其宽严相济的治国方针。在政治上,他严惩贪官,摒除朋党,上至皇亲,下到功臣,一经发现,必严惩不怠。在军事上,他奖惩分明。在用人方面,他重在实际,只要是有益于国家的人才,他都大胆重用。1799年,88岁的乾隆寿终正寝,结束了文治武功的一生。
十大昏君
1。姬宫涅 (周幽王)理由: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又不顾当时的政治生态废嫡立庶。终于导致周朝中落,引发其后几百年的战乱。
2。刘宏 (汉灵帝)理由:在位22年,不但无一建树反而宠信十常侍,戮杀忠臣,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朝政日益凋败。终於引起黄巾起义,使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
3。萧衍 (南梁武帝)理由:在位48年,不想当皇帝,只想做和尚,数次舍身入佛寺,大把大把得施舍钱财给佛寺,搞得国库空虚。最后引狼入室,招纳北朝侯景。侯景叛乱攻入健康。侯景的叛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但南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北朝争锋。
4。赵佶 (宋徽宗)理由:宋徽宗诗书词画均为一代宗师,但是对政治一窍不通。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政,导致朝政大乱。又对国际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金兵南下。到了最后关头居然相信神棍郭京的鬼话,让他率领所谓的“六丁六甲”守卫开封,结果一败涂地,自己被俘虏不说,连带大宋的半壁江山一起断送。
5。赵构 (宋高宗)理由:高宗本非昏君。如果没有赵构,大宋的国祚未必能够再苟延残喘150多年。但是光是杀岳飞一条就足以使他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历代昏君之冠。
6。妥欢帖木耳 (元顺帝)理由:顺帝前期为权臣伯颜所控制,对伯颜的倒行逆施不发一言。但是伯颜死后,顺帝并未改弦易章。如果说崇祯是太“有为”而导致亡国的话,顺帝就是太“无为”了。而且他的这种“无为”简直就是麻木不仁。以至于当明军刚刚攻克通州就吓得逃出北京,回蒙古去了。如此一个草包,居然君临天下30多年,元朝的根基就在这种“无为”中被消磨的一干二净。元顺帝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和他喇嘛教信仰有关。
8。朱厚熜 (明世宗 嘉靖)理由:初即位时尚想有所作为。但旋即迷恋炼丹成仙之术,不理朝政达20多年。其间又任用奸臣严嵩为亲信。遂使纲纪大乱,明朝国势中落。
9。朱翊钧 (明神宗 万历)理由:初即位时由于有张居正辅佐,略有中兴气象。但张居正一死,神宗立即倒行逆施。不但不理朝政达30年,而且不断派出宦官到各地担任“矿监”,“税监”,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把明朝的老底都掏空了。
10。朱由检 (明思宗 崇祯)理由:和其他昏君不同,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例如,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经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还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终于连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袁崇焕也被他杀掉。到最后手下只剩下一批能力比他还差的奴才。到最后起义军围城,他想逃跑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跟从。而把守城门的太监还拒绝给他开门。亡国之君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大概也只有崇祯一人。最后他走投无路只好在煤山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