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探析俄罗斯实施的铁腕政策)
- 2、曾给俄军造成巨大损失的车臣武装,为何如今消停不闹事了?
- 3、车臣现在怎么不闹了?这与俄罗斯变强有很大关系
- 4、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从思想上被征服了
- 5、车臣现在怎么不闹了
- 6、车臣战火已经停歇20年,现在那里的生活怎么样了?
- 7、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 8、俄罗斯第一次出动8万大军发动车臣战争,为何会折戟而归?
- 9、车臣地区现在状况如何?
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探析俄罗斯实施的铁腕政策)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位于俄罗斯南部高加索地区。在苏联时期,车臣曾经宣布独立,但随着苏联解体,车臣被俄罗斯重新纳入其领土范围。自此之后,车臣一直在与俄罗斯政府进行争斗,要求获得独立。
俄罗斯的铁腕政策
俄罗斯政府一直采取严厉的手段来维护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在车臣问题上,俄罗斯政府采取了铁腕政策,包括军事打击和政治手段。
军事打击
自1994年起,俄罗斯政府多次派遣军队进入车臣,试图扼杀车臣独立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次车臣战争(1994-1996)和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2009)。在这两次战争中,俄罗斯军队使用了大量的武力,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治手段
除了军事打击,俄罗斯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手段来削弱车臣独立运动。其中包括:
-暗杀车臣领导人:俄罗斯政府多次暗杀车臣领导人,试图削弱车臣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
-建立亲俄罗斯政府:俄罗斯政府在车臣建立了亲俄罗斯政府,试图削弱车臣独立运动的影响力。
-加强宣传:俄罗斯政府通过宣传,试图让车臣人民接受俄罗斯的统治。
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
虽然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手段来维护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但车臣独立运动并没有完全消失。那么,为什么车臣不再闹独立了呢?
俄罗斯政府的压力
俄罗斯政府在车臣问题上采取了严厉的手段,使得车臣独立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俄罗斯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手段的压力下,车臣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受到了削弱,车臣人民也逐渐接受了俄罗斯的统治。
车臣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政府在车臣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车臣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提高了车臣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措施使得车臣人民逐渐接受了俄罗斯的统治,放弃了独立运动。
车臣领导人的改变
车臣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在俄罗斯政府的压力下逐渐被削弱,而新的领导人则更加倾向于与俄罗斯政府合作。这些领导人认为,与俄罗斯政府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而独立运动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损失。
曾给俄军造成巨大损失的车臣武装,为何如今消停不闹事了?
车臣曾经在历史上和俄罗斯闹了几百年,但是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车臣的武装力量被打得七零八落,散兵游勇都跑到深山老林东躲西藏,有反抗之心的人都被杀得所剩无几。
如今剩下的车臣人民都是非常老实的,都愿意效忠俄罗斯总统普氏。因为车臣对反抗者实行高压政策,对顺从者则是以安抚为主,所以现在的车臣可以说是一片稳定,几乎不会出现什么动乱。
普京在车臣问题上可谓是做了一个无比明确的决定,那就是扶持了卡德罗夫家族,车臣的总统卡德罗夫父子俩都是教士,其职位与伊朗的最高宗教领袖大同小异。他们在统治车臣期间都推行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的治理模式,而这样的方式也从思想根源上防止了好战勇猛的车臣反抗之心。值得一提的是,车臣的女性现在出门都要戴着头巾,和伊朗的女性没什么差别。
车臣恢复了一夫多妻制。要知道在前苏联时期,车臣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度,包括在车臣战争之前都始终没有打破。
但是在卡德罗夫家族统治之后,国内走上宗教的道路,遵循传统的模式,一夫多妻制又在车臣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在穆斯林国家,其他国家已经基本不会出现。
而车臣实行一夫多妻,既顺应了伊斯兰的传统,又调节了国内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车臣在两次战争中都给了俄罗斯重创,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车臣几十万男性也死伤过半。
车臣对俄罗斯俯首称臣,对普京顶礼膜拜。现在的总统小卡德罗夫在拥有普京这样强大的靠山之后,车臣完全可以说就是卡德罗夫家族的,小卡德罗夫子承父业,做起了家族总统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叙利亚战争,乌克兰冲突中,小卡德罗夫更是积极派出军队参战,可以说现在的车臣成为了俄罗斯最忠诚的卫士,之前与俄罗斯针锋相对的车臣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车臣现在怎么不闹了?这与俄罗斯变强有很大关系
说起车臣,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很多朋友们也会想起两次车臣战争。这两场战争可以说是非常血腥残酷的,打的可都是巷战,死亡率最高的战争。不过两次车臣战争结束之后,发生在车臣的恐怖互动依旧是很频繁的。眼看着十几年时间过去了,那个曾经敢跟大俄罗斯对着干的车臣为何如今没有再闹事了呢?反而显得异常的安静,甚至还开始亲俄了呢?
1、车臣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车臣的人口本来就少,仅仅100多万。然而在两次车臣战争结束之后,车臣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量的军民死于这场战争当中,其中一些青壮年更是损失惨重,所剩下来的基本人是老弱病残。由于抵抗力被锐减,就算是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2、鼻子上可是架着刀呢
虽说两次车臣战争将车臣的年轻人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俄罗斯并没因此放松对车臣的把控。在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长期派遣20000多俄军驻守车臣。之后俄罗斯又不断的向车臣进行移民,以此来缓解矛盾,同时促进两个民族的融合。所以到了现在,车臣的领导者,车臣的人民现在几乎都忠于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关系很亲近。
3、缺少了外部支持
在两次车臣战争当中,这西方人肯定是在里面搅局了的。而且车臣在历史上曾为土耳其的疆域范围,所以车臣战争的时候,土耳其也长期给车臣提供支持。然而就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就将车臣封锁的死死的了,西方那些喜欢搅局的国家,土耳其等等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车臣的分裂分子。缺少了外部支持的车臣,肯定也是没办法闹出大动静的。
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从思想上被征服了
说起车臣,相信大家似乎不会陌生了,很多朋友只要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当年车臣闹独立的时候爆发的战争,可以说是无比血腥残酷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知道俄罗斯的普金执政之后,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之后,车臣似乎就彻底消沉了,甚至还开始亲俄。车臣问题可是数百年来多少铁腕领袖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何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就没有再闹了呢?
1、第一个原因是,它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本身。虽然在苏联解体时已经独立,但在那之后,俄罗斯联邦政府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国内的一切反动派,车臣也不例外。而且车臣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遭到了普京政府的雷霆打击。虽说也被称为战斗民族,但不幸的是,在这次斗争中,车臣的青壮年几乎全部死亡,这次俄罗斯政府算是下了死手了。在战争结束之后,车臣联邦中几乎只剩下老弱病残妇孺。只剩下为数不多亲俄的青壮年。那些反俄的人,甚至是整个家族,都直接被连根拔起,一个不留。所以这次战争结束之后,又有什么能力对抗庞大的俄罗斯政府呢?
2、第二个原因是车臣本身人口很少,土地也很小。况且作为俄罗斯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的,虽然美国也是一个以独立战争而闻名的国家,并且成功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美国本来就有很多国外支持者,尤其是当时能与英国抗争的法国。而且闹独立是在一个很广的区域内,更是跟英国本土政府势力隔着一个大西洋那么远。再加上人数相当多,独立是必然的。这样两者就有天壤之别,所以车臣斗争的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3、第三个原因是,当时车臣的内部独立实际上是有西方国家煽动的。否则不会有人怀疑车臣这么一个小联邦有勇气对抗庞大的俄罗斯政府的?当然,俄罗斯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原因。但他们并不畏惧西方势力,他们反而在努力让西方国家联系不上车臣,可以说这完全就是断了车臣的补给,让车臣后继无力。
4、最后一个原因是俄罗斯政府特别制造的。他们从俄罗斯其他各地派了很多人到已经满目疮痍的车臣联邦。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车臣联邦。事实上,这就是从思想上开始瓦解车臣了。就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再次有了独立的想法,然而再往周围看看,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是亲俄的人?而这也是俄罗斯政府的智慧。
车臣现在怎么不闹了
2004年9月,别斯兰事件发生后,车臣问题就相对平静了。索契冬奥会前,又闹了一下。这些年车臣分裂分子、恐怖分子、极端宗教势力在俄罗斯的强力压制下,相对收缩了。
不过,通过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吉尔吉斯这三场“Y色革命”的实践,美国很可能从理论上总结出一种削弱或肢解俄罗斯的“去俄罗斯化”模式。虽然将其应用在俄罗斯自治共和国身上还没有先例,但相信美国不会不对这些共和国进行渗透。而在这些自治共和国中,车臣当然是美国的首选。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美国认为在车臣已经有了实现“民主”的政治基础。美国认定马斯哈多夫是个可以扶植的理想人选。马斯哈多夫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宣布改组他的“政府”,自任车臣政府总理。
这是一个连流亡政府都不够资格的机构,难怪有的国际问题专家将其形象地称为墙上的总理,抽屉里的部长。但美国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个机构,至少其中的几个人正是代表车臣实行“民主改革”的政治力量。为此,美国在一直坚持马斯哈多夫是车臣合法总统的同时,无视俄罗斯的抗议,接受了这个“政府”的外交部长阿赫玛托夫在美国避难的请求。英国也效仿他的盟友,允许新任文化和信息部长扎卡耶夫继续在伦敦进行非法活动。对于俄罗斯来讲——马斯哈多夫·阿斯兰·阿里耶维奇;,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美国一直囤积着许多国家流亡海外的反对派领导人,其中有的已经在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搞垮原有的政权后,成为美国利益的代言人。
(2)高加索地区在冷战结束后日益上升的国际地缘战略地位,对美国产生了强大吸引力。随着格鲁吉亚倒向西方,美国终于在其垂涎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加索有了立足之地。从此,这里必将成为美国与俄罗斯角力的前沿阵地。对于美国来讲,在高加索的争夺不仅可以进一步肢解和蚕食俄罗斯,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有向南包围被其称为“无赖国家”的伊朗,向东直捣俄罗斯的后院中亚五国。此外,从进几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走势来看,如果谁能控制高加索,谁就能掌握里海的石油流向,在这场经济领域的较量中美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美国一定要在车臣问题上同俄罗斯纠缠,其途径很可能是先争取车臣问题国际化,以便堂而皇之的公开插手,然后,再将俄罗斯排除在外,实现车臣独立。2004年别斯兰事件发生后,美国和西方政治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批评俄罗斯的车臣政策,主张俄军队撤出车臣,由国际维和部队或北约取而代之,维护高加索地区的稳定。美国还公开表示要与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接触。
同样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后,在普京发表反恐八项措施后,美国称其中有些条款是“民主改革的倒退”。美国表示,美国在反对恐怖主义行动中坚定地同俄罗斯站在一起,但重要的是,要在反恐和国内改革及民主进程之间保持正确的平衡。
从美国的这些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俄罗斯的态度如何,车臣分裂分子与外部势力之间的联系都有可能逐步公开化,高加索问题也将进一步国际化。最后,车臣非法武装的行动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关于这一点,俄罗斯本身也十分清楚。别斯兰事件发生不久,普京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俄罗斯的一些敌对势力企图使某些地区从俄罗斯分裂出去,而这种做法得到了其他势力的支持。他说:“他们的想法是作为核大国之一的俄罗斯仍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俄罗斯联邦政府时任内务部长拉希德·努尔加利耶夫在内务部与其他执法部门联席会议上,将俄罗斯的这种看法说得更加清楚。他说:“影响俄罗斯内部犯罪情况的主要因素仍是国际恐怖势力挑衅。恐怖策划者大大利用了种族和宗教差异,目的是加强在我国境内的违法活动,使俄罗斯发生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改变。”“而俄罗斯境内国际恐怖主义背后的默许支持者是西方国家。”这是车臣走向“独立”的最大隐患,也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危险。
车臣战火已经停歇20年,现在那里的生活怎么样了?
俄罗斯联邦中有一个小国,名字叫做车臣。二十几年前,这个小国家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前后两次车臣战争中,双方损失惨重。不过瘦死的骆驼始终都要比马大,俄罗斯凭借着一个强大国家的底蕴,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战争。到了现在,车臣的战火已经停歇了而是对年了,那么现在车臣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在社会生活上,目前的车臣已经十分稳定。车臣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的这十几年不停的对反抗力量进行围剿。基本已经没有成规模的武装力量可以发动战争了,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都被温和方所控制,这些人是反对车臣和俄罗斯之间开战的。而且现在车臣内部对反抗者的态度很强硬,只要发现有不轨行为,立刻会逮捕杀掉。
车臣国内现在实行一夫多妻。由于车臣人基本都是穆斯林,所以生活方式也按照伊斯兰的传统来实行。见识过车臣人战斗力的俄罗斯人也不再对车臣内部严加干涉,给予他们相当大的自由。一夫多妻对于车臣很适合,首先满足了他们的传统习俗,再就是解决了车臣经过常年战乱遗留的女多男少,难以婚配的问题。
在击败车臣后大力扶持宗教,目前车臣伊斯兰化严重。现任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属于车臣大教士,相当于伊朗的最高领袖。他上台后恢复了伊斯兰教法,让车臣的社会现状和伊朗很接近。车臣的女性地位受到了冲击,出门也要带黑纱和头巾。现在的车臣已经成为了伊斯兰国家。
整个车臣社会对普京十分崇拜,走在车臣的街上随处可见其画像。车臣人甚至把他编到了教科书中。车臣的总统卡德罗夫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誓死效忠,由此可他在车臣的地位。
车臣的总统地位崇高,卡德罗夫一个人掌握全国的大权。光自己的私人卫队就有8000人,还娶了很多老婆,过上了古代皇帝般的生活。车臣如此崇拜俄罗斯和卡德罗夫的大力宣传分不开,毕竟没有俄罗斯也就没有如今的卡德罗夫。曾经最不安分的车臣在卡德罗夫的带领下成为俄罗斯最忠心的地方,如此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神奇。
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战争,车臣领导人第一时间派出了上万人的精锐部队去援助俄罗斯了,那么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车臣是属于俄罗斯还是独立国家?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车臣部队是不是很厉害?带着这些疑问,跟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关系1、车臣共和国属于俄罗斯,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
2、车臣是属于俄罗斯还是独立国家?从官方角度来看,车臣目前肯定算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国际上不承认车臣是独立国家,车臣相关主体也认为自己是俄罗斯联邦成员之一,然而事实上80%的俄罗斯人不认为车臣是俄罗斯的,100%的车臣人不认为车臣是俄罗斯的。
车臣为什么不闹独立了车臣想闹独立,但是缺少外部支持。两次车臣战争,要说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恐怕没人会相信吧。然而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将车臣封锁得死死的,西方某些国家根本没有机会大力援助车臣的分裂武装。因此缺少外部支持的车臣,根本没有能力闹出大动静来。
车臣部队是不是很厉害车臣特种部队是非常强悍的,都是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职业军人,是俄军的利刃,这样精锐的部队投入到前线,意味着俄军准备彻底解决乌克兰危机了。追溯到之前的车臣战争,就可以看出来车臣打仗是很厉害的,当时俄罗斯为了镇压车臣,损失非常严重。
俄罗斯第一次出动8万大军发动车臣战争,为何会折戟而归?
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而车臣也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第一次发生局部战争的地方。车臣的面积相对于俄罗斯来说还不到1‰,但却一直是俄罗斯国军事政治投入的一个热点。
当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时候,俄罗斯出动了8万大军想要征服车臣,但最终却于折戟而归。车臣为什么在苏联期间乖乖不闹事,等苏联解体之后,却刻意与俄罗斯过意不去呢?俄罗斯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在早前,车臣和俄罗斯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语言也根本不相同。18世纪的时候,俄罗斯通过军事扩张入侵了现在的车臣,然后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征服,俄罗斯才占据了车臣全境。
但车臣人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历代的军事必争之地,常年的战争练就了他们剽悍、不服输的性格,所以尽管俄罗斯通过高压的军事来统治车臣,但也一直没能彻底的让车臣人给臣服。
而等到斯大林时期,为了彻底的能够占领车臣地区,采用了大屠杀和彻底移民的政策,给车臣地区换血——其具体的方法就是对于稍微有点反抗情绪的车臣分裂祖国的名义无条件屠杀,对于那些平安无事的车臣人有强行的被派遣了哈萨克地区做劳工。经过这样的一个折腾之后,车臣人也就彻底离开了之前的车臣地区。同时往车臣地区派遣了大量的俄罗斯人在此定居。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随着苏联的衰落,苏联当局也没办法继续通过高压的方式控制车臣,也就允许了一部分车臣人回到了故乡。通过斯大林的大屠杀还有移民政策之后,不但没有让车臣人臣服,反而埋下了更深的仇恨理念。
于是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车臣才想趁机独立。
不过苏联解体的时候,允许独立的都是当年苏联的加盟国。车臣在宪法上规定为俄罗斯内部的一个自治国,所以是没有权利独立的。
不过当时西方各界的力量一直在想办法让俄罗斯境内的这些自治地区实现二次独立。如果有一个国家成功独立出去的话,那么俄罗斯肯定会出现二次大解体,当时俄罗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大崩溃的局面。也就准备拿独立意识最强,地盘最小人口最少的车臣开刀。
于是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战争也就爆发了。
1994年11月31日叶利钦亲自签署总统令,派军去强势占领车臣地区,此之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俄罗斯派遣了八万人对车臣进行军事占领。与之相对比车臣内部只有不到2万人的民族武装,在武器强度上面也和俄罗斯不是一个等级。
不过由于车臣人性彪悍,在战争中车臣也给俄罗斯军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俄罗斯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已经控制了车臣90%的土地,车臣反抗武装不得不躲到山区里面打游击战。之后车臣人通过游击战术不断的加大俄罗斯驻军在车臣地区的伤亡,同时也有一部分车臣人前往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搞一些恐怖袭击活动,给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恐怖袭击的案例逐渐增多,所以俄罗斯人群众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涨,后来叶利钦不得不宣布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无条件从车臣撤军。
表面上对于车臣实现了超过90%的军事占领,但实际上自身损失也惨重,不但没有彻底的征服车臣,反而让车臣的反抗意志更加浓厚。
好在后来普京上位之后参照斯大林的方式通过绝对的武力再次征服了车臣,但如此强硬的政策我想始终不会是长久之计,在不久的将来问题还是会再出现的。
车臣地区现在状况如何?
4月底刚去过,带看一颗探险的心、独自一人去的,到格罗兹尼机场才凌晨4点,天还没亮,所以也不敢出门,一人就在机场呆着,而格罗兹尼机场一天才4个航班,我这个航班飞返后,一直要到中午1多点才有航班到达,结果整个机场侯机楼就我一人,待到早上8点左右,我请机场工作人员帮我叫车,机场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帮我叫了辆车臣人开的车,这个司机非常热情,带着我去了车臣之心、车臣之母两大清真寺,逛了格罗兹尼街市,并到城市最高大楼的顶部鸟瞰了格罗兹尼市容,格罗兹尼城市重建确实做的不错,已看不到任何战争的痕迹,百姓生活也比较安定,人们非常热情善良,格罗兹尼己得到重生。噢,顺便说一句,格罗兹尼物价非常低,我包车6小时,司机只收了我相当于人民币270元的卢布,我请司机吃了顿烤羊排,两人花费不超过150元,这在俄罗斯其它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刚从格罗兹尼回来,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仅有的四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居民与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比如说,不饮酒。总得来说,在俄罗斯和车臣共和国当地政府的粉饰下,一片安静祥和。最大的惊讶莫过于,在车臣这种久历战火的地方,应该是满目疮痍,充满断壁残垣才对,但事实则不然,多年前那两场著名的巷战早已把城市彻底摧毁,最近十几年来,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重建车臣,因此格罗兹尼的基础设施虽然算不上先进,但相比于莫斯科,绝对算不上破旧。
前一阵子去旅游过,感觉现在的车臣局势是比较稳定的,至少在其首都格罗兹尼,其繁华文明程度丝毫难以让人联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个“人间地狱”。给人最直观印象的便是当地建筑。在俄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援,以及车臣共和国当地政府的积极建设下,整座城市不仅得以重建,甚至还修起了如“车臣之心”这样的荣获“欧洲最大清真寺”殊荣的地标性建筑。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十多年前当地几乎司空见惯的恐怖袭击事件几乎绝迹,而日常社会运行至少难见浅层次的违法犯罪活动,当地你甚至可以像在中国一样夜晚出行。当然这样的良好治安,还是离不开强有力的警察力量的。在格罗兹尼的主干道普京大道上,每隔十米左右就部署一个携带有警棍的警察。现在当地人的收入平均大概为10000到15000卢布左右,物价不算高,从表面上看,至少格罗兹尼地区的老百姓生活还算比较舒服。
说起车臣,估计对我国军迷而言无非两个词儿“伊斯兰中的战斗民族”,以及“恐怖分子的主要输出地”。的确,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两次车臣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第一次战争,俄军付出了惊人伤亡,多亏第二次的高科技战争才勉强压制住车臣反抗势力。但即使如此,仍然有恐怖分子不甘寂寞,甚至远走他乡,继续“圣战”,比如当下的叙利亚。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众多的自治共和国之一,地处高加索山脉北部地区,是俄罗斯这个东正教国家中少数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苏联解体以后,车臣也成为了俄国不安定之源,经过两次车臣战争,直到今天才稍稍安静下来。虽然叫做“自治共和国”,然而这只是前苏联国家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已,与州平级,拥有高度自治权,但与实际上的主权国家有很大区别。车臣共和国总面积仅仅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岛的一半,人口120多万,仅仅与国内普通的县级人口相当。车臣信奉伊斯兰教,与周围的穆斯林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百年的屈辱历史,自然心有不甘,所以一直激烈反抗着。连绵战争使得车臣人口锐减,元气大伤,加上俄罗斯的震慑如今局势已经趋向平静。而车臣也逐渐伊斯兰化,因为男少女多,车臣逐渐恢复了一夫多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