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形容人很多的四字成语
- 2、形容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成语
- 3、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有
- 4、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
- 5、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
- 6、人多的四字词语
- 7、形容人非常多的四字词语
- 8、形容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成语
- 9、表示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
形容人很多的四字成语
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等,都是形容人多的成语。
一、摩肩接踵:1.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3. 【示例】:节日的公园里,游人~,十分拥挤。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
二、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三、人山人海:1.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3. 【示例】:节日的公园~,热闹极了。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形容人很多的四字成语:人山人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头攒动、挨山塞海、济济一堂、人千人万、万人空巷、座无虚席、人多势众、络绎不绝、人多嘴杂、张袂成阴、熙来攘往、人满为患、宾客如云
【词语解释】
1、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奔走如市: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3、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4、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5、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6、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7、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8、腹有鳞田: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9、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齐涌上来。
形容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成语
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有:
驾肩接迹、人千人万、逐队成群、人多势众、挨肩并足、成千上万、骈肩叠迹、填街塞巷、观者如市、人满为患、捱三顶五、掎裳连襼、人来人往、挨山塞海、不计其数、七手八脚、驾肩接武、口多食寡、摩肩擦踵、比肩叠踵、稠人广众、连衽成帷、熙熙攘攘。
张袂成帷、比肩迭迹、人潮汹涌、亚肩迭背、肩摩踵接、举袖为云、络绎不绝、挨肩擦背、宾客如云、成千盈百、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亚肩叠背、比肩叠迹、兵多将广、川流不息、踵趾相接、众口纷纭、掎裳连袂、摩肩接毂、人流如潮、比肩接踵、比肩接迹。
成语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3、语法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
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有
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有:
1、人山人海:形容人群众多,人潮汹涌,如山如海一般。
2、人满为患:形容人群过多,拥挤不堪。
3、人多势众:形容人数众多,有很强大的力量、声势等。
4、人声鼎沸:形容场面喧闹重压,人声喧嚣。
5、人头攒动:形容人群拥挤、密集,人头相挤。
6、人云集聚:形容人们聚集到一起,人数众多,热闹非凡。
7、人滔滔不绝:形容人们谈话、交谈不停地说话,语言来源源不断。
8、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众多,人们思想文化水平高,往往聚集在一起。
9、人仰马翻:形容人群相互挤推,导致混乱、摔倒等情况。
10、人山老海:形容人员众多,人山人海一般,占据了整个场地。
11、人潮汹涌:形容人群流动的状况,如波涛汹涌,巨大有力。
12、人多口杂:形容人群中讲话声音杂乱无序,难以听清。
13、人人自危:形容人群中每个人都担心自己会受到威胁、侵犯。
14、人满为庐:形容人群居住环境过于拥挤,堆积如庐。
15、人踪浩浩:形容人群前进的脚步声音浩大有力。
16、人海战术:利用人员众多的优势,通过多人多角度的进攻来达到战术目的。
17、人踵不断:形容人流不断,接连不断,不断有人进出。
18、人才济济: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的人才层出不穷,人才资源非常丰富。
19、人满为奇:形容场面非常壮观、热闹,令人难以置信。
20、人山壮观:形容场面非常壮观,人数众多,规模很大。
21、人口稠密:形容某个地区或某个时期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人口密度也很高。
22、人面桶子:形容某个场面非常喧嚣、混乱,人们唧唧喳喳,难以分辨谁在说什么。
23、人多力量大:形容人数众多的群体能够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24、人多嘴杂:形容围观的人多,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话题杂乱无序。
25、人多眼杂:形容人们的视线集中在一个地方或一个物件上,尤其是在观看某个表演或比赛时。
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
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有人山人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头攒动、挨山塞海、济济一堂等。
1、人山人海
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2、人来人往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到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
3、车水马龙
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出自汉代·班固等《东观汉记 ·明德马皇后》:“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亦不谴怒,但绝其岁用,冀以嘿止欢耳。”
4、人声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5、摩肩接踵
意思是肩与肩相磨,脚与脚相接。形容人多拥挤不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山人海、百度百科—人来人往、百度百科—车水马龙、百度百科—人声鼎沸、百度百科——摩肩接踵
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
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如下: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水泄不通、人头攒动、
万人空巷、座无虚席、人多势众、络绎不绝、
人多嘴杂、熙来攘往、人满为患、宾客如云
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
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摩肩继踵、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水泄不通、挨山塞海、济济一堂、人千人万、万人空巷、座无虚席、坐无虚席、人多势众、络绎不绝、人多嘴杂、张袂成阴、熙来攘往、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人满为患、宾客如云、高朋满座、挨三顶四、挨三顶五、奔走如市、比肩接踵、挨肩擦背、人流如潮、游人如织、挥汗成雨、稠人广坐、从者如云、人如潮涌、人才济济……
人多的四字词语
人多的四字词语有: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等。
一、人山人海
1、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2、释义: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二、熙熙攘攘
1、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
2、释义: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三、人声鼎沸
1、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2、释义: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
3、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四、摩肩接踵
1、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2、释义: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3、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五、人来人往
1、拼音:[rén lái rén wǎng]。
2、释义: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六、门庭若市
1、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2、释义:门前和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来客很多,非常热闹。
3、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形容人非常多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人山人海、比肩继踵等。
描写人多的四字词语: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载歌载舞、门庭若市、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肩继踵、项背相望、捎裳连袂、盛况空前、济济一堂、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逐队成群、人喊马嘶、红飞翠舞、攘来熙往、熙来攘往。
人山人海:用来形容人聚集的非常的多。
水泄不通:人太多了把路的就连水都流不过去了。
川流不息:河里的水不停的流动,和下面的车水马龙意思差不多。
车水马龙:马车来来往往的非常多,一般是用来形容人多的成语。
门庭若市:家门口就想闹市场一样,一般是形容人非常的多,特别的多。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拥挤。
络绎不绝:人来来回回的从来就没间断过。
人声鼎沸:人的声音就好像煮沸了开水—样喧哗,这人得有多闹啊。
高朋满座:众多高贵的朋友坐满了所有的座位,一般是用来指宴席上人非常多。
例句:
1、农博会上,人山人海,比肩继踵,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你,只好一个人回来了。
2、炎炎夏日,海水浴场里人山人海,争著戏水弄潮。
3、这场露天音乐会的水准极高,因此观众席上人山人海。
4、新年将至,百货公司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5、他环视四周,只见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6、周末的游乐园总是这样人山人海的。
7、下了车,只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8、广场上人山人海,挨挤得很。
9、会场周围绿树成荫,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从容不迫走进会场,认真听取专家讲解,大家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10、一年一度的国际书展,来参观的真是人山人海。
形容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成语
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川流不息、奔走如市、人声鼎沸、趋之若鹜、项背相望、济济一堂、稠人广众、臣门如市、人山人海、蜂拥而上。
1、【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2、【奔走如市】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3、【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4、【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5、【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8、【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9、【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十分多。
10、【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齐涌上来。
表示人多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
表示人多的四字词语如下: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4、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户限为穿: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注意事项:
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近义词】熙熙攘攘、摩拳擦掌、川流不息、挨肩擦背、比肩继踵、三五成群、万头攒动、人流如潮、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万人空巷、人声鼎沸、捱三顶四、风雨不透、挨山塞海、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捋臂将拳、水泄不通。
【反义词】人烟稀少、寥寥无几、只影全无、荒无人迹、人迹罕至、荒无人烟、三三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