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的历代帝王,汉朝历代皇帝都是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2 10:23:12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汉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如下: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前195年,在位8年,草莽出身,斩蛇起义,推翻秦朝,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前188,在位7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其实大部分政权在母亲吕雉手中。
3、汉前少帝刘恭,后被废,公元前188年-前184年,在位4年,实际为高后吕雉摄政。
4、汉后少帝刘弘,后被废,公元前184-前180年,在位4年,实际为高后吕雉摄政。
5、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在位23年,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开创“文景之治”。
6、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前141年,在位16年,继续推行“文景之治”,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7、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54年,加强中央集权,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开疆拓土,国威远扬。
8、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前74年,在位13年,击败乌桓,平定西南,盐铁会议,昭宣中兴。
9、汉废帝刘贺,公元前74年,被霍光废掉,在位仅27天。
10、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公元前74年-前49年,在位26年,降服匈奴,平定西羌,建立西域都护府,设常平仓。

汉朝的皇帝顺序是怎样的?

汉太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穆宗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清河孝王刘庆、孝安皇帝刘祜、乡侯前少帝刘懿、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河间孝王刘开、蠡吾侯刘翼、孝桓皇帝刘志、刘淑、刘苌、刘宏、刘辩、刘协。
汉朝皇帝顺序如下: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西汉第二任皇帝:汉惠帝刘盈
西汉第三任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
西汉第四任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
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文帝刘恒
西汉第六任皇帝:汉景帝刘启
西汉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八任皇帝:汉昭帝刘弗陵
西汉第九任皇帝:昌邑王刘贺
西汉第十任皇帝:汉宣帝刘询
西汉第十一任皇帝:汉元帝刘奭
西汉第十二任皇帝:汉成帝刘骜
西汉第十三任皇帝:汉哀帝刘欣
西汉第十四任皇帝:汉平帝刘衎
西汉第十五任皇帝:孺子婴
西汉第十六任皇帝: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
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
东汉第三任皇帝:汉章帝刘炟
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
东汉第五任皇帝:汉殇帝刘隆
东汉第六任皇帝:汉安帝刘祜
东汉第七任皇帝:东汉前少帝刘懿(这个皇帝有些史学家认为可以算作东汉皇帝,有些史学家认为不能算作东汉皇帝,故而存疑)
东汉第八任皇帝:汉顺帝刘保
东汉第九任皇帝:汉冲帝刘炳
东汉第十任皇帝:汉质帝刘缵
东汉第十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
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
东汉第十三任皇帝:东汉后少帝刘辩
东汉第十四任皇帝:汉献帝刘协
季汉开国皇帝:季汉昭烈帝刘备
季汉亡国皇帝:季汉孝怀帝刘禅
国号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莽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西汉历代帝王

西汉第一位皇帝:开国皇帝《刘邦》史称汉高祖。
西汉历代帝王有: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玄。公元9年,王莽废孺子为定安公并幽禁之,自立为帝。西汉,共历14帝、15主,刘婴没有称帝,只能称为"汉末主"。
早年游历:
刘邦题跋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
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或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刘邦少年时和卢绾一起读书,彼此交好。他长得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在位七年。
3、汉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
4、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5、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6、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7、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8、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9、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
10、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11、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12、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13、汉平帝:刘衎(kàn)(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14、新朝: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15、新朝皇帝: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16、玄汉:玄汉(公元23年2月~公元25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立。
17、汉朝更始帝:刘玄,即更始帝,南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18、汉建世帝:刘盆子,泰山郡式县人,为西汉远支皇族,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
19、成家: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年号龙兴,共在位十二年。
西汉历代帝王一共12位。
汉高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06年2月-195年4月在位,沛郡丰邑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1、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2、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
3、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零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吕后死,周勃等杀少帝吕产,迎恒公为帝。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
4、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
5、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
6、汉昭帝刘弗陵,谥号孝昭帝。
7、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
8、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9、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
10、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
11、汉平帝刘衎,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
12、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废为淮阳王,后被赤眉军勒死,在位三年。
概括
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
1、汉高祖刘邦: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他的出身十分平凡,只是一农家子弟。一路走来,从泗水亭长、沛公发展成汉王,直至成为楚霸王项羽最可怕的敌人。成就刘邦伟业的因素,是心胸、智谋、得人和一点好运。著名战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汉惠帝刘盈:
刘盈登基以后的存在感非常弱,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他的母亲吕雉强势,常常越俎代庖处理朝政。其二,汉初为了休养生息,奉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天子的意志相对淡化。惠帝体弱多病,年仅23岁就去世了。
3、汉文帝刘恒:
虽然是汉朝第五个皇帝(名义上第五,实质是第三个皇帝,后面以此类推,不赘述),但刘恒和刘盈是一辈人,即刘邦的儿子。刘恒生母是薄姬娘娘,一直被吕雉忌惮,年纪很小就被送到封地成代王。汉文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后,窦漪房。
在讲述汉朝时,都会提及“文景之治”,说的就是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秩序上的巨大恢复。
4、汉景帝刘启:
汉初一直都有个隐患,那就是藩王过多过大。以前忙着恢复,也就不好说什么,现在总该清算一下,于是御史大夫晁错就上奏准备削藩。这下可好,引发了史上最大型宗室内斗之一的“七国之乱”,他们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
5、汉武帝刘彻:
刘彻在位时的大事、典故,多到说不完,在他还是四岁孩童时,放言长大会娶自己的表姐陈阿娇做老婆,让她住进金房子里,也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你可能不知道,刘彻还是历史长第一个始用年号的皇帝,可谓开天辟地。汉武帝,“武力”必然超群,仔细数他吞并或打败的政权:朝鲜、百越、大宛、匈奴,另外,加强中央集权,必定统一百姓思想,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就是小说《云中歌》里的男二号,历史中他是汉朝第八任皇帝,实质上的第六位皇帝。由于21岁就死了,留下来的大事件不多,能提一句的也就是“杀母留子”事件。
7、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的前一任皇帝,就是废帝刘贺,刘贺是谁?还记不记的这两年挖出来的海昏侯墓?就是他的。由于被废掉,也就不记载了,但如此一来,刘询成第十位汉皇。
巫蛊之祸,波及婴儿,因此刘询流落民间,是为刘病已。他登基以后挺有建树的:例如西域都护府,就是他主张设立。
8、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是刘询和他的民间妻子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只不过不是块做皇帝的料,还被架到了那个位置。元帝性格柔弱,热衷于文艺事业,常常和乐师、舞姬混在一起“排练”。如果说,他在位期间最著名的事,那大概是昭君出塞了。
9、汉成帝刘骜:
西汉第十二个皇帝,他荒淫暴躁,还纵容外戚登上政治舞台,给王莽埋下伏笔。著名没人,赵飞燕,就是成帝宠爱的皇后,据说她身轻如燕,可以做掌上舞,其实只是太瘦了。

汉朝历代皇帝的名字,

一、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汉孝惠帝刘盈、(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帝刘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刘婴。(汉太宗)庙号
二、东汉时期:(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汉肃宗)孝章皇帝刘炟、(汉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孝德皇帝刘庆、(汉恭宗)孝安皇帝刘祜、(汉敬宗)孝顺皇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赞、孝穆皇帝刘开、孝崇皇帝刘翼、(汉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孝献皇帝刘协
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奭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桁孺子刘婴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献帝刘协。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洵 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桁
古代汉语词典后面就有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汉宣帝刘病已(刘询)
汉元帝刘奭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桁
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箕子;刘婴;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分别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等29帝,共四百零五年。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汉朝历代帝王有汉武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等。
1、汉武帝刘邦
(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
2、汉惠帝刘盈
(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
3、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
4、汉景帝刘启
(元前188——前141年)。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1五六年乙酉岁登基。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
5、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前87年)。谥号孝武帝。公元前一五零年立为太子,公元前1四○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
6、汉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

汉朝的历代帝王

汉朝各代帝王分别如下:
西汉皇帝世系
1、汉高祖,名邦,在位8年(前202年 - 前195年),汉始祖第三子。
2、汉惠帝,名盈,在位9年(前195年 - 前188年),汉高祖长子。
3、前少帝,名恭,在位5年(前188年 - 前184年),汉孝惠帝长子。
4、后少帝,名弘,在位5年(前184年 - 前180年),前少皇帝之弟。
5、汉文帝,名恒,在位24年(前180年 - 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汉惠帝庶弟。前196年受封代王,都晋阳(今太原)。
6、汉景帝,名启,在位17年(前157年 - 前141年),汉文帝第五子。
7、汉武帝,名彻,在位55年(前141年 - 前87年),汉景帝第十子。前153年受封胶东王,都即墨。
8、汉昭帝,名弗陵,在位14年(前87年 - 前74年),汉武帝少子。
9、汉废帝,名贺,在位1年(前74年,仅27天),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前86年,嗣位昌邑王。
10、汉宣帝,名询(原名病已),在位26年(前74年 - 前49年),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11、汉元帝,名奭(shì),在位17年(前49 - 前33年),汉宣帝之子。
12、汉成帝,名骜,在位27年(前33年 - 前7年),汉元帝长子。
13、汉哀帝,名欣,在位7年(前7年 - 前1年),汉元帝之孙,汉成帝之侄,定陶康王刘康之子。前23年,嗣位定陶王。
14、汉平帝,名衎(原名箕子),在位7年(前1年 - 6年),汉元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前7年,嗣位中山王。
东汉皇帝世系
15、汉光武帝,名秀,在位33年(25年 - 57年),汉景帝六世孙,南顿县令刘钦之子。
16、汉明帝,名庄,在位18年(57年 - 75年),汉光武帝第四子。39年受封东海公。41年进封东海王。
17、汉章帝,名炟,在位13年(75年 - 88年),汉明帝第五子。
18、汉和帝,名肇,在位17年(88年 - 105年),汉章帝第四子。
19、汉殇帝,名隆,在位1年(106年,仅220天),汉和帝之子。
20、汉安帝,名祜(hù),在位20年(106年 - 125年),汉章帝之孙,清河王(追谥孝德皇)刘庆之子。
21、前少帝,名懿,在位1年(125年,仅224天),汉章帝之孙,汉和帝之侄,济北惠王刘寿之子。
22、汉顺帝,名保,在位21年(125年 - 145年),汉安帝之子。124年被废为江阴王。
23、汉冲帝,名炳,在位2年(144年 - 145年),汉顺帝之子。
24、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章帝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
25、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 - 167年),汉章帝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146年入南宫,即皇帝位。159年诛梁冀、孙寿。165年除内嬖。166年行党锢之政。
26、汉灵帝,名宏,在位22年(168年 - 189年),汉章帝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嗣位解渎亭侯。168年即皇帝位。184年黄巾起义,解除党锢。
27、后少帝,名辩,在位1年(189年),汉灵帝长子。
28、汉献帝,名协,在位31年(189年 - 220年),汉灵帝次子。
汉朝历史简介:
汉朝(Han Dynasty,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十二月-8年十一月)和东汉( 又称后汉,公元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两个时期,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公元221年,自认是汉室后代的刘备(汉昭烈帝)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是三国之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
共历二帝,四十三年。史学上并不将其并入汉朝历史。

汉朝帝王列表

1、西汉:
汉高祖刘邦 --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 汉武帝
刘彻 --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 汉哀帝刘欣 -
-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
2、东汉:
光武帝刘秀 -- 汉明帝刘庄 -- 汉章帝刘炟 -- 汉和帝刘肇 -- 汉殇帝刘隆 -- 汉安帝刘祜 -- 汉少帝刘
懿 -- 汉顺帝刘保 -- 汉冲帝刘炳 -- 汉质帝刘缵 -- 汉桓帝刘志 -- 汉灵帝刘宏 -- 汉少帝刘辩 -- 汉献
帝刘协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3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被承认的皇帝计24位,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绿林军于地皇四年二月(公元23年)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定都南阳,史称玄汉。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公元191年董卓迁都长安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汉朝的光武中兴:
1、公元23年,新莽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
2、原本服从更始帝的汉室宗亲刘秀在鄗县之南称帝,诛杀刘玄,登基称帝,为汉光武帝,沿用汉朝国号,称建武元年,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史称东汉。光武帝定关中,降铜马,灭赤眉,后又消灭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
3、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朝代。时年社会安定,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界分为西汉和东汉,共29帝立国405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王莽、汉更始帝刘玄、建世皇帝刘盆子、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125年、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弘农怀王刘辩、汉献帝刘协。
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
扩展资料
汉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被承认的皇帝计24位,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汉朝历代帝王

  2、汉朝历代帝王:

  1、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

  2、孝惠皇帝刘盈

  3、前少帝刘恭

  4、后少帝刘弘

  5、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6、孝景皇帝刘启

  7、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8、孝昭皇帝刘弗陵

  9、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10、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11、(高宗)/孝元皇帝刘奭

  12、(统宗)/孝成皇帝刘骜

  13、孝哀皇帝刘欣

  14、(元宗)/孝平皇帝刘衎

  15、汉惠帝刘盈

  2、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享国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史称“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汉朝历代皇帝都是谁

1、西汉:(1)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2)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3)汉高后吕雉(吕雉未称帝,只是执政,但已经相当于皇帝,这时当皇帝的是汉少帝刘恭和后汉少帝刘弘)(前187-前180)(4)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窦皇后)(5)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6)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7)汉昭帝刘弗陵(前86-前74)(8)汉废帝刘贺(前74)(9)汉宣帝刘询(前73-前49)(10)汉元帝刘_(音:shì)(前48-前33)(11)汉成帝刘骜(前32-前7)(12)汉哀帝刘欣(前6-前1)(13)汉平帝刘_(1-5)(14)汉孺子刘婴(6-8)2、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8-75年)汉章帝刘_(公元76-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9-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6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7-125年)汉少帝刘懿(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6-144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45年)汉质帝刘缵(公元146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年)汉灵帝刘宏(公元168-189年)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4月-公元189年9月)汉献帝刘协(公元189-2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