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苏联解体三十年,戈尔巴乔夫仍为一事耿耿于怀!到底是什么事?
- 2、当年一心想独立解体苏联的叶利钦,为何在俄罗斯成功独立3年后却后悔了?
-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何不纪念国庆?
- 4、苏联的瓦解,俄罗斯人是高兴(成为民主国家)还是悲伤(国土的分裂)
- 5、苏联解体时,普京在干什么,他为何不挽救苏联呢?
- 6、如今的俄罗斯人怎样评价苏联解体
- 7、极端纠结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却不愿回到苏联时代
- 8、俄国人怎么看苏联解体
- 9、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人们仍然怀念前苏联?
苏联解体三十年,戈尔巴乔夫仍为一事耿耿于怀!到底是什么事?
因为他自己的国家牺牲了很多,没想到换来了这些西方国家的欺骗,北约向东进行扩张。
主要是因为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失败,就不会导致苏联解体,苏联的综合实力会比现在更加的强大。
苏联解体后,普京曾说过,那些对苏联解体不后悔的人是没有良心的人,那些试图恢复苏联的人是没脑子的人。
尽管苏联解体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但这已成为事实。至于苏联的解体,许多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因为戈尔巴乔夫。这是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唯一“贡献”吗?他对苏联没有做出好的贡献吗?事实上,他之所以如此冷静,是因为他确信自己仍在为苏联人民做最后一件事。当时,苏联病入膏肓,犹豫不决。内部许多雄心勃勃的人都渴望尝试,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任何事情。
最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共和国的领导人想当总统。尽管苏联有高额的内外债务、内部腐败、强烈的阶级矛盾以及党内、政府和军队内部的众多矛盾,但他们也希望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联继续不情愿地维持下去,这些雄心勃勃的盟国可能会与西方国家密谋,通过战争分裂苏联。因此,苏联不仅仅是解体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当时,戈尔巴乔夫无助,甚至连叶利钦都对付不了。
他能做的就是主动辞职并解散,以避免战争,因为他坚信,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允许苏联和平稳定地解体,而不是陷入内战和内战,戈尔巴乔夫即将年满90岁,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可以说他经历了超级大国苏联的历史性改革和解体。当时,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最负责任,但现在,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30年。
当人们回顾这个话题时,会产生巨大的反差。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大加评论,认为他的改革在其任期内产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俄罗斯人民仍然关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消极方面。
当年一心想独立解体苏联的叶利钦,为何在俄罗斯成功独立3年后却后悔了?
因为他发现俄罗斯独立了之后,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已经变得非常弱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说不上话了。
叶利钦当年一心想独立解体苏联,但是三年以后他终于醒悟了,他知道美国承诺的支援根本就不会兑现,他看出了美国的目的除了瓦解苏联,还要继续削弱俄罗斯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叶利钦认清了西方本质,立即中止向美国“献媚”。转而谋求俄罗斯的战略。
因为在俄罗斯独立三年后,他觉得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非常快,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起伏,所以他非常后悔当年想要解体苏联。
因为当初叶利钦是想着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人民将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等到苏联真正解体,俄罗斯从中独立的时候,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并没有过得更好,相反的是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相比于苏联还没有解体,俄罗斯还不是俄罗斯的时候还要困难。而且,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预之下,俄罗斯的实力一度下降。
在美国等国家的打压之下,俄罗斯的情况越来越差。叶利钦就算还想要坚持当初解体苏联,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想法也是徒然,毕竟事实就摆在叶利钦的面前。所以叶利钦可以说是在亲眼见到苏联解体之后人民的生活,俄罗斯的国情之后才终于明白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并没有什么意义。
是自己天真地认为苏联解体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当然,叶利钦在知道自己屡次催促美方兑现诺言,但是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叶利钦也知道了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利用,而他们也丝毫没有兑现诺言的准备。所以,之前美方所承诺的苏联解体之后给俄罗斯的巨大好处根本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面对这一系列的事实,叶利钦就算是不想接受也没办法。苏联解体就是美方的目的,美方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俄罗斯却根本没有从中受益。到了这个时候,叶利钦就是想不后悔都难。毕竟俄罗斯的独立并不是叶利钦的根本目的,如果俄罗斯独立之后,实力变得更加弱,国际地位变得更加低下,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那么俄罗斯的独立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所以几年之后,叶利钦后悔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何不纪念国庆?
因为苏联解体,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解体是一种耻辱,所以俄罗斯从不进行国庆。
因为俄罗斯人并不想解体,解体这件事是他们的痛,所以才不纪念国庆。
因为苏联解体,解体是一种耻辱,所以俄罗斯就不进行国庆的纪念活动了。
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和苏联政体都不一样了,推翻了之前政体,也不承认苏联的伟人,俄罗斯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没办法国庆
要知道苏联当年是各个小国家组成的。就相当于一个集团内的各个公司。既然每个公司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解体也是因为有分歧的。那么你又怎么能让她纪念集团的国庆呢?
在曾经的一个时候,苏联政治解体,在我们看来苏联解体的时间应该是苏联前加盟共和国独立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应该是俄罗斯等国家建国的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俄罗斯的国庆日是6月12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发表了。主权宣言代表俄罗斯从,苏联独立这一天也是俄罗斯的国庆日,但是我们都很奇怪,俄罗斯自从独立之后,每年6月12周一天病不举办任何的活动,就连政府也不举办活动,只是全国放假一天。
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号称战斗民族,无论是疆土意识还是国家一直都是特别强,但是我们都比较奇怪,为什么俄罗斯不纪念自己的国庆节呢?有的人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独立了,但是在俄罗斯独立的十年里,国力衰退,经济几乎崩溃,特别是俄罗斯在实施了相关的政策和俄罗斯还差点爆发了经济危机,
民众的生活水平都不如苏联时期,因此俄罗俄罗斯民众非常后悔苏联解体,但在他们民众心理上也是很不平衡的。苏联没有解体之前,虽然存在种种的问题,但至少苏联和美国是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人在世界上都还是有很强的地位。那时候民众的生活也并不困难,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仅沦为二流国家,国内不稳定。还是他们俄罗斯的实力受损,他们也是很后悔解体的。
6月12日这一天俄罗斯一般都称为主权日。这个主权是以苏联的历史,也有冲突,俄罗斯增强民族自信也行,苏联历史不能抛弃,所以他们也不会在这一天庆祝国庆。
苏联的瓦解,俄罗斯人是高兴(成为民主国家)还是悲伤(国土的分裂)
在今天的俄罗斯,没有人会怀念苏联时期,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帝国的时期了,但苏联解体确实是一种悲哀,使得俄罗斯经济,军事各方面都直线下滑,但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选择
苏联人深受排队买牛奶面包的专制独裁之苦
而俄罗斯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垃圾箱里挑食吃
现今的俄罗斯(这里具体是指俄罗斯联邦的一般公民)从联盟国家的解体中与其说遭到了损失,不如说得到了好处,至少从功利主义的经济层面来说是这样。这不仅在于俄罗斯不必再为从前的各加盟共和国的预算提供补贴,这些国家在获得独立后必须依靠自己的收入生活;而且在摆脱了联盟这一级之后,俄罗斯的最高政权在1991—1992年之交得以实施激进经济改革,而不必考虑那些没有完全准备好进行这样的改革的邻国,迅速转向市场原则使经济避免了当时即将到来的完全崩溃。在此后经历了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混乱时期之后,俄罗斯从1999年起进入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时期,这早于独联体的其他成员国,而且具有良好的起始条件。
但是历史上形成的俄罗斯(大俄罗斯),即所有自认是俄罗斯人的非正式总和,按照新的国境线被活生生地分割开来。这些国境线是按照苏联时期荒谬的行政区域划分确定的,把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人居住的一些相当大的俄罗斯土地分了出去。
俄罗斯联邦保留了超级大国的某些属性(导弹一核潜力,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席位,等等),但完全丧失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曾经拥有的威望。真诚的朋友很少,几乎没有真正的同盟者,但是在当今世界的各个地区有大批对俄罗斯不友好的人。
因此苏联瓦解在许多俄罗斯人心目中是伟大国家的地缘政治失败和屈辱。
苏联解体时,普京在干什么,他为何不挽救苏联呢?
因为戈尔巴乔夫不是叶利钦,叶利钦昏庸无能,但是眼睛贼亮,在俄罗斯面临瓦解的关键时刻,为俄罗斯选择了最好的总统,
戈尔巴乔夫确没有这样的眼光去为苏联挑选有能力的领导人,
苏联解体的时候,他当时并没有能力去挽救这一切,我相信如果有,他绝对会去挽留的。
有的时候事情的发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挽救的,我相信普京当时也是想挽救的,但他肯定是有难处。
因为苏联解体时,普京还没有能力来挽救。只能看着它解体。
当时苏联上层统治者都希望解体苏联,普京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
我们都知道普京是世界上最好的总统之一,他的成就在历史上没有几个人可以比较。当时苏联解体是大家都很疑惑,普京为什么不去挽救?怎么就放任苏联解体?其实普京也想挽救,可是他的能力不足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普京非常惋惜,苏联的解体,但他当时并没有能力去挽救这一切,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所以只能听任。
普京的经历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从一个小人物,再慢慢做大的。他23岁就进入了苏联的神秘组,之后又慢慢的当上了官,当上了政治官员。当许多人都相信普京的出生是改变苏联命运的一位人物,普京也相信他能够去拯救苏。可是命运呢,命运却不给普京这么一个机会,在普京23岁时就坐上了准总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因为它的强悍和聪明的头脑。当时大家都相信,普京这么一个大人物一定不会让世界中的苏联解体。
可是当时普京是有难处的,当时苏联特别的乱,所有的百姓都不同意苏联解体。可是,全民投票的结果依旧显示有30%的人同意苏联解体。与此同时,当时的统治阶级们都觉得苏联必须解体。我现在宣传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样,都有它的中心和主题和方向。当时整个社会宣传都是要去鼓舞苏联的解体。当时的普京才40岁,他并不能够有什么太多的权力,所以他只能够放任苏联的解体。
在普京当总统之后,他就特别后悔,没有阻止当时苏联的解体。他曾经说过,没有阻止苏联解体,赞成苏联解体的人简直就是没有良心。所以我们不能说,普京是想当时苏联解体,所以我们所以没有阻止苏联解体,其实是普京当时并没有能力去阻止。
如今的俄罗斯人怎样评价苏联解体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作为最近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一局面的结果,我宣布辞去我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我一直以来坚决支持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加盟共和国的主权,但同时我也支持维护政权联合,国家统一……”
12月的苏联的一片肃杀,本应充满欢声笑语圣诞夜,在这个国家却显得有几分落寞。领袖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却无法再引起大家的瞩目。也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着的红旗被缓缓降下。是的,26年前的今天,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终解体了。惊天动地,又悄无声息……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如今的俄罗斯人是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呢?
一个自由派知识分子家庭的90后青年:哦吔!
一个坚贞共产主义者家庭的90后青年:听说政变那天大家都很害怕,苏联解体这是我们全家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我直到六岁还在欺骗自己苏联大家庭还存在。至今仍然不喜欢宗教的死灰复燃,比起宗教,苏联公民的身份才有凝聚力。你们中国好厉害。
一个克里米亚青年:我认识的老一辈人大多是这样子:喂喂喂你要解体我们没办法,可是把我们扔给乌克兰算怎么一回事情嘛!
一个普通90后青年: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啦,首先肯定很遗憾啦,但是摆脱僵化、发展民主和市场经济利大于弊啦,我觉得如果苏联今天还在,肯定是所有人都有工作,但所有人都在糊弄。
一个教会慈善机构大妈:我无所谓呀,我心里有上帝,上帝不变,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都无所谓呀。苏联时期我也挺好,今天也不错,一直感谢上帝就好啦!
某高加索大叔:在苏联那时候,人人都有正事做,哪有这么多闲逛的?我年轻那时候,大白天想跟姑娘约个看电影都有人去盘问:你们两个小同志是怎么回事?哪来的?这样的时间段里为什么又不在上班又不在上学?!别人都忙着,你们怎么跑出来了?!现在呢?年轻人都懒得跟什么似的,不懒的想找工作还找不到呢!。我还是觉得我年轻时候好呀!
某企业工作人员大叔:解体那天,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到震动的,毕竟是一个存在的消亡,很让人遗憾甚至伤心。对许多普通人来说,苏联解体让他们与在加盟共和国的亲戚朋友隔离开来,过去可以经常来往,解体后从各方面说都变难了。有的地方切断了铁路线甚至到现在还没恢复。我自己有个亲哥在乌克兰,不巧有点小公职,2015年初别说是去看他,连往俄罗斯打电话都不允许了,有人监听他,只能给八十老妈一个人打电话,给我和妹妹打就不行。在苏联时期所有国家是一家,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啊。
一个民营企业家:我父亲原先在一个物理研究所,因为有残疾,苏联解体后研究所支持不下去了,裁员先裁了他。可是这对我父亲这样不屈不挠的牛人来说,简直是第二春啊。他很快接受了新的社会环境,从摆地摊开始下海做生意,我们家生活水平在跌到谷底之后又渐渐上来了。因为我父亲的影响,在别人还看不清形势在惧怕犹豫的时候,我已经敢迈出去。虽然他没成什么商业巨子,但是给我打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还给了我耳濡目染的商学教育。万一再过个二十年我成巨子了呢?
一个博物馆衣帽间老人: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让我们捐钱捐物,说要帮助中国的小朋友。我们还和中国小朋友相互通信,后来啥都没了。见到你们,我也想起来我帮助过的那个武汉小朋友,他现在一定过得比我好得多吧。你们中国真的好厉害啊。
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后过的真的好吗?
虽然大家的看法多种多样,但是真实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苏联时期不统计GDP,主要使用工农业生产总值,因此苏联时代的人均GDP仅供参考。而苏联崩溃的头几年,统计也并不严谨,往往依靠推算估计。但是从基本趋势上可以看出,苏联解体以后,前苏联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创。用了大概15年时间才恢复到当年苏联崩溃时的水准。
▲俄罗斯人均GDP趋势
两次大规模的人均GDP下跌恰好对应了96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可见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大幅下降。这严重的影响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1991年苏联解体的那一刻
中国GDP就甩开了俄罗斯
▲俄中两国人均GDP对比
在中国人均GDP翻着翻增长的时候,俄罗斯的数据却在经济危机和石油减产中变得极不稳定。还好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建立起了相当雄厚的工业基础。然而,至今俄罗斯的主要GDP还是依靠石油出口……
而可能由于社会公平性的降低,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的恢复则比经济更慢,花了20年才勉强恢复。而在此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上升了4年,美国上升了3.6年。
民族的荣光:不以成败论英雄
无论是最夸张的赞美还是最恶毒的讥讽,苏联在俄罗斯人的内心里始终不是“万恶的旧社会”。他们客观的看待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铭记了它的荣光,也吸取了它的教训。
“一些错误完全可以被避免,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确信或早或晚我们共同的努力会有结果,我们的国家会成为一个繁荣而民主的社会。谨此向各位致以我最美好的祝福!”戈尔巴乔夫完成了他的演说,26年过去,他的预言依然没有完全走进现实……
极端纠结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却不愿回到苏联时代
世界近现代历史来看,最大的事件恐怕就是80年代末期的苏东剧变,一个雄霸世界半个世纪的苏联,超级大国直接走向解体,消失在世界。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继承者的日子那是过得非常艰难,而且经济倒退不少。百姓生活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国力更是不济,因此其实很多俄罗斯人那是非常的怀念苏联时代的。但是俄罗斯人却是非常纠结的,既怀念苏联时代,但是却也不肯,不愿意回到那个发达而强大的苏联时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俄罗斯人为什么怀念苏联时代,其实原因很是简单,因为苏联时代,国家有尊严,有面子。不光控制华约,在5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是老大。而且在世界唯我独尊,连美国都不敢轻易的招惹,都不敢轻易的动手。所以苏联是想打谁就打谁,世界都要看苏联的脸色行事。
而现在的俄罗斯内外交困,内部国力不断下降,外部不断被西方国家围堵,欺负。而且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国力甚至超过俄罗斯,因此,俄罗斯人感觉自己地位下降,自己国力不行,整个国家尊严不如苏联时代,当然怀念苏联时代世界中心的时候了,就像我国怀念唐朝,汉朝等时代是一样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十分怀念苏联时代,尤其是受到西方威胁和怼的时候,尤其怀念苏联时代,那个时代,整个西方都为苏联而颤抖。但是怀念归怀念,大部分俄罗斯人,如果让他回到苏联时代,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的,很多人不理解,苏联时代那么强,为何大家还不愿意回去呢?其实主要是三点原因。
第一,负担太重。
在苏联时代,其实除了俄罗斯,其他14个加盟共和国都是很穷的。尤其是中亚,高加索地区的国家,更是穷困潦倒的,每年都需要俄罗斯的补贴。所以苏联时代,其实就是俄罗斯发展养育其他14个国家,因此,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那是觉得不公平或者压力山大的,因此,自然不愿回到这种生活。
第二,就是缺乏自由。
在苏联时代,那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都由国家控制。因此,作为百姓来说,被国家严格的控制,所有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等都是国家控制和安排。因此,严重缺乏自由。而现在俄罗斯经济虽然也不好,生活质量也不高,但是好歹活得更加自由和民主,这是百姓所追求的。因此,这一点也使得百姓不愿意回到苏联时代去,因为都不喜欢专制和不自由,这是最基本的需求。
第三,生活上的便利。
苏联时代极端强调和重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对于轻工业一直不太重视,所以苏联时代百姓日产生活物资是奇缺的。尤其是生活物资,都需要配给,所以生活其实并不幸福。而且当时拥有权力的人,能够享受特权服务,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现在的俄罗斯虽然不富裕,但是国内的轻工业,农业发展还是不错的,而且经过进口,生活物资也是很充裕。
因此,百姓生活比以前那是方便太多了,基于生活这一点,过惯了现在丰富生活的百姓肯定不愿意回到过去了,再去过物资紧缺的生活了。所以,怀念归怀念,就像阿Q精神,“老子当年也牛过”,但是回不到过去,也不可能回去。所以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纠结的性格,而这一点只能说明俄罗斯现在不强大,一旦比苏联还强,谁还怀念苏联呢!
参考文献:《俄国历史概要》。
俄国人怎么看苏联解体
既怀念又不喜欢的矛盾心态。
用普京一句话解释,就是:“谁不后悔苏联解体就是没良心,谁想回到苏联时代就是没脑子”,
1、怀念苏联时代。
苏联的光荣,让美国都颤栗。没有失业、全民医保,主导世界的大力量。
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关于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进行了全民公决,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当时全国登记的选民共1.84亿人,其中参加投票的为1.47亿人,76%的人赞成保留苏联。
2、没人想回到苏联时代
苏联时代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作完全分配,没有自主选择权。此外诟病比较多的是斯大林在30年代的清洗以及高压统治。
总的来说,自由度高,收入也恢复到了解体前的水平,福利不及以前。
3、憎恨戈尔巴乔夫
超过50% 的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过错大于功”,对其表示反感者占28%,认为“功大于过”的占11%,表示好感的只有14%。1996年他最后一次竞选总统时,甚至只得到了0.5%的选票
当时的想法:从苏联独立出来了,从此再不用背上那些老少边穷的加盟共和国的负担了
既感到惋惜,又觉得这是历史的必然。
正式评论是:对这种强大国家的解体是非常失望的!
非正式评论就是:全体民群热烈庆祝 结束这种每天只生产炮弹 坦克 战斗机 AK的工作 回到家连卫生纸也也排队购买(因为实在没有安排工厂生产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个当然是开玩笑的打比方)
说实在俄国人从1922-1991 就是满负荷的工作 把收入的70-90%投入到扩散“贡坦住义”事业上…而战斗力 旗鼓相当的美国人只是需要把收入的10-15%投入到这种“咱由住义”事业上 双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1苏联为了应付冷战 要照顾10几个东欧国家 这种硬方式的抽血 使他的经济绝对不行 这个是开支的大头
2还有巨大 种类繁多的武器研发费用 所有的大学生都是为这个事情而毕业的 没大学的当动员兵
3还有从1964年全军装甲化的部队 一直维持在550万左右 这些部队可不是小米加步枪啊 吃饱饭就可以 一部图系列轰炸机 从莫斯科拉练一次去阿拉斯加 开一天的费用 几乎是一万小米加步枪一天的伙食费了
还有那些不计其数的T系列坦克(1400马力 每小时耗油量60-100L) 米系列战斗机 (国内飞行一次 折旧 耗油 费用大概30W) 装甲车 还有维持着2万个核弹头的管理……海军……
3还有驻扎海外军人 工程技术人员(最高峰有那么几十个国家)维持这些友好国家的健康 开支就非常庞大了 更厉害的是 世界上不断冲突 纠纷的地区 几乎都和美 苏有关系 他们的大小头目没不找这两国支持的 这种支出也是持续不断的 (像中越战争 不单支持武器 连越南的吃饭问题 也要解决啊)
呵呵 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突出 苏联是入侵阿富汗 久攻不下 造成的内伤 其实阿富汗的10万地面部队 对上面的支出来说 就像条毛一样缪小
为什么说是标志性呢 因为这个是他直接参加的战争 所以退出来 是有巨大的里程表式意义的 表明他不想再参加一切斗争 只想发展平民经济 但是戈巴乔夫步伐太快了 搞得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个国家 所以造成解体
具体就像 1W人大剧院内有人发生纠纷 负责人(戈巴乔夫)把大门打开 本来想把惊慌失措的人放出来 想不到在门口周围发生大型踩踏事故……所以 这个苏联就是这样子的吧 呵呵
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人们仍然怀念前苏联?
当时怀念以前苏联的强大。而解体后。俄罗斯当时的确一度很丢人。堂堂世界上领土最大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然才相当于小小的比利时。当时去参加奥运会,居然都要其他国家来友好赞助给路费。不然都去不了。
在今天的俄罗斯,许多苏联时代的偶像已成为明日黄花。他们的雕像要么已经废弃,要么已无人光顾。
但有一位公众人物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他就是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功,为苏联人赢得了太空竞赛的胜利。
加加林荣登全球报纸的时候只有27岁。这位集体农庄工人的儿子爱家、幽默、有着明星般的外表,他一下子就赢得了一代俄罗斯人的仰慕。这位享誉全球的宇航员却悲剧性地英年早逝,而他的死因在他去世数年之后仍然困扰着深爱他的俄罗斯人,就像约翰·肯尼迪死于何人之手如今仍让美国人疑惑一样。现在,俄罗斯一批著名的军事和航天官员、试飞员、事故调查员和医学专家联名起草了请愿书,要求重新对加加林之死进行调查。
谣言四起
1968年3月27日,在莫斯科近郊,加加林及其飞行教练弗拉基米尔·谢鲁金正在进行日常飞行训练。据说,当天的气候条件很差。两人成功完成了当天的飞行操作,正朝着机场返回,突然飞机与机场的无线电通讯联系中断。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他们驾驶的那架米格-15飞机的残骸坠毁在森林的一个深坑底部,两人均已死亡,尸体严重变形。他们判断:飞机看来发生了不可能纠正的“俯冲”,飞行员似乎完全失控。
噩耗传来,俄罗斯人悲痛万分。为了看上一眼装着英雄骨灰的盒子,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宁肯排着队等上好几天。最后,加加林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墙下,与斯大林这样的人物长眠在一起。
事后,政府专门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进行事故调查,大约有200名专家参与其中。但不久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禁止公布调查结果,并下令将长达30卷的调查报告束之高阁。政府规定,调查人员不得发表总结性结论,理由是它危及国家安全。
就连加加林的直系亲属也未被告知其死因。加加林的母亲安娜不得不怀疑:儿子是不是被勃列日涅夫政权谋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阴谋理论”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一种理论认为太空飞行成功归来后,加加林难以适应一夜成名的生活,成了一名酒鬼;飞行时两人喝醉了,因而飞机失控。但官方公布的事故报告表明:在两人的血液中均未发现酒精的痕迹。
还有一些说法近似疯人呓语。有的说加加林遭到外星人劫持,他在坠机后幸存,1990年死于苏联一家精神病诊所;有的说谢鲁金出于妒忌杀了加加林,然后自杀;有的说加加林谋划了死亡假象,然后进行了外科整形;还有的说他是被中央情报局击落的。
官方调查理不出头绪
在外界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各种官方理论也开始泄露。
据大多数仍然在世的官员说,加加林死亡的当天,那个地方机场的空中交通控制情况非常糟糕。1986年进行的一次调查认为,那架米格-15飞机遭到了在同一区域飞行的超音速飞机引起的强大气流的冲击,被撞出了轨道而失事。还有一种公认的事故成因版本认为飞机为避免撞上一只气象气球突然剧烈转向导致失事。但调查人员未能从机身找到蛛丝马迹证明这样一种理论。他们也没有发现飞机控制或引擎方面有任何故障。总之,事故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
最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两位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事故发生时居然没有从飞机上弹射出来。据俄罗斯媒体当时报道说,为防飞机撞入附近的一所学校,加加林英雄般地继续操纵飞机的控制装置,但一直没有真凭实据证明这种说法。
人为因素造成悲剧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近日报道,1968年的一次空难造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和著名飞行员谢鲁金死亡,事故原因如今终于被查明。原来,由于米格-15歼击机座舱未能完全密封,处理情况时飞机下降速度过高,飞行员在强 大压力和过载下失去知觉,无法控制飞机,最终导致机毁人亡悲剧的发生。
多年来,前空军航空装备使用和维修研究所专家库兹涅佐夫一直在坚持调查此次事故的真实原因,他曾参加了1968年苏联国家调查委员会的工作,37年后,终于解开了此次事故一个最大的谜团:飞机和乘员在最后68秒到底发生了什么?
调查结果证实,飞行员在4200米空中在未密封的座舱内飞行了6分多钟,没有使用氧气罩,这意味着,他们开始缺氧。可以确认,在最初5-7秒,飞行员遭到了所谓的“空气动力学打击”,失去了工作能力,随后,飞机俯冲并撞到地面都是在失控状态下进行的,又过了22秒,飞机才爆炸。
库兹涅佐夫根据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借助现代化科技进步成果,结合现代知识,全面分析事故情况,得出了一个非常轰动的结论:飞行员在飞机坠毁时已失去知觉,无法控制飞机,罪魁祸首是座舱中未曾关闭的通风开关。
库兹涅佐夫指出,飞行前准备工作中有人(某位机师)忘了关闭飞行员座舱的通风窗板,导致机舱压力降低,并导致两人后来失去知觉。“因此可以判断,悲剧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位作飞行前准备的机师的工作失误。”
重要的是,库滋涅佐夫没有排除谋杀的可能。这个暗示很可能再次引发新的猜测:会不会是勃列日涅夫政权实际上谋杀了加加林。虽然加加林与他进行历史性太空飞行时代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关系甚好,可是他与勃列日涅夫的关系要冷淡的多。据说这位前苏联领导人厌烦了加加林经久不衰的盛名,觉得自己在公众面前总是笼罩在加加林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