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金风玉露的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8 14:43:17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金风玉露的解释

金风玉露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诗词,意思是秋风和露水。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或者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
1、金风指的是秋风,特指秋季的北风或西风。在古代诗词中,秋风经常被赋予一些美好的意象,如“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等。这些诗句表达了秋风带给人们的感觉,即清爽、凉爽、宜人等。
2、玉露指的是秋露,特指秋季的白露或晨露。在古代诗词中,秋露也经常被赋予一些美好的意象,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为霜”等。这些诗句表达了秋露的美丽和短暂,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欣赏和珍惜。
3、金风玉露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或者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它表达了一种美好、纯洁、短暂、珍贵的意象,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人生的短暂与珍贵。这个成语也可以被扩展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用来形容美好的相遇或相聚。
金风玉露的典故
1、金风玉露的典故源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一年中唯一一次相会的日子。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人们向织女星乞求智慧和技能,以及向牛郎星乞求美满姻缘。而金风玉露则是这个节日的象征之一,它代表着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凄美和纯洁。
2、金风玉露的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广泛流传,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不仅被用来形容七夕节这个传统节日,还被用来形容人间的离别和团聚,以及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3、除了李商隐的《辛未七夕》之外,还有很多古代诗词中都使用了金风玉露这个意象。比如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诗中就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句子。这句诗表达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比人间的一般爱情更加珍贵和纯洁。

金风玉露意思

金风玉露意思如下:
金风玉露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现一般用来描写爱情,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金风是指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秋露。“金”和“玉”象征珍贵,“风”“露”暗示短暂。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辛未七夕》诗,泛指秋天的景物。用来描写爱情。
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金""玉"象征珍贵,"风"和"露"暗示短暂。可见聚会的宝贵难得。
那是熬过一年整整365天才赢得的一夕短暂小聚,但就是这短暂的聚首,恰恰比人世无数凡夫俗子的庸俗爱情伟大得多,由此可见牛郎织女爱情的弥足珍贵,也多用于形容爱情的高尚伟大。)
知识拓展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
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
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

泛指秋天的景物。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 金风玉露 时。” 繁体写法: 金风玉露 注音: ㄐㄧㄣ ㄈㄥ ㄧㄩˋ ㄌㄨˋ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借指秋天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cool breeze and jade-like dews in autumn

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 金风玉露出自哪里


1、金风是指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秋露。“金”和“玉”象征珍贵,“风”和“露”暗示短暂。金风玉露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现一般用来描写爱情,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2、金风玉露出自北宋秦观《鹊桥仙》,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整个诗词译文: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金风玉露的意思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全诗如下: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全诗的解释如下: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词句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忍顾:怎忍回视。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金风玉露的意思是:1、金风玉露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世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现一般用来描写爱情,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2、金风是指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秋露。“金”和“玉”象征珍贵,“风”和“露”暗示短暂。
金风玉露出处:
一、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二、清· 纳兰性德《齐天乐·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木酿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三、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中传世名句当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汉语成语,金风指秋风,玉露就是秋天的露水。泛指秋天的景物,出自李商隐《辛未七夕》。
《辛未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牛郎织女故事发端,表现人与人遇合的困难,中间两联写描绘双方盼望相会时的情景和焦急心情,尾联以乞巧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这首诗即事即景抒情,将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与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借彼言此,缠绵委婉,余味无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全诗
辛未七夕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译文
恐怕是仙人们喜欢别离,所以才叫人们长时间盼望相会的日期。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清辉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恰恰涌现得迟。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注释
辛未:唐宣宗大中五年。
迢递:遥远的样子。
碧落:道教语谓天界,这里指天空。
金风玉露时:指秋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
清漏: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夜间清晰之滴漏声曰清漏。
微云:天河中的云彩。
酬:谢。
乌鹊: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乌鹊搭成鹊桥渡牛郎织女相会。
乞巧:农历七月七日晚,妇女在院中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她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荆楚岁时记》称有嬉子网于爪上者则以为得巧。嬉子是蜘蛛的一种。
赏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是借牛郎织女故事发端,表现人与人遇合的困难。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在中国长期流传的美好传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两颗星宿隔着天河相望,每隔一年时间才能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在乌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一次。二人的阻隔本是在外来势力的强压下才形成的,但诗人却翻陈出新,说恐怕是神仙们爱好别离,才故意将相会的时期安排得这么远。从这两句诗中,可以隐约地体察到诗人的这种心情:他和令狐绹的隔膜已经很久,此次进京又经过了许多周折,费了许多唇舌。现在才渐渐有了转机,所以他觉得时间太长,但必定算有了希望,这便是“迢递作佳期”的含义,语中微露喜悦之情又暗寓自我调侃的意味。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二句说,佳人的相会要经过耐心的等待,需要在一定的良辰里才能实现。前句表地点,后句指时间。“金风”表明时间为秋季,暗合七月在初秋之义。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描绘双方盼望相会时的焦急心情。“渐移”表现嫌时间过得太慢。这两句诗是说,二人急切地盼望着相会时刻的到来,可是那漏壶中的刻箭却移动得非常缓慢,他们焦灼地相望了很久很久,然而那些连接两岸的云气尚未接通,所以他们迟迟也未能过河相会。这两句诗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在获得补太学博士的职务后,希望再有新的提升,还在焦急地渴盼着。张采田解释这两句诗说“属望尚奢”,是有道理的。
最后两句内容含量更大,思想感情也比较复杂。诗人在这里又拈出七夕的故事与习俗。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说,牛郎织女得以相会,怎么能不想要报答乌鹊架桥的功德呢?但是为了心灵手巧,人们还是向蜘蛛乞求,希望它把丝套在瓜果上以带来巧慧。若再加以解析的话,前句是借用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的故事来暗喻自己是通过令狐绹的引荐搭桥才谋得官职的,对此事当然有心意要感激报答其恩德。后句一转,意谓尽管如此,但我所得到的仅仅是个微不足道的职位,只有再作别的打算了。联系李商隐后来的行踪,这两句诗的语意就更明白了。补太学博士后不久,李商隐就离开此职,到由河南尹改镇东蜀的柳仲鄄幕府中任节度书记,十月改判上军,不久又升任检校工部郎中。这便可证明李商隐对令狐绹的举荐虽有一定的感激之情,但对其职位并不满意。他可能当时已在另寻出路,开始向“蜘蛛乞巧丝”了。
此诗的表现方法非常高明。诗人即事即景抒情,将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与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借彼言此,既是彼又是此,使二者妙合无垠、浑然一体。从表面意义来看,诗人是在写“七夕”节日的情景,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一直延续的民间风俗乃至于当时的客观景象都概括了进去。若仔细品味,诗人在这形象的描述中又寄托了很深的寓意,将自己当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含蓄地倾述出来,缠绵委婉,余味无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诗人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用“巧丝”来谐“巧思”,也增加了此诗的情趣。
创作背景
宣宗大中三年(849),徐州军乱,驱逐原节度使李廓。朝廷任命卢弘止为武宁节度使前去治理徐州。局势稳定后,卢弘止便招揽人才,于十月聘李商隐为判官,得侍御史衔,从六品下。李商隐的品级略有提高,久受压抑的心情开始好转。这时期他情绪高昂,积极上进,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他在徐州幕府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大约在大中五年春天,卢弘止死于任所,李商隐失去了这位有地位的朋友,只好离开徐州幕府再度入朝,请求令狐绹的援引。
于此可知,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论此诗曰:“时在徐幕,必有借慨”便不足为凭了。从时间来看,当时李商隐已离开徐州幕府还朝,从思想感情来看,诗人对卢弘止感激犹恐不及,没有什么“借慨”。所以,此诗的感慨当是对令狐绹所发,这从时间和人情常理上都可找到根据。
李商隐与令狐绹的关系极其复杂而且又很微妙。李商隐曾在青少年时期受知于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并在令狐父子的竭力举荐下考中进士,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是有恩情的。可是,后来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中的骨干人物,而令狐父子则是牛僧孺党中的中坚,牛李两党在当时是水火不相容的政敌。这样,牛党中的人大都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对他很反感。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李商隐基本上都是在李党势力范围中活动任职。然而,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李党领袖人物李德裕已被贬而死,力量渐衰。牛党一派基本上控制了朝廷大权。大中五年四月,同平章事令狐绹已出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李商隐唯一比较可依托的朋友卢弘止又已经去世,他无路可走,只好硬着头皮回京向令狐绹求情,争取得到谅解并能推荐自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什么结果,他受到了许多冷遇。经过向令狐绹的再三陈情,二人关系有所缓解,大概在五六月份时,给他一个补太学博士的职务。他开始转忧为喜,但此职距李商隐原来的理想差距还很大,他并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他便在七夕之时创作此诗,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

金风玉露:秋风和白露。亦借指秋天。
金风玉露造句: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越空腾云,降鹊桥,金风玉露,喜相逢。
3、金风玉露一相逢,相逢只为在梦中。
4、金风玉露逢七夕,寸心暗思情无数。
5、金风送爽,雁过留声,金风玉露美煞人间。
6、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恃悲风秋作扇。金风玉露一相逢,相思如伊念如梦。
7、百日归期,征鞍尽,十里红妆时。勿念多辛,只此相逢,金风玉露。重轮日,共白首,直指天涯老!
8、乍见之欢,一相逢,金风玉露。
9、人生是一场无法改变的轮回,繁华刚刚落幕,寂寞又开始上演,多少金风玉露的相逢都成了灯火阑珊的错过。
10、临水照影,花季邂逅,金风玉露却抵不住岁月蹉跎。

玉露金风是什么意思

玉露金风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一、出典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岂是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见《全唐诗》卷五三九)。
二、释义
金风,指秋风,古人以秋属金。李商隐咏七夕诗,以“金风玉露”的初秋景色表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时节。宋词中沿用为典。
三、例句
1、又还玉露金风,秋声先到房栊。曹勋《清平乐》(春前别后1228)这里化用李商隐诗语表示秋令。
2、玉露迎寒,金风荐冷,正兰桂香。(无名氏《寿星明庆黄宰秩满。八月廿七》3805)这里化用本典切合农历秋八月的时令。
4、金风玉露终相逢,来日方长,何须泪眼相催。
5、纵然金风玉露巧相逢,难知红颜遗梦相思冷。
6、我和你之间,只有清清浅浅的一湾,世上万千的沟壑,也不过,只是金风玉露的一转念。
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

《金风玉露》是一首古风歌曲,由中国著名歌手敦豪原唱。敦豪,原名郭敦豪,出生于1989年,是一位中华音乐传统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人。他的音乐作品以中式风格与西式风格相融合,融合了古典、流行、摇滚等元素,他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追捧。
敦豪在2018年创作了《金风玉露》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以中国传统的古风乐器为主,配以现代的电子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听觉享受,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深情优美,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敦豪的音乐风格独特,他的歌曲以深情、唯美的情感为主题,歌曲中常常融入古风元素,使歌曲更富有情感和内涵。他的歌曲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高水平的演唱技巧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尊重。
总之,《金风玉露》这首歌曲由敦豪原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听觉享受,是一首值得推荐和收藏的好歌。

金风玉露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金风玉露 [ jīn fēng yù lù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自】: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借指秋天
出 处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