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安德罗波夫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 2、解密安德罗波夫之死
- 3、安德罗波夫有何能力,为什么美国会对他非常忌惮?
- 4、需要冷战时期人物安德罗波夫的生平介绍?
- 5、怎么看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
- 6、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的执政方略
- 7、安德罗波夫死因?
- 8、提出零号元素的安德利亚·冯·安德罗波夫是哪国的物理学家?原名是什么?
- 9、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是谁?
- 10、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的人物逸事
安德罗波夫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安德罗被夫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俄罗斯海军共有“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4艘。分别为:“基洛夫”号,“伏龙芝”号,“加里宁”号和“安德罗波夫”号。
概述
电子设备方面:“安德罗波夫”号用“顶板”取代了“顶舵”对空搜索雷达;用2部“十字剑”火控雷达取代2部“眼球”火控雷达。经改进后,“安德罗波夫”号用弹炮结合的近程防空系统取代了速射炮系统,防空能力进一步加强;此外,反潜武器的覆盖范围由6000米扩展到1.2万米。
另据俄罗斯报刊1992年5月21日报道,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命令,原苏海军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将改为“乌沙抖夫海军上将号”。
“伏龙芝”号改为“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加里宁”号改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安德罗波夫”号改为“彼得大帝”号。
解密安德罗波夫之死
解读安德罗波夫之死安德罗波夫是苏联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由于他执政期间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延续了苏维埃的统治。因此,西方学者对安德罗波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有人提出,安德罗波夫可以通过给他更多的时间来拯救苏联。由此可见安德罗波夫在苏联后期众多领导人中的地位,因此安德罗波夫的去世是苏联的巨大损失。安德罗波夫的老照片每个国家领导人的背后都是一个谜,他们的死因最有可能是关联的。安德罗波夫死亡的官方报告是,德罗波夫患有肾病,最后由于肾病突然加重,身体死亡。安德罗波夫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以及心脏病中的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除了这两类,他还患有关节炎、痛风、结肠炎等。因为安德罗波夫前半生身体很好,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党派斗争后期。另外,车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也是在任内去世的,所以让人不得不怀疑党派斗争中存在投毒的可能。安德罗波夫之死一直笼罩着层层神秘,但无论结局如何,历史真相如何,安德罗波夫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在惋惜安德罗波夫逝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记住他在苏联执政时期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以及他为世界主义进行经济改革的补充。安德罗波夫的细节安德罗波夫出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他的全名是尤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著名政治家,长期担任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的老照片安德罗波夫说,安德罗波夫的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阿塞拜疆穆斯林,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安德罗波夫十六岁开始兼职。直到1936年,他当过工人、电报员和水手。1936年毕业于水运学院。然后他被分配到莱宾斯克的一家造船厂工作。1938年,他被任命为共青团州委第一书记。次年,25岁的安德罗波夫加入了苏联共产党。经过他的努力和积极抗战,终于在彼得罗扎州被苏联红军解放后,被任命为彼得罗扎州奥茨克党委第二书记。安德罗波夫的资料详细记录了他一生中担任过各种职务,获得过四枚勋章,并在60岁生日时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锤子和镰刀”金奖。安德罗波夫从一名安全工作领导人一步步上升到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这样的事情在苏联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执政的一年零三个月期间,他大胆推行改革工作,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由于健康状况不佳,他无法继续改革。1984年2月9日,90岁的安德罗波夫因肾病去世。如何评价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是苏联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位期间,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缓解苏联社会矛盾,延缓苏联解体。西方历史学家对安德罗波夫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场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苏联大众对安德罗波夫的评价更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群众为苏联领导人树立的第一座雕像是安德罗波夫雕像。安德罗波夫的老照片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群众心中,安德罗波夫都是评价很高的。安德罗波夫是苏联历史上一位能力很强的领导人。上台后大刀阔斧改革,从经济体制、官员反腐、产业改革三个方面入手。仅用了半年时间,苏联的农业发展了,工业稳定了,国家机关的廉洁性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只可惜安德罗波夫执政只有一年零三个月,最后却因为长期肾病去世了。这是苏联的巨大损失。除了西方国家,中国对安德罗波夫也有好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苏联曾经在边境驻扎了数百万士兵,随时准备开战。关系破裂,中苏不再是过去的亲密盟友。安德罗波夫为中苏关系的缓和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德罗波夫延续了勃列日涅夫的政策,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做出了努力。总之,对安德罗波夫的评价总结就是,他是一个能力很强、政治手段很强的领导人,也是一个在危机时刻受人尊敬的领导人。
安德罗波夫有何能力,为什么美国会对他非常忌惮?
安德罗波夫使美国都对他十分的忌惮,就是因为他的正确改革,他的改革同斯大林模式等完全不同,安德罗波夫主张的是正确改革,有的人曾发表过关于他的言论,并称如果安德罗波夫如果活的时间长一点的话,很有可能能够拥有阻止苏联解体的能力。不过这也都是人们的猜测而已,现如今苏联已经解体,安德罗波夫能否组织苏联解体已经是无法印证的事情了。
先不说斯大林模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的确是相当强大的。现如今美国仍然是忌惮俄罗斯的,哪怕苏联已经解体,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解体之后的势力仍然不容小觑。其实说到底美国的心胸和做法都是很不君子的。美国不允许威胁到他的力量的存在,其实美国何尝不是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存在。
自从斯大林去世了之后,苏联开始走了下坡路,政治矛盾开始出现,内部矛盾也开始增多,人民的生活岌岌可危,这个时候苏联出了一位不属于斯大林的人,那就是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是一位能够与斯大林相比肩的人物,但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上台的却不是安德罗波夫,是勃列日涅夫,不知道这位贪图享乐,丝毫没有思维意识的领导人是如何上台的。
勃列日涅夫之后才是安德罗波夫执政,安德罗波夫非常有才能,二战爆发之后他还亲自上过战场。安德罗波夫上台之后开始整治苏联内部的贪污问题,深得民心,并且还加强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在安德罗波夫的领导之下,一时下反贪污行动盛行,内部的贪污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苏联在安德罗波夫的领导之下也有了转好的现象。
安德罗波夫。全名是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是苏联时期的共产党总书记。大家对安德罗波夫这个名字可能非常的陌生,但是正是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曾经让美国十分的忌惮,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安德罗波夫为什么让美国感到忌惮吧。安德罗波夫在1982年接任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职务。为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很出名的安德罗波夫改革。通过这场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体制问题,不仅仅使当时苏联的腐败和贪污的现象得到了深刻的全面的解决,同时安德罗波夫以迅速的手段惩治了贪污受贿的现象,还加强了警察的权利,打击了官僚体制。通过这样一场改革,使当时苏联的社会变得安定下来,同时使当时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而且当时正处于苏联解体的阶段,安德罗波夫的这一场改革使得苏联放缓了解体的速度。安德罗波夫也成为了人民心中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
那么为什么说安德罗波夫让美国忌惮呢?众所周知,因为有苏联的存在,使得想要得到发展的美国一直不能够全面的发展起来,一直都在被苏联压着一头。而安德罗波夫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使得当时的苏联有了巨大的改变并且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他有自己的城府和计划,也有让苏联变得越来越好的雄心壮志。
而且安德罗波夫在位期间,一直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有历史学家说过,如果安德罗波夫能够再坚持下去,那么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会更早一步的缓和,同时或许苏联也就不会解体,而会依旧是那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这样的现象显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一直十分忌惮安德罗波夫。
需要冷战时期人物安德罗波夫的生平介绍?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英文: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俄文: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ов,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克格勃首脑,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任职后推行改革,两年后逝世。
1914年6月15日,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斯塔夫罗波尔州古纳·兹卡耶车站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阿塞拜疆的穆斯林。1930年至1936年,安德罗波夫先后做过工人、电报员、电影放映员和水手等工作。1936年,在水运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雷宾斯克一家造船厂工作,任苏联共青团组织委员。1937年,任苏联共青团雅罗斯拉夫州州委书记。1938年,任该州团委第一书记。
1939年,他在25岁时加入苏联共产党。1940年,当选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团中央第一书记。苏德战争初期,安德罗波夫参加了卡累利阿游击队。1944年,苏联红军解放彼得罗扎沃茨克之后,他被任命为彼得罗扎沃茨克市党委第二书记并在该市的一所国立高等学校学习。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安德罗波夫当选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中央第二书记。1950年至1951年,任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51年至1953年,调到莫斯科中央机关工作,先后担任苏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检查员和苏共中央第一处处长,同时进入莫斯科高级党校学习。1953年至1957年,调任苏联外交部第四欧洲司,工作范围为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相关事务,后被派往苏联驻匈牙利使馆任公使衔参赞。1954年,任苏联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1956年,安德罗波夫成功解决匈牙利事件。1957年,被召回莫斯科,任命为苏共中央联络部部长,主管社会主义国家相关事务,曾多次跟随赫鲁晓夫出访东欧国家并参加他们的党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下台后,又多次陪同勃列日涅夫出访和参加东欧国家的党代表大会。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起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62年至1967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62年3月起,连续当选为第六至十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1967年,安德罗波夫被免去苏共中央书记职务,接替谢米怡斯内伊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并兼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4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1976年,获大将军衔(相当于军兵种元帅)。
1982年5月,重新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1982年11月,接任苏共总书记。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因长期肾病而病逝,终年69岁。
由于安德罗波夫为苏共和苏维埃国家作出了贡献,他曾多次受到嘉奖。1974年,在他60岁生日时被授与“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第三枚列宁勋章和“锤子与镰刀”金质奖章。1979年,获得第四枚列宁勋章。1960年代至1970年代,获劳动红旗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和红旗勋章。1978年,他曾获“苏联军队60年”典礼奖章和蒙古苏赫·巴托尔勋章。
在国内问题上,安德罗波夫主张“集体领导”,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要有“有条不紊的国家机器”。他强调苏联社会应当是“有高度的组织性的社会”,要对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事情“采取不妥协的态度”。为此安德罗波夫发起了反对贪污腐化和低效率的运动,狠狠打击了贪污受贿行为;狠抓了职工的劳动纪律,整顿了社会秩序。经济上进行体制改革试验,工业部门给予工厂管理人员更多的权力,放松中央政府机构的控制。他还决定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努力寻找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形式。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继续执行勃列日涅夫时所推行的基本政策,但比较谨慎、克制,不主动挑起事端,行动较为收敛。因忙于内部事务,对外战略方针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在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由于各国具体条件和起点不同,因此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样的”;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不能“互相模仿”。“一体化的需求”同各国的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认为过去把社会主义国家看成整齐划一,处处一致是错误的。他的这些观点比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各国必须遵循所谓“共同规律”和各国主权“有限”的观点相比,是个重大变化。
在中苏关系方面,安德罗波夫也基本上继承了勃列日涅夫生前表示要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方针,但实际上并没有为消除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障碍而采取实质性步骤。安德罗波夫对中国问题比较熟悉,先后四次来中国,其中包括1959年陪同赫鲁晓夫来华访问,1963年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越路过中国,以及1965年随同柯西金赴越南访问路过中国。他曾参加1963年7月和1964年11月的中苏两党会谈。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主张“改善苏中关系”、“恢复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
安德罗波夫作为苏联安全工作领导人升任为苏共党的最高领导人,这在苏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就享有“一个现代的有专业知识的、机智灵活的干部”的名声。他常常被描绘成一个有教养的、具有学者风度的形象。他在任克格勃主席十五年中,强化了克格勃组织,建立了一个较稳固的权力基础。他倾向于反对个人崇拜,尽量避开礼仪性活动。
安德罗波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在执政一年零三个月期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获得了苏联群众的支持。有评论认为他的改革思路跟中国邓小平的相当类似,如果他的身体状况更好一些,苏联可能走上与中国相类似的改革道路,但由于健康原因安德罗波夫没有能继续下去。
怎么看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成果是有点效用的,如果能再活几年可能苏联就不会解体。
契尔年科的不好说,他只执政了很短时间,然后和安德罗波夫一样逝世了。看不出来其成果。
安德罗波夫和邓小平的改革思路有些相似,但是他执政时间太短,契尔年科是过渡人物,他死后,权力交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坚持下来
他们都是苏联杰出政治家,为苏联做出过重大贡献。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是苏联的杰出的苏联政治家,都为苏联的未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安德罗波夫获得过四枚列宁勋章,“锤子与镰刀”的金质奖项,并于1978年获得了典礼奖章“苏联军队60年”,摸索到了正确的执策方略,他也让苏联走上了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可惜,安德罗波夫在上任不久后便因身体不适因病去世,改革也因此停止。
而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一样也担任过苏共中央总书记,任职期间契尔年科非常积极的参加各种集体定制,贯彻了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方针。
他任职期间主要侧重于民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他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稳定等发面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是在暮年才开始执掌大权,都是执政一年没多久以后就与世长辞。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的执政方略
在国内问题上,安德罗波夫主张“集体领导”,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要有“有条不紊的国家机器”。他强调苏联社会应当是“有高度的组织性的社会”,要对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事情“采取不妥协的态度”。为此安德罗波夫发起了反对贪污腐化和低效率的运动,狠狠打击了贪污受贿行为;狠抓了职工的劳动纪律,整顿了社会秩序。经济上进行体制改革试验,工业部门给予工厂管理人员更多的权力,放松中央政府机构的控制。他还决定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努力寻找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形式。在对外政策方面,他继续执行勃列日涅夫时所推行的基本政策,但比较谨慎、克制,不主动挑起事端,行动较为收敛。因忙于内部事务,对外战略方针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在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由于各国具体条件和起点不同,因此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样的”;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不能“互相模仿”。“一体化的需求”同各国的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认为过去把社会主义国家看成整齐划一,处处一致是错误的。他的这些观点比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各国必须遵循所谓“共同规律”和各国主权“有限”的观点相比,是个重大变化。在中苏关系方面,安德罗波夫也基本上继承了勃列日涅夫生前表示要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方针,但实际上并没有为消除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障碍而采取实质性步骤。安德罗波夫对中国问题比较熟悉,先后四次来中国,其中包括1959年陪同赫鲁晓夫来华访问,1963年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越路过中国,以及1965年随同柯西金赴越南访问路过中国。他曾参加1963年7月和1964年11月的中苏两党会谈。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主张“改善苏中关系”、“恢复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
安德罗波夫死因?
安德罗波夫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安德罗波夫先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沙门氏菌病、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炎、关节炎、苔癣、痛风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真可谓百病缠身,饱受病痛折磨。1983年4月之后,安德罗波夫多年的肾病开始加重,次年二月溘然长逝,去世时刚过69岁,在任仅15个月。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苏联政治家,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克格勃首脑,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任职后推行改革,两年之后,于1984年逝世,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
安德罗波夫有相当多的健康问题:30岁时,他得了糖尿病,52岁那年心脏病发作,还有慢性关节炎以及因沙门氏菌病和流感引起的严重后遗症。然而,对于他的病情,外界知之甚少。这不仅是由于克格勃医生保密工作出色,而且安德罗波夫的工作能力确实让人惊讶,他经常几天不休息,在家中工作一直深夜并仔细批阅各种文件。安德罗波夫的爱好追求也要比他的前几任高雅得多:俄罗斯古典音乐、现代绘画艺术和美国侦探小说。然而,高雅的爱好确挡不住安德罗波夫身体状况的恶化。1983年春,他得了严重的关节麻木征,身上不得不装上关节器械装置。9月的寒冬迫使安德罗波夫住进了医院,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在随后近5个月时间里,安德罗波夫在病床上领导着国家,并成功地给外界造成了一个他即将康复的印象。虽然他得靠警卫员帮他翻文件和书,但安德罗波夫在医院里仍象往常一样处理着各种文件并阅读最新的文学杂志,他的独特记忆力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有一次,一位医生发现安德罗波夫正在阅读一本小说。安德罗波夫告诉好奇的医生:“打开这本书的任何一页并读出最前面几句,我就能够背出句子中的其余部分。”然而,医疗设施并没有最终挽救他的生命: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在医院去世了。[
正统的说法是年老体衰疾病缠身
但一直都有不同的见解,其中“被特异功能者”用气功施力导致得病,到重病,到病魔缠身的比较多
是被他的竞争对手害死的
安德罗波夫患肾功能不全多年,但这并无大碍。然而,自从在阿富汗遭无名病毒感染后,安德罗波夫却莫名其妙地连连添病。解密医疗档案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安德罗波夫先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沙门氏菌病、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炎、关节炎、苔癣、痛风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真可谓百病缠身,饱受病痛折磨。1983年4月之后,安德罗波夫多年的肾病开始加重,次年二月溘然长逝,去世时刚过69岁,在任仅15个月。(张克俊)
另一种说法如二楼,有些神秘色彩具体如下:
中国网5月21日讯 据俄罗斯《快报》周刊5月20日报道,今年6月2日是前苏共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诞辰95周年纪念日。勃列日涅夫去世后,时任克格勃主席的他接掌政权,本想对当时的保守体制大胆改革,却在上任仅仅15个月后去世。围绕他死因有很多不解之谜,而《快报》记者挖出了最令人吃惊的说法,称安德罗波夫是遭魔法师报复而死,而导火索只是一场冰球赛。
在安德罗波夫去世两个月前的1983年11月24日,未来将接替他的契尔年科主持召开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在会上传达了生病住院的安德罗波夫对领导干部不注意保重身体的担忧——乌兹别克斯坦第一书记拉希多夫去世当天还在棉花地里走了12公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库纳耶夫每天要步行20公里。契尔年科在结束语中转达了安德罗波夫的期望:“我们宣传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但自己却违反了这种制度。我们应该保护政治局成员和党的领导层。”
由于涉及到领导人的健康问题,这份文件在被列为“绝密”。当时,安德罗波夫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一只眼睛失明,要通过静脉注射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仍要批阅数百份文件、召见官员、下达指令。考虑到在病房里治理国家并非易事,他决定在医院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选举新领导人问题,并视戈尔巴乔夫为自己的接班人。不过医生们让他相信,他的病情已经稳定,他还可以活很久。
与此同时,苏共党内的保守派与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年轻改革派之间的权力之争非常激烈。很快,安德罗波夫的身体状况就急剧恶化,甚至到了无法对身边人做出反应的地步,经常处于昏迷之中,最终于1984年2月9日心脏停止跳动。激烈反对改革的契尔年科接替了他的职位。
有一种说法,认为安德罗波夫死于暗杀造成的危险伤害,据说他曾遭到离职的内务部长尼古拉-谢尔巴科夫妻子的袭击。但曾担任克格勃主席的克留奇科夫认为这不可能,他曾告诉记者:“有人说袭击事件发生在安德罗波夫住所的电梯里。我那时还在领导克格勃第四局,因此能从专业的角度负责任地说,这根本不可能。”
按照克留奇科夫的说法,安德罗波夫身边总有保镖跟随,无关人员想靠近他十米之内都不可能,更别说和他同乘一部电梯。根据病理学专家的正式结论,安德罗波夫死于中毒,他的肺、肾、肝都不能工作,他的病历上罗列着一大堆疾病名称: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炎、关节炎、痛风、肾功能不足;最后,他还发生了中风。
不过,拥有特异功能的巫医康斯坦丁-克拉索夫斯基却表示,安德罗波夫原本可以长命百岁,但因为得罪了特异功能人士,最终遭到报复而遇害。原体育评论员鲍里斯-费多索夫说,1977年12月苏联冰球队曾参加一场国际比赛,对手是捷克斯洛伐克队。为了确保门将弗拉季斯拉夫-特列季亚克不失球,队里被安排进了一名有特异功能的人。但比赛结果却是苏联以3:8惨败。
安德罗波夫是“铁杆球迷”,输球对他来说是个悲剧。冰球教练维克托-吉洪诺夫为了开脱自己,向总书记汇报说球队的胜利本应由特异功能人士保障。这引起了安德罗波夫对特异功能人士的极大不满,此后就在全国范围展开打击行动,特异功能人士不是被送进监狱,就是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有些被迫流亡国外以求自保。
后来,这些人就策划着对安德罗波夫实施报复。克拉索夫斯基肯定地说:“一个同行曾告诉我,魔法师们联合起来,并在安德罗波夫身边安插了一个自己人,以保镖的身份跟随在他身边。安德罗波夫正式访问阿富汗时离奇患病,回国后经常晕倒,还猛掉头发和眉毛。特异功能人士的‘关照’终于有了结果……”(余东)
提出零号元素的安德利亚·冯·安德罗波夫是哪国的物理学家?原名是什么?
Andreas von Antropoff
Andreas von Antropoff, born on August 16, 1878 in Reval (now Tallinn) and died on June 2, 1956 in Bonn, was an Estonian-born German chemist, who was professor at the Bonn University and is known to have coined the term Neutronium and developed a temporarily and widely used alternative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in 1926.
安德利亚·冯·安德罗波夫1878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的里瓦尔市(也就是今天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1956年死于联邦德国的波恩,是一位德国籍爱沙尼亚人化学家。他在波恩大学担任教授,以1926年提出“0号元素”(也就是中子)的概念而闻名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是谁?
安德罗波夫长期担任苏联党、政领导职务,曾任克格勃首脑,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任职后推行改革,两年之后,于1984年逝世,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
安德罗波夫是学者型领导,作风稳健务实,为人正派,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苏联最高领导都遭人诟病,安德罗波夫是唯一的例外。可惜只做了2年领导人,否则苏联是否会解体还难说。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的人物逸事
安德罗波夫不论对家人,还是对自己,都始终严格要求,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他的一个亲属是某剧团的二三流演员,一般都演配角。但在安德罗波夫出任总书记后,他的这位亲属也跟着得到提升,突然演起了主角。安德罗波夫得知后,立即打电话给剧团团长:“为什么您让我这亲属演主角?他还不配!他只能跑龙套!”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安德罗波夫的月薪同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一样,为1200卢布,相当于当时苏联职工平均月薪的5-6倍,但他省吃俭用,常常把工资的一部分交给秘书,让他给一所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短上衣。安德罗波夫的时间观念极强,他有事邀人面谈,此人到他的接待室,待约定时间一到,秘书就会立刻请此人走进他的办公室。这时,不论他在跟谁谈话,也不论是否已经谈完,他都会马上对其下“逐客令”,转而接待预约者。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苏联最高领导都遭人诟病,安德罗波夫是唯一的例外。2004年6月,卡累利阿共和国为他新立了一座3.5米高的不锈钢纪念碑,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首次为前苏联领导人立碑。 据前苏联解密医疗档案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安德罗波夫先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沙门氏菌病、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炎、关节炎、苔癣、痛风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饱受病痛折磨。1983年4月之后,安德罗波夫多年的肾病开始加重,于次年2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