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爱沙尼亚是什么国家,这个地方具体在哪里???????
- 2、estonia是哪个国家
- 3、爱沙尼亚英文
- 4、estonia是哪个国家?
- 5、estonia是哪个国家?
- 6、爱沙尼亚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 7、estonia是哪个国家?
- 8、爱沙尼亚是哪个国家的?
- 9、爱沙尼亚是哪个国家的
- 10、爱沙尼亚是哪里?
爱沙尼亚是什么国家,这个地方具体在哪里???????
爱沙尼亚共和国,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国土总面积45339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总人口131.3万(2015年),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94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
扩展资料:
国名
爱沙尼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俄语Эстон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简称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义为”水边居住者“。
爱沙尼亚的现代国名(Eesti)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称那些住在东斯堪的纳维亚的部族们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 中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词”aestii“来形容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自己广泛运用“Eesti”这个国家,该名称不早于19世纪。
国旗
爱沙尼亚旗(爱沙尼亚语:Eesti lipp)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7。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蓝、黑、白三色。旗的正常大小为105 × 165 厘米。在爱沙尼亚语中,国旗通常叫做“sinimustvalge”(意思为“蓝—黑—白”),是以色条的分布从上往下称呼的。
国徽
爱沙尼亚徽是根据原爱沙尼亚省和首都塔林的徽章制定的,中心图案是金地上的三头蓝色雄狮。这些雄狮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丹麦统治时期。国徽基部是翠绿的北欧橡树枝叶。爱沙尼亚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异族征服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史,爱沙尼亚民族饱经沧桑,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爱沙尼亚徽就是爱沙尼亚历史和文化的鲜明写照。
国歌
《我的土地,我的欢愉》
歌词大意:万岁卡莱瓦之子,光荣民族,我们祖国如磐石般屹立! 苦难未曾磨灭你的勇气,你冲破了数世纪的束缚。 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每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 在麦田,镰刀收获饱满金穗,在工厂,铁锤铮铮汽笛喧腾。
愿苏维埃的活力永远旺盛,勤劳的园丁把幸福播撒! 在我们联盟的姐妹民族中,爱沙尼亚,你坚定地行进在前! 你高举着列宁的光辉旗帜,勇往直前地走向共产主义。 我们的党会永远伴随你,引领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成长在她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家园公正和谐又美丽!
人口民族
爱沙尼亚统计局2014年1月公布了独立以来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总人口1312000人,其中拥有爱沙尼亚籍人口为110万。此次人口普查比200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减少75816人,下降5.5%。总人口中,男性60万人,占比46.4%,女性69.4万人,占比53.6%。民族构成:爱沙尼亚族占68.7%,俄罗斯族占24.8%,其他民族占4.9%,不明国籍人口占1.5%。
爱沙尼亚人宗教信仰不强烈,不到1/3的人口信教,其中大多数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会。俄罗斯人信东正教。源于古代拜物教的宗教传统也有一定的保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沙尼亚
estonia是哪个国家
estonia是指爱沙尼亚共和国,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爱沙尼亚国土总面积45339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13~16世纪先后遭普鲁士和丹麦侵占,16世纪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境被瑞典占领,18世纪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年宣布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2月德国乘虚而入占领爱沙尼亚。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1940年6月,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8月,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恢复独立。并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爱沙尼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而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
爱沙尼亚英文
爱沙尼亚英文是Estonia; Esthonia;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国土总面积45227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总人口1330068人(2021年6月) ,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的国名(Eesti)可能来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中描述的被称为“Aestii”的人群。该国拥有大量油页岩和石灰石以及覆盖47%领土的森林。
estonia是哪个国家?
estonia是爱沙尼亚共和国。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通称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由大陆部分和波罗的海中的2222个岛屿组成,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东临楚德湖,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总面积45,227平方公里,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该国主体民族爱沙尼亚人属于波罗的芬兰人。
旅游景点
1、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
位于爱沙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塔尔图,建立于1909年,主要致力于收藏爱沙尼亚著名民俗学者雅各布?赫特(Jakob Hurts)所遗留的爱沙尼亚民俗和民间艺术品。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追溯了爱沙尼亚人民的历史、生活和传统,展示了其他爱沙尼亚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例如,乌戈尔族。
2、拉赫马国家公园
建立于1971年,位于爱沙尼亚北部,在首都塔林以东70公里处,开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便可到达。公园面积达725平方公里,它曾经是前苏联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其规模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拉赫马国家公园建立的主要理念是保护、研究和促进爱沙尼亚北部的风景地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国家遗产。
3、瓦拉斯特瀑布
不但是爱沙尼亚境内最高的瀑布,同时也是波罗的海诸国最高的瀑布。它位于高达56米的欧体卡(Ontika)悬崖上,其瀑布最高达30.5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沙尼亚
estonia是哪个国家?
estonia是爱沙尼亚共和国。
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而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
气候:
爱沙尼亚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冬季平均气温7℃,夏季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爱沙尼亚淡水资源丰富,截至2013年拥有大小河流7000多条,其中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16条。
主要河流有沃安都河(162公里)、帕尔努河(144公里)、帕尔特萨马河(135公里)等,但由于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发电潜能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矿产有油页岩(已探明储量约60亿吨)、泥煤(储量约40亿吨)、磷矿(储量约7亿吨),石灰岩等。
爱沙尼亚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爱沙尼亚相当于中国海南省。爱沙尼亚4.52万平方公里,我国的海南省面积是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接近于海南省绿地面积,因此,爱沙尼亚相当于海南省的陆地面积。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Vabariik,英语:Republicof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
estonia是哪个国家?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通称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Eesti,[?e?s?ti] ( 聆听)),波罗的海国家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由大陆部分和波罗的海中的2222个岛屿组成,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东临楚德湖,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总面积45,227平方公里,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该国主体民族爱沙尼亚人属于波罗的芬兰人。
该国目前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为世界高收入经济体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东经21.5与28.1度、北纬57.3与59.5度之间,波罗的海东岸,总面积为45227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只有50米。自然资源匮乏,油页岩、石灰岩为主要矿产,森林遍布国土的47%。
爱沙尼亚境内有1400个湖泊(大多数都较小,最大的为楚德湖,面积为3555平方公里),沼泽众多,海岸线长达3794公里,有许多海湾、海峡和岛屿。其中岛屿大约有1500个,最大的两个自立成县(即萨雷县和希乌县);海拔一般不足100米,最高点海拔317米。
气候特征
爱沙尼亚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冬季平均气温7℃,夏季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爱沙尼亚是哪个国家的?
爱沙尼亚是欧洲国家。
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国土总面积45339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总人口131.3万(2015年),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水系分布
爱沙尼亚淡水资源丰富,截至2013年拥有大小河流7000多条,其中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16条。主要河流有沃安都河(162公里)、帕尔努河(144公里)、帕尔特萨马河(135公里)等,但由于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发电潜能低。
最大湖泊是与俄罗斯交接的楚德湖,总面积3555平方公里,为欧洲第四大湖,其中爱沙尼亚拥有的水域面积为1529平方公里。第二大湖泊为沃尔茨湖。全国水域总面积2840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
国家象征:
爱沙尼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俄语Эстон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简称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义为”水边居住者“。
爱沙尼亚的现代国名(Eesti)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称那些住在东斯堪的纳维亚的部族们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中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词”aestii“来形容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自己广泛运用“Eesti”这个国家,该名称不早于19世纪。
爱沙尼亚是哪个国家的
爱沙尼亚是爱沙尼亚共和国的。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Vabariik,英语:Republicof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国土面积45339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5.2℃,夏季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首都为塔林。
截至2023年,爱沙尼亚人口135.77万。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
爱沙尼亚的自然资源
矿产:自然资源匮乏。主要矿产有油页岩(已探明储量约60亿吨)、泥煤(储量约40亿吨)、磷矿(储量约7亿吨),石灰岩等。
生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9月26日公布了其首个空气质量数据库,爱沙尼亚在空气质量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名列第一。该数据库包括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近11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这些城市包括首都城市和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
森林:爱沙尼亚森林覆盖率高达48%,超过半数仍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得非常好。境内湖泊、沼泽众多,森林、沼泽、湖泊、河流几百年来按照自身的速度演变,极少有人为的干涉。森林面积22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森林蓄积量4.66亿立方米,人均木材拥有量达362立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是哪里?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国土总面积45339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总人口131.3万(2015年),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中北部,波罗的海东海岸爱沙尼亚是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爱沙尼亚,是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简称,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首都位于塔林。爱沙尼亚资讯科技发达,而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优质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