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济慈,严济慈故居位于哪儿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7 08:53:41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科大第一任校长

中科大第一任校长是严济慈。
严济慈(1888年10月23日—1967年5月17日),男,谱名泽荣,学名阵祥,字同宇,浙江东阳人。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严济慈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技术科学部首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严济慈在1921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习实验物理,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安徽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7年5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严济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者之一。1958年8月1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从(资本论)谈到建设有科学的社会主义大学》表示支持建校。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生平简介

  严济慈,谱名泽荣, 物理 学家、 教育 家,是中国现代 物理学 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简介:严济慈(1901.1.23-1996.11.2),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浙江东阳人。 毕业 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及名誉主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著名校友、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一。

  其实上面的严济慈简介并不能完全的包括严济慈先生光辉的一生,严济慈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简单的文字无法完全传达出严济慈先生贡献。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我国光学仪器研究和光学研究方面的奠基人之一。1931年他在钱临照的协助下开展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影响的研究,在一年之后1932年发表了打一份这方面的 论文 《静压力对照相乳胶剂感光性之影响》。弥补了当时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理论研究。

  严济慈的一生有他参与主持发表的论文共有53篇,有11篇是他在法国工作时发表的,其余42篇都在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时发表的。他的论文分别在《中国物理学报》《法国科学院周刊》等国内外知名重要学术上刊发,1986年国家科学出版社汇总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严济慈还著有初中到大学10余种 数学 .物理教科书,他在1992年分别给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写信陈述要重点支持建设好一批科学技术大学的重要。他的信得到了江泽民等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这是严济慈推动创办精品大学的重要举措。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
  严济慈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在抗战爆发之后不是选择留在国外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在抗战爆发之后历尽艰辛的回到了危难中的祖国,并且为抗战做出了自己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和教育家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堪称是一位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的爱国人士。下面讲一下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 故事 。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是严济慈为抗战军队生产军需仪器的故事,抗战时期,严济慈在昆明北郊的黑龙潭公园内严济慈创办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根据抗战的需要为军队制造了大量的军需仪器。

  1927年,严济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 全面爆发后严济慈不顾众多师友的劝说,历尽艰辛回到了危难中的祖国。严济慈回国的时候北平已被占领,严济慈只好带领着全家辗转天津和香港来到了云南昆明。到昆明后,严济慈多方勘察,后来选择在黑龙潭设立物理研究所。经一番考察之后严济慈选择在黑龙潭的一座古庙内成立自己的物理研究所。严济慈带领着一批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从事研究生产工作,在几年之间严济慈带人为前线制造了500架1500倍的望远镜;300多套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和稳定波频用的水晶振荡器等军用仪器,为当时的抗战部队提供了质量过关的军需仪器。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严济慈还培养出了大批的精密仪器的研制人员,当这些人能够独立进行研究之后,还将他们送 出国 门去学习,后来这些人成为了国家建设中的栋梁之才。

  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成为了严济慈支持抗战的一个 小故事 ,被很多人广为流传。
  严济慈图书馆
  严济慈图书馆的前身是是1956年的金华图书馆,金华学校1997年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后更改为了严济慈图书馆,合并后新的严济慈图书馆总建筑达到一万多平方米,形成了“ 科技 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内,具有馆藏总量达70多万册的三馆合一的图书馆。

  2010年5月金华市图书馆和金华市职业技术学校各自从严济慈图书馆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金华市图书馆(严济慈图书馆)重新确立为地市级图书馆,后来经过多次 装修 后的金华市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风景优美,环境舒适,花园楼台呈欧洲建筑风格使市民在休闲之中饱览图书。

  管内设施齐全有各类座位500余个下设阅览部门,借部部门等向市民提供各种服务,现在管内有有臧书13万册门类齐全,每年还有订阅杂志几百份,而且市政府每年还有购买的书籍的专款经费,不间断的更新充实图书馆的各类臧书,竭诚为广大的各种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读者在休闲通透的环境中自由的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图书馆还开通了网络 文化 信息工程不断开拓完善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各种读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心阅读是金华市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金华市图书馆正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延伸在乡镇,学校等各种服务建设以文化数字网络共享工程,不断 拓展 完善服务,为社会的和谐 中国梦 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1. 伽利略的生平事迹

2.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高智商名人

3. 爱因斯坦的智商是多少

4. 史上智商最高的十个人排名

5.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

严济慈的介绍

严济慈(1901.1.23—1996.11.2),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123严济慈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35年,被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后,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2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

中国量子力学三巨头都有谁??

中国量子力学三巨头都有:
1、严济慈
严济慈,1901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物理学家、教育家。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做出重要成果,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
2、吴大猷
吴大猷,1907年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八年期间,吴大猷主要负责的科目为电磁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和古典力学等等,在这方面也培育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李政道和杨振宁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
3、王淦昌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严济慈故居位于哪儿

严济慈故居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严济慈故居位于东阳市横店镇,年代为民国。作为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世人印象中的严济慈理性、睿智。鲜为人知的是,生活中的他至情至性。在他的故乡横店镇下湖严小区,还保留着两幢故居,一幢是祖居也即出生之地,一幢是他和妻子张宗英为母亲建造的康养居所。后者在下湖严被称为当时全村最美的房子。1901年1月23日,严济慈出生在下湖严一幢三合院内。这幢小小的九间头三合院由严济慈的曾祖父所建,西南朝向,占地206平方米。曾祖父于清朝同治年间在横店后岑山开了一家中药铺“惠元堂”,因医德医术受人称道,前来买药就诊的人不少,家境日渐殷实,遂在家乡造了此院。小小的三合院砖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架构,粉墙黛瓦,木雕精致。院墙上绘水墨画,中间一幅内容为教育儿孙读书,边上两幅题字“人生意气自当平,打死鸭儿起骂争”,劝解人们不可意气相争。另有4幅写意小品,分别为“春馆栽丹牡,夏池放绿荷,秋园开白菊,冬岭发红梅”,画风淡雅,寓意高洁。1935年,祖居因人口增多而拥挤,为使劳苦大半辈子的母亲住得宽敞些,严济慈把攒下的稿费和工资寄回东阳,让胞弟严济火负责建造一幢四合院。四合院为东阳传统民居“十三间头”,前后两进,二楼四面连通,为典型的“走马楼”。正门上方石刻“客星照耀”四字,取意严家远祖严子陵与光武帝同榻而眠时,把脚随性地架在光武帝的肚子上,被太史上奏“客星犯帝座甚急”的典故。在乡人眼里,此四字更多是以非常之星寓非常之才。走进院内,清风明月,书香满楼,无论是左右边门门楣所书的“枕史”“_经”,还是格扇门上雕刻的“礼、乐、射、御、书、数”格心、“文经武纬”花板,都说明了严济慈对家族重视教育的殷殷厚望。祖居和故居之间有一棵高挺的柏树,这是1996年严济慈落叶归根时种下的。从1950年至1996年,严济慈共回过故乡10次。1958年之后,出于种种原因,他28年未曾归乡。1982年,他写信给东阳县领导和母校东阳中学,言及对故乡“梦魂萦绕”。2011年,严济慈故居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次年,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严济慈星”,以纪念这位现代物理学巨擘。但是,一如那些深情唯美的法兰西情书不再被人记起,这处居于东阳乡间的传统民居,也已陷入沉寂,并在努力抵抗着时光的侵蚀。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横店镇:横店街道位于浙江省中部,辖67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8.6万人口,2001年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农(居)民人均收入7820元,是我省重要的高科技工业城,被誉为“中国磁都”和“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闻名遐迩,建有10多个风格迥异的影视旅游基地,以尊重史实的严肃态度和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的手法再现了中国列代朝野,世间万象的丰富人文景观,气势

严济慈是个怎样的人

人物介绍
严济慈(1901.1.23—1996.11.2),字慕光,号岸佛。
浙江东阳人。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名誉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们尊他为“教育宗师,科学泰斗”。
  1914年就读于东阳中学,1918年以四年均为第一的成绩毕业。
1918年夏参加全国六大学区高师联考,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是当时南方青年向往的最高学府。
由于他是家乡第一名考上著名大学的学生,为此,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将东阳中学列为重点中学。
入学南高时初读商业专修科,一年后转工业专修科,再一年转数理化部读二年级,师从数学家何鲁、熊庆来,物理学家胡刚复等人。
192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因已修满大学规定的学分同时获得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成为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同年南高并入东大,1927年改名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大学期间自学法文,在中国科学社服务,并编著教科书《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3年大学毕业,以稿费、兼任南高东大附中及暑期学校教师的酬金和何鲁、胡刚复、熊庆来三位老师的资助,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仅用一年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三门主科——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数理科学硕士学位,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备受到法国教授赞赏。
此前法国并不承认中国大学毕业文凭效力,从严济慈起,法国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之后师从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C. Fabry)。
1927年,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法国科学院的例会上,宣读的论文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在他的指导下由严济慈完成的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这是法国科学院第一次宣读一位中国人的论文。
严济慈因此成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7年回国,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今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陆学善、钱临照、顾功叙、余瑞璜、吴学蔺等人就是这一时期的学生。
1928年冬,携夫人张宗英再次赴法国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到居里夫人(Curie)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显微光度计并用以进行测试研究。
1930年底回北平,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
在连续光谱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1932年参与创建中国物理学会。
1935年与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Joliot Curie)、苏联科学家卡皮察(Π.Л.Kaпицa)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
抗战期间,开展救国社会活动,并在科研制造上对无线电发报机、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49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兼任《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主编。
同时,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6年,并兼副校长,培养了许多人才。
1978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建校目标,以后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1978年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来分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1991年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严济慈一生对中国教育、科技事业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
他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成就卓著。
  严济慈夫人张宗英,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20年考入南京高师,是中国最早一级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学生之一,为曾任两江师范学堂(1914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习的老教育家张鹤龄之女。
有严又光、严双光、严四光、严武光、严陆光五子。
主要论著
《普通物理学》(正中书局,1947)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严济慈科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   《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严济慈科技言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言论
作为一个科学家,如果你发表的论文,10年之内没有人引用过──因为科学研究总是有连续性的,这就是说,你这个工作可做可不做,是可有可无的,与整个科学丝毫没有 *** 。
  一个科学家成为杂志、报纸上的新闻人物并不难,但要成为一个书本人物,至少是几十年,书本上都要提到他的研究成果,这就很不容易。
......对于这些对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愈浅显的教科书愈是提到他们的名字。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做学问的人不能满足于做新闻人物,而要扎扎实实做研究工作,对科学的发展做出成绩来,争取做一个书本人物。
严济慈鲜为人知的故事
严济慈(1900-1996)字慕光,浙江东阳人。
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东南大学并获学士学位。
后留学巴黎大学,专攻物理,1927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同年归国,担任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学造诣精深。
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严济慈自幼聪颖好学,小学、中学毕业考试,他是全校、全县第一名;浙江省教育厅举行全国6所高等师范学校联合入学考试,他是全省第一;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录取后复试时,他还是第一。
这一年是1918年,严济慈18岁。
  严济慈跨入这所与北大齐名——时人好以“北大南高”并称——高等学府,先进商业专修科,一年后转到工业专修科。
1920年又转到数理化部二年级学习,受教于熊庆来、何鲁等名家,并受这两位留法教授的影响,开始学习法文。
当时的南高师在留美博士郭秉文、刘伯明、陶行知的主持下,分出一部分系科成立了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东南大学,其余系科仍归南高师办理,双轨并行,直到1923年高师归并大学。
严济慈在转入高师数理化部(后改为文理科)之后,还同时兼修东南大学学分,所以当他1923年6月从南高师毕业时,也同时拿到了东大的毕业证书并获学士学位。
很有意思的是,南高师与东大的“双轨制”,使严济慈成了南高师的“末代弟子”和东大的“首届学生”。
  求学期间,才华过人、勤奋异常的严济慈在熊庆来、何鲁等教授的指导下,编写并出版了《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两部著作。
后来他去法国留学的费用主要就是靠的这两本书的稿酬。
  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严济慈不仅获得了老师的赞赏、同学的钦佩,还赢得了一位美丽娴淑的姑娘的青睐。
她就是东南大学学生、后来成为严济慈终身伴侣的张佩英。
  严济慈留学法国仅仅一年,就获得了数理硕士学位,这在巴黎大学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被传颂一时。
两年后,他又以创造性的研究大大突破了导师法布里原先为他拟定的博士论文课题,以《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法布里在当选为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举行的仪式上,自豪地宣读了他的这位中国学生的论文。
第二天,《巴黎晨报》就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法布里和严济慈的大幅照片。
一时间,严济慈名声大振,成为巴黎学界的新闻人物。
对此,许多旅法华人都倍受鼓舞。
在分享这一荣誉的中国人中,就有在国立巴黎最高美术学校学习、后来成为大艺术家的徐悲鸿。
  1927年夏,严济慈学成归国。
在船上,他遇到一位比他年长三、五岁的同胞,那人热情地向他打招呼:“您好,严济慈博士,我在《晨报》上看到过您的玉照和大名。
对了,我叫徐悲鸿。”两人虽是初遇,却是一见如故,特别投缘。
途中,徐悲鸿为严济慈画了一张肖像素描,并写了一行法文小字:“科学之光,1927年,徐悲鸿”。
这既寓含着严济慈研究的光学和他的字号(字慕光),又表达了徐悲鸿希望严济慈成为科学之光,去照亮黑暗的中国的心愿。
  回国后,他俩又先后受聘为中央大学的教授,严济慈在物理系,徐悲鸿在艺术科(系)。
从此以后,俩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严济慈的个人成就

自1927年至1938年间,严济慈单独或与合作者一起共发表53篇论文,其中前11篇是他1927-1931年在法国的工作时发表,后42篇是在北平研究院物理所的工作时发表。53篇论文中,法文40篇,英文12篇,德文1 篇,除4篇在英文版《中国物理学报》发表外,均刊登在法、英、美、德等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如《法国科学院周刊》、《自然》、《物理评论》等)。1986年,科学出版社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此外,他还编著了从初中到大学的10种数学、物理教科书,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磁学》等。 主要论著有:1、严济慈,初中算术,商务印书馆,1923。2、严济慈,几何证题法,商务印书馆,1928;语体文新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28。3、严济慈,普通物理学,正中书局,1947。4、严济慈,高中物理学,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48。5、严济慈,初中物理学,三联书店,1950。6、严济慈,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7、严济慈,严济慈科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8、严济慈,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9、严济慈,居里和居里夫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10、严济慈,严济慈科技言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严济慈一直关注中国的教育,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办学的新举措,逐步建立起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完整教育体系,调整了学科结构,增设了一些新兴技术方面的系科和专业,创建了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大型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班,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培养出了第一批博士,在重建科大的同时,严济慈还积极参与筹划在北京原科大旧址创办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严济慈在领导物理学研究所工作的同时,还创建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开创了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10多年中,他积极倡导和支持中国放射化学研究,大力举荐学生到英、法、美等国的著名实验室去深造,先后有陆学善、钟盛标、钱临照、翁文波、吴学蔺、钱三强、方声恒、陈尚义、吕大元、杨承宗等十余人。

严济慈的评价纪念

在做学问方面,他提倡“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反复强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他鼓励科学工作者要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甚至有所牺牲。他视尊重和捍卫科学为自己的天职,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到处说,只有经过大量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结果,才是科学。在做事方面,遵循着“我们做物理,宜求有益于人民,造福于人类“的原则。(严陆光谈父亲) 学府东南有女生,首开风气自由婚;于今伉俪双高寿,当日青年正妙龄;五子登科开学运,一家小院有科名。家庭幸福斯为美,不愧先驱做典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历史学家周谷城评) 严济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长期以来,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为团结九三学社社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九三学社评) 严济慈图书馆 1997年10月1日,以严济慈名字命名的严济慈图书馆开馆,图书馆由金华市图书馆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合建,位于金华市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永康街,是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情报中心和名人纪念馆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是金华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之一。 严济慈纪念馆 严济慈纪念馆于1997年10月对外开放,馆址设在严济慈图书馆内,该馆充分运用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资料、实物,并辅之以相应的文字说明,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严济慈一生的业绩。 严济慈塑像 严济慈的母校浙江省东阳中学、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立有严济慈先生塑像。2012年,东阳中学于建校百年之际立起了严济慈塑像,雕塑由校友、雕塑家、长沙雕塑院院长朱惟精设计。 严济慈纪念邮票 2006年5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四)》纪念邮票一套四枚,严济慈荣登“国家名片”。 严济慈班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简称“严济慈班”,目标是培养“未来活跃在物理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次年,该班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严济慈星 2012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同意,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第10611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严济慈星”。

第一个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谁?

翻开现代人类科学史画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了一批闻名于世的杰出科学家。为了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跻身强国之列,他们以殉道者的姿态,身许科学,孜孜以求,含辛砥砺,自强不息,不仅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而且也点燃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圣火,使科学之光照亮了中国。严济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00年12月29日,严济慈诞生在浙江东阳县下湖严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他从小就对数字有着一种天然的嗜好,5岁跟随父亲学打算盘,仅凭父亲从杭州一个小书摊上偶然买回来的一本《笔算数学》,无师自通,第一次进入了数学王国的大门。 1918年夏,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决定去省城杭州报考大学。那时候,高等师范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免费供应食宿,家境困难的严济慈报考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闲来无事的严济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报考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考试成绩揭晓,严济慈同时考上了两所大学,名冠全省第一,杭州城为之轰动。由于他是家乡第一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为此,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将他的母校东阳县立中学列为全省重点中学。 1923年,他以在大学期间应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聘请撰写的《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两书的稿酬以及暑期兼课的酬金,在恩师何鲁、胡刚复、熊庆来的资助下,自费赴法留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连中三元,获得微积分、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三门主科的文凭,荣获巴黎大学理学院数理学硕士学位,创造了巴黎大学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迹。一时间,严济慈名声大震。为此,他成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巴黎大学夏尔?9?9法布里教授的学生,进入法布里教授的实验室工作。 1923年,他以在大学期间应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聘请撰写的《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两书的稿酬以及暑期兼课的酬金,在恩师何鲁、胡刚复、熊庆来的资助下,自费赴法留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连中三元,获得微积分、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三门主科的文凭,荣获巴黎大学理学院数理学硕士学位,创造了巴黎大学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迹。一时间,严济慈名声大震。为此,他成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巴黎大学夏尔?9?9法布里教授的学生,进入法布里教授的实验室工作。 法布里教授对这位中国学生寄予厚望。他郑重地把物理学上的尖端课题“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交给了他。年仅25岁的严济慈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相当困难的课题。 严济慈被这一难题迷住了,他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实验上,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反复实验,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严济慈终于找到了一把测定水晶片通电后厚薄变化的“尺子”,即采用单色干涉法测量,终于精确测定了晶体压电效应反现象的数据。不仅如此,他还同时发现了与克尔效应不同的另一种新的效应,即在水晶上施加正负电压后产生的光双折射现象。 1927年6月的一天,巴黎人吃惊地发现当天报纸头版头条新闻的显要位置上刊登了一条触目的新闻:法布里教授将以宣读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物理学家的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而开始他的法国科学院院士生涯;并向人们透露,这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李海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学院院长助理,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语音处理研究室主任,IEEE会员。1997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计算机、通讯与电子科学博士学位。第一个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879年马建忠就在法国取得了博士学位,但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