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墨登场是什么意思解释,粉墨登场是什么意思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7 02:44:34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粉墨登场的意思

粉墨登场的意思是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拼音】fěn mò dēng chǎng。
【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示例】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近义词】走马上任、抛头露面。
【反义词】匿影藏形、消声匿迹。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粉墨登场造句
1、今天晚上老王客串霸王别姬,粉墨登场了。
2、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随着清朝王家覆灭,军阀又粉墨登场了。
3、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场,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
4、她这次参加剧团粉墨登场后,大家才知道她的表演才华。
5、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粉墨登场意思是什么

  1、粉墨登场的意思是:本指化妆后登台演戏,后比喻坏人经过乔装打扮后登上政治舞台。

  2、出处及拓展如下:

  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近义词:走马上任、抛头露面、 优孟衣冠、 袍笏登场、 油头粉面

  反义词:匿影藏形、 销声匿迹

  示例: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 老舍《 四世同堂》七)

粉墨登场的解释意思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粉墨:化妆品,这里指化妆。这个成语出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造句示例:就在这个月,这些产品将在巴黎时尚盛宴上粉墨登场,并与纽约热点形成鲜明区隔。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引申为化妆,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也可引申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粉墨登场”一词用它的本义,则是中性词(这个成语属于“一词多义”,大家通常把它当成贬义词)。 如: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届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造句示例:
1、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2、我们觉得有点像是在作者所描绘的人生舞台上跟他们一起粉墨登场了。
3、但在工商银行的上市完成后,预计大概在11月份,另一类型的国有资产将粉墨登场。
4、时局混乱,才见一批批官员粉墨登场,不消多久,又个个罢官求去

粉墨登场 的意思解释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出自《元曲选后序》。
1、她这次参加剧团粉墨登场后,大家才知道她的表演才华。
2、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3、于是银行的借贷政策开始粉墨登场。
4、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5、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6、华尔街新晋*贵开始粉墨登场。
7、今天晚上老王客串霸王别姬,粉墨登场了。
8、清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一大批坏人纷纷粉墨登场,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9、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10、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场,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
11、梅兰芳粉墨登场,一开口便是一段技巧高超的唱段,柔婉的嗓音诉说着凄美的爱情。
12、那一年,希特勒粉墨登场,德国政治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13、李先生明天就要上任,粉墨登场了。
14、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随着清朝王家覆灭,军阀又粉墨登场了。

粉墨登场的意思

粉墨登场[fěn mò dēng chǎng]
【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自】: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近义词】:走马上任、抛头露面 【反义词】:匿影藏形、消声匿迹
粉墨登场造句:
01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02她决定告别粉墨登场的日子,当个平凡的家庭主妇。
03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04她这次参加剧团粉墨登场后,大家才知道她的表演才华。
05他和许多演员是好朋友,所以有时也会粉墨登场,客串一角。
06导演力邀息影已久的明星重新粉墨登场,昔日的影迷听闻后,无不兴奋期待。
07李先生明天就要上任,粉墨登场了。
08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场,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
09时局混乱,才见一批批官员粉墨登场,不消多久,又个个罢官求去。

粉墨登场的解释

粉墨登场的解释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一、详细解释
1、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2、出自: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老舍《正红旗下》:“戏曲和曲艺成为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们不但爱去听,而且喜欢自己粉墨登场。”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二、相关词汇
1、近义词:弹冠相庆、抛头露面、油头粉面、袍笏登场、浓妆艳裹、走马上任、优孟衣冠;
2、反义词:销声匿迹、匿影藏形;
3、例句:“眼下美国的军队在外浴血奋战,国内恐怖分子粉墨登场,同时还面临着崛起的中国;在这个时候没有哪个保守党人冲动到盘算国防开支的地步”;“全球一体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全球一体化中文化发展趋势是最具争议性的课题,文明趋同论和文明冲突论等各种学说、观点粉墨登场”。

粉墨登场是什么意思

1、[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2、[发音]:fěnmòdēngchǎng

3、[出处]:明·张岱《祭义伶文》:“汝生前;傅粉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浑;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4、[例句]: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粉墨登场是什么意思解释

粉墨登场意思是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自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示例: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
明·张岱《祭义伶文》:“汝生前傅粉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这篇文章是明代文学家张岱为他朋友家的一位已经去世了的叫夏汝开的戏剧演员写的祭文。
粉墨登场的造句:
1、最新一个粉墨登场的变革者似乎是虚拟货币,而在这一领域,最大的玩家当然非比特币莫属。
2、社区老人不孤单,老年大学门开敞。唱歌跳舞节目演,眉开眼笑心情爽。心旷神怡舞蹈练,满腔热忱高歌扬。黄昏群英风采展,粉墨登场众口赞。
3、只见他嘴里叼着个抽得半半拉拉的烟屁股,油迹斑斑的手里扬着个大号活动扳手,一副英雄救美的架势粉墨登场。
4、祥马结束奔忙,吉羊粉墨登场。转眼又是新春,祝福短信送上:愿您精彩开场,一年幸福安康;月月收入增长,天天心情舒畅;时时喜气洋洋,分秒如意吉祥!
5、就在这个月,这些产品将在巴黎时尚盛宴上粉墨登场,并与纽约热点形成鲜明区隔。

粉墨登场的解释

粉墨登场的解释如下:
粉墨登场,汉语成语,读音为fěn mò dēng chǎng,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出自《元曲选后序》。
拓展资料:
中国戏剧是汇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极其简练地用“以歌舞演故事”概括了它的特质。虽然它的形成较西洋戏曲晚很多,但当它一旦以成熟的姿态立定脚跟之后,其发展的趋势竟是那样锐不可当,很快就呈现出繁荣景象,飞速创造出了中国戏剧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的光辉灿烂的年代。
尽管我们今天已无法领略元杂剧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声腔,而有幸流传下来、保存在《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中的156个剧本,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的遗憾,使我们能借助这一渠道,对元代杂剧的辉煌,获得一个相当丰富的认识。
臧懋循本人精通戏曲,尤其称赏元杂剧。他论曲推崇“当行”,即“情词稳称”,曲文“雅俗兼收,串合无痕”;“关目紧凑”即要求“人习其语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他还要求戏曲的音律谐美。正因为他对戏曲有独到的鉴赏能力,才能从几百种元人杂剧中慧眼独识,将精品毕集,使之得以传世。
提及元剧名家,首称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号称“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初为杂剧之始”的大剧作家,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录鬼簿续编》赠以“梨园领袖”、“编修师首”、“杂剧班头”三顶桂冠。他不仅创作量大(达60多种),而且无论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深深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痛恨权豪势要肆虐欺民的罪恶。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蝴蝶梦》等,都是以非凡的胆识、充沛的激情揭露社会的黑暗,怒斥邪恶势力的猖獗,将戏剧反映现实、惩恶扬善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他的历史剧《单刀会》,慷慨豪放;爱情剧《拜月亭》,情真意切,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