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川芎的解释川芎的解释是什么
- 2、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
- 3、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禁忌
- 4、川芎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5、川芎的做法大全
- 6、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7、川芎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 8、川芎入药,具体有什么功效?
- 9、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川芎有什么禁忌
- 10、川芎是什么?
川芎的解释川芎的解释是什么
川芎的词语解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白色,果实椭圆形。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根状茎入药。也叫芎_。川芎的词语解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白色,果实椭圆形。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根状茎入药。也叫芎_。注音是:ㄔㄨㄢㄒㄩㄥ。结构是:川(独体结构)芎(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chuānxiōng。川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国语词典【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芎_的别名。参见「芎_」条。词语翻译英语chuanxiongrhizome法语rhizomedeChuanxiong二、网络解释川芎川芎(学名: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关于川芎的诗句薄荷荆芥川芎川芎并地黄关于川芎的成语虎落平川山止川行川流不息山崩川竭海纳百川名山大川临川羡鱼川壅必溃关于川芎的词语口壅若川百二山川临川羡鱼山止川行百川朝海名山胜川虎落平川海纳百川山崩川竭川流不息关于川芎的造句1、因此,赞同将川芎、抚芎作为藁本的栽培变种。2、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博莱霉素所致鼠肺纤维化组织钙含量及钙调素活性的影响,探讨川芎嗪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3、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4、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影响。5、结论:川芎嗪能促进入骨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增殖,作用于多个蛋白质靶点,间接发挥补血作用。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川芎的详细信息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和用量
川芎,又名川芎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川芎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液循环:川芎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等症状。
2. 抗炎止痛:川芎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经、胃痛等疾病。
3. 调节免疫:川芎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4. 促进消化:川芎还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帮助消化食物。
川芎的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成人每次可服用3-10克。川芎可以泡茶、煮汤、炖肉等多种方式服用。但是,孕妇、低血压患者和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在使用川芎时,应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禁忌
核心功效保护心脏、抗菌消炎、活血调经川芎的简介川芎是生活中的常用中药材,它是一种野生植物,它的干净以及叶子和花都可以入药。川芎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功效作用1、保护心脏,川芎对人类的心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可以促进血液流通,也能提高心率,增强人体心肌的收缩能力,也能让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弹性,平时人们服用以后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脏功能与抗缺氧性,能有效减少多种心脏病发生。2、抗菌消炎,川芎是一种能抗菌消炎的中药材,它对人体内的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以及绿脓杆菌,还有伤寒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除作用,平时人们出现肠炎和腹泻以后,直接用川芎煎水喝,能让症状很快好转。3、活血调经,活血调经也是中药川芎的重要作用,它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特别是女性出现经闭痛经以及月经不规律等不良症状时,服用川芎就能让月经恢复正常。另外川芎还有很强的止痛功效,它辛散温能,能活血止痛,当出现经络不通,关节疼痛以及风湿骨痛时都能用川芎进行治疗。适宜人群风寒头痛患者、风热头痛患者、偏头痛患者、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冠心病患者。禁忌人群高血压患者、脑肿瘤头痛患者、肝火头痛患者、阴虚火旺者、孕妇。不宜同食黎芦,川芎和藜芦一起食用会产生药物毒副反应,所以不能一起吃。食用方法:川芎牛肉汤:将牛肉、生姜和适量冷水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捞出牛肉备用。另起锅,放入牛肉、川芎、五味子、当归和足量清水,煮沸后烹入黄酒,转文火煲50分钟,然后改旺火加入葱白煮5分钟,加盐调味,盛出即可。川芎小虾饼: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另取100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平底锅烧热,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川芎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中药川芎(chuānxiōng)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中药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功效显著。除了活血祛瘀之外,川芎还有着祛风止痛的作用。别称山鞠穷、芎_、香果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性味味辛,性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川芎知识简介川芎怎么读川芎的正确读音为chuānxiōng。川芎长什么样子中药川芎为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或蝴蝶形薄片状,质地坚实,不易折断,外表皮为黄褐色或黄棕色,断面呈黄白色或灰黄色,油性大,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中药川芎药理研究中药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含川芎嗪、挥发油、酚类物质等成分。现代医药学将这些成分经过提取处理后制成了川芎清脑颗粒、川芎茶调颗粒、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川芎嗪片等药品。川穹和川穹是一味药吗是。川穹在药典中被收录为川芎,因地区原因写法习惯等不同而写为川穹。又名大川穹、抚穹,另有炮制后的酒川芎、炒川芎等中药饮片。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图片川芎泡水喝的功效有很多,适量饮用川芎茶能够帮助我们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起到促进呼吸、抗菌消炎、镇静等作用。川芎和当归一起服用功效还有活血补血,适合血瘀、血虚体质使用,但要注意不能自己私自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中药川芎的副作用过量食用川芎可能会刺激消化系统,导致出现肚子疼、胃部不舒服等症状。也有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嗜睡、头晕等不适。因此懂视网健康编辑提醒大家不要过量使用川芎,单次使用川芎最大用量不得超过10g。详细>>中药川芎鉴别方法中药川芎多为不规则的薄片或蝴蝶形薄片,表面为棕褐色或黄棕色,断面呈黄白色或灰黄色,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特殊,味苦、辛,有麻舌感。掺伪品多用泥沙和胶质物混合,将表面的空隙沾满后切片晒干,这样可以增加重量。因此51Dongshi网编建议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可以轻轻揉搓表面,看是否有泥沙的颗粒感,有的话就不要买了。川芎价格参考同芙中药材川芎500g克特级野生川弓川芎片磨粉调散四物汤原料¥36.8月销:200+店同芙旗舰店>>康德瑞琪川芎50克川穹西芎台芎抚芎农产品未经加工¥3.9月销:41+店康德瑞琪旗舰店>>贵臣川芎500g克川穹川弓片另有当归熟地白芍非_中药材店铺¥39.8月销:44+店贵臣旗舰店>>>>川芎的食用方法川芎鸭材料:川芎5克,鸭肉200克,姜丝、盐、植物油各适量。做法:鸭肉洗净,剁块。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丝,接着放入鸭块略炒,加水适量,放入川芎,以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黑豆川芎粥材料: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苋,红糖20克。做法: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放入红糖即成。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川芎白芷炖鱼头材料:川芎、白芷、红枣、生姜、鱼头、盐。做法: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降血脂、延缓衰老。中药川芎药方选录川芎茶调散组成:山茱萸、山药、甘菊花、人参、茯神、小川芎。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功效:升散风气,调和中宫正气。出处:《普济方》川芎茶调丸组成: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川芎、荆芥、薄荷。用法:饭后清茶送服。功效:疏风止痛。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葱白汤组成:川芎、葱白。用法: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功效:缓胎动不安。出处:《经效产宝》懂视网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川芎食用注意事项川芎什么人不适合吃Maigoo健康编辑温馨提示,中药川芎味辛、性温,因此不适合阴虚火旺、气升痰喘、上盛下虚和气弱的人服用,此外,若有月经量过多、出血性疾病、发热烦渴等病症,需谨慎使用川芎。川芎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川芎不可以和黄连、黄芪、山茱萸、硝石、滑石、藜芦等药材一起使用,因为它们药性相冲,一起服用后会导致身体受刺激,对健康不利。男人吃川芎壮阳吗不壮阳。川芎并不是一味壮阳的药材,如果男性有阳气不足的病症,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私自用药。川芎的炮制方法净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四、五成透,洗净,闷润至透,切薄片,晾干或低温干燥。酒川芎:取净川芎片,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川芎,用黄酒10kg。炒川芎:取净川芎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或至微焦,取出放凉。中药川芎怎么保存中药川芎需要放到密闭的干燥容器内保存,保存的时候要放到阴凉干燥处,这样可以起到防蛀、防潮的作用。川芎怎么种植选地整地:川芎适合在沙质土壤内种植,在种植前要除草开垦,作宽1.5米的畦。种茎种植:挖取一部分生长健壮、未成熟、茎叶枯萎的地下根茎,在畦面上开沟栽种,株行距为30×20cm,将种茎平放在沟内,种后用堆肥或粪土覆盖,再铺一层稻草,起保温保湿的作用。田间管理:每月进行中耕除草,并注意仔细观察,适当补苗。在栽种后的两月内要追肥2-3次,确保养分充足。在冬季时气温寒冷,可将枯萎的地上茎叶割除掉,再松土除草后盖一层细土,保证它能安全越冬。推荐阅读1、每逢节日活动,就到了网购达人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参差不齐的价格却不知如何下手?2、每逢节日活动,就到了网购达人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参差不齐的价格却不知如何下手?01黄芪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怎么吃效果好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部,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药材,中药黄芪别名又叫做黄参、血参等。黄芪的...02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当归的正确吃法当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滋补药材,食用当归的作用有很多,将当归泡水喝能够起到抗菌消炎、预防...0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白茯苓的用量和用法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食材,中药茯苓别名又叫做玉灵、茯灵、...04中药材丹参功效与禁忌中药丹参怎么吃效果最好丹参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别名有红根、大红袍、血参根。用药部分是它的根茎,味苦,性微寒。...本百科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川芎的做法大全
川芎的做法大全
1.川芎的简介
川芎,又名川芎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材。川芎具有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特别适合女性朋友食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川芎的做法大全。
2.川芎红糖水的做法
川芎红糖水是一种非常补血的食品,特别适合女性朋友食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60克、红糖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川芎洗净,切成小块。
将川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转小火焖煮10分钟。
加入适量的红糖,继续煮5分钟,直至糖完全溶解。
最后将汤倒入碗中,即可食用。
3.川芎葛根汤的做法
川芎葛根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汤品,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60克、葛根30克、枸杞适量、冰糖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川芎和葛根洗净,切成小块。
将川芎、葛根和枸杞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
转中小火,煮30分钟。
加入适量的冰糖,煮至糖完全溶解即可。
4.川芎羊肉汤的做法
川芎羊肉汤是一种非常补气血、滋阴润燥的汤品,适合虚寒体质、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的女性食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40克、羊肉500克、姜片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羊肉切成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后捞出备用。
川芎洗净后切成小段。
将羊肉和川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开大火,待水开后撇去浮沫。
转小火,煮至羊肉熟烂。
加入适量的盐和姜片,再煮5分钟即可。
5.川芎炖乌鸡的做法
川芎炖乌鸡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菜肴,非常适宜女性食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30克、乌鸡1只、枸杞适量、姜片适量、盐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乌鸡宰杀干净,洗净。
将川芎、枸杞洗净备用。
将乌鸡、川芎、枸杞和姜片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开大火煮沸,撇去浮沫。
转小火焖煮1小时,加盐调味,再煮30分钟即可。
6.川芎木耳炒肉片的做法
川芎木耳炒肉片是一道非常下饭的菜肴,口感鲜美,还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适量、黑木耳适量、猪肉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油适量。
做法:
将黑木耳泡发,切成小块。
猪肉切成薄片,用料酒、盐、生抽和淀粉拌匀腌制10分钟。
把川芎洗净后切成小段,姜和蒜切成末备用。
热锅加油,放入姜蒜翻炒,把腌好的猪肉放入炒至变色。
加入黑木耳继续翻炒,再加入川芎继续翻炒。
加入盐和生抽调味,最后淋上少量的香油即可。
7.川芎海参炖排骨的做法
川芎海参炖排骨是一道非常滋补的菜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女性的养颜效果也非常好。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适量、海参适量、排骨适量、红枣适量、姜适量、盐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海参提前泡发,去除杂质。
排骨焯水去血水。
把川芎洗净后切成小段,红枣切开备用。
将排骨和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
撇去浮沫,转小火焖煮1个小时。
把海参、川芎和红枣放入锅中,继续焖煮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8.川芎红枣汤的做法
川芎红枣汤是一种非常简单易做、又非常补血的汤品,具体的做法如下:
材料:川芎适量、红枣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川芎和红枣洗净备用。
将川芎和红枣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煮沸后转小火,焖煮1小时。
待汤变为红色时,将川芎和红枣捞出,最后将汤倒入碗中即可。
总结:以上这八种川芎的做法,各具特色,不同的做法适用于不同的吃法口味和保健需求。大家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食用,享受川芎带来的美味和健康。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 行气活血 川芎辛香行散,温通经脉,机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并且善于止痛。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肋疼痛,心脉闭阻导致的胸痹心痛,肝血淤积,引起的胸肋刺痛以及各种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2 祛风止痛 川芎既能活血行气止痛,有善于祛风止痛,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不适症状。常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头痛,无论风寒、风热还是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头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3 通络止痛 川芎辛散温通,能够旁通经络,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各种风湿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
4 川芎药理作用 1、川芎嗪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的血流量,改下微循环;并且能够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2、川芎总生物碱、川芎嗪能够降低麻醉犬的外周血管阻力,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够显著增加肾脏血流,延缓慢性肾病损害;扩张血管平滑肌。
3、川芎所含有的阿魏酸大剂量下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挥发油、水煎剂有镇静作用。
川芎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川芎
又名:西川芎、大川芎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血中气药气血病之圣药
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故为血中气药,气血病之圣药。川芎升散,善疏通,能上行头目,外达皮肤,又可祛风止痛,故为治疗头痛、风湿痹痛之要药。《本草汇言》中记载,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本草衍义》中有记载,川芎“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阏(缺)也,然须以他药佐之。”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川芎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利尿等作用。
【川芎小档案】
川芎又叫西川芎、大川芎。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甘肃等地,其花期在7~8月,果期在8~9月。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药用部位为根茎,多在5月采挖,晒后烘干,切片生用;或用小火炒至微焦,放凉,即为炒川芎;或用料酒拌川芎片,闷透,小火炒干,即为酒川芎。现代研究发现,川芎中含有藁本内酯、川芎内酯、川芎嗪、阿魏酸及维生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1.用于血淤气滞引起的各种疼痛。2.用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淤滞腹痛等。3.用于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淤等引起的头痛。4.用于风湿痹痛。
【真伪鉴别】
川芎与茶芎常易发生混淆。川芎,呈卵圆形结节状团块,表面黄褐色,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轮节,分散排列,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嚼之稍有麻舌感,微回甜;茶芎(抚芎)为伞形科植物,药用部分为茶芎的干燥根茎,呈扁圆形结节状团块,表面棕褐色,有乳头状突起的轮节,略排成1行,顶端有微突起的茎痕及数层同心性轮环,嚼之有麻舌感。
【注意事项】
1.川芎性味偏于温窜,故阴虚火旺、月经过多、有出血性疾病者及孕妇须谨慎服用。2.川芎不可单用,必须与补气、补血药配伍使用。川芎也不可长期服用。3.有毒性,实验显示,川芎甲醇提取物每日给大鼠灌胃,连续21天,可见竖毛、流涎等表现。
川芎入药,具体有什么功效?
川芎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头疼如偏头痛、风寒头疼、血管性头疼等病症。那么可以入药的川芎,具体有什么功效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主产于四川灌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后第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挖出根茎,去掉泥土,除去茎叶,炕干。川芎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至7厘米。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殊,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首先有抗菌功能,川芎是一种功能非常丰富的药材,尤其是对于抑制细菌有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患的伤寒等,也是非常好的对症下药的原料,只要掌握了对川芎的使用方法,那么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疾病都可以用川芎来解决。
再有就是镇静功效,很多人可能对川芎不是特别的了解,不知道川芎有镇静功效。其实经过调查可以知道川芎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常明显的镇静功效和作用。是由于川芎对于动物大脑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是在川芎发挥少量的时候。但其实它也有兴奋作用,所以对于川芎的使用,还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够盲目使用。接下来就是川芎的抗放射功效,不知道大家对于放射有没有一定的了解,但其实川芎有着抗放射的功效与作用,由于川芎中含有水溶性粗制剂,这种药剂对于大鼠小鼠以及家犬的放射线照射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于大鼠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川芎还有活血行气的功效,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还可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川芎,别名山鞠穷,芎香果,芎穷(《本草》),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栽后第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挖出根茎,抖掉泥土,除去茎叶,炕干。
川芎是活血化瘀类中药,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本草汇言》: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寒痹痉挛及痈疽疮疡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血瘀气滞诸证。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配伍,如血府逐瘀汤;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常与当归、桃仁等配伍,如生化汤;
2、用于头痛,尤以风寒、风热、血虚之头痛著称。
本品性升散,善"上行头目",能活血、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若外感风寒头痛,常与白芷、细辛等祛风解表止痛药配伍,如川芎茶调散;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3、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本品能“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常与独活、羌活等祛风湿通络药配伍。
用法用量:3-10g,煎服。
注意事项: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窜而行气,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与禁忌,凡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等均应忌用。
药理作用:1、扩张血管
川芎及其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能较明显地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情况。
2、抗血栓形成
川芎及其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作用机制为: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含量,从而抑制TXA2的合成。川芎还可一直红细胞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和白细胞黏附,抑制血液凝固。从而使血栓长度缩短,重量减轻。
3、解痉
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可拮抗肾上腺素或氯化钾引起的主动脉收缩;阿魏酸对a受体有阻滞作用,可抑制主动脉收缩。
选方:1、治疗风热头痛:川芎5克 茶叶10克.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2、治疗产后血晕: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荆芥穗(炒黑)10克,水煎服。(《奇方类编》
3、治偏头痛,头风: 甘菊、石膏、川芎各15克,为末。每服5克,茶清调下。《赤水玄珠》
川芎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益气消郁,主要用于调理月经、缓解闭经疼痛和产后瘀痛等症状,对于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缓解疼痛的作用。
可以治跌打损伤的,取芎10到30克白酒500克,将川芎放到白酒里浸泡,七日后服用每日两到三次,每次5到10毫升,功效缓解疼痛,对跌打损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川芎是活血祛瘀的常用药物,性味辛、药性温,入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具有抗胃溃疡、心肌缺血等作用。
川芎入药,其味极为辛香走窜,而这辛香走窜之味也正是它能够行气活血的动力。历代医者在记载川芎的时间,对其行气活血的功效都是大为称赞。若要使用一句话总结川芎的功效,那就是“上可止巅顶头痛,中则缓胸腹痹痛、下能行血海瘀滞”。
1、川芎上行头目,解头痛诸疾。
气血瘀滞于上,外邪上扰于顶,头目经络阻滞者,最常见头痛诸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颇为峻烈,对于多种巅顶头痛之症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比如气血瘀滞于上引起的头痛眩晕、眼昏耳弱等症,以川芎入药,辅以当归、赤芍、地龙、天麻、红花等药材同用,颇有行气散瘀以解头痛的作用。
而若是风寒等外邪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等情况,则可以用川芎配伍防风、羌活、白芷、荆芥穗、细辛等入药,有明显的祛风散寒以解头痛的效果。
2、川芎中开郁结,解胸腹痹痛。
血瘀气滞于中焦者,常伴有胸腹满闷胀痛之感,尤其是以胸口、两胁、腹部等胀满痹痛之感最为明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行于中焦则可以起到较好的‘中开郁结以止痹痛”的作用,对于上述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中焦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痛,以川芎配伍丹参、当归、红花、黄芪、党参等药同用,可有效缓解胸腹血瘀气滞之疼痛。
而对于血瘀气滞引起的两胁胀痛之症,则常用川芎配伍柴胡、香附子、枳壳等以疏肝行气,再辅以红花、桃仁、当归等以活血止痛,效果也是很好的。
3、川芎下行血海,解女科经痛。
对于女士而言,因为生理原因常会导致血瘀之症。当血海瘀滞不通的时间,就多会出现经期疼痛、经期不稳、经闭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很多女士身上都有发生。
而川芎的辛香走窜之力下行于血海之时,可有效通畅血海之瘀滞,快速缓解多种女科血瘀滞痛之症。
比如血海瘀滞之经闭、小腹疼痛等情况,以川芎同当归、桂枝、阿胶、人参、吴茱萸等同用,有明显的温经散瘀以止痛的作用。
而若是血海瘀滞引起的经期不稳、时间紊乱等情况,则还可以用川芎同益母草、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药材同用,能起到调经止痛之良效。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川芎有什么禁忌
川芎就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重要材,一般都是用在活血止痛方面,也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因此使用比较广泛。那么,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下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和川芎有什么禁忌?一起去看看吧!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1、活血行气
川芎主要是用于气血瘀滞所导致的疾病,比如很多女生都会月经先期,并且还会量多色红等,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因为血热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一些牡丹皮、当归、生地等和川芎同用,可以起到缓和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每次月经后期1~2个月调理1次,如果早经行时还会有腰腹痛、白带多的情况,也可以用与杜仲、肉桂、当归、炮姜等同川芎一起服用。
2、促进呼吸
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呼吸不顺畅或是存在一定问题时,那么也是可以用川芎来进行治疗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因为川芎中含有大量的由剂,只要将所含的油剂量挥发到最大,这样会对于血管运动中枢、延缓脑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呈现出兴奋的作用。所以川芎具有很好促进呼吸的作用。
3、缓解筋痉
川芎还具有相当不错的缓解筋痉之作用,因为川芎中含有一种中性与阿魏酸的成分,对平滑肌有很好的抗痉作用,川芎生物成碱性的,而川芎内酯及阿魏酸都具有缓解筋痉的作用。
4、抗菌消炎
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所引起的一些病菌炎症的话,那么也可以使用川芎来进行治疗。因为川芎可以针对很多重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川芎对痢疾(宋内氏)、伤寒、霍乱弧菌、变形、绿脓、大肠及副伤寒杆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川芎的禁忌
1、 如果身体出现肝阳上亢及阴虚阳亢的人群,一般建议不要服用川芎;
2、 还有就是如果是女生出现月经过多或者是孕妇都不适合使用川芎;
3、 如果病症是出现热盛出血的患者,大便溏泄及湿盛中满者也要慎服川芎;
4、 很多老人患有脑肿瘤头痛、高血压性的头痛及肝火头痛等患者,都是不可以服用川芎的。
我结语:以上的全部内容就是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相信您了解了以上内容后会对于中药川芎更加清楚,虽说川芎的作用与功效很好,但是用量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哦。
川芎是什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
(叶代峻 衷维纲)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别名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是四川省的著名地道药材,主产于灌县和崇庆县,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省其余地区和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种植。以根茎入药。含阿魏酸、川芎嗉、4-羟基-3-丁基酜内酯、大黄酚、瑟丹酸、川芎内酯等。药理实验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压、抗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胸胁胀痛、感冒风寒、头晕头痛、风湿痹痛及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一、形态特征
高30—70cm。根茎呈不规则的拳形团块,常有明显的轮状结节,外皮黄褐色,切面黄白色,表面密生细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向沟纹;上部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节膨大如盘状,基部节上常有气生根。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和苞片有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齿5;花瓣5,椭圆形,顶端短尖突起、向内弯;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卵形,有窄翅(图14—22)。
图14—22 川芎形态图
1.花枝 2.根茎 3.花 4.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特性
在主产地四川省灌县,川芎的生长期280—290天。1月中耕培土时要扯去地上部分,称为“薅冬药”,可以以此为界,把生长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分期取样,观察了川芎在前、后期的生长特点(图14—23、24)。
图14—23 川芎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变化
图14—24 川芎干物质积累与根茎体积膨大的变化
1.前期
8月栽种后,茎节上的腋芽随即萌动,抽出幼叶。栽后一个月生长较慢。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上部旺盛生长,叶内干物质逐渐增加,11月上旬增加最快。11月中旬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基本固定,叶内干物质积累速度渐趋缓慢;12月中旬后由于部分叶片枯黄掉落,干物质反略减少。前期植株多为基生叶丛,仅部分植株有1—2根短小的幼茎。
栽后一个月左右可见新的根茎形成。11月中旬前地上部旺盛生长时期,根茎干物质积累不多,体积膨大的速度快于物质积累;地上部生长转缓后,根茎才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速度便逐渐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12月上旬积累最快。“薅冬药”前大约两个月,根茎积累的物质占前期的80%以上或全生长期的40%以上。
2.后期
薅冬药时部分叶片仍呈绿色,扯去地上部一周后陆续出土返青。2月中旬后普遍抽茎,此后茎叶生长随气温增高而日益迅速。3月下旬茎叶数基本稳定,4月下旬以后生长渐慢。地上部干物质后期一直增加,积累速度越来越快,4月末至5月上旬最快,接近收获才缓慢下来。
根茎干重在“薅冬药”后一个月略微增加。随后约一个半月,由于抽茎长叶消耗了贮存的养分,体积虽仍在长大,干物质却不断减少,干物率显著下降。3月末根茎干重降至后期的最低点。此后根茎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日益加快,积累速度又逐渐赶上并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收获前大约一个半月,根茎干物质积累几为后期的全部或接近全生长期的一半。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川芎喜温和的气候,在四川多栽于海拔500—1000m的平坝地区或丘陵。灌县栽种川芎的平坝地区海拔700m左右。据1954—1980年的气象记录,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5℃;栽种适期8月上旬,平均气温25.0℃,收获适期5月下旬,平均气温20.9℃;全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为310.1日,积温5315.7℃;降雪5.5日,降霜26.0日,霜期96.6天。栽培地宜日照充足;但出苗阶段忌烈日曝晒,需盖草荫蔽,否则幼苗易枯死。秋春两季日间晴朗、清晨有露、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对川芎生长最有利。川芎的繁殖材料常在海拔900—1500m的山区培育。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较寒冷,可选向阳处;低山则应选半阴半阳的地方,如日照过强,气温过高,常易发生虫害。
川芎宜在雨量充沛、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灌县年降水量1243.7mm,平均相对湿度81%。幼苗出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表土过干,容易缺苗。高温季节若雨水过多,地内积水,块茎易罹病腐烂。
川芎不可连作,否则病虫害严重。平坝地区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过沙的冷沙土不易保水保肥,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通透性差,排水不良,都不宜栽种。山区培育繁殖材料最好选荒地,也可以用休闲2—3年的熟土,土质可以稍粘。
川芎根系多分布于表土层,要求表层土壤能供给充足的养分。因此生长前期要及时勤施追肥,促使植株较早长成健旺的绿色部分,使根茎在当年能积聚较多的同化产物,奠下第二年良好生长的物质基础。川芎喜有机肥,对氮素肥料很敏感,在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著增产;施氮时配合施用磷、钾能增进肥效,更多地提高产量(表14—39)。
表14—39 氮磷钾化肥对川芎产量的影响
注:每亩用肥量:农家肥——猪粪尿3750kg,草木灰100kg,土粪1000kg;N——硫酸铵25kg,P——过磷酸钙40kg,K——硫酸钾10kg。
三、栽培技术
(一)整地
山区培育繁殖材料,选地后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地深25cm左右,耖细整平,依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7—1.8m的畦。平坝地区栽培前作多是早稻,早稻前茬最好是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早稻灌浆后放干田水,收割后铲去稻桩,开沟作畦,畦宽约1.6m,沟宽33cm,深约25cm,把表土挖松耖细,整成鱼背形。最好先用堆肥或厩肥撒施畦面,挖土时使之与表土混匀。
(二)繁殖方法
川芎用无性繁殖,繁殖材料是带有节间的地上茎茎节,习称“苓子”,主产区历来在山区培育。
1.培育“苓子”
12月底至1月中旬,在平坝地区挖取部分川芎根茎(称为“抚芎”),除去须根泥土,运往山区。栽种期不应迟于2月上旬。栽时在畦上开穴,株行距24—27cm见方,穴深6—7cm。每穴栽抚芎一个,小抚芎可栽两个,芽向上按紧栽稳,穴内施堆肥或畜粪水,盖土填平。
3月上旬出苗。3月底至4月初苗高10—13cm时亮蔸疏苗,扒平穴土,露出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良好的地上茎8—12根,把其余的从基部割除。疏苗后和4月下旬各中耕除草一次,同时施追肥,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混合浇穴。
7月中、下旬茎节显著膨大、略带紫褐色时为收获适期,应选阴天或晴天露水干后,抓紧采收。收时挖起全株,将受虫害的和根茎腐烂的剔除,留下健全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干后供药用)。把茎秆捆成小束,运至阴凉的山洞或室内,地上铺一层茅草,将茎秆逐层放上,上面用茅草或棕垫盖好。每周上下翻动一次;如堆内或贮存处温度升到30℃以上,应立即翻堆检查,防止腐烂。
8月上旬取出茎秆,割成长3—4cm、中间有一节盘的短节,就成繁殖用的苓子。依据苓秆粗细和着生部位不同,通常把苓子分为大当当、大山系、正山系、细山系、纤子、软尖子和土苓子(图14—25)。其中正山系和大山系较好,栽后出苗整齐,长势较佳;软尖子和纤子是苓秆上部的节,多纤细,节盘不甚突出,贮存的养分少,最好不用。
图14—25 川芎苓子
1.大当当 2.大山系 3.正当系 4.细山系 5.纤子 6.软尖子 7.土苓子海拔1000m左右的地方或邻近没有山的新产区栽培川芎,有利用本田苓子来繁殖的。以本田苓子繁殖,早春要亮蔸疏苗;收获期延至6月底或7月上、中旬;茎秆需贮藏1—2月,如贮藏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苓子。川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据收获时测定,茎叶干重与根茎干重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6±0.076。本田培育苓子须疏苗,必然影响根茎生长;茎秆贮藏期较长,茎节内养分消耗较多,并易遭虫害;连续多年用本田苓子作种,还容易发生根茎变形等退化现象;所以只要有条件,川芎苓子仍宜在山区培育。
2.栽种
8月上、中旬为栽种适期,不宜迟至8月下旬。如栽种过迟,当年生长期短,会使入冬前根茎的物质积累减少。栽前应仔细挑选苓子,把受虫害的、无芽或芽已萌发的剔除。栽时在畦上横开浅沟,行距约33cm,沟深2—3cm。每行栽8个苓子,株距20cm左右;行间两端各栽苓子两个,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一行,以备补苗。苓子须浅栽,应平放沟内,芽向上按入土中,使既与土壤紧密接触,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栽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掩盖苓子,必须把节盘盖住。在畦面铺一层稻桩或稻草,减少强烈日光照射或暴雨冲刷的影响。
近年有些药农以中稻为川芎前作,乃采取育苗移栽的办法;8月上旬把苓子密植于事先备妥的苗床,任其生根出苗,待中稻收割后带土移栽于本田,效果亦好。
(三)田间管理
栽后如连晴不雨,可引水入畦沟灌溉,使表土保持湿润。半月左右幼苗出齐,揭去盖草,随即中耕除草一次,以后约每隔20天再中耕除草一次。中耕时只能浅松表土,以免伤根。前两次中耕应同时补缺苗,挖取密栽于行间的幼苗,带土移植。1月上、中旬部分叶片枯黄时薅冬药,先扯去地上部分,再中耕除草,并将行间泥土壅在行上。
前三次中耕除草后各施追肥一次,用畜粪水与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穴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腐熟饼肥等拌匀,施于植株基部。三次追肥须在栽后两个月内施下,以及时供应地上部生长盛期的需要。第二年3月上旬可施一次春肥,用畜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淋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作过春肥试验,每亩施猪粪尿750kg,硫酸铵7.5kg,硫酸钾2.5kg,干根茎产量增加了17.4%。
主产区给川芎施肥,特别强调施饼肥,甚至有“一斤饼肥增产一斤川芎”的说法。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就此进行的试验表明,在饼肥缺乏时,以化学肥料全部或部分代替饼肥,同样能获得相似的甚至较高的产量(表14—40)。
表14—40 饼肥和化肥肥效试验的川芎产量
注:农家肥与表14—39相同,饼肥是菜籽饼每亩100kg,化肥与表14—39的NPK处理相同。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Fusarium sp.)
俗称“水冬瓜”。使用根茎已腐烂的苓子作种,或雨水过多、排水不良致使土壤过湿时容易发生;通常近收获时发生较多,对产量影响较大。染病块茎内部腐烂,呈黄褐色浆糊状,有特殊臭味,地上部枯黄凋萎。防治方法:在挖取抚芎和收获苓秆时严格挑选,剔除已经染病者;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白粉病
(Erysiphe polygoni DC.)
夏秋季发生较多。叶背和叶柄密布白色粉状物,叶片逐渐变黄枯死。可用石硫合剂或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药剂防治。
3.叶枯病
(Septoria sp.)
常在5—7月发生。叶上呈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焦枯。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川芎茎节蛾
(Epinotia leucantha Meyrick.)
土名“臭鼓虫”,是主产区的主要虫害。在四川灌县每年发生4代,第四代以蛹态在川芎残株或地面落叶间越冬。山区育苓阶段为害最烈,幼虫从心叶或叶鞘处蛀入茎秆,咬食节盘,致使苓子不能作种。在平坝地区为害又造成缺苗。防治方法:育苓阶段可用80%敌百虫100—150倍水溶液喷雾,并注意着重防治第一代二龄前幼虫;平坝地区栽种前严格选择苓子,并用5∶5∶100的烟筋、枫杨叶(麻柳叶)和水,共泡数日后浸苓子12—24小时。
5.蛴螬
9—10月发生。咬食幼苗基部。稻田栽培的不常见,旱地栽培的有时发生较多。
其它尚有锈病(Puccinia ligusticola Miyake)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栽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收获过早根茎不够充实,产量低;过迟则气温增高,雨水多时病害常易蔓延。收时选晴天挖起全株,抖掉泥土,除去茎叶,将根茎在田间稍晒后运回。
(二)加工
根茎运回后应及时干燥,一般用柴火烘炕。炕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表面炕焦;每天翻炕一次,使受热均匀。2—3天后,根茎逐渐干燥变硬,散发出浓郁香气,即取出放入竹制撞蔸,来回抖撞,除尽泥土和须根,选出全干的即为成品。续炕时下层放鲜根茎,上层放半干的,逐日翻炕,直至全部炕干。炕干率为30—35%。每亩产干根茎100—150kg,高产的可达2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