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在上面吃n的两个在下 b,汉语拼音声调标注口诀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7 10:12:01 浏览5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在上两个在下怎么吃

一个在上面吃的两个在下怎么吃的答案是:品
一个口在上,两个口在下。
品(拼音:p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三口,表示众多? 。品的本义即众多,引申指事物的类别和等级,即事物在质量上的优劣之分,由此再引申指人的道德修养即人品的不同。品引申作动词时,指辨别高下,分出等级,又特指品尝,如品茶。另外品还转指东西,即物品、物件。
会意字。品字甲骨文作图1或作图5,金文亦作图2、图6两种形体。篆文作图3,选择了一口在上两口在下这样一种形体。?
《说文解字》:“品,众庶也。”“众庶”即多,所含具体内容的种类及其丰富。众多是一个有高度概括性的抽象概念。古人造字时表达抽象概念的字往往取象于有形的事物,与概念形成过程中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路线相反,为表达抽象概念又返回到具体事象中来,以便借助具体事象表达抽象概念。品字的“口”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指人口,本义是人的多数,以“口”表示人,三“口”表示人的众多。 但是,当时已经有“众”字来代表“众人”。众多的“众”字甲骨文就像是“日下三人形”。如果仍以人的口来指事会意,就与“众”字重复,不能准确达意了。所以品字的“口”所指的更有可能是物。口取象于古代宴、飨、祭祀时陈列的有口的可以装进食物、祭物的器皿,三口表示多,本义为种类繁多。

一个下面插一个上面吃n

一个下面插一个上面吃n具体如下:
一个在上面吃二个在下吃,前面一根后面一根“沧笙。”月清冰冷的声音,叫住了沧笙。“乱葬岗,你看到什么。”沧笙张张嘴,还想调侃调侃月清,话未出口,就先被月清打断了。一个在上面吃二个在下吃,面一根后面一根,一个在上面吃二个在下吃,前面一根后面一根,/影视于是没有人知道,这第二,到底是什么。
“哇哦!”沧笙在心里惊讶的感慨着:“声音可真好听。”沧笙歪了歪头,看到这一幕心里没有任何的想法,她甚至有些想打哈欠,有点无聊,她入魔之后,游历人间,经常遇到过这些事,修仙男子强上良家妇女,管她是否有配偶,直接上,完全不想别的。
“天!”殇幽捂着头,哀嚎一声,“这么白痴的么!?”沧笙满足的喝完酒之后,擦了擦嘴,眼神在一瞬间变得十分凌厉:“真不好意思,赔的起赔不起我不知道。”沧笙发觉之后,可以很肯定的说到:“这不是我的身体!”
拓展资料:
插座上的N代表零线,L代表火线。零线是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N)引出的线路,与相线(L)构成回路,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通常情况下,零线在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N)处与保护地线(PE)重复接地(PEN),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在动力电缆中黄色绿色红色分别代表A相B相C相(三相火线)蓝色代表零线,黄绿双色代表接地线
沧笙看了看手帕,又看了看开始流鼻涕的小家伙,她身体有片刻的僵硬,拿着手帕的手,瞬间顿住。采蝶回眸转身,一只手越过沧笙的发丝,沧笙感觉头发有点痒痒,低头看着躺在自己肩上随意披散的头发,却发现如雪般白的长发,已经变成了墨发。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口诀是什么?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口诀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口诀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 a母出现别放过, 没有a母找o e , iu 并列标在后, ü母上面两点抹。 单个韵母不必说 j q x 小淘气, 见了ü眼就挖去。
(1)有a不放过; (2)没a找o、e; (3)i、u并列标在后; (4)单个韵母不必说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ve 特殊元音韵母:er
鼻韵母:an en in un vn (前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后鼻韵母) 其中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规律:
a o e i u ü 标调按顺序,‘i、u并排标后头’,小ü 碰到j q x y 就脱帽(去掉点)。
a母出现不放过, (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母找 o e ,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 u并列标在后, (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 上)
单个韵母不必说。 (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巧记汉语拼音口诀大全
2009年09月23日 星期三 22:02
巧记汉语拼音口诀大全(学习笔记整理)
汉语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需要它, 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一起学好它。
一、单韵母 6个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

嘴巴张大 a a a ,嘴巴圆圆o o o , 嘴巴扁扁e e e ,牙齿对齐 i i i , 嘴巴突出u u u ,嘴吹口哨 ü ü ü 。 记住字形读音(形象记忆) a像阿姨梳辫子,张嘴唱歌aaa. o像公鸡早早起,嘴巴圆圆oo叫。 e像白鹅玩倒立,嘴巴扁扁eee. i字好象大头人,穿件衣服iii.
u像树上小鸟窝,住只乌鸦uuuü像一条大鲤鱼,嘴里吐泡 ü ü ü 。
二、声母 [21个辅音+零声母(Y、W,例如:安言忘云)]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儿再发音。
像个6字 b b b ,脸盆泼水p p p , 两个门洞m m m ,一根拐棍f f f , 左下半圆 d d d ,雨伞把子t t t, 一个门洞n n n , 一根小棍 l l l , 9字加钩 g g g , 机枪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 , i下加钩j j j, 像个9字q q q , 一个叉字 x x x, 像个2字 z z z ,半个圆圈 c c c , 半个8字 s s s , 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 ch ch, s加椅子sh sh sh, 禾苗向日r r r 。
记住字形读音(形象记忆) 唇音:
b字好象收音机,收听广播bbb(播).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字好象水出盆,妈妈泼水ppp(沷).双唇送气清塞音 m字好象两扇门,蒙上眼睛mmm(摸).双唇鼻音 f像一根小拐棍,爷爷靠它fff(扶). 齿唇清察音 舌尖音:(舌尖中音,也叫舌翘音)
d字好象小马蹄,跑起路来ddd.(得)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像一把小雨伞,下雨打开ttt.(它)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像火车进隧道,赶快鸣笛nnn.(呢)舌尖中鼻音 l像一根大木棍,打跑老狼lll.(乐)舌尖中边音 舌根音(也叫舌面后音):
g像9和弯镰刀,收割庄稼ggg.(割)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像大锤和凿子,雕刻石头kkk.(刻)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像倒立小酒杯,装满美酒hhh.(喝)舌面后清擦音 舌面前音:
j像一只小公鸡,圆圆眼睛jjj.(鸡)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像一面小红旗,迎风飘扬qqq.(旗)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像西瓜切四半,娃娃吃瓜笑xxx.(嘻)舌面前清擦音 平舌音:(舌尖前音)
z像一个数字2,娃娃写字乐zzz.(滋)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像一只小刺猬,弯起身体ccc.(刺)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像树上蚕宝宝,吐丝织茧sss.(丝)舌尖前清擦音 r像田里小禾苗,向着太阳rrr.(日)舌尖前浊擦音 舌尖后音:(也叫翘舌音)
z\c\s小酒鬼,见到酒杯(h)舌头翘,说话变成zh(蜘)\ch(吃)\sh(狮)。 zhi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i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i舌尖后清擦音
特殊声母:(零声母)
y字好像小树杈,挂件衣服yyy。(衣)齐齿呼 w字好像小屋顶,乌龟小屋www。(屋)合口呼
三、韵母(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共24个) 复韵母 9个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看前音摆口形,口形变化要注意, 快速向后滑过去,合成一个音莫忘记。 记住字形读音(形象记忆)
ai\ai\ai\ a+i 阿姨和我比高矮。
ei\ei\ei\ e+i 白鹅穿衣天上飞。ui\ui\ui\ u+i 我穿大衣要喝水。 ao\ao\ao\ a+o 阿姨爱穿花棉袄。 ou\ou\ou\ o+u 大海上空飞海鸥。 iu\iu\iu\ i+u 邮筒前面把信邮。 ie\ie\ie\ i+e 野鹅早餐吃树叶。 üe\üe\üe\ ü+e 小鱼骑鹅去访月。
er\er\er\ e+r 野鹅有个小小耳。(注:独立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 鼻韵母:不难学,前后鼻音分准确。 前鼻韵母有五个,后鼻韵母是四个。 前鼻韵母:5个
an\an\an\ a+n 阿姨登上天安门。 en\en\en\ e+n 白鹅门前把铃摁。 in\in\in\ i+n 穿衣出门笑吟吟。 un\un\un\ u+n 乌鸦门前修车轮。 ün\ün\ün\ ü+n 小鱼撞门头发晕。 后鼻韵母:4个
ang\ang\ang\ a+ng 阿姨走路头高昂。 eng\eng\eng\ e+ng 白鹅唱歌哼哼哼。 ing\ing\ing\ i+ng 一件花衣送老鹰。 ong\ong\ong\ 0+ng 公鸡喔喔要捉虫。 四、整体认读音节 16个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yi wu yu 一无雨, ye yue yuan夜月圆, yin yun ying 隐云影。 五、声调
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六、标调规则 先标a o e , 再标 i u ü 。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轻声不标就空着。 七、拼写规律
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 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 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八、两拼法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九、三拼法 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或者: 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音别丢掉。 例如:
“a”,不可以和j、q、x组成音节,中间要加“i”。 “O”,不可以和g、k、h组成音节,中间要加“u”。 十、书写规则 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 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 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 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总结:(ZT)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y或w;(iou,uei,uen自成音节要用y,w开头如you,wei,wen,)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与其他声母合拼则省略中间的o,e,如niu牛)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当韵母i,in,ing自成音节前面须加y如衣yi.)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而其它i行韵母自成音节则I改为y,如ia改ya.)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韵母w自成音节则须加w如屋wu)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U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将u改为w如ua改wa.)
凡带ü 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ü 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加上y并省略两点.)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重要规则
(1)标调:见到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2)i、in、ing前无声母,加个y母来弥补。(整体认读音节) (3)ü见j、q、x,两点定要抹, 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4)轻声音节不标调,er作儿化e不要。
(5)u前无声u改w(独u除外), ü前无声ü改yu。 (6)a、o、e作头易混淆,音节间加隔音号(’)。 (7)b、p、m、f四声母,只拼o来不拼e(么除外)。

复习要点及方法: (1) 声母:
A、 形近字母:
b—d—p—q: 这几个声母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只是半圆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最容易混淆。在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记忆,比如:像个6字bbb,9字反写ppp,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或是b和d对面坐,肚子向左的是b,肚子向右的是d??还可以让孩子动手用小棒和半圆拼一拼,摆一摆,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n—h、t—f:这两组声母的字形比较像,可以用顺口溜读一读,或是动动手,用手指摆一摆这几个字母的样子。
B、 音近字母:有些人的语音缺陷:鼻、边音不分,前、后 鼻韵母不分,这几组就要特别加强练习:n—l、z—zh、c—ch、s—sh。
C、 顺序:声母按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 平舌音,特定声母y、w的顺序排列。孩子的教材将翘舌音和平舌音的教学顺序互换位置,是为了先易后难,便于教学。但是在记忆声母表的顺序时,就应给孩子指出,翘舌音在前,平舌音在后。
(2)韵母:韵母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顺序排列。 形近:ie—ei、iu—ui、un—un 音近:en—eng、in—ing、e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认读,不用拼读。在帮助孩子记忆时,可以告诉孩子:第一行跟相关声母相应,第二行和相关单韵母相应,第三行前两个和相关复韵母对应,第四行和鼻韵母响应。这样一组一组来记更容易些。
(4) 标调规则:关于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可以帮孩子复习有关的儿歌:见a找a,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儿歌背起来小朋友都会背,关键在于运用。在实际运用时,最容易错的就是i、u并列出现的情况。要放在实际的词语环境中让孩子反复练习。
(5) 拼写规则:j、q、x、y与u相拼的规则。很多小朋友在音节的合成时都知道u上的两点要去掉,反过来,音节的分解时,比如:qu ( )—( ),有的小朋友就不知道上的两点要还原了。 关于拼音,复习的形式可以有: 1)按顺序默写声母表或填写声母。 2)找出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 3)分解音节或合成音节。 4)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 5)给音节标声调。
6)在音节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7)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
8)分别找出声母、韵母、音节。
(1)学习a、o、e时,教学重点是a、o、e的发音和四声,教学的难点是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本课就可以将a、o、e的发音方法编成顺口溜帮助孩子记忆,如“张大嘴巴a a a,拢圆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 e。”还可以根据声调符号的形状和a、o、e四声的读法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a、o、e的四声。如“汽车平走ā ā ā,汽车上坡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

一人吃上面一人吃下过程

一人吃上面一人吃下是一种有趣的饮食方式,可以尝试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食材清单和制作步骤:
食材清单:
* 饺子皮和馅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如猪肉大葱、鸡肉玉米等)
* 面条
* 各种蔬菜(如青菜、胡萝卜、西兰花等)
* 各种肉类或海鲜(如猪肉、鸡肉、虾等)
* 汤底(可以使用鸡汤、牛肉汤、蔬菜汤等)
* 调味品(如盐、胡椒粉、酱油等)
制作步骤:
1. 准备食材:将饺子皮和馅料准备好,将各种蔬菜和肉类或海鲜切成适当的大小。
2. 制作饺子:将饺子皮放在手心,加入适量的馅料,将皮捏紧成饺子形状。
3. 制作面条:将面条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条擀成适当的厚度和宽度。
4. 煮饺子和面条:将饺子和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备用。
5. 炒制配菜:在热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将切好的蔬菜和肉类或海鲜放入锅中翻炒至熟。
6. 制作汤底: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汤底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调味品,煮开备用。
7. 组合一人吃上一人吃下:将煮好的饺子和面条放入碗中,加入炒好的配菜和热汤,即可享用。
注意:以上步骤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加入其他调味品或更换汤底。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厨具,避免受伤。
“一人吃上面一人吃下面”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实验,它被广泛用于探究人类合作、竞争和信任等方面的心理现象。这个实验通常是由两个人完成,他们分别面对两个按钮,分别表示“上”和“下”。
如果两个人都按下同一个按钮,那么他们都会得到奖励;如果两个人按下不同的按钮,那么他们都会受到惩罚;如果其中一个人按下“上”按钮,而另一个人按下“下”按钮,那么按下“上”按钮的人将得到更多的奖励,而按下“下”按钮的人将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类的合作和竞争心理,以及人们在面对陌生人时如何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此外,这个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决策和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心理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数学问题快速解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3.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11.园林工人沿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2.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13.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14.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15.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要使每一边都有4盆花,最少需要几盆花?
16.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1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种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18.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19.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实。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要安装几盏灯?
20.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它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间隔应改为多少米?
21.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22.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km的西港,当乙艇到达西港时,甲艘离西港还有52.8km,已知甲艇每小时行45.2km,求乙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3. 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24.白云水泥厂计划25天生产387.5吨水泥,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产9.5吨。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25.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儿童服装,用布需要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约布0.2米,原来做12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要以做多少套?
26. 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27.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28.仓库里有290吨货物,4天已经运走了100吨。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货物还要几天才能运完?
29.仓库里290吨货物,要在一星期内运完。前3天已经运走了100吨。以后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30. 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1. 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3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3.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4小时可到达。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那么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34. 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35. 胜利电影院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比原来多坐62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可坐多少人?
36.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有36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5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37. 一块街头广告牌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把这块广告牌刷油,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38.一块梯形树林,上底长80米,下底长95米,高50m,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树多少棵?
39.读一本故事书,姐姐读完全书需要24天,妹妹读完全书需要32天。已知姐姐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妹妹多4页,问妹妹每天读书多少页?
40. 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机器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2倍还多4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1、896÷4÷7=32(千克)
2、960÷4÷3=80(袋)
3、12×9×3=324(块)
4、1千克=1000克
1000÷2÷20=25(克)
5、60×4÷3=80千米/小时
6、16 × 18 ÷24=12(天)
7、100 × 6÷ 8=75(条)
8、25× 20 ÷(25-5)=25(天)
9、24 × (375 ÷ 5)=1800(千克)
10、990 ÷(135÷ 15)=110(平方米)
11、(36-1)x6=210(米)
12、[(2000/50)+1]x2=82
13、(5-1)×8=32(分钟)
14、48÷4+1=13(名)
15、五个点各摆1盆,五条边的中间各摆2盆,5×1+5×2=15盆
16、15×4-4=56(人) 15×15=225(人)
17、敲5下,每敲两下是一个间隔,敲5下有4个间隔 每个间隔的时间=8÷4=2秒 12时敲12下,有12-1=11个间隔,2×11=22秒
18、16根高压电线杆之间有间隔 16-1=15(个)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 200×15=3000(米)
19、150÷15-1=10-1=9(盏)
20、(51-1)×2=100(米)
100÷(26-1)=4(米)
21、(0.7-0.024×15)÷10=0.034(千米)
22、
(324-52.8)∶324=45.2∶x
271.2x=324×45.2
x=54.
乙艇每小时行54千米.
23、(902-4x90.5)÷4=135
24、387.5÷25=15.5
25、总布料:1200x2.2=2640
现在一套用2米,可以做2640÷2=1320套
26、425÷(45+40)
=425÷85
=5(小时)
5小时相遇
客车:5×45=225千米
27、货车速度=520/8=65千米/小时
客车速度=520/10=52千米/小时
两车相距52千米,有两种情况:
(1)两车未相遇
这时时间=(520-52)/(65+52)=4小时
(2)两车相遇后
这时时间=(520+52)/(65+52)=4又8/9小时 或4.89小时
28、每天运100÷4=25吨
所以剩下的290-100=190
190÷25=7余15吨
需要8天
29、(290-100)÷(7-3)=47.5吨
30、441÷(50-2+50)
=441÷98
=4.5(小时)
31、(1390-75×2)÷8=155米
32、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1.5=X÷(1.5-1)-10
X=7.5
33、全长56×4=224千米 提前半小时也就是用3.5小时,那么 速度变成224÷3.5=64千米/小时
34、25×12.4÷(25+6)=10(吨)
35、(38×32+624)÷40=46(人)
36、
解:设柳树为x棵,则杨树为(x+360)棵,
列方程:
2.5x=x+360
x=240
杨树为(x+360)=240+360=600
37、12.5×6.4×0.6 =12.5×8×0.8×0.6 =100×0.48 =48千克
38、(80+95)×50÷2=4375平方米
4375÷2.5=1750(棵)
39、设妹妹每天读x页,姐姐每天读(x+4)页,
32x=24×(x+4)
32x=24x+96
32x-24x=96
8x=96
x=12
12+4=16(页)
答:妹妹每天读12页,姐姐每天读16页.
40、因为将总数减去4个,这时师傅是徒弟的2倍,
徒工弟加工的数量为:(208-4)÷(2+1)=68(个)
师傅加工的数量是:68×2+4=140(个)
解:因为客车与货车相对开,1小时,客车开了80千米,同样货车开了70千米,那么1小时客车货共开了:80+70=150千米。
现在客车与货车相距580千米,二车相遇时就是二车共同开的路程相加为580千本,因为二车同时开,所以所用时间一样。
总的算式为:
580/(80+70)
=580/150
=3.866667=3.87(小时)
设X小时后两车相遇。
70X+86X=580
156X=580
得X=39/145
假设x小时相遇,那么(86+70)乘以x等于580,求出x就好了!!
?
1 . 适用条件
[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 . 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
(1)若f(x)=-f(x+k),则T=2k;
(2)若f(x)=m/(x+k)(m不为0),则T=2k;
(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 . 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
(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
(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
(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
4 . 函数奇偶性
(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
(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
(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5 . 数列爆强定律
(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
(2)等差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差
(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
(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mS(n)可以迅速求q
6 . 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
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
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
二阶有点麻烦,且不常用。所以不赘述。希望同学们牢记上述公式。当然这种类型的数列可以构造(两边同时加数)
7 . 函数详解补充
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3、重点知识关于三次函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次函数曲线其实是中心对称图形。
它有一个对称中心,求法为二阶导后导数为0,根x即为中心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用x带入原函数界定。另外,必有唯一一条过该中心的直线与两旁相切。
8 . 常用数列bn=n×(2n)求和Sn=(n-1)×(2(n+1))+2记忆方法
前面减去一个1,后面加一个,再整体加一个2
9 . 适用于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爆强公式
k椭=-{(b)xo}/{(a)yo}k双={(b)xo}/{(a)yo}k抛=p/yo
注:(xo,yo)均为直线过圆锥曲线所截段的中点。
10 . 强烈推荐一个两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必杀技
已知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
若它们垂直:(充要条件)a1a2+b1b2=0;
若它们平行:(充要条件)a1b2=a2b1且a1c2≠a2c1[
这个条件为了防止两直线重合)
注:以上两公式避免了斜率是否存在的麻烦,直接必杀!
11 . 经典中的经典
相信邻项相消大家都知道。
下面看隔项相消:
对于Sn=1/(1×3)+1/(2×4)+1/(3×5)+…+1/[n(n+2)]=1/2[1+1/2-1/(n+1)-1/(n+2)]
注:隔项相加保留四项,即首两项,尾两项。自己把式子写在草稿纸上,那样看起来会很清爽以及整洁!
12 . 爆强△面积公式
S=1/2∣mq-np∣其中向量AB=(m,n),向量BC=(p,q)
注:这个公式可以解决已知三角形三点坐标求面积的问题
13 .你知道吗?空间立体几何中:以下命题均错
(1)空间中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垂直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平面
(5)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6)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都是棱锥
注:对初中生不适用。
14 . 一个小知识点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棱锥可以是三、四、五棱锥。
15 . 求f(x)=∣x-1∣+∣x-2∣+∣x-3∣+…+∣x-n∣(n为正整数)的最小值
答案为:当n为奇数,最小值为(n-1)/4,在x=(n+1)/2时取到;
当n为偶数时,最小值为n/4,在x=n/2或n/2+1时取到。
16 . √〔(a+b)〕/2≥(a+b)/2≥√ab≥2ab/(a+b)(a、b为正数,是统一定义域)
17 . 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S=btan(A/2)在双曲线中:S=b/tan(A/2)
说明:适用于焦点在x轴,且标准的圆锥曲线。A为两焦半径夹角。
18 . 爆强定理
空间向量三公式解决所有题目:cosA=|{向量a.向量b}/[向量a的模×向量b的模]
(1)A为线线夹角
(2)A为线面夹角(但是公式中cos换成sin)
(3)A为面面夹角注:以上角范围均为[0,派/2]。
19 . 爆强公式
1+2+3+…+n=1/6(n)(n+1)(2n+1);13+23+33+…+n3=1/4(n)(n+1)
20 . 爆强切线方程记忆方法
写成对称形式,换一个x,换一个y
举例说明:对于y=2px可以写成y×y=px+px
再把(xo,yo)带入其中一个得:y×yo=pxo+px
21 . 爆强定理
(a+b+c)n的展开式[合并之后]的项数为:Cn+22,n+2在下,2在上
22 . 转化思想
切线长l=√(d-r)d表示圆外一点到圆心得距离,r为圆半径,而d最小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23 . 对于y=2px
过焦点的互相垂直的两弦AB、CD,它们的和最小为8p。
爆强定理的证明:对于y=2px,设过焦点的弦倾斜角为A
那么弦长可表示为2p/〔(sinA)〕,所以与之垂直的弦长为2p/[(cosA)]
所以求和再据三角知识可知。
(题目的意思就是弦AB过焦点,CD过焦点,且AB垂直于CD)
24 . 关于一个重要绝对值不等式的介绍爆强
∣|a|-|b|∣≤∣a±b∣≤∣a∣+∣b∣
25 . 关于解决证明含ln的不等式的一种思路
举例说明:证明1+1/2+1/3+…+1/n>ln(n+1)
把左边看成是1/n求和,右边看成是Sn。
解:令an=1/n,令Sn=ln(n+1),则bn=ln(n+1)-lnn,
那么只需证an>bn即可,根据定积分知识画出y=1/x的图。
an=1×1/n=矩形面积>曲线下面积=bn。当然前面要证明1>ln2。
注:仅供有能力的童鞋参考!!另外对于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就是把左边、右边看成是数列求和,证面积大小即可。说明:前提是含ln。
26 . 爆强简洁公式
向量a在向量b上的射影是:〔向量a×向量b的数量积〕/[向量b的模]。
记忆方法:在哪投影除以哪个的模
27 . 说明一个易错点
若f(x+a)[a任意]为奇函数,那么得到的结论是f(x+a)=-f(-x+a)〔等式右边不是-f(-x-a)〕
同理如果f(x+a)为偶函数,可得f(x+a)=f(-x+a) 牢记
28 . 离心率爆强公式
e=sinA/(sinM+sinN)
注:P为椭圆上一点,其中A为角F1PF2,两腰角为M,N
29 . 椭圆的参数方程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它可以解决一些最值问题。
比如x/4+y=1求z=x+y的最值。
解:令x=2cosay=sina再利用三角有界即可。比你去=0不知道快多少倍!
30 . 仅供有能力的童鞋参考的爆强公式
和差化积
sinθ+sinφ=2sin[(θ+φ)/2]cos[(θ-φ)/2]sinθ-sinφ=2cos[(θ+φ)/2]sin[(θ-φ)/2]cosθ+cosφ=2cos[(θ+φ)/2]cos[(θ-φ)/2]cosθ-cosφ=-2sin[(θ+φ)/2]sin[(θ-φ)/2]
积化和差
sinαsinβ=[cos(α-β)-cos(α+β)]/2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
31 . 爆强定理
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的√2/4倍。
32 . 三角形垂心爆强定理
(1)向量OH=向量OA+向量OB+向量OC(O为三角形外心,H为垂心)
(2)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函数y=1/x的图象上,则它的垂心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33 . 维维安尼定理
正三角形内(或边界上)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这定值等于该三角形的高。
34 . 爆强思路
如果出现两根之积x1x2=m,两根之和x1+x2=n
我们应当形成一种思路,那就是返回去构造一个二次函数
再利用△大于等于0,可以得到m、n范围。
35 . 常用结论
过(2p,0)的直线交抛物线y=2px于A、B两点。
O为原点,连接AO.BO。必有角AOB=90度
36 . 爆强公式
ln(x+1)≤x(x>-1)该式能有效解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举例说明:ln(1/(2)+1)+ln(1/(3)+1)+…+ln(1/(n)+1)<1(n≥2)
证明如下:令x=1/(n),根据ln(x+1)≤x有左右累和右边
再放缩得:左和<1-1/n<1证毕!
37 . 函数y=(sinx)/x是偶函数
在(0,派)上它单调递减,(-派,0)上单调递增。
利用上述性质可以比较大小。
38 . 函数
y=(lnx)/x在(0,e)上单调递增,在(e,+无穷)上单调递减。
另外y=x(1/x)与该函数的单调性一致。
39 . 几个数学易错点
(1)f`(x)<0是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研究函数奇偶性时,忽略最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考虑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3)不等式的运用过程中,千万要考虑"="号是否取到
(4)研究数列问题不考虑分项,就是说有时第一项并不符合通项公式,所以应当极度注意:数列问题一定要考虑是否需要分项!
40 . 提高计算能力五步曲
(1)扔掉计算器
(2)仔细审题(提倡看题慢,解题快),要知道没有看清楚题目,你算多少都没用
(3)熟记常用数据,掌握一些速算技
(4)加强心算、估算能力
(5)检验
41 . 一个美妙的公式
已知三角形中AB=a,AC=b,O为三角形的外心,
则向量AO×向量BC(即数量积)=(1/2)[b-a]
证明:过O作BC垂线,转化到已知边上
42 . 函数
①函数单调性的含义: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若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则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但有些意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很清楚,若函数在D上单调,则函数必连续(分段函数另当别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能说y=tan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因为它的图像被无穷多条渐近线挡住,换而言之,不连续.还有,如果函数在D上单调,则函数在D上y与x一一对应.这个可以用来解一些方程.至于例子不举了
②函数周期性:这里主要总结一些函数方程式所要表达的周期设f(x)为R上的函数,对任意x∈R
(1)f(a±x)=f(b±x)T=(b-a)(加绝对值,下同)
(2)f(a±x)=-f(b±x)T=2(b-a)
(3)f(x-a)+f(x+a)=f(x)T=6a
(4)设T≠0,有f(x+T)=M[f(x)]其中M(x)满足M[M(x)]=x,且M(x)≠x则函数的周期为2
43 . 奇偶函数概念的推广
(1)对于函数f(x),若存在常数a,使得f(a-x)=f(a+x),则称f(x)为广义(Ⅰ)型偶函数,且当有两个相异实数a,b满足时,f(x)为周期函数T=2(b-a)
(2)若f(a-x)=-f(a+x),则f(x)是广义(Ⅰ)型奇函数,当有两个相异实数a,b满足时,f(x)为周期函数T=2(b-a)
(3)有两个实数a,b满足广义奇偶函数的方程式时,就称f(x)是广义(Ⅱ)型的奇,偶函数.且若f(x)是广义(Ⅱ)型偶函数,那么当f在[a+b/2,∞)上为增函数时,有f(x1)
44 . 函数对称性
(1)若f(x)满足f(a+x)+f(b-x)=c则函数关于(a+b/2,c/2)成中心对称
(2)若f(x)满足f(a+x)=f(b-x)则函数关于直线x=a+b/2成轴对称
柯西函数方程:若f(x)连续或单调
(1)若f(xy)=f(x)+f(y)(x>0,y>0),则f(x)=㏒ax
(2)若f(xy)=f(x)f(y)(x>0,y>0),则f(x)=xu(u由初值给出)
(3)f(x+y)=f(x)f(y)则f(x)=ax
(4)若f(x+y)=f(x)+f(y)+kxy,则f(x)=ax2+bx(5)若f(x+y)+f(x-y)=2f(x),则f(x)=ax+b特别的若f(x)+f(y)=f(x+y),则f(x)=kx
45 . 与三角形有关的定理或结论中学数学平面几何最基本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①正切定理(我自己取的,因为不知道名字):在非Rt△中,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②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又称第一余弦定理):
在△ABC中,
a=bcosC+ccosB;b=ccosA+acosC;c=acosB+bcosA
③任意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2S/a+b+c(S为面积),外接圆半径应该都知道了吧
④梅涅劳斯定理:设A1,B1,C1分别是△ABC三边BC,CA,AB所在直线的上的点,则A1,B1,C1共线的充要条件是CB1/B1A·BA1/A1C·AC1/C1B=1
46. 易错点
(1)函数的各类性质综合运用不灵活,比如奇偶性与单调性常用来配合解决抽象函数不等式问题;
(2)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不清楚,诱导公式不迅捷。
47 . 易错点
(3)忽略三角函数中的有界性,三角形中角度的限定,比如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角的正切值为负
(4)三角的平移变换不清晰,说明:由y=sinx变成y=sinwx的步骤是将横坐标变成原来的1/∣w∣倍
48 . 易错点
(5)数列求和中,常常使用的错位相减总是粗心算错
规避方法:在写第二步时,提出公差,括号内等比数列求和,最后除掉系数;
(6)数列中常用变形公式不清楚,如:an=1/[n(n+2)]的求和保留四项
49. 易错点
(7)数列未考虑a1是否符合根据sn-sn-1求得的通项公式;
(8)数列并不是简单的全体实数函数,即注意求导研究数列的最值问题过程中是否取到问题
50. 易错点
(9)向量的运算不完全等价于代数运算;
(10)在求向量的模运算过程中平方之后,忘记开方。
比如这种选择题中常常出现2,√2的答案…,基本就是选√2,选2的就是因为没有开方;
(11)复数的几何意义不清晰
51. 关于辅助角公式
asint+bcost=[√(a+b)]sin(t+m)其中tanm=b/a[条件:a>0]
说明:一些的同学习惯去考虑sinm或者cosm来确定m,个人觉得这样太容易出错
最好的方法是根据tanm确定m.(见上)。
举例说明:sinx+√3cosx=2sin(x+m),
因为tanm=√3,所以m=60度,所以原式=2sin(x+60度)
52. A、B为椭圆x/a+y/b=1上任意两点。若OA垂直OB,则有1/∣OA∣+1/∣OB∣=1/a+1/b
来源网络,侵删

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有几条射线 几条线段

形成射线2n条,每一个点形成两条射线。射线有n(n-1)除以2条,因为从第一点,可以连接n-1条线段,那么第一点可以连的线段就连完了,剩下的点中第二点同样连n-1条。
由无数个点构成,点动成线。直线是面的组成成分,并继而组成体。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长度无法度量。直线是轴对称图形。
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为所有与它垂直的直线(有无数条)。在平面上过不重合的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不重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球面上,过两点可以做无数条类似直线。
射线(ray),是指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直的线。射线仅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长度(它无限长)。在欧氏几何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线段意思是指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包括两个端点),有别于直线、射线。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distance)。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A、B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线段的的两个端点。
直线的运用
1、数学和几何学:在数学和几何学中,直线是一个基本概念,用于描述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长度无限等。
2、工程学:在工程学中,直线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师经常使用直线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此外,在机械制图中,直线也被广泛使用。
3、艺术设计:直线在艺术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设计师可以使用直线来创造动态感,引导观众的视线,或者强调特定的元素。例如,在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直线都是重要的设计元素。
4、物理学:在物理学中,直线运动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家研究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一个b两个在上面40分钟

抱歉,我不理解您的意思,请您重新表述您的问题或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我更好地帮助您?
一个b两个在上面40分钟如下:
分钟单位是:分钟。英语单位表示:min 分又称作分钟,是时间的量度单位。
换算:
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扩展资料:
1分(分钟)=0.0166666666667 时(小时)。
用1小时/60分钟进行计算。 如果想计算150分钟等于多少小时,写下或输入乘号(x),然后写下分数1 小时/60分钟。
分数代表1个小时里有多少(60)分钟。计算乘法,约去两个“分钟”,得到正确的结果。这个过程和除以60/1或是一样的。
毫秒、秒、微秒、纳秒、皮秒、千秒、百万秒、十亿秒。
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秒的定义:当铯-133原子处于非扰动基态时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ΔνCs以Hz(即等于s-1)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9192631770倍来定义秒。
在现行国际单位制下,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 的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所在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

两个木板A.B,且A.B上下重叠(B在下,地面光滑)如果用20N的力去拉A,A.B

你说的题目是有可能相对滑动的。最快回答的那位明显就是瞎扯淡。b与a受力之后一定会是加速运动,不可能是匀速。
如果两块木板重量相差不大那么,不会相对滑动。如果a重量小得多,肯定会相对滑动,而且是a滑出去。这个想象一下就知道了。
你的问题出在:你忘记了物体受力之后,是加速运动,有一部分力用于加速。
因为B与地面光滑没有摩擦力,B会随A一起匀速运动。
我们以B为研究对象,除了重力,(含A对B的压力),B在水平面上会受两个力的作用,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因地面光滑及没有摩擦力。因此A对B的摩擦力也会为0,因为不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12N,所以AB不发生相对运动。

两个物体A、B。 A在上面,B在下面。现在用一个F力来拖B 使其匀速运动。求AB各受的力分别是什么。

处理这种问题是有套路的,先对受力少得进行受力分析,再结合具体运动情况分析其他物体,先重力再弹力后摩擦力。
匀速时,先分析a,a竖直方向受重力和b对a支持力,平衡,因为作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也平衡或不受力,因为a只可能受b摩擦力作用且无法平衡(只与b接触),所以a只能是不受力。b在竖直方向受重力 地面支持力 a的压力,总体上平衡。水平方向b受拉力作用且匀速,说明受力平衡,一定有其他力抵消拉力,只能是地面摩擦力(ab都匀速,无相对运动趋势,无f)。
加速时,a受向前的力才能加速,定受f(向前),这样,b也受a的f(相互作用力),拖力题中已告诉,还有地面对b摩擦力,总体看b合力向前,拖力>f+地面摩擦力。
减速情况也一样,结果是a水平受向后f ,b受a向前f、拖力、地面向后摩擦力。拖力+f<地面摩擦力。
不要忘记点一下采纳哈。

猜成语一个男子吃b跪在地上两手举过头顶背后站着一个女的在晚会上做什么?

巫山云雨
【拼音】: wū shān yún yǔ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 称 男 女 欢 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举例造句】: 十二巫山云雨会,襄王今夜上阳台。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
【拼音代码】: wsyy
【近义词】: 巫云楚雨
【用法】: 作宾语、定语
【故事】: 传说古代襄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襄王临幸了她。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