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挥而就造句
一挥而就造句如下:
1、他想都不想,一挥而就,一匹马跃然纸上。
2、只看大师拿起笔,一挥而就,春联就写好了。
3、那首诗是苏轼一挥而就写成的。
4、只见他握笔在手,文武双全,一篇题词一挥而就。
5、他文思敏捷,写文章往往是一挥而就。
6、好的文学家要有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语气轻重,丝丝入扣的本事。
7、这些内容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但它可以帮助你在有组织有整理的路上进一步。
8、图案一挥而就,儿在水中畅游,大雁在空中飞翔,龙凤在时空中高举着自由的大旗。
一挥而就怎么造句
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挥而就怎么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虽说是一挥而就的几个字,却可以看出大师功底深厚,非一日之功。
2、他最喜欢用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闪现出的思想感情,意到笔到,一挥而就。
3、文天祥这份殿试考卷一万多字,是不加思索地一挥而就。
4、真话最好说,一挥而就,怎样表达都是真的。
5、成功的'论文无法一挥而就。
6、创作过程是个美妙的感受,特别是灵感爆发的时候,一挥而就的快感是无以伦比的。
7、他用笔坦然利落,一挥而就,从而显现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8、作者能够在孤砚冷墨旁固守,在掩窗幽灯下奋笔,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应该说实属不易。
9、我给本地的报纸写文章只用半小时就可一挥而就。
10、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11、这些内容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但它可以帮助你在有组织有整理的路上进一步。
12、图案一挥而就,鱼儿在水中畅游,大雁在空中飞翔,龙凤在时空中高举着自由的大旗。
13、他想都不想,一挥而就,一匹马跃然纸上。
14、她的哥哥嚷道: “这种恭维话可不能用在达西身上,珈罗琳,因为他并不能够大笔一挥而就,他还得在四个音节的字上面多多推敲。”
15、“不过我总觉得,凡是写起长信来一挥而就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得不好。”
16、我没有那一挥而就的才气,这篇文章容我仔细琢磨,几天后才能完成。
17、他拿起笔,蘸饱了墨,一首七律,一挥而就。
18、因此,从咱们社会形态根除这一天生缺陷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支付出格的努力。
一挥而就的意思
一挥而就的意思是一挥笔就能成功。
【释义】挥:挥动。就:成功,完成。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很快就完成了。也作“一挥而成”。
【出处】艾颇为异,时亦讽诵。果会李愚知举,试《铸鼎象物赋》,事在卷中,一挥而就。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用法】“一挥而就”指才思敏捷,写字、作文或画画速度很快;多含褒义。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也说“一挥而成”。
造句
1、妈妈一写文章一挥而就,我看了自愧不如。
2、今天我们语文老师让我们用一挥而就造句。
3、他拿起笔,蘸饱了墨,一首七律,一挥而就。
4、这篇散文,我当时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5、那首诗是苏轼一挥而就写成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的区别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如:不能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含褒义。
一挥而就造句 1、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一挥而就写出了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
2、那首诗是苏轼一挥而就写成的。
3、这篇散文,我当时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4、妈妈一写文章一挥而就,我看了自愧不如。
5、他沉思片刻,一挥而就,一只栩栩如生的虾便跃然纸上。
一蹴而就造句 1、我曾说过医保改革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些调整和改变。
2、叙利亚问题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也是时候打破束缚,选择历史正道了。
3、小学生的独立性需要慢慢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4、他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蹴而就。
5、学好一门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才能获得。
一挥而就的近义词
一挥而就的近义词可以有一举完成、一气呵成、一举拿下、一举登顶。
1、一举完成:形容一次动作就能完成,强调的是动作的迅速和完成度。例如,这个项目一举完成,真是厉害啊!
2、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绘画、乐曲等一气完成,着重于连贯性。例如,这篇文章构思新颖,一气呵成,读来十分顺畅。
3、一举拿下:形容一次行动就能成功,多用于形容一次行动迅速、果断地完成某件事情。例如,他一举拿下了比赛的冠军。
4、一举登顶:形容一次行动就能达到最高峰,多用于形容一次行动就能达到事业或者人生的顶峰。例如,他一举登顶,成为了公司的总裁。
一挥而就造句:
1、李明拿出一张纸,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中秋快乐四个大字,一挥而就,笔锋流畅,字迹潇洒。
2、这次比赛的诗歌朗诵环节,他一挥而就,语言生动,情感饱满,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画家拿起画笔,在画布上一挥而就,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就这样诞生了。
4、赵阳在电脑上敲击着键盘,文字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挥而就,他的写作速度让同事们惊叹不已。
5、音乐家坐在钢琴前,指尖轻舞飞扬,音符如流水般一挥而就,他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6、老者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
7、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速度极快,一挥而就,他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
8、小李子写作才华横溢,每次写文章都是一挥而就,文思泉涌,令人佩服。
9、王教授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10、小王拿起吉他,弹奏起来,一挥而就的旋律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11、书法家在白纸上一挥而就,字迹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让人赞叹不已。
12、音乐家弹奏钢琴,一挥而就的旋律宛如天籁之音,让人们陶醉其中。
13、一挥而就的勇气和决断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4、他的文章常常是一挥而就,文思敏捷,让人惊叹不已。
15、老者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一挥而就,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挥而就的意思
一挥而就的分别用在两个动词“挥”和“就”的前面,表示(前一个)动作很快产生了结果;而:连接词,这里表示承接关系;就:成功,完成。一挥笔就写成了。形容书写、作文、绘画等思路敏捷或笔法娴熟。
读音:[yī huī ér jiù]
引证:唐·杜牧《浙江西道观察使崔郾行状》:言讫,军士齐民,云锸雨杵,一挥立就,令行恩结,有如此者。
例句:他接过作文题目,略加思索,提笔在手,一挥而就。
近义: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援笔立成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下笔成章 挥笔如飞
反义:江郎才尽 索尽枯肠 千锤百炼 一笔勾销
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
公元1256年,20岁的文天祥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题目是评论当时的政治问题,文天祥作文时连草稿也不打,一动笔就写,洋洋洒洒,一口气就写完,监考官王应_见了,大吃一惊,当即向宋理宗推荐这个人才,被宋理宗钦定为状元。
一挥而就造句:
1、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一挥而就写出了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
2、他想都不想,一挥而就,一匹马跃然纸上。
3、不过我总觉得,凡是写起长信来一挥而就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得不好。
4、记者发现,每一次的挥墨泼毫,周锐都是舒纸染翰,一挥而就。
5、写几个字有何困难?待我一挥而就!
6、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7、成功的论文无法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的意思解释
答:
挥:挥笔;就:成功。一挥而就的意思是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挥而就这个成语出处于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的成语结构是偏正式,感情色彩是褒义词,经常作为谓语和定语。
一挥而就可以造句为:只看大师拿起笔,一挥而就,春联就写好了。
我给本地的报纸写文章只用半小时就可一挥而就。这些内容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但它可以帮助你在有组织有整理的路上进一步。
一挥而就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是【一挥而就】,这个成语原意是一挥笔就能成功,现多指才思敏捷,写字、作文或画画速度很快。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褒义成语。
一挥而就出自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这就是成语“一挥而就”的由来。
【一挥而就】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一挥而就】的近义词有【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等,其中【一蹴而就】原意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一挥而就】的反义词有【千锤百炼、精雕细刻】等。
那我们怎么用一挥而就这个成语来造句呢?他沉思片刻,一挥而就,一只栩栩如生的鲤鱼便跃然纸上。
如果用【一挥而就】来成语接龙,则可以接:就虚避实、 就事论事 、就地正法、就地取材、就此别过等。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以上就是成语一挥而就的全部介绍,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