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简单
- 2、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 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
- 4、1~3年级中秋节古诗诗句
- 5、一二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四句
- 6、中秋节有哪些诗句三年级
- 7、中秋节的诗句小学三年级
- 8、有关中秋节的古诗三年级
- 9、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一二年级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简单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如下: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资料扩展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精选125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篇1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6、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9、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 又中秋。
10、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 浩浩送中秋。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篇2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6、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1、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1、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8、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4、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35、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7、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4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1、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42、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4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7、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4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5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1、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5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5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8、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5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6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篇3 1、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4、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朋友:中秋快乐!
9、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10、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11、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
1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3、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14、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篇4 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9、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1、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2、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3、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14、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15、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诗句 篇5 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3、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6、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8、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0、悠悠南国,繁华散落,又是一年中秋,望碧空万里,星月争辉,水淼淼,残荷渐消。孤鸿声切,满树西风,只把思念熟透。
1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2、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13、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中秋快乐!
1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1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中秋节的时候,一家老小坐在一起吃饭和吃月饼的,而且这个时候也会和长辈说一些祝福语的,祝福长辈一切都好,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1 一、《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二、《倪庄中秋》
元—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译文: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三、《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四、《明月何皎皎》
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明月为何这般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一3年级2 1、《十五夜望月》唐代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节的夜晚,万籁俱寂,圆圆的月亮显得格外的皎洁。银白色的月 光泻落在庭院中,仿佛在地面上铺了一层雪白的霜雪。浓密的树荫中, 栖息着的乌鸦已静静地进入了梦乡。
清冷的露珠,默默地湿润着庭院中 散发清香的桂花树。今夜,无数的人都在仰望着团团明月,神驰广寒宫。 宫中的嫦娥面对这凄清的夜晚,不由得引发了感秋怀人的愁思,可是,不 知道这茫茫的思绪,会飞落在人间的哪一方呢?
2、《南斋玩月》唐代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译文: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3、《中秋月》唐代 作者: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1~3年级中秋节古诗诗句
1~3年级中秋节古诗诗句如下:
1、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节的夜晚,望着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就像是地上铺了一层霜。诗人抬起头来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沉思起来,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节的夜晚,醉酒后对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感。他问明月何时出现,把酒向天空询问。他不知道天上的宫殿是哪一年建的,也不知道今晚是哪一年。他想乘着风回到天上,但又害怕高处的寒冷。
他想跳舞玩耍,但又觉得在人间更好。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但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伤和快乐,月亮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完全。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们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中秋节的夜晚,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人们会在院子里或阳台上赏月,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秘。
2、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人们会提前购买或制作月饼,并在中秋节当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享受团圆的时光。
3、燃放烟火: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燃放烟火,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
4、赏桂花:中秋节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会到公园或山野里欣赏桂花,感受自然的美丽和芬芳。
5、敬拜月神:在古代,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举行祭祀月神的仪式,向月神祈求平安、团圆和幸福。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四句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如下: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赏析:苏轼的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自然景物融入到词人的情感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和宇宙的困惑和探求。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张九龄的这句诗以宏大的视角,将中秋明月与人类情感相结合,描绘出了一幅深情厚谊的画面。表达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团圆的心情。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赏析:杜甫的这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月色清冷而明亮,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忧郁。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赏析:欧阳修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中秋画面,月光照耀在柳树上,人们则在黄昏时分相约赏月。诗句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赏析:孟浩然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天空与树木的倒影在江水中相映成趣,月影随波荡漾。
“野旷天低树”,描绘了田野空旷、天空与树木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感觉。“江清月近人”,则通过明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清雅的情怀。这句诗将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中秋节有哪些诗句三年级
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3、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4、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5、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6、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9、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10、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1、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5、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中秋节的诗句小学三年级
中秋节的诗句如下:
1、《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翻译: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间的七宝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让那我们向着的圆圆的月破损。
赏析: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2、《中秋月二首·其二》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翻译: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
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3、《中秋》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翻译:闲时吟诗无边无际的秋景之外,万事到头来都觉得悠悠一梦。值此佳节之夜倘若没有一轮明月,这一年就算是虚度了一个秋天。
赏析:这首诗最大的绝妙之处,在于“无月”二字。王建著名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其“月明”,而生“秋思”。倘若“无月”,则无“秋思”,则少却诸多秋思佳作。
倘若无月,就不会引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之思,不会引出杜甫在长安狱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儿女之思,不会引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兄弟之思,也不会引出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爱情之思。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三年级
三年级的有关中秋节的古诗有:《静夜思》、《望月怀远》、《十五夜望月》、《月下独酌》、《阳关曲·中秋月》。
1、静夜思 作者:李白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起了霜,我抬头看,看那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主题思想: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主题思想: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看到月亮想到自己思念的人,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3、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夜晚庭院中好像铺了一层霜,树上栖息着几只鸦雀,夜深了,露水打湿了桂花,月光照下来,突然感怀,这秋思应该寄托在哪里。
主题思想: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4、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却没有人一起喝,只能举杯和明月一起喝了,低头看到影子,共饮的已有三人了,月亮啊,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呀,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主题思想: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5、阳关曲·中秋月 作者:苏轼 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主题思想: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静夜思》、《十五夜望月》、《中秋月》。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述了诗人在异乡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思乡之情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
2、《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描绘了中秋夜晚庭院中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庭院、鸦雀和桂花等元素,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诗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情感表达。
3、《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晏殊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月亮、霜影、桂花等元素,表达了对中秋节孤寂和思念亲人的情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诗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一二年级学古诗的好处:
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学习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学会使用更精炼、更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开拓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古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生动的描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夜晚月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培养审美情趣:古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学会欣赏美、理解美,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自然之美的精髓。
4、了解传统文化: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5、培养专注力和思考能力:古诗的意境和意象往往比较深远,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深入理解。学习古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专注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
6、帮助记忆和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其它科目的理解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7、培养情感和道德观念:古诗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道德观念,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体现了爱国情怀。学习这些古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