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鼓作气意思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 2、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 3、一鼓作气的意思
- 4、一鼓作气是啥意思
- 5、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 6、一鼓作气的意思
- 7、一鼓作气的意思是什么?
- 8、一鼓作气的意思
- 9、一鼓作气的意思解释
一鼓作气意思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1、一鼓作气(拼音:yīgǔzuòq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2、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3、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 gǔ zuò qì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例句:初听这话,还是~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一鼓作气的意思
一鼓作气的意思是原指作战开始时鼓足勇气。现在比喻劲头大时,一口气完成。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近义词的释义及出处:
1、趁热打铁
释义: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十四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2、一气呵成
释义: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反义词的释义及出处:
1、一败如水
释义:形容军队溃败,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出处:毛主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
2、偃旗息鼓
释义:(1)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2)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出处:《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门开;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一鼓作气的例句:
1、我们要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2、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一鼓作气,不要打退堂鼓。
3、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4、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5、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6、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7、同学们,还有三十米街道就打扫完了,我们要一鼓作气啊!
8、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9、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10、一鼓作气,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12、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剩余的工作全部做完了。
13、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14、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我一鼓作气,第一个登上山顶。
15、我军一鼓作气,攻下了敌人两个据点。
一鼓作气是啥意思
一鼓作气的释义: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相关例句
1、假期的R头是学期开始,幼稚的尽头是深思熟虑,失败的尽头是一鼓作气,汗水的尽头是光彩琉璃,辛苦的尽头是鲜花满地。祝福你站在昨日的尽头,迎接美好的开始,学习愉快。
2、尤其是远通,上市方案已报证监会,必须一鼓作气,轰轰烈烈下活全国—盘棋。
3、新年到,祝你: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一鼓作气,事业成功;一本万利,八方来财;一生平安,身体安康,一举两得,福禄双全;一生一世,幸福相伴!
4、要一鼓作气,决不可节制分散。
5、秦天从防守到反击一气呵成本欲一鼓作气骑到老虎背上尝试尝试骑在虎背到底是上下为难还是进退自如,再摸摸老虎屁股,体会一下,老虎屁股到底摸不摸得。
6、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7、“八一祝福:祝你工作一马当先;做事一鼓作气;行走一路高歌;事业一气呵成,爱情一心一意;朋友一呼百应;人生一帆风顺,未来一马平川!八一快乐!
8、我们要一鼓作气,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班清扫路边垃圾的任务。
9、十一送你十个一:一表人才,一团和气,一马当先,一呼百应,一帆风顺,一本万利,一气呵成,一鼓作气,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国庆快乐!
10、来不及歇口气,他又返回去救人,一位小伙子的手被他牢牢拉住,一鼓作气游上来。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一鼓作气的意思是: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有关成语:背水一战、髀肉复生、暗度陈仓、兵贵神速、宝刀不老。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辨析:一鼓作气和“一气呵成”;都有“一口气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一鼓作气偏重在鼓足干劲;趁热打铁;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气呵成”偏重在安排紧凑;迅速完成;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不放松;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
典故出处:左丘明《左传 ·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相关例句:
1、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2、我军一鼓作气把敌人打垮了。
3、百日冲刺战高考;一鼓作气创辉煌。
4、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5、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6、我深深吸一口气,嘴唇紧贴在号嘴上,一鼓作气,“璞”吹得满脸通红,几次下来,结果都是如此。
7、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8、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剩余的工作全部做完了。
9、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10、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一鼓作气的意思
一鼓作气的意思:原指作战开始时鼓足勇气。现在比喻劲头大时,一口气完成。
例句
1、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2、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3、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4、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5、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6、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7、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8、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9、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10、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11、 如今,南来北往的进山人都要在这里补充好给养,然后才能一鼓作气登上大山。
12、 尤其是远通,上市方案已报证监会,必须一鼓作气,轰轰烈烈下活全国一盘棋。
13、 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之所以在“齐人三鼓”后才发动攻击,主要是因为敌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 慕容延钊奋勇当先,一鼓作气,气势逼人,一举冲了上去。
15、 三回九转之势,灭世说道:身如弩弓,手似百箭,出入中道,紧密相连,一鼓作气,勇往直前,起落箭钻,步法不乱。
16、 哼,所以,趁他远来未定,人疲马乏,我等一鼓作气下之!
17、 正如进军须一鼓作气、退军须缓缓而行,不能辙乱旗靡的道理,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必须是安全的、稳妥的、瞻前顾后的。
一鼓作气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出处】《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扩展资料
1、《曹刿论战》创作背景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
2、《曹刿论战》鉴赏
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虽然鲁庄公没有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的向曹刿请教。
一鼓作气(拼音:yīgǔ zuòq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1]
中文名
一鼓作气
拼音
yīgǔ zuòqì
近义词
趁热打铁、一气呵成等
反义词
偃旗息鼓、一败涂地等
注音字母
ㄧㄍㄨˇ ㄗㄨㄛˋㄑㄧˋ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
语法结构
紧缩式
语法属性
主要作谓语、定语
一鼓作气的意思
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例句:
1、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2、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3、我军一鼓作气,攻下了敌人两个据点。
4、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我一鼓作气,第一个登上山顶。
5、我们要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6、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7、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一鼓作气,不要打退堂鼓。
8、我们一鼓作气地完成了任务。
9、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10、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剩余的工作全部做完了。
成语寓意:
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
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
一鼓作气的意思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 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 振奋 。 比喻 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 《 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例句: 初听这话,还是 一鼓作气 的。 繁体写法: 一皷作气 注音: ㄧ ㄍㄨˇ ㄗㄨㄛˋ ㄑㄧˋ 一鼓作气的近义词: 一气呵成 .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 趁热打铁 比喻及时利用有利时机、条件,迅速做好工作 一鼓作气的反义词: 一败如水 形容大败,犹水洩地不可复收。 毛**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 一败涂地 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偃旗息鼓 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比喻停止做某事 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 成语语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et sth.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俄语翻译: одним духом <без перерыва> 日语翻译: 意欲(いよく)を奋(ふる)い立(た)たせて一気(いっき)にやる 其他翻译: <德>unter vollem einsatz der krǎfte